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

[复制链接]
真没事干 | 2021-10-25 1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不看:: O. C3 x7 ^# g% n3 x
要是我能像西塞罗、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罗马学者一样有几百个奴隶养着,衣食无忧,你别说背教材,我能给你出本教材。
7 H4 E( ?2 d; d3 D+ W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是西塞罗,却也不知道自己只是几百个奴隶之一。6 s2 r6 P, f9 R$ W6 {5 W
<hr/>如果将“应试教育”定义为一系列以通过考试而非掌握实际知识为目的而实施的对于考试技巧的训练,同时将“素质教育”定义为它的反义词的话,那么显然,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根本不在于学什么,教材是什么,而是怎么学。因为即便是以钢琴绘画书法等科目为学习内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样也是有所差别的,看看那些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就知道,他们同样也是要刷“题”的。从这个定义出发,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最大的区别,实际上在于为什么而学,即究竟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还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学。. d; N" f' L3 u  {( D
从个人角度讲,为了通过考试而学,首先是因为通过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谋生手段,考试能够带来社会财富地位的提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应试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为根本就没有“学”的必要。4 \! Y, d6 p! z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考试对于个人来言有两个作用,第一是社会财富的提升,一个是社会地位,也即阶级的提升。而社会财富是一个绝对量,社会地位是一个相对量。换句话说,理论上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那么对于后者的需求就永远不会消失。' Q- I$ J0 P! i4 Z, H% V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只要通过考试可以实现社会财富和地位的提升,那么为了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寻求最优解的教育即应试教育就永远也不可能消失。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育本身,教育成了手段而非目的,因为真正的教育真的太奢侈了。而通过考试来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又为教育所必需,(这里的考试不限于笔试)通过教育实现知识的代际转移又为人类社会所必需,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必然伴随人类社会始终。
9 g- q2 r. s' Z& F# n1 b, _了解了应试教育为什么能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也就很好理解了。正如上文我们分析的,提升阶级和财富是应试教育的刚需,而有这两方面需求的人是社会的大多数,对于这个群体而言,掌握知识就必然要让位于通过考试,因为生存的需求永远比求知的需求更为基础。显然,解决了这两方面需求而学习的人就是素质教育的受众。这明显指向了一种人,即占社会少数的统治阶级。就像西塞罗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古希腊罗马的学者一样,有几百个奴隶供养其生活使其衣食无忧,学习在这里成为了一项兴趣而非谋生手段,但这当然是以奴隶们为生存而奔波为代价
置和浊 | 2021-10-25 13: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有钱。( ]7 Y) D' E0 c; R( |; @3 D
比如爱好弹钢琴,你得有钱买得起好钢琴,请得起好老师,然后有好的人脉给你介绍,让别人看重这个素质,才能进好大学。$ {. \2 {; ?4 ?# a: T
那么,没钱的素质教育是什么样的?美国给我们做出来榜样。/ \1 D8 R( \) T, [2 E/ }, [; v
美国是有钱,但美国人可不是都有钱,大部分是穷人。
; V# n, h2 ~* }7 a7 [没钱人的素质教育,那就是愚民教育。* A8 ^. }% k7 K8 e" \9 {+ A
美国穷人的素质教育是什么?就是无原则鼓励学生,鼓动学生不停质疑。
) i4 [" i: U5 R4 q% [0 y% Q) \2 L你写1+1=3 ,老师不会说你错了,而是夸你真有创意。1 K* ?" P8 I6 H4 O: g
不是他想夸你,而是他如果想要纠正你,就必须面对你接下来的质疑:为什么1+1=2 ?凭什么你说的就是对的?) g* ?% u8 q1 @1 ]$ D8 c% G
所以,为了省事,他干脆就不纠正你。这样一来,素质教育下的人,就会按照本能欲望去发展。
; s5 o+ _7 n) m" f- \8 u2 [* J以中国为反例,中国是重基础教育,叫应试教育。
- C+ x6 k; B# M0 E3 u( x是非对错给你定义好标准答案,不允许质疑。这种应试教育的坏处很多人批判了几十年,都知道,印度还专门拍个电影《三傻大闹好莱坞》来批判这种教育制度的坏处3 \  b0 P" W2 k; `) p$ C8 ?
