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123462178 | 2021-10-21 18: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单位有个同事离职了,说去考研究生(96的),从主管到董事长都同意,甚至支持!在他提离职的当天,公司给他结清了所有的加班费和项目奖金(奖金我记得可以不给的,此项创造公司奇迹),临走之际,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建议聚一下。* o* ^* }# v/ u' g
席间,他把从项目经理到副总凡是他打过招呼的领导全都数落了一遍,并不止一次对我们表达出公司如何如何……并明确表示制度问题不看好这家公司在未来的发展。
5 u: Q  {8 I! p5 i去年没考上(2020年),生活所迫,跪求项目经理给他一点活儿,挣个设计费好糊口。呵呵
  m6 G. K0 u5 g' ~: X' r要不是看他可怜,一百块我都不给他。
玉血晗霜晗y | 2021-10-21 22: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科长在办公室讲了一个笑话,大家都被逗的前仰后合,唯独小李没有笑,大家都问他,你为啥不笑呢?小李说,因为我提辞职了!( s6 o7 _- ~: T( G6 s( }
离职见人品,就是TMD的道德绑架,你平时PUA我,我忍了!你平时让我背锅,我也忍了!你平时把我骂的跟狗屎一样,我还是忍了!为啥,还不是为了那两三两碎银子。你以为我真的喜欢你吗?
+ T" Z% @  s9 Z$ y4 p. D% b& A* R都离职了,还要老老实实的,像焦裕禄一样为民为公,像雷锋一样做了好事不留名,所有功劳都留给你?你咋想的?
, i+ J1 }" W" I$ Y出了这个门,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了!别跟我提什么,行业就那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些话都去哄鬼去吧。不管是自己主动走,还是被动走,不要忘记,人未走,茶已凉!想明白这些事情,发生什么都很正常!& x* M$ W, ]4 K  v: w3 r& z
大多数情况下,员工还是弱势群体,我个人觉得,把题目改成“离职见司品”比较妥当!: \$ A, H9 b) [
我见过很多恶心的公司,在员工离职的最后一个月里面,拼命压榨,让你出各种各样的方案,资料,贡献自己的智慧!也见过太多的公司,找你的麻烦,了解你的考勤数据,对你进行审计,拿不给你开离职证明,不给你好好做背调来威胁你,在最后能给你少缴社保就赶紧断掉,在最后你出了门,把所有屎盆子扣你头上,想不到你这么重要,原来去年业绩不好全是因为你啊!
$ V0 c9 t3 e) A( H5 F还在说什么“离职见人品”的人,该醒醒了!希望你们离职的时候,能够人品爆棚!6 i. y, b' b! |5 M; @8 U2 f2 F
<hr/>我是 @OD哥聊职场成长,码字不易,喜欢就点赞关注吧。' h% `! B3 F- u& K, g, I0 I
HR从业15年|主讲课程:《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平台输出关于职场成长和管理技能提升相关的干货,有时候看到好玩的也会叨叨两句。+ Y! W8 H9 n5 D( j! Y
我还写如下内容,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啊!; h, u% T6 B& z- }$ q
1、面试自我介绍做得好,提高面试通过率$ t5 g- C7 q( P' q, N* u
2、什么样的简历是HR和用人部门喜欢的?' Z- o% l5 E/ P2 P/ h: z& `/ ^
3、哪些事是你当了领导才明白的?
% I& Z9 k3 w4 Y# D3 P7 Y4、你的简历为什么投递出去杳无音信?因为定位不准确。来看怎么做出一份定位准确的简历" n. h3 C% J. T: w, x& U' g
5、职场5年以上的人,有什么是比工资低更重要的事情?1 r3 C1 R# v$ b
6、什么样的简历才能「高亮」地吸引HR的眼球?
3 ^: V. X) e! y) n* J( s7、面试中 HR 反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时应该怎样回答?
' F  h4 I; l" A7 M8、最近喜欢上了读书,想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正三观,修心,提高眼界和格局。我目前的阶段有什么推荐入手的书吗?# _$ A/ C$ D$ H# K; b! T
更多个人职场问题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可以私信咨询。
勇敢的飞蛾的g | 2021-10-22 04: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职见人品”这话看似有道理,其实特别坑人。
0 A8 x4 `0 K' g: J
