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关注新东方的财报。
: ~0 H! t4 L8 X) t! q新东方原定于8月2日公布的财报,在9月26日姗姗来迟,终于公布。虽然新东方财报公布的数据是截止到5月31日,尚未体现出双减对在线教育带来的影响,但新东方股价已经大幅下跌,我们也可以从财报中窥见新东方的业务构成,从而看出双减对新东方的剧烈变动以及2021年新东方未来发展趋势。
2 w- Y O# d9 I. ^7 z3 ~* z新东方财报说了什么? o- x! Q: q- P/ \
从新东方财报可以看出,2021财年新东方营收为4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毛利为22.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56%;归母净利润为3.34亿美元,同比减少19.09%。! Z4 |7 b' D7 X
新东方主营业务分为“教育课程及服务”、“图书及其他服务”两大类。然后在2021财年,教育项目和服务收入39.37亿美元,占总营收的92.1%。图书和其他服务收入3.4亿美元,占总营收的7.9%。3 q, U+ p7 m/ @. s1 M% u: @
& ` ~1 T# F' e7 V1 [, o2 g
7 M# V8 `. {" P" g. |5 z! c再细分的话,教育课程及服务可以细分为“K12校外辅导、备考和其他课程”、“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在线教育”四类,图书及其他服务可以细分为“图书”、“出国咨询”和“游学”三类。
+ C/ H* U/ I/ ]6 K8 r. g其中,K12校外辅导、备考和其他课程收入36.67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85.8%,在线教育收入2.1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5.5%。“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收入不高,占比分别不超过1%。8 y# q- R. S7 W6 T
2 r- n1 Z! N- n4 n" o/ ~1 {- Y
/ M# |2 P* h5 ?" h7 H5 R, w/ d再往下,新东方没有将K12业务单独列出,但是K12是受双减影响最大的业务,其收入也是占新东方全部收入的绝大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3 _9 C5 w# O& `7 d( l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中小学课后辅导业务占新东方2021财年的80%的收入。9 i) O$ _* O( w4 e
我们也可以从新东方的财报中看到,新东方中学辅导业务招生人数672.3万人次,少儿辅导业务招生534.8万人次,K12校外辅导招生总人次共1207.1万人次。相比之下,备考和其他课程总报名人次仅39.5万人次。
# v( \4 ]6 l) L% `这其中相差了两个数量级!8 G/ r- S6 i) ]( _8 h* M0 d
所以,政策上的变化对于新东方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从股价也可以看出来,新东方股价年内暴跌了90%,市值蒸发近2000亿:8 v: q7 v% y+ _7 I
0 m! p. C# Z1 h c
- ^' Q$ a1 n2 C" Z" F5 @, _/ V/ P; Y7 n3 S7 m) _) v
图片来自尊嘉金融APP
8 \% P' Q! Y! \+ _
+ X2 D/ H, J6 x0 C7 v新东方将如何自救?7 _8 m0 K+ U. H1 \1 M+ f) V
教育机构受到双减影响的企业不仅仅是新东方,还有高途、好未来、作业帮、猿辅导等,新东方算是执行地相当干净利索,毕竟只有活下去才能有未来。
. j5 D2 k+ y- M: C第一,是关闭各项K12业务。
& M2 |' o i6 u- T1 `. |比如新东方旗下K12小班直播课机构东方优播。& Z" i1 V% c' g
9月13日,东方优播CEO朱宇在朋友圈中称,“双减”政策下,东方优播已经决定全面关闭K12业务。要知道,东方优播截至今年5月30日已进入全国273个城市,付费学员人数连续几年呈倍数增长。发展迅猛、模式独特的东方优播被称为“新东方最成功的在线教育业务”,但是就此关停。
4 Q* E1 m# f+ R) f H秋季课程结束之后,新东方也将逐步关闭B级以下校区的小学、初中学科业务。这些都是新东方压缩K12业务的举措。+ E) C K8 w" R5 U7 P" c! u. f
俞敏洪在9月25日的演讲中表现出,自己对割舍K12业务并无纠结。+ u3 W/ ?* Z. X( Q2 K
不过或许不是无纠结,而是没法纠结,必须要立刻割舍。# } U3 }/ e% j. E
第二是裁员。* O8 G7 a8 n1 g8 M8 Z
俞敏洪在内部说,原本计划在8月底裁员4万人,但截至9月中旬裁员还不到 1万人。一位参与会议的高管表示,到年底裁员人数将超过4万人。两位新东方人士表示,今年年初新东方整体人数在 10 万人左右。6 t' s$ w6 j" a
甚至东方优播CEO朱宇也表示,个人计划未来将去山区支教1-2年。$ o. S8 m8 e1 K1 O7 I- o
第三是回归大学生业务。