却很少人知道这种制度的好处的好处。! T6 x. A+ U+ R8 B9 |
好处一:成本低,穷国可以大规模推广。5 j) N' N4 `4 u  ^& h, u' O
穷学校建不起足球场,买不起好钢琴,没钱去动物园。这通通没关系,因为这些都不考。
/ q7 S* Z; G7 {3 w' Z买得起课本就行,要考的都在课本里。课本生产起来成本极低。
0 O- ^# u% o* \7 U好处二:先教常识,拒绝神学。7 l  U( a* `0 e. w' G
1+1可以=3,但在学校里不行。' F/ `$ E4 ?9 m9 e# h3 U+ M- z, O
春天就是春天,不会融化在溪水里,要融化你毕业了再融化。学校不让有那么多诗意。! T7 o0 z& q- Q" Z4 f; H
你也许会质疑,难道电影《死亡诗社》的学生主角们做错了?& P% C6 h  S1 h! Z4 l
是的,电影嘛,煽情而已。" |; W9 W* L+ x" j1 X/ J) ^
好处三:公平) j# O) C- j; t$ f
大部分学生都想上大学,接受更好教育,然而优质大学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竞争的。
! }' q! L0 F! v7 Y" Q! M不会因为你想上清华就能上的,首先需要你有资格。
6 q7 a; V- e/ W2 ]! ?! I$ K0 D) Y怎么算有资格?这就需要考试。
5 z5 d0 f' }' ?! ?% b考试内容如果加上诗意,就需要主观判断。
6 ^8 k6 V( ?/ x/ G2 }$ G诗意这玩意没什么标准,就像电影里说的要闭上眼睛感受诗歌的美。+ B: m! h# G* F+ s" V( X
对于考官来说,美又没有标准,你爸妈有钱有势,你咋写都美。咋写都能上好大学,享受稀缺而优质的教育。& [2 Z+ L, n9 L% S1 x3 _* l" T$ d
很多人痛批高考制度,然而高考仍然是普通人改变自己地位最公平的制度。
/ d$ j& p& W, \说回美国,美国因为要搞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跟基础教育天然有冲突。
$ m! V) {$ _9 j( a  R# O$ s' o素质教育就是鼓励别人按照自己本性发展。这种制度下,天才会得到充分发挥,然而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的本性是懒惰,是贪婪享受。
( _& S9 \, ~) F" T1 X懒惰不只是懒得起床懒得工作,还有懒得思考。
- [, b4 r, r0 n# ]1 s比如学科学,科学那么复杂,学他们有什么意义?