# z$ c3 A0 }/ A" J% d好像说离职双方能不能好聚好散,就取决于遇没遇上好人;好像说离职的一方除了自己得厚道以外,还得同时盼着对方不能是个流氓混蛋,才能有好结果。
, E5 H! _7 G- b$ G2 l3 N* A其实在离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争取利益,胜负之势,纯取决于哪一方的准备更充分,跟人品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D/ ?+ T* w1 D& ?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职场二十年,离职经历少说五六次。一辈子与人为善,每次都力争给人留个好印象,宁可吃点儿亏,日后还好相见;但大多数情况下,都算不上愉快,甚至有一次闹到了对薄公堂的地步:
( o, F3 k7 x6 g5 M) t3 N6 h6 I- P6 _+ n; I
那是家小型企业,接了一个大项目,因此短时间招了很多人,包括我。
2 F" x9 Q" w& }7 e市场不好,而项目的压力非常大,需要在短时间之内做完。公司老板拼命地给员工传导压力,强制加班,周末也不让休息,也不给加班费,搞的工作气氛非常压抑。8 b* L7 I2 F* v* O
更糟的是,业务负责人能力低下,头脑不清楚、整天瞎指挥,搞得团队打乱仗,付出了很大努力,最后全都变成内耗,项目回天无力,所有人都很沮丧。- W1 f6 \* G9 P& n
眼看项目失败已成定局,公司开始裁人,大家人心惶惶,同时又非常愤慨,觉得公司把这么多人招进来又随意开掉太不厚道。
* n$ m- ~$ P% c3 r; x! y5 [9 K那个时候我的转正期还没过,人事通知我的时候,我虽有思想准备,还是感到非常窝囊,难以接受。但咱是成年人,不能无理取闹,所以一是主张加班费,二是按照所签的劳动合同下的对应条款,在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况下要求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加班费给了,但一个月工资赔偿不给,一怒之下,我申请了劳动仲裁。, ?) \# a( U5 u. @
都说仲裁一般都支持劳动者,我也没太放心上,觉得咱有法律和劳动合同条款支持,必胜无疑。但开庭那天,对方在庭上出具了一张我的考勤记录卡片,显示我连续多日旷工,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条款被开除的,所以不应给予补偿。7 S& Z" f& S) T8 K9 O
所谓考勤记录,不过是打卡机打出来的写着我名字的一张卡片而已,没我的任何签字,显然是人事伪造的;当时我措手不及,不能举出任何反证,比如我那几天在岗的照片,或者人证之类,我只能口头指责考勤记录是伪造,但这没有用,仲裁庭采信他们了。1 B  [2 M4 D3 t5 k7 u
仲裁庭只开庭一次,双方在庭上一次性举证,不给任何补充举证的机会。所以,我败诉了。
# d, P3 C4 D% X
; C% R5 P# ?6 m; p3 a 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1.jpg 4 Y( C2 S- f4 h# f
2 ~* L1 k: z) K& U5 H
仲裁结果刚出来的时候,我当然很愤怒,想不到这帮人这么阴险,手段这么下三滥;仲裁庭也操蛋,黑白颠倒,法律保护弱势群体成了空话。9 s6 }3 [% ?4 V/ v" X- A
但冷静下来想这事儿,其实在事情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从他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跟人品一点关系都没有:
$ h. V% R! ]( {
老板项目失败,不能再养那么多人白开工资,所以要裁人;. i1 M& a6 `* I* n* r0 u
我提出加班费和离职补偿,是因为我依据《劳动合同法》和签的劳动合同条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 c% r% X/ g* ~) c$ ]5 ^
老板拒绝给离职补偿,无非是觉得我没过试用期,上无权主张这笔补偿;
% o: i' k% @2 Y* e5 Q, n我提出劳动仲裁,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 Z9 |, U9 z4 r$ S# m( N至于人事伪造我的考勤记录,不过是因为站在雇主的角度上,他们有这个空子可钻罢了。
所有这些行为,都只跟立场和利益有关,与人品无关:我是个好人,但不等于说我就要放弃自己的权益;老板也未必就是个坏人,但从经营角度,他要尽可能节约裁员成本,同时要打赢和我的这一仗,以免给其他员工造成示范作用;人事当然知道我并没有旷工,但拿老板的钱,自然要给他办事,总不可能说为了所谓“正义”陪着我一起离职。何况,那“正义”不过是一个月的工资的补偿而已。
* I; d0 n: {& [6 a/ V假使我能更多地考虑每个当事人行为的动机和他们的立场,更多地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做更加充分的准备:比如对法律和合同研究得更透彻些、事先收集更多的物证和人证支持、甚至对仲裁过程和采信依据做更深的了解,相信就不会给对方空子可钻,最后的结果也会大不一样。8 d/ j- v% r/ a
离职这件事本质上是一场博弈,离职一方处于弱势,能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权益,取决于事情本身的复杂性、斗争双方准备的充分性、以及斗争策略的正确性。讨论什么“离职见人品”,骂骂前老板泄愤,或者幻想下一次能遇上个大善人的,都属于误入歧途。
