郑亚旗是郑渊洁切实践行他自己教育理念的产物.2 R* B- d9 q! l" O- X
所以, 从某种程度来说, 是失败的. % B7 A. N2 I; ` C- e# O$ o" K
% ~5 n+ @ F7 w* o" a- {& ?
/ E. E0 x) g. H) ]
但是, 人家不怕失败, 毕竟家底厚, 既有版税, 又有版权, 够郑亚旗吃一辈子的.
- R2 X) Q/ Z7 y, f1 Z) { 在无数次碰壁后,他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刚好有个朋友找人到超市扛鸡蛋,一箱5毛钱,郑亚旗就说:“那我去吧,好歹能挣个汽油钱。”
* j% H V/ B; O* R/ e+ C 于是,他每天开着奥迪A6去超市扛鸡蛋,这一扛就是三个月,虽然很辛苦,但好歹自力更生了。 不过呢, 郑渊洁家的二闺女, 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上学的.
. x4 g( E, {2 t, n9 A: C/ [- S当初,郑渊洁也想让女儿在家读初中,女儿和哥哥恰恰相反,她喜欢读书,喜欢考试,喜欢学校生活,在校园里是一位活跃分子。. S/ C3 _! k- U6 J) H' ^! _+ N
最终郑渊洁尊重了女儿的选择,让她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说要供她读到博士。 不管郑渊洁是怎么评价这件事, 反正对他来说, 大儿子的教育对于广大的中国人来说, 就是失败的. ( w& e1 c9 l1 v3 _' w( J) g4 |, Z2 I
问题的关键是: 郑渊洁可以失败, 我们普通人不能. 所以这种快乐教育, 并不适合普罗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