/ e9 z# R" \( @, N# X9 d但神学就不同,我只要听主的话,主就会照顾我,多么简单多么有意义。- C, n& o) [% E5 k3 v
美国人的反智,原因并不复杂,而是素质教育下大部分普通人对学习复杂事物的抗拒。( ]& B) w+ ^( A( ~, }( p: }
中国人大部分认为应该相信科学,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8 O5 [# @0 [# d  q* F, n1 G4 {
但这在美国就行不通,川普发推特说:别选拜登,他一上台肯定会听科学家的话。1 h( e5 ?+ }) D# n* I  |
$ l# P' U/ O6 K7 s3 ~( n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1.jpg
赵瞋熙 | 2021-10-25 19: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搞错了,是应试教育干不过素质教育。
: q8 r9 D6 t  U从理论上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遵循人性,的确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你接触过一些社会高阶层的子女,你就会发现,人家不仅仅是比你有钱,而且视野开阔,经历丰富,特长广泛。在你死读书或者在家放松玩游戏的时候,人家可能在比利时,瑞典参加国际组织,在尼日利亚,南非拯救穷人,还可能早早拿下了钢琴或者舞蹈等等一大堆专业证书。
- o7 Q5 \' F7 p5 E, \1 c) n登山,旅行,志愿活动都是家常便饭,熟练使用英语是基本技能。. k" g* `) f0 t4 Y4 u4 G. ~
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后浪。
5 j9 E, t  I& c8 A7 y! [而同时期的你在农村帮父母买化肥种子,或者在小县城帮亲属看店,稍好一些可能也会报个小班业余学点东西,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 v# @9 }, W" _7 `  f4 P. ^在高中结束之前大家都差别并不明显,可能死读书的同学成绩还要更好一些。不过一旦进入大学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天差地别不到一年就会凸显出来。在你刚上大学还在新鲜不已的时候,人家未来几年出国交换,科研项目和国际名校夏令营都规划好了。就算高考分数比你低二十分,最终的结果依然比你优秀。而且真正富二代学霸可不见得就比你学习差,清北学生家庭条件平均水平已经不低了。7 T+ W, E+ s2 m) \3 |% J+ S
这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真正含义,一帮小资产阶级家长现在自以为理解了这句话,以为掏光家底让孩子多报辅导班,拼命学就能和人家一条起跑线,真的荒唐。也不想想自己当父母的给孩子的是什么经济条件,你和人家后浪父母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凭什么要求自己孩子能和人家在一条起跑线?% P1 U1 r9 p7 I8 o
当你默认了可以有人输在起跑线的同时,其实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你往下看看见的是自己比农村小县城孩子早跑一步,可是你上面的真大佬早就坐着火箭直奔终点了。9 L/ Z+ \7 ~! f' z8 [
这些后浪们就是比普通人有钱,还比普通人优秀,他们中不少人真的是心地善良,爱好广泛,行止有度,并且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很多人一提到富二代就想起八旗子弟,就想起会所嫩模,这是片面的,真正精英阶层自律且专业,吃喝玩乐不过是随手而为罢了。
3 d( y: V: b& H) O说实话,只要这些富二代不过分堕落,是个中人之姿,在海量资源加持下都能成为高级人才,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威力。等学生时期结束,就算人家家里不介绍工作岗位,凭实力和你硬刚,你也不见得能刚过人家,把履历表拿出来一看你就输了。5 u' x4 s0 ?) U1 x, @
应试教育是卡在中国精英头上的一把枷锁,也是为底层平民提供的较为公平的平台。应试教育的弊端众所周知,但是没有应试教育社会流动就会被严重限制,这是没办法的事情。1 }& q# @+ r# A
崇尚精英是中国的传统,但是自从近代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被极大的强化了。中国人可以容忍某些累世精英的存在,但是绝不可能允许把平民成为精英的道路堵死,这才是现在看起来社会上素质教育没有取代应试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方式的根本原因。
Bailee43349 | 2021-10-25 2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不不,我见过厉害的人,都是能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上都吊打绝大多数人的。
  y5 I9 |; y. K; F. p比如我见过一个小姑娘,得过花式轮滑冠军,成绩是名列前茅的。
$ |# ]% m3 ]: w3 |& ?/ P比如我认识的剑友,夫妻双双博士,还是剑道高手。还有大学老师,还有大老板……" f3 ?' I- D* @, ~
反而是我这种卢瑟,不管是比读书还是比体育还是比艺术都比不过别人……
永远太远永k | 2021-10-26 09: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到现在还不跪下来谢谢国家的“应试教育”,那是蠢得没边了。普通人现阶段呼吁“素质教育”,纯粹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当了婊子还抢着倒贴恩客。( |2 c9 ^5 _4 D3 \
7 Y* d5 {6 O$ R" v! k
啥叫“素质”?