. J6 u& u" o* [7 {: F9 t9 X9 d4 @6 f
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2.jpg 8 w% H) k& j/ A/ W/ O- z5 Y
; v8 U) j# O, }$ ]4 X$ B3 a
最后,我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了六条注意事项,有助于离职一方最大化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o0 J- a5 w( U; _0 d" u, }; {5 j
(看到这里不妨提前点赞+收藏了´◡`)
; o1 p  G- D( M8 W! {/ L. w, p首先,我认为顶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为离职的一方,怎么有利于自己怎么做,该怎么谈怎么谈,心理上不要被道德绑架。. c* W/ p$ q  h) e- \* u
不要小看这条儿,好多人都因为这一条儿吃的亏,总想做个好人,给人留个好印象,我也一样。& n5 C( P* O+ g; Z
比如:
1 y; `# Q1 E1 @. J( w
因为要离职,该休的假没好意思一次性全休完,因为怕对方觉得自己小气;
5 x/ _4 F( M1 {! |因为怕再次找工作时背景调查对方说自己坏话,主动放弃自己的一些权益主张。
我后来想明白了,这些做法都傻到家了,因为离职双方争的是利益,如同高手过招:你如果被道德绑架,心理上就会示弱,就必然被对方占领谈判高点。; m' k2 w! K' E6 m' R4 k
你厚道,对方不会厚道,你不按照利益出牌,利益也不会自己找你。% q% }  j  ^/ |  E6 o
至于以后能不能做朋友,跟离职时候的表现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只取决于你对他是否还有价值:只要有价值,国共都能再次合作;反之,就算你主动放弃应有的权益,他除了笑你傻以外,也还是说不了你什么好话。
, J2 T+ u* A8 Y) B4 q/ E# L1 R所以,该怎么谈怎么谈。, |& f4 l- R* ~/ a2 O( \* V
第二条,掌握《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并仔细阅读签订的劳动合同,熟知自己应得的权益。
7 N/ c" z6 T; M话说90%以上的职场人都不了解《劳动合同法》内容,更不用说仔细看自己的合同了。
( U( M4 [: y7 K3 M, L《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了员工离职的各种权益,例如:
- l9 T2 f8 g9 C单位辞退员工,需要给经济补偿(俗称N+1)的法律依据:
0 ~5 B9 K  C; T- n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U) k4 B1 V, n0 O1 b/ F* r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N# E7 U2 I- C& I$ w( p  q% h(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9 U! Y5 n, O+ m2 f: q; J' R6 K(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单位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赔偿(俗称2N+1)的法律依据:
, D+ t6 S4 X/ G4 r+ _$ N  o2 @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 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员工有权主张经济补偿(N+1)的法律依据:
4 \5 m8 I  J& ], X' w( d; `& c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w6 E$ x4 V* b+ D7 |3 ]6 q(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员工主动辞职,单位也给要经济补偿(N+1)的情况:( R% i  k, f6 ~* g/ h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 H2 w& m, Y6 b# e(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6 H0 J) c9 c$ w# E(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4 d1 ?