6 c* L5 ^( u0 a9 t此次双减后,新东方在近期表示将全面转型大学生业务,以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也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教育培训项目。
! [. ]% ` x5 a* T9 \" `" @
( g% s8 n% M7 I! ^1 {, d5 r 8 Y7 b6 w& H) I: T6 m% Y9 E1 n; n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一次新东方的转型,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学生业务是一个被鼓励的项目,但是实际上,在我们的心目中,这就是一次回归而已。”俞敏洪说。说的倒也没错,毕竟新东方当初就是靠做大学生的业务起家的。
0 T& m& R# ~( z现在也没有落下,其业务数据体现在财报中的“备考和其他课程”中。其中,备考课程分为出国考试培训和国内考试培训。
7 j: T, C8 J |1 W8 {+ S前者包括雅思、托福等课程。2021财年约有19.8万人报名;后者主要包括大学四六级和考研等课程,2021财年约有19.3万人报名。以每门课程的中间件计算,2021财年备考课程收入约93亿元人民币。
% }& M O* G7 n+ ?, I6 h+ u4 t6 G接下来,大学生业务理所当然地将接过转型重任。
7 |, q# E8 o; w+ H# E甚至俞敏洪还考虑过做直播,曾在高管会上直言:“薇娅一年能卖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9 C; l) ?- x' p! e: w T
9 n2 e& ?$ V( l1 X* m @+ i) i% t / L. E( m% O1 c# E. D
$ z! I+ u/ H/ Y" {7 k& w但是这也面临许多困难, a0 F# e4 V0 a
以获客为例,大学生业务的复购率不可与K12业务同日而语,因而不能采取“烧钱”营销获客的模式。1 L9 a9 D) I) R1 n
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新东方除了出国考试服务保持优势,其他大学生业务赛道均已强手林立,新东方已不再保持第一名的位次,在准备进入的公考、司考等领域,更是已经出现了中公教育等巨头。' l6 j4 F, r) m' r& S1 P1 g/ s, `7 r
再例如,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并不高,但是资料搜寻能力却比较强,简单来说,就是比较喜欢反消费主义的“白嫖”,这也无可厚非,但也说明想做大学生的生意,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 M( F9 o% S$ G# Z, ?/ V& N. u- n% ^' D+ u
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机会?9 f6 {! b0 ] t
其实最大的机会在7月份,做空跌幅最大的教育股可轻松赚取翻倍利润,也有不少尊嘉金融的用户,通过融券做空等方式做空教育股获利。6 P/ r* u y# ?) S7 n3 ^ B
而对于大空头来说,更是不得了,7月以来,做空中概股迎来获利狂潮,做空额最大的3只教育股好未来、高途教育和新东方,可为空头带来约11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 Z/ d3 T1 X+ |; J做空好未来帐面收益率122.67%,做空高途集团收益113.04%,做空新东方收益101.96%。
' B; {; k# W) x/ e, ^* S: M6 U8 Q以实际空头数量推算,做空这三只教育股的空头可分别获利6.56亿美元、3.71亿美元和3.23亿美元,累计获利约18亿美元,约110亿元人民币。( ?0 w" k4 f. d/ ]; H4 ]
7 w% E5 R- w6 J0 o
' C+ i3 ?) |# s在我们国家,“风险社会”并不像西方那样是由资本主宰的,而是在国家力量的掌控之下。企业管理者和个人需要预判行业前景、灵活应变,才能在这个新的环境下尽力生存下去。当没有国家意志进行强力干预的时候,所有的资源配置完全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完成,那么,资本的力量会日益巨大,绑架一切。4 W) G6 |5 ~# Y) ]. U
在这样的风险社会当中,组织的决策者需要有领先一拍的趋势预判和风险意识。在新的社会变动中能扮演什么角色,及时发现风险和机会点,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分散风险,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与其追求高风险的高速增长,不如转向更为稳健的多元策略。
9 l1 J5 }+ d( n m8 q# l) V如果新东方将K12业务转向国家鼓励的素质教育,同时,曾经擅长的成人培训也回归战略重心,从降低企业长期风险上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 L9 l: V: V8 s& X; o/ p3 ^
+ g8 D k6 v" @1 I5 o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操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