* h$ s8 q7 U2 J; x) l  e考过钢琴10级比会插秧种稻有素质。会滑雪马术又比只会弹钢琴有素质。寒暑假把美国、欧洲、日本都玩遍了比只知道在“高考工厂”刷题的有素质。跟着老爸老妈去过南极北极,跟着NGO去过非洲当“义工”的,自然又比欧洲8天10国游要有素质。; Y+ ~3 b9 |6 t* v9 h( c: J9 a- H" S

" G' f. k$ k+ A  ]- `国外现成的例子明明白白放着。美国常青藤都是“素质教育+自主招生”,会玩赛艇和马术的优先。只会“应试刷SAT”可不行哦。韩国很多教授的子女,都在高中阶段就发表过论文了(家学渊源,都是跟父母研究方向一致的论文),那么大学自然要录取这些“有素质”的娃,而不是只会刷题的平民子女了。
: y3 g+ A8 x6 v' R4 W9 A( Y/ |1 d7 G+ d# z* e, U% r5 d( m3 j
如果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现在公立小学的“快乐教育”,学生下午早早放学,既不许留书面作业,也不许考试,更不准补课,那自然是干不过“应试教育”的。若是马术赛艇发表论文这种“高素质”,那还不如恢复九品中正制呢,大家讲话都直接点儿,不要遮遮掩掩的。
3 C5 \+ }0 L/ S) y
, t6 Y# Q" u& l+ u家里没有矿,朝里没有人,还成天埋怨“应试教育”,渴望“素质教育”的,咋还有啥可说的呢。
缇罗沸 | 2021-10-26 14: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很简单,因为社会教育资源太少,特别是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o( T* F5 f) u& M# L! |" e
这种教育资源上稀缺导致了如果想让更多人相对公平的享受高质量教育资源,那么就需要用考试的这种相对公平且客观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以保证教育资源不被社会成功人士的孩子完全占有。
. \* D' V  k1 M9 z8 {& ]素质教育的潜台词就是高投入式教育。想要孩子在各个方面素质出色,那么对于教育的投入绝对是一个高昂的价格,这个价格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的。
& O, g0 k: N+ k# x6 k9 w: d0 x' Y2 a客观上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就必须依靠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虽然考试的方式不是完美的,但是好歹是相对公平的,特别是笔试的方式,几乎不受评卷人的主观影响。
无名阿三方 | 2021-10-26 23: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本身就说明了应试教育的重要性。
7 j- R- d4 l) O# J你先看看你这个问题本身的问题。7 i' o- I5 U6 i9 g. A
为什么在现实社会素质教育往往干不过应试教育?
9 p2 U2 M1 R5 C* \
# b$ y5 A% ]8 @5 Q0 E什么叫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是接受素质教育的人不如接受应试教育的人厉害,还是应试教育是主流?
# W" [1 J, |) @) M5 v什么叫在现实社会?$ W  b2 f5 {" M9 @& M1 C; h, J( D1 g
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Z3 o4 T) ~, j9 R8 @( F/ E6 P
一句简单话,让你表达的云山雾罩、模棱两可、支离破碎、不知所云,字词句基本功不达标,这就是应试教育基础没打好。# B3 [* C, @' \; s( Z
我国国情决定了应试教育必须是主流,哪怕扼杀一部分天才。作为一个涉及到几亿人的政策,教育,从来不是看它存在多少问题,而是看是不是适合国情,而适合国情的政策必然是妥协的、中庸的。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的选择一直是个原则问题,中国国情决定公平(相对公平)是第一位的,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应试教育必须是主流。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选拔标准和指挥棒——高考,不然名校就成了二代们的自留地。当下的教育和选拔制度虽然存在各种弊病,但目前来说依然是最接近公平的,无法取代的教育方式和选拔方式,对广大老百姓也是一种隐形福利。! z" A2 u: _& z* w
但教育改革也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各种专项计划对农村孩子帮助很大,素质教育在北上广深很多中学也在开展,但注定只能是非主流,高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依然必须是主流,毛坦厂和衡中才是普通人家孩子的福地。哪怕是校服,也有一部分大城市的学校开始日韩化,但注定无法大面积推广。: L# u4 @* C, B% V# p1 n
现在不挺好吗,老百姓的孩子拼应试教育拼裸考,贫困地区争取专项计划,二代们拼素质教育出国读名校拼才艺,虾有虾道鱼有鱼道各取所需,还想怎么着?