- R; y) y( j! b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Q% ]9 L4 Z& N% Y8 M5 @9 p' M(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2 G* f! i% ~! s(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 `, F8 K  ~' e) S# Y  m(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单位辞退员工,可以不给经济补偿(俗称开除)的法律依据:) a+ B5 M! s" q% {2 Y- t  @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 @" W0 |5 S8 k8 y( V! l3 _(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z; E2 I) d+ o+ y" Q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g6 p; V  x1 a+ J( B- q3 v, ]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c9 T! C, ?" g; j! f- n0 t& I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n& s# {! q( C0 i(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0 L* e+ l( [! s% n' _: K(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熟知这些权益,跟单位谈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不会被单位糊弄过去。特别是上面的第三十九条,单位企图不支付经济补偿,都是这里面的规定从中钻空子,所以要特别注意。
; e, ~4 Q, b/ i. u0 o% F* b第三条,建立内部的消息来源,对形势有预判,以便提前准备。3 m. b2 b* t. F
一般而言,单位辞退员工之前,毫无征兆的情况比较少见,因此建立一定内部消息来源很重要;另一方面,即使没有内部消息,也要养成职场审时度势的好习惯,发现苗头不对,提前着手早做准备。不少职场人士,只顾扑在工作上,突然被通知扫地出门,有的连办公室都锁上,要求即刻离开办公区,非常被动,并不少见。  ]' k0 I+ [* B) c
第四条,了解公司行事风格和近期的辞退案例。
% z0 k$ D1 k7 S- A6 R- G辞退员工这件事上,公司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一般采用什么样的补偿标准,最近有没有过争议,提前了解掌握,便于准备。; K! C- H9 M- u" j7 `
第五条,及时留存证据。
+ N3 {) _) y' h$ ^8 ^# b6 Z 留存能够证明自己工作状态的各种文件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考勤记录、工作聊天记录、工作汇报文件、OA流转记录、会表和任务工单、绩效考核等等,这些都是发生争议后主张权益的有力证据。离职谈话注意养成录音的习惯,一般双方的谈话开始阶段是试探性的,对方会有一些对你工作的客观评价和辞退原因的描述,留好这些录音,有助于日后维权。
+ v5 M+ B3 M) q6 p; o第六条,建立攻守同盟,同进同退。
: t( f  Q5 A) W/ W* ~( p如果不是辞退你一个人的话,尽可能几个人和单位一起谈,或者至少保持同进同退,力量会大得多。如果发起劳动仲裁,相互之间也能举证支持,胜诉的可能性会大很多。9 Q9 \5 }! K7 y/ J+ d* M0 C* m+ |& z
( V2 \1 Q" x9 G9 q$ m
以上~
9 ]. {" [1 q" n3 V8 j欢迎评论区留言。
; v1 X0 b0 p; M0 `3 \: c. c<hr/>欢迎关注我 @一箫一剑 最真实的经历+最务实的观点,给你不一样的职场解决方案~
错过末班车车m | 2021-10-22 15: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壮飞离职前,办了四件事。3 Z( u/ m$ B9 E* o: |& C' h6 `6 R
( v+ }! R. ^1 A: j
这是一个特殊的离职。& O& g0 o2 s) J: h$ x
8 W  e" g; |& a, |: o
钱壮飞辞离的职位是:国民党中央党务调查科主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 t) T4 m3 A& u% x
$ i% @* M' p; B/ {/ r) x% O9 @, [
他还有一个秘密身份。他是共产党员,中央特科成员,中共安插在国民党要害岗位的卧底。
4 \4 \: s1 ?4 A7 ]! U
6 o7 h% A) G5 d- P+ X+ S他离职的原因是,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钱壮飞面临暴露的迫切威胁。
+ r: E* U9 ~( Y6 o9 r3 e8 A+ v/ @* I0 n0 k/ Q5 C; u4 G+ y2 P
只不过,武汉发给南京徐恩曾的电报,先到了机要秘书钱壮飞手中,徐恩曾此刻在上海享受周末。. J8 f" }  W7 m9 N8 m5 a

