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表明身份,我是开学校门口文具店的。
! M6 Y" B% |7 L! s: _经常看到孩子们间的“友情”表达方式,就是请客。) I5 K! U9 N1 r6 S8 n9 Y* Q+ Z+ G5 K
有钱的孩子被一众小孩簇拥着,进门要这要那,有钱的孩子们就受着一众小跟班的追捧,像个老大。还随手撒票子,关系好的多给点,一般般的拿钱拿捏着。一两百的给,几块十几块的也给。跟这个事例非常像,只是从线上转到了线下。
$ E1 \, U% C* o% k: _5 ~ E) K5 W那么这种事,在线下怎么处理呢?
5 m) ]+ \1 O$ X. i( v5 d孩子是记不清给了谁多少钱的,而且他们手中一旦捏了钱,是一定要花光的。# n! Y% E3 V; I h
所以,在线下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送出多少,就别说怎么退还了,能找到的反而是我们这些商家。
& r* ~$ A3 m- u+ @8 G: H处理过几次类似的事件,家长把孩子送出钱后其它孩子购买的东西统统要回来,然后到店里一次性退货。我是全退了,其它店主有不退的闹到报警,警察也不支持退款的,毕竟单品价值不高,有些又拆开影响二次销售。我退也是觉得家长可怜,赚钱不容易被孩子那么糟塌,不退有些家长一生气还揍孩子。眼睁睁看着一个妈妈一脚把她闺女从我们店里踹到马路上,当时我都快哭了,这得多疼,钱赶紧退了让别打孩子了。' |( v3 L, L9 ?0 B
同时我也真瞧不上那些拿别人的钱和东西的孩子,跟屁虫一样像大哥后边跟着的小弟小妹,各种求求你给我买个啥,女孩子更复杂,今天和谁关系好送了,明天吵架了又要还回来。何必那么没自尊的去讨要那一点利呢?简单一件事就能看出一个孩子的品性,为了要钱要东西,自尊感是非常低的。4 ?$ P# J: ]4 G9 v. b% G$ z: t9 L& i' R( h
更何况此次事件中,被对方家长要上门来,还拒不退还。法律角度是赠予,十二岁也算有认知,确实可以不退还。
4 h' V3 K8 r- s$ y" E" N7 ^说到这我再说个,我家孩子班里有个大姐大,来店里让我找零后,直接给别的孩子钱,出手就是好几百。别人找不到家长,这个班级群还是能找到的,赶紧联系了她妈妈,告诉她孩子手里好几百,自己花就算了,还送别的孩子。其实这个孩子钱也是偷拿的,我问孩子她自己都承认了。她妈呢,说是给孩子的零花钱(大约七八百,当时二年级),先否决了她不知情,我可以理解。然后谢完我就把我拉黑了……& H, E. h" `$ ~7 E X
但是这个孩子拿不到家里钱了,开始在我店里偷东西,再想找她家长拉黑不加我好友,我当时真想在班级群里说这事,但毕竟是一个班的,顾忌太多最后作罢。+ l& |- {) z# V* v' H3 O
被赠予方的,我都没敢联系,但是其中有一个家长找到我了,问我她家孩子包里的东西是不是那个孩子买了送给她孩子的,担心孩子偷东西。得到我确认后,当着我的面教育孩子,就算是送给你的也不能要,明天还回去。
9 K' c0 }7 C a当然每个人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或许那些家长还沾沾自喜孩子能从同学身上获利呢,那还回去就更别想了。
/ M. P0 A3 {0 E& d9 Y2 S( b6 ^* P所以能怎么看,此次事件就算男孩家长告也告不赢的。女孩方作为获利方没准怎么心里偷着乐呢,自尊有五千块贵吗?为何要教育孩子不接受别人的礼物和钱财?凭本事得来的钱凭什么还回去,给就拿,傻子才不要……
! T; P( ]9 b% j$ ~4 ?* \看看几个回答都理直气壮的“不退还”就知道了。
! p& B. v9 ^: S1 g3 n——更——. z7 @$ @- ]4 D( `+ L. s1 e4 G5 e8 u
男孩也装大款了,也让虚荣心满足了。回过头,收了红包的全给我吐出来。实际上男孩及家长是一分钱都没有损失的。4 o }, l8 Q" x( }
造成的后果就是,其它孩子把这个钱花了,家长再把这钱补出来还给男孩家长。
# w6 e4 s; r8 q; E8 \( I( q$ l我认为教育和道德更重要,为了自家孩子的价值观,也因为自家孩子轻易收了别人的钱财,付出相应的代价吃点亏算长一智。
) z% K0 C' e, x0 b# T% E1 m但评论区,很多从法律层面说,这钱必须还,还怼我造谣,不懂法。
7 ^) Q+ W8 Q3 G( p3 @, ~目前这个话题下有两位法律人士,持完全相反的意见。, |4 e' C4 g7 D, C' u
) R! d" N6 r$ ^8 L2 u$ ?
% V, ^ m$ J2 x2 j$ b
{ M# r) }$ w: l/ Y
k7 ]4 u' a- b5 i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两位的回答,我比较认同第一位。虽然从道德层面我坚定的认为应该退还,但在法律层面我也认为不该主张退款。1 `! ?" ~0 K2 G; B1 @5 F& o) b
第一:单次金额并不大,新闻中用的图片是红包200,就现在新闻的尿性来说,如果有更高金额的噱头,不可能放个200的。7 \9 M! k9 y3 |/ O
% o2 s1 W- i0 \) W, l' C
- `& ~ _% v: O, B7 M/ v. m- E
第二,这是个抢红包群,男孩也抢了。他肯定是源头,但金额也在流转,具体多少怎么算,得具体对待了。
% V0 Y. w1 m4 j5 N5 ^6 u, w7 Y3 t! C. A$ Y' G
: Y3 [2 J) N" J) H6 J8 v) m
第三,这个手机及大额银行卡是家长主动给孩子绑定的,也就是从家长的角度,是认同孩子有支配这些金钱的权利的,不能按“盗刷”对待。
4 a5 c, d9 V1 _; H, B. v+ F第四,如果一次性转账5000,不用说,肯定是超出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的,但这个实际分批次以抢红包形式发出,金额0-200,以单次来说肯定不算超出孩子的认知范围和能力吧。那么金额以多大算超出?抢红包以第几次算超出?是以累积金额算还是以单次算?4 p( {! [" }! B1 o( t3 x0 e
既然两位法律专业人士都有争议,自然有律师争取和法院审理。
, G- H4 S0 M0 y, r我并不认为我开文具店就不能去讨论法律,律师都各持己见唇枪舌战,具体事件具体对待分析。这就是我的观点。4 d0 s6 V7 b+ c/ {' s6 x
还有一点,这里面的钱,有些是借钱,这部分不用说,肯定得归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