终南游子矩 | 2021-10-27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而是提出这种问题的你,很难接触到素质教育下的成功者(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
1 h! l9 d9 V) h3 m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两个学生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 k% S# Z: {" \' D第一个女生,父母离异。父亲是某985经济学教授,温文尔雅的一位宅男,但带出来的徒弟都有些社会地位。母亲在荷兰做花卉生意,另有其他副业。她在中国上学,寒暑假去欧洲,在其父母共同的要求下,每次假期都要培养并至少熟练一个兴趣爱好,如潜水、马术、滑雪、钢琴、高尔夫球等。各别项目则要长期训练,如健身、红酒、艺术鉴赏等。据她说,基本每个项目都会请专业老师,周期长短虽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烧钱。
3 q2 b, P' ?4 ?' M; u* Y/ D; i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她先天身体有些毛病,差点就去爬珠峰了。
; T& |6 `9 h; v' C$ y; w她来和我上课,是因为要读美本,想学学托福的应试技巧。其实她的分数绰绰有余,但因为目标院校确实太好,所以还是想学些提分的窍门。
$ m' O: S- |, C- K- h/ q) K. q她是我上过课里最舒服的一个学生,所有的技巧讲一遍就懂,并且立刻应用。无他,基本功太好,技巧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 c& c& y4 @# B2 m8 {一个星期的时间,她上完了其他学生将近两年的课程,就是因为自身英语水平高,根本不需要做过多巩固训练。
! v  f; U; c/ t/ v8 Y& O$ Z& t: ~( J后来,她以漂亮的履历➕近满分的托福成绩,成功被当年的qs top 3某大学录取。1 v  S0 m' S" T
如今她还在本科,但已经在家里表哥的家族办公室中实习,主要负责替国内富豪处理对美投资的业务(懂得人自然懂),说一句往来无白丁真的不夸张。2 A+ b$ |) L# E. m
第二个是男生。起初他并非我的学生,只是陪女朋友来上课。他小学在国际双语学校,初中开始在美国某私立学校读书,英语能力自然没问题。不过他这种浸入式语言习得法,自然度很高,可准确度却不够。他见我语法讲得好,特意买了期语法课程,这才有了一段师生缘分。
1 _' V9 K% _  _- O  X5 F; d小伙子那年高二,180出头,健康肤色,休闲穿搭,一身肌肉很漂亮(彭于晏同款)。男孩子终究活泼些,上课间隙喜欢和我插科打诨,我也很好奇美国私立高中的教学模式,就聊了很多。据说他是对抗性活动的积极分子,喜欢橄榄球、篮球等,当时还在做帆船训练。他数理化不好,更喜欢运动和艺术,所以特意从亲戚家搬出来,找了一对艺术家夫妇做寄宿家庭。夫妇的庄园虽大,但只有他一个寄宿学生,每天很无聊,自学了入门级的编程知识,还借着夫妇家的直升机和跑车学会了驾驶技术。
6 I7 m5 w3 J; K! {  j& x他说他不想去家里的公司工作,更想自己拉一只小团队做艺术鉴赏、搞自媒体、做活动。如今他也是大学生了,似乎并没有放弃梦想,还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l. y. B* [7 W
举上述两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件事:
* _0 ~, I) P0 P  Y# k+ E+ [! w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吗?没有数据,姑且算是。那原因无非有三:
3 `0 d$ w) K! l9 y6 _首先,当今的素质教育定义不清晰。不是给孩子用英语上几节课,报几个特长班,寒暑假送去哪里玩个一星期所谓见世面,这是照猫画虎。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孩子寻找自己热爱并擅长的爱好的时候,全面撒网,已然费钱。当孩子确认下来一两个,那更往往需要人情的调动,光有钱都未必请的来大神老师。你不好奇请郎朗教钢琴的那个男孩是什么来历吗?难道就只是因为天赋过人?; b( ]) c5 S, a$ f* k: v) s
其次,招生门槛相对下降。国际学校、国际部、留学不再是豪富权贵的特权了,寻常小中产挤挤也是有的,如果学习好,那哪怕是普通家庭也可以负担。而所谓素质教育,不一直对标的就是西方教育么?其实这是不对的。即便在西方,润物细无声的素质教育也是私立学校的特色,公立院校经费有限,只模仿了一层皮毛,既没有素质教育的精髓,也没有应试教育的强硬,所以西方的公立院校不容易出人才。