+ O4 {2 Z8 \# o7 }6 a" _% D0 B钱壮飞只能不告而别。2 V: t+ W. G) X' H

$ G9 D$ e, {5 j4 Q虽然时间十分紧迫,但是,钱壮飞在离开之前,还要把四件事情办理妥当。
% Z. U, V; Y6 z$ E( Q; a7 t
& `/ l5 @  K2 s+ x之一,把顾顺章叛变的情报立即送到上海,交给李克农,要让中央机关和同志们抢在敌人搜捕之前尽快转移。他安排女婿刘杞夫去上海送情报,这个女婿也是他的情报交通员。
' _  j- v- I9 i! [: s$ M
& x* _7 A7 d- o, a2 Y之二,去一趟民智通讯社,通知一位同志,今后要切断联系。那位同志恰巧不在,钱壮飞用小刀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缝,留下“切断联系”的暗号。
1 R4 k" Q0 w, j" n& [2 Y
, w8 P/ Y" R: G' _3 s% ~: a之三,他把徐恩曾交给他经手管理的银钱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整整齐齐放入钱柜。政治上只能分道扬镳,财物上却是清清白白,丝毫不留垢病。
5 S# W5 l2 b/ Y5 s, \4 A& ~4 j5 l  v
之四,给徐恩曾留一封信。钱壮飞无法带着女儿女婿一起离开,但要尽力维护他们的安全。他能做的,就是要让徐恩曾明白一个因果关系。他在信中写道,我们政见不同,与家人无关,你不要陷害我的家人,否则我就将你的秘密公之于世。——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条件:你不下狠手,我也会守约。
+ Y* d+ R# ]' V  C' j) O) j4 D3 r4 r: z" L. p: s
后来,钱壮飞的女儿女婿虽然被捕,但徐恩曾心存忌惮,未敢加害,关了三个月,就释放了他们。
; w0 {: g6 h1 d- B( I8 A
) [9 ^% T8 N! }8 n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离职,却有普遍的意义。5 h( e9 M/ u- [: Q6 Y
4 V# H- p! D( z& ?1 `! U
它说明,离职所见,不仅有人品,而且有三观、原则、心胸、智谋、担当、境界……
体会好v好 | 2021-10-23 01: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职就离职 请不要把人品扯上!我到时觉得很多离职都只是劳动关系的结束而已,干嘛非得要道德绑架、绑架不成就来绑职业素养?+ J1 l) T" v6 \) V

0 J5 s6 M  M( p+ @; t反正是绑架了!把离职前把该做的工作做好,离职后屁也不关人家事,就是这么简单!当然这样跟有预谋的搞破坏是两码事,我也相信这是少数人!
1 {2 J5 b& |3 ~3 {作为老板,离职了就不要想着员工给你抹屁股;也不要想着离职前几天了,还想要员工拼命加班996直到通宵;更不要想着工作交接都交接完了,正式离职了,还想着电话问这问那,或者是叫你回来帮忙这个帮忙那个。
9 K1 \! g9 _7 [: w对于克扣工资、故意在同行面前抹黑、栽赃陷害让背锅等等这些行为,直接劳动重载或者报警处理!& H" C1 @& U& ^# t1 m  C) \9 o4 e0 T
作为员工:也不要想着辞职了,还留在工作群里面,人家不踢你,难道还要恭恭敬敬地请你出去吗? 也不要觉得离职了踢出工作群就感觉有点委屈、世态炎凉、人走茶凉。
6 s. c$ e- N+ r工作永远都只是工作生活只是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做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我们是员工就要做好员工的角色,老板就做好老板的角色。, P6 G7 e& {( N, |; v

# M( j8 T' m% r 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1.jpg
1 S; b3 X& c# \0 n8 M2 d6 U' N7 I+ Z2 A
我们永远都逃不开了一个话题,就是工作与生活的区分。职场上也有很多温暖的一面有很多温暖的人。但是离职的时候就是利益再分配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去保护自己,但这个保护是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在劳动合同的框架之下,只要在这个框架之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该跟道德绑架在一起。
6 j7 |4 _: F* n因为这就是职场!
情义大于天 | 2021-10-23 13: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诩追求「好聚好散」的店员小王空降来答!* e8 N+ K" \, m9 |
+ `% s7 O" t' ?3 W9 c8 h  }
) ]( J  y3 G  Q% W2 E
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1.jpg   t5 ^6 \% L  H

