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更
1 P7 b C1 z- ~8 M$ {4 i) i7 M) l% s有个答案,截了我的观点一条条怼,我也不截图了。& H$ Q. y: k5 Z
他说了一句,在设计院是积累经验,在地产就不是积累经验了嘛。
8 ~. L+ J& n. O' S$ M: F这个我想拿出来说一句,在地产,积累的经验具有排他性。排他性的经验是减分的。( c3 w# E( Q, I: @3 ]: V9 p! q- X
最直接的,在碧桂园干过的,龙湖不要。
( r( ]1 {7 q, S: u但是设计院干过的,无论好坏大小,都是认可的,这才是有效的职业经验积累。
, P0 i$ |& H, j4 q; a<hr/>谢邀。
. D) \( g! {( e, P+ U" b# s我们讨论的,有个先决条件,就是普通;5 D) p0 ], b5 D* Z' p: }
那些占有资源的不普通,一般去读经济或者商科;在工科的大军中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m) ?2 A) a) I! y0 Z; J
而工科,是一个普通家庭孩子,大概率成为社会小康群体的最佳路线,6 v% x$ X( m% v5 w6 U' L
因为工科工作对上一辈资源的依赖度相对不高;' m8 q- G; O# A Z
<hr/>所有跟建筑设计这条线出来的工科生说,“还用想吗?肯定去地产啊” j* f+ ?, ?. {) ?
不是坏,就是没有长远的眼光;
7 g# V, r. S% E& L4 c7 Q% K为什么?
( h1 P$ z$ q% T+ o; r) t因为地产对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天底下最适合干地产的中国毕业生叫什么?
* E A6 ], d1 g, m9 _* t2 e+ r叫陆涛,《奋斗》男一号,一个规划局长的后爹,一个地产老板的亲爹,点到为止;
7 K* @- i/ W: ^8 ~" a* U<hr/>我讲一个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干过设计院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
( z; a @" l9 O6 T, `. O“先冲一冲”
3 \9 m- X8 P9 u6 z$ _是不是很熟悉,干过项目的人,几乎都经过吧,冲的是什么?
/ n6 {" h# k2 m S6 K7 |5 P# C冲的是规范的擦边球,冲的是监管的缝隙;
. g, B$ { B) ^: M! k! E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地产工作的最核心,在规则的灰色地带争取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利益;6 F. b- U, ^7 {6 n+ K2 S
设计院知道这个审图不会同意,那个消防肯定有意见,甲方不知道?地产设计部的人大概率知道。
/ M1 C; u4 F; N9 t( `, G但是甲方就是要冲一冲,而且是每个甲方都要冲一冲。奇怪吗?6 `- u/ b5 H5 l H# T" O! m
我常和徒弟说,甲方不可能比设计院笨,明知不可为,偏要为一遍,甲方是在做自己的工作,也是在为了体现自己在地产岗位的价值,工作做不下来那是政策和法规的原因。: X, }+ s8 A. r6 W
工作做下来,那才是他的本职,那是他的价值。/ N! h' W" X1 {8 Y0 T5 A9 U- L! Y H$ M
而一个普通的你,去地产,
% ~6 e& _; I( f你的个人社会技巧和资源里,有多少可以撬动额外资源和利益的能力?
, w& k3 I: O' \( V& ^* `这种能力决定了你在地产可以待多久,走多远。
# ~/ O# _# G' d% I- J7 Y5 e不理解,我也只能说到这里了。
" {" h* O6 M: P& j9 A1 r# @$ a9 |<hr/>推荐地产的,十之八九不在地产,至少也是没有深耕地产;9 `4 ~; ~0 r) j2 w; d
而我推荐,普通工科出身,无论适不适合干设计院,都要先从设计院干起;
+ J6 d6 b" U8 _/ N/ }. r离开地产 离开设计院,绝大多数的人拿不到在地产和设计院的钱,
. ^, W& n6 N# ?! ~. M& K只有干过设计院,你才有一个可以回头的机会。到35岁被地产淘汰的时候,你再去重新适应和理解设计院吗?7 _7 b* J$ |" @3 A5 ]. u- t
毕竟,大多数人是要一个月一个月拿钱吃饭的。8 w; u8 Z! H( O9 U
<hr/>地产能力之外,我们讨论一个问题,
, K, e/ C% H# }进入一个领域,成长线性可期是不是一个权重很大的判定其好坏的重要选项?1 H/ M. \' |3 w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当然,它必须是。; v8 J9 o, b1 }; T/ b$ _
那么,地产的线性成长在哪里?可期又在哪里?