" U0 n0 n% _# H& g: z* u8 v最后,应试教育基数庞大,素质教育又良莠不齐,哪怕比较数据,所谓的成功人数从概率上讲,也可能是应试教育多些。4 y( ^  T- S3 Q, N' @- u
但别忘了,素质教育、精英教育,乃至于贵族教育,统统不是为了把普通人培养成精英和贵族,而是为了聚拢精英和贵族的后代,在他们自身的背景下进行培养和传承,并早早搭建属于他们那辈人的交际圈。像“长江七号”里为了更好的教育条件而把孩子送去贵族学校,是南辕北辙,根本没搞懂贵族教育的根基是什么。
0 X5 a' M8 E+ P+ T, A" n3 Z' J当然,本社会主义国家以工农阶级为主体,没有贵族这种落后腐朽的阶级,我说得是西方欧美这种资本主义国家。, y. k' ^; D8 |9 [* ^8 g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领导力、执行力、创造力,应试教育培养的是技能。
/ g  v6 B+ n- o; E前者的目的是培养领导、老板、发明家,去管理这个世界的秩序,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后者的目的是培养技术工种,去维护这个世界的运转,并且让普通出身的人们能活下去,当然也是给跨越阶级提供了一点可能性,别让大众老惦记着推倒重来。
2 y) q' p9 D# ]即便是应试教育发展到后来,也有细分科目的。如果感兴趣,不妨看看选择通识科目的是什么人,选择专业科目的是什么人。9 H$ [3 r8 m2 X  ^! J
学语言学,和学英语、法语、日语的人,哪个更好找工作?
, H: U! _3 R3 t* @. N7 w* J学哲学的人,除了公务员和学者,还有哪些更好的就业选择?
; {- r" K/ o4 y所以没有投胎技术加持的人,最好不要碰通识科目。
7 e6 |5 Z9 u9 D, T0 a4 l这一点,对于素质教育来说也是一样的。
+ z5 p/ X. ?( i0 T2 E, e不是素质教育的人不如应试教育的人成功。; p6 C; a. R8 x! @( M
而是素质教育的人本身考虑的不是成功,而是更成功,乃至于在这个阶级愈加分明的世界,普通人们已经慢慢接触不到他们了。( L! _# m% O0 e. w
而那些让你见到的失败者们,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是失败者,才会出现在……
道易无成 | 2021-10-27 1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犯了“没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的错。
" y; \! t3 k7 o/ k8 L3 z& P2 E; g9 A  r
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应试教育往往干不过素质教育,而不是像题目里说的,“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 g, o% E/ I, G' W( j- r- D! ~: g

3 S$ Q. e- E" Z4 s很多人在谈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前,压根就没搞清楚什么叫“应试教育”,什么叫“素质教育”,以为“成天考试、刷题”就是应试教育,“不用成天考试刷题,有时间弹钢琴、画素描”就是素质教育。这种看法显然从根本上就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理解错了。, h9 z8 m! {: r( t* m
4 N" l8 g& p8 u! n* [
“应试教育”一般指的是“填鸭式教育”,指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教育方式,后来在中国进一步演化发展为“甚至不用在乎知识的掌握,一切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教育。1 p9 V% \" n1 G6 ^! l4 |
5 s6 |" O0 }+ B- T0 R
而与之对应的,“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Q* l3 e9 |% y2 U- |6 p
/ S( ?8 x- T$ f6 [! H
换句话说,不是说你整天考试、刷题就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里面也可以有整天考试刷题的部分;两者的区分在于两点:一是看考试刷题的目的,是仅仅结果导向的为了提高那个“分数”的数字;还是为了巩固知识、掌握知识。换句话说,就是看“刷题考试”是为了把知识搞懂,做到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还是不管理解不理解,只要把题做对、分数拿到就行。, H. [$ P# ~% s6 i
* `- t  R4 S% ?3 d