0 |9 u0 g8 z1 w图源网络# j$ H8 F" V; k* M- E$ Q# X' {# X
' {4 i6 o: M6 }5 a& _6 e, A% d
都说「分手见人品」,如今谈婚论嫁早已不是当代打工人的重心核心,转而为搞钱晋升。因此,高频率的「求职见人性」「离职见人品」现象名词也慢慢成为大众的口头禅。& o9 e+ i4 P3 b- [6 v# k
「求职见人性」,可能正如之前知友的热议点一般:
$ k/ O  V5 V3 }% F* D- ]0 A# d大龄未婚女如何在求职过程中不会因为未婚未育受影响?如何看待拟出台“痛经假”后微博上女性在职场受歧视情况会加重的叫苦声?1 l& A6 w' n; U
而正逢金三银四的黄金求职月 & 离职月的高峰期,对大众来说,愈演愈烈的「离职见人品」是更为关注的点。
' w# y7 {5 o% C& ^& T/ }对当代打工人而言,生活本就不易,工作更有忍气吞声的堆积,在离职时,更要凸显「抛头颅洒热血」的「潇洒」时刻,不卑不亢地「分手」。
8 }1 M# X! ]) h8 G0 s4 V「分手见人品」,你经历过吗?又怎么看?对此话题,知友们议论纷纷我们且听且看:5 K2 Y( ?4 w, i6 e
, P, E; z! R9 D8 u( c! @0 j
) I' ?0 n8 c) \% _
知友 @琥珀 说:2 P7 U) g6 D$ z( k$ C. ]
唉,人呐,披着一张人皮在社会上混,真累。9 B0 O9 @) @6 T; |6 @/ N9 ]+ u
……9 I) ^. Y3 G% s  s; @0 F  Y. U
稻盛和夫都说了,得努力到能把神明感动的时候,才能算得上是努力。

# c$ B$ o: i: C( R" t- Y5 i$ f知友 @还是叫XX吧 回答:: @. r/ m& j1 _, u0 G
反正我是觉得,离职不一定见人品,但一定看得出来哪些公司是在赤裸裸得压榨员工,哪些公司是在和员工共同成长。

  Y# g1 y- H8 E: A: ~" ^% [知友 @spring 这么说:
% F9 ]1 F! [& C5 n0 `
生意就是生意,商场如战场,不要把日常生活的道德拿到这里来指导行动。

! Q' x! O6 g3 X! Y. \! P) Q6 J知友 @一介草根 这么形容:) g, d- u) Z: K4 |  b" {( P) E
离职见人品,  J. {' k: y2 E; T* w/ W
犹如,) v1 Q/ Q, p% B! {, u; b7 z7 f1 p
酒后吐真言。
$ M8 B; m" n2 ~" W0 Y
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2.jpg
; S) o! r, @" o, \2 {
2 g9 H9 m6 g  p: C/ l图源网络 @一介草根
( v$ `4 t+ z7 ~6 g/ o$ Y( x. w# g* _  m) _+ N2 [( C8 l3 w% N
心理学导师 @Roise老师 陈芳谊 说到:
! [4 `. b, ^7 J" E0 ?8 Y6 n
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伦 · 施莱辛格所说,「如何开始与如何结束,是任何职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问题是,人们总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如何给别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却很少考虑到“最后印象”。  想想看,有多少人离职时是「一关电脑两不欠,从此江湖是路人」?  可问题在于,这江湖啊,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 ]% m! U7 U1 K1 I4 J留个漂亮的背影,其实既是与过去体面地 say goodbye ,更是以好看的姿态和明天 say hi。
* E" L' P5 _- S! W8 }& L( X0 C
也有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北京大学-程锋 评价:
+ g4 u* K9 R) d9 w$ {! p2 O
分手见人品,离职不仅见人品,还能看到一个人的格局。
6 g+ u' x$ v. E5 Z! o甚至,离职的时候,你才会真正了解一个人。

" ]3 L. E% `+ B) G7 {" }0 W……
' b, c+ ^6 r" l1 C
3 V' t0 B; Z5 `7 m- `5 w( s- s& l小王认为,离职也好,人品显露也罢,都是我们生活不同阶段的常态现象。我们游离在社会的各个街道、各个角落、各个工位上,其主要核心是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4 z- V( M; f) M- l, ?) y! V1 S
人各有志,把握住自己的初心,即时看破现状也仍可「归来如少年」,永葆最初那把为拥趸理想而燃烧的熊熊火苗。5 k2 h, w% i$ Z  w" k% V& b

8 C  z& l1 ^1 e; J  |<hr/>离职现象越来越普遍,小王也特意为朋友们搜集了站内一些相关也实用的话题:, g: }- V- }; j2 `( O/ p8 z4 ?! E
- E8 h' y7 |: e) B8 l8 ~: k0 X
如何优雅地离职?正如人力资源(HR)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菲凡 在此问题下的回答:8 [% N" l' @6 ~5 u( [
心态好,走到哪里都是朋友;心态不好,走到哪里都是仇人。
; |0 ~4 ~* v" T8 D记住:山水总相逢。
8 Q. ]% Z0 A9 E, k; o" X! r
很多公司的 90 后为什么离职频率那么高?知友 @zjucarnegie 对此说到:
" u8 m4 q# s% _( k. J
我觉得90后离职率高并不仅仅是 90 后自身存在问题,而是目前公司给 90 后的职场定位决定的:「低成本可替换的底层劳动力」。既然是「职场易耗品」,所以公司压根就也不想采取什么主动措施把他们留住。