0 j) l4 L: \" e$ I; B4 a在地产,线性成长,几乎是不存在的。: _- i& t2 W; j$ Q# v& C7 u
那些自以为的,不过是平台的力量,根本算不上是自己的护城河。# _% c: v( \. X1 ~) Z
有的最多只是眼光,而眼光不是护城河;
% q5 s/ }* v5 E. |7 L这就是为什么,地产拿掉一个设计部的人,对项目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下一个萝卜完全可以填满那个坑。
9 x8 P! ?4 M5 B- i6 Y& m* g如果不是实力特别强的地产,设计部可能是跟着项目走的,没项目,就没设计部了;
7 L, ^5 {& z& I: {0 F或者领导看的不顺眼,一个理由被拿下了,而你的离开甚至不能对项目轨迹产生一点影响。
# T$ x2 y) h- w7 n6 A3 @恰好你又很不幸的,正好在一个城市拖家带口熬居住证熬买房资格,
2 h, [2 ]8 c1 S* _2 h2 @+ ~; g连续社保你到底保不保?
, [& v! m% Q# o4 p& k |地产一个萝卜一个坑,稳定优质的地产说找就找?
/ [0 h0 i L4 S# m: v最后大多数普通沦为一个在各个地产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无聊平庸。0 f& ^$ }6 y" i6 {
以上的问题,设计院一个也没有。( L6 T* R! F* } q" V/ b4 G$ G# h: _
<hr/>
; z9 t* ^, r$ C& q8 `8 J. `, X
5 F% q- V0 b$ ]6 K
插入一个题内偏话,) o, v- W2 w9 _1 `" }
有个留言,说“讽刺的是下一页的回答就是你所担心的”
8 }8 O- M0 j! x$ y2 L我不确定它说的是哪一条,我看了其他答案,讲真也不知道哪里就讽刺了;) ?! `2 I3 Q( l: V+ g2 q& C, {
我截图了一个跟我观点完全相反的答案,但有意思的是,他的答案反而从另一个角度赞同了我的观点;. w. ~& p3 U. D% R6 y
“本科毕业,14年进入设计院”,那就是14年7月毕业就去了,18年去了地产大概率是5月以前,如果11月12月离职去地产的话,不是人傻就是被设计院淘汰劝退的,毕竟再过一个多月就拿年终奖了。- Q9 y. Q1 H7 d' E2 e- M
就算7月走的,满打满算,在设计院干了四年;! a# \' ~( i& N5 G( C) z
四年连个工程师的中级职称都没有资格评,顶着助理工程师的职业资历就能去了地产做PM,还对接形形色色的设计公司; I6 S4 I! l% j+ Z
是不是从正常逻辑就可以判断,地产设计部对专业资历的要求不高?进而判断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不高?更进一步判断其职位没有护城河?所谓对接形形色色的不是能力使然,更多是地产的资本平台给了你一个放屁股的位置罢了。% M1 |& I1 N7 H% ^! m& S+ V! q
“设计院管理混乱,普遍没有管理意识”这哪里是在说设计院不好啊,简直是在表扬设计院。
# _8 d& R0 y2 B5 C% D8 F我们都见过facebook员工的随性自由说散漫也不过分的工作环境,也都见过富士康的管理严苛到相继自杀的尴尬;
( v: D( s a7 S: k/ M不必多说,“松散”反而是一个公司有护城河,靠真本事难取代的外在表现形态;
9 t6 h6 J' i' g6 J当然我猜测这个不过是答主自己八九点来上班的的时候发现设计院早上找不到人的牢骚罢了;" K: \& v |1 E
最后一句,设计院已经是时代淘汰的产物,时态逻辑混乱就不说了,都已经被淘汰了,您还对接形形色色被淘汰的产物也太埋汰自己了;" {# x" L! e, G3 @
说句题外话,我了解的恒大上海在没有搬家还在仲益大厦的时候,无论几点下班早上8点半必须到岗打卡,如果这就是您说的有管理意识并且发自内心的有荣誉感,
# X5 I) q: M+ ]" K( Z8 n我只能说一句,佩服!是在下输了。- u7 b+ h3 Z6 G( `5 v( V3 d) z
<hr/>评论里有很多“老子根本不想跟你扯,去甲方还用想吗?肯定对啊!”+ c; k( U: t ?