二是看除了考试刷题以外还有没有别的东西,是仅仅只有考试刷题,还是说除了考试刷题之外,有多个方面素质的培养。* n6 G& \1 `; ]6 l, W2 ~& D
1 `, I- q2 N, I7 ~5 e( t
如果翻看国家任何“宏观”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文件,不管是国家中小学各学科课纲、中高考的考纲、还是中小学生守则,你会发现按照“大道理”的理想来说,我国要实行的就是“素质教育”,但是结合国情,落实到实处的时候,却发现相当大比例的地方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这个现象的原因并不算特别简单,放到后面再说。# l5 q. x  m/ _: N8 H" Y1 @
+ j' l) @. ~: e' a5 ^) }1 {
这里需要先提一下,每年通过高考渠道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里面极高比例受到的其实是“素质教育”,换句话说,靠“应试教育”是基本上进不了清华北大的。我们还是沿着高考这个路线再往下看一看,到华五、985乃至211,这里面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受的也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同时可以断言,档次越高的学校,生源里受“应试教育”的比例越低,清华北大里面“应试教育”生源比例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就算是在“高考”的标尺下,最后分数最高的那一批人,往往在基础教育以及高中阶段接受的并不是真正的“应试教育”,而基本上都是素质教育。1 [, F+ x. D: ?' M9 |
: k# k, |: ^! W( ]( R/ h: I
从而也就根本不存在题主说的“素质教育干不过应试教育”的说法。% a( r3 K) N* K$ a

8 v9 x( [4 U" Q* P8 t3 D  m7 @3 c“素质教育”也可以刷题考试,但在素质教育里面,刷题是为了把知识吃透、理解到位,融会贯通;做到这个程度的,往往在最后的考试中比那些“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生分数还要高,不仅分数高,拿分也轻松;相反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就算是“拿到了分数”,其实也并不理解是怎么拿到分数的,因为只是针对具体题型掌握了“把题做对”的技巧。5 n$ W, t8 S2 A; q8 f
% \; |. h4 E& g" Y5 D. A
这个区别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并不是特别有影响,但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就特别重要。因为到了高等教育阶段,特别是理工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几何程度增长,必须靠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在考试里拿到分数,而应试技巧的作用则被越来越边缘化。在这个时候,基础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学生就会显得吃力,而“素质教育”则会显现出优势。
相隔lsg | 2021-10-27 23: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素质教育就是一场骗局。8 i0 R7 q% E) l+ q
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而高考的最高价值在于打通阶层,确保阶层之间正常流动。
1 V/ s' \; B( D如果阶层固化了,没法动了,就得改朝换代了,历史已经说的很清晰了。$ E3 w4 u, o8 ?/ ~1 Z$ }' Q; ~! Z6 j
应试教育拼的是体力和脑力,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干,这样竞争起来才相对公平,能确保各阶层的流动。1 w  e5 i% @" o0 z+ z; e
如果换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拼资源和财富了,这是花钱花人脉花资源的事,最后就阻碍了普通人进入更高阶层的通道,那是会出社会大问题的。
! O+ z) x  C) G& F国家玩应试教育,正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  @, G" ^) \/ p  j
素质教育,是资本在后面推动,为了赚钱就算了,如果为了阶层利益而推动,但是会危害到社会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