6 c* K; i* \# L: w" v) `& r/ h0 m7 Z; P+ t* T' Z3 ?$ x
你经历过职场 pua 吗?职场 PUA,一度被热议的点。对此,知友 @找不到我吧 这么建议:
$ l) C  h. G# q8 t7 i
要注意很多人是 PUA 的施加者但不自知,也有很多人正在被 PUA 也意识不到。2 G6 j; O( y3 D  j0 Z
一个小 tip:判断是否为职场 PUA 的方式是将事情前因后果告诉无关第三人,由第三人判断是否错误,是否无中生有,是否吹毛求疵,如果同一件事情,超三人以上的结论一致,那么相信这个答案
3 Z  y4 ?) E( F2 F7 N) e
<hr/>9 D$ a7 H% `7 @0 K0 b) A
文末,借用知友 @袁大岛 在《工作后,你悟出什么职场道理?》中的回答作为结尾:
9 L( i; m( n5 \% E
回家吃饭  别想太多  早点睡觉9 J% i8 y8 q, o7 v; K* J
早饭吃好  笑对流言  绝不借钱$ A! n6 P2 r( C, @; b, ~
不要大笑  只聊工作  老板呵呵; t; [0 X* u' N2 B' F3 i
家最重要

( H8 l6 H0 i& O1 M愿我们在职场和生活中,所念即所得,所得即所想,所想为所乐。- M- Z' h! q* v& L% a

; ~7 a( @, a, }9 u8 S6 b2 e<hr/>我是 @知乎问题商店 店员小王,今天是 2021 年 3 月 26 日,北京阴雨连绵,盼阳光永驻。
  M: v* T  K$ |5 z! O! C0 S下次再会 ~
+ v5 F6 c% l  O( F' M0 w1 C& D0 s% o- x

$ E" n' W2 \2 S- r! I4 v 都说“离职见人品”,你怎么看?-3.jpg
1 T3 j5 K; a& z0 P+ h" o0 @) S! l' f& j; n1 e! N
图源网络
邓小宁宁m | 2021-10-24 01: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人嘴里: \: l" a8 w! `
关系好=人品好
: Q9 w5 E. H% w3 x: r0 n关系差=人品差 8 u6 a! ^' E, V0 y9 g
所以这种主观的东西,很难与人讨论
% I5 O5 V) o' X你们谁见过有人说8 {/ H+ m" |6 \0 B3 v
“我有个好朋友,他人品极差” * E  ~8 R3 x9 N9 ]2 ^
或者) Q: A6 w: \5 y( [4 n- D
“我有个仇敌,他人品很好”的 ?
nwukgcap86 | 2021-10-24 07: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离职后,发现朋友还是那些朋友,以前职场认识的人,还是熟人……3 d% ]/ X% N, ~
但真有些人,离职后发现,大家都把他当成陌生人了。
! @9 e# d9 h3 |, V. d# z/ U这肯定是人品啊!
笑声撞地球笑 | 2021-10-24 1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工作6年,离职10次,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人品如何,跟离职时表现无关。如果一家公司在你离职的时候才看出你的人品,那这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啊?如果你离职的时候才看出公司的人品,那你得多笨啊。
# v+ I+ ~, S# ?% N& z6 F2 c如果是跟公司闹矛盾走的,无论离职时如何细心体贴,公司也不会觉得你人品不错,只有你的朋友觉得你不错,站好最后一班岗。' P! z( W' `- @7 h4 \1 B' _
如果是和平分手,除非你离职时不告而别,什么都不交接,甚至删了公司的文档,不然公司对你的感觉是不变的。
爱上钻石耳钉诰 | 2021-10-24 13: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不见人品又怎么着?
" w4 L6 P6 g* y9 `- T2 l人品好又怎样?你有公司吗?再把他返聘回来?
! f2 v, I, W: f) O+ I# K# z: L+ x就是闲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