可是没有一个人,说一句为什么;
" F( x/ r) b1 \1 s# T$ v我周围还在设计院的同事这样想的也确实大有人在,0 m7 [0 e L6 T! j1 C2 b
但有趣的是,, j% g$ q7 y- ]+ c7 m
我没有看见设计院有成群结队去地产,大多数在权衡利弊以后,还是安稳的在设计院;# ^6 M. J7 S$ s, j' B
我也从未听到一个甲方跟我说,来甲方真他妈值,真对,真好,从来没有,: H9 M/ {' @2 X
说的最接近这个回答的是,有得必有失吧,加班少点;
. w6 Q- j0 I- t8 ]" [8 _<hr/>更偏向去甲方的典型?两类
, W8 q# ~& ?! Y* V# ]9 z( k一类是毕业生,
% z( c4 S& H) I$ T+ n+ F地产的起薪可能比设计院的起薪高,
4 K3 {, N2 B6 F9 J而毕业生是最容易把平台能力和个人能力划等号的群体,
9 w& t$ N' O6 x1 @. S在加成一种三年总监 五年区域总 八年王石的幸福感容易让毕业生欲罢不能。9 |- }- l/ h8 r: q
! h8 Y5 Z7 f( f
另一类是确实画不动图或者特别不认同画图的人,性格上坐不住的人,在设计院也没有上升通道的人,毕竟换岗不换行,也是一条路线,设计院确实加班多,对体力和精力的要求高。
, b) ?" N% E2 O+ ?" y7 a+ P可惜的是那些在院里即将突破瓶颈的那段最难熬却没有熬住的人。
$ p0 N: P* s* D. ?. j0 h<hr/>我在某地产前十的企业遇到的真人真事。。。( z; b0 l! q% `
P地产9 G: ]/ k5 T- W4 m- S+ a, z* F; k
有一次去开设计会,人不多,三五个,那种对接甲方内部自己标准执行的例行会。
+ |0 U/ s: L2 ~" c( r) W会到一半,来了一个领导,找了个椅子坐下来旁听,
8 j9 g& r# b8 m6 G我看了一眼,那人灰色小高领羊绒衫打底,外面套了一个颜色相近的小西装,版型很贴合,定做的感觉,大概判断应该已经不是一个在企业做具体执行事务的人了;0 g/ c# `( h: S% Y* T7 p" {
他看到了一个图纸上的处理,问了一句当时为啥这么做,和我们一起开会的地产PM抢先解释,开口还没五个字,那位领导,胳膊没离开桌子的抬了抬手,指了指他,说了这么一句,几乎是原话,你别说话,我等一会再来骂你。很严肃,PM脸色也非常不好看。( `3 O0 t- e, W% z! y) x# p
我打了圆场,给了一个合理解释,领导走后,会没多久也草草收尾。
2 e* w/ I- K9 o* x* H/ s一个多月以后,她就不在我们这个项目上了。4 l, q2 c+ J2 p* C
以上是没有任何艺术加工的流水账。
/ [. w) ]0 E: ]6 _# b0 s9 g<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