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真的会嫌弃面试者跳槽频繁吗?

[复制链接]
狂暴小峰狂mm | 2021-10-19 2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那我就真心实意地回答你:会!: A- J4 _5 m; O6 j
多大比例呢?90%!
# N$ u, o- ~  ?2 c: m括号:互联网,创业公司核心团队成员除外。至于为什么除外,因为你们是大神。以及,我没做过互联网和创业公司,不敢瞎指路……" g+ t4 j/ C) `; F. f* ]

) [2 ^: [; T3 B$ H% _讲道理,从不放过优秀候选人的角度,HR是应该case by case地了解那些跳槽比较频繁的候选人的背后的故事。但是本着揭露现实残酷的原则,我还是不给你们幻想了。毕竟每天从早到晚背着各个业务部门的招人指标的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o& @" c' {  K4 d: g: I  F
* a1 ]5 V1 m6 L; A! |$ G/ U
HR 真的会嫌弃面试者跳槽频繁吗?-1.jpg   I/ p+ r7 r* ?2 E- T
频繁跳槽的候选人,可能在简历的筛选阶段,就扑街了。为什么?因为很多公司的recuiter要背KPI的,KPI会有关于试用期通过率的考核。所以,在基于过往经历来判断你未来的发展的时候,这一类人会被优先排除,以尽可能避免踩雷。而没有这项考核指标的recruiter也会犹豫啊,为啥?第一,业务部门会质疑:HR给我推的什么人啊,有没有用心啊?!第二,这么跳槽这么频繁,万一来一阵又跳了,苦的还是HR自己,万不得已,不会给自己挖坑。再者,如果你在工作期间没有经历一些大的变革或者大项目(通常也很少遇到),那么你在公司的成长周期至少是1-2年,你这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了,你来我这岂不是想飞?8 U. G0 s  H7 G$ U" W
可是人这一辈子,不经历几个极品公司,怎么能成长呢?一次两次遇到,是人品不好,可是如果之后还没有改进,是不是你本身对于公司的判断和选择有问题?遇到问题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那是不是学习能力有问题?对,HR就是能自我脑补一出大戏。1 @, v, l% a$ m" b) T
所以,如果你之前的履历跳槽比较频繁,那么你必然要提供可信服的理由,并在面试中能给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你对接下来的这份工作(个人未来3年的职位发展规划+岗位对你的吸引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请你相信,如果你的业务能力不是那么突出,或者企业不是那么缺人的话,要想趁机洗白还是有点困难的。┑( ̄Д  ̄)┍ + ?/ P! Y6 u$ h4 S

% Z' t0 ?8 |( g. R& H3 z4 r HR 真的会嫌弃面试者跳槽频繁吗?-2.jpg
- ^6 `& n5 c! `% p你问我HR自己跳槽看不看频率的?这么说吧,我的小伙伴Jenny跳槽进了一个坑,老板巨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然而她为了简历好看一点,还是硬生生做满了一年多,才开始投简历,微笑.jpg
: X& f8 I1 ]8 R4 w7 J1 {! F4 ^------------------------------------------------------
* T- l' y7 b4 H; K: n公众号:六六弹职场# v, T4 i& X7 _7 I0 T
初级公众号玩家,不定期更新(懒)  b$ L" D2 c* L. j7 ~
痛并快乐着的外企HR,魔都职场观察员。关注我,一起玩转职场,升级打怪。
王min | 2021-10-20 08: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HR对于不同的跳槽频率的跳槽者都有不同看法,而知道这些HR的想法后,也往往能帮助跳槽者找到更合适的跳槽时机。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情况讨论下。
% o2 C6 C# k1 ~- b$ |) O$ b9 _; B+ Y% M. B" R* H( p" y. i) w, H
1年内跳槽: @1 O1 H0 W2 P+ G- X! y5 u
短时间跳槽,或者频繁跳槽的现象在年轻的求职者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在尚未确定自己的职场目标时,常会通过反复跳槽来寻找自己喜爱的工作。对于应届生的跳槽现象,HR往往能给予更多宽容度。但若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在工作经历一栏写的满满当当,难免就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
' ]! j" ]. T4 Q3 U5 J通常频繁跳槽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个人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求职工作;心思活络,职业规划不明确;好高骛远,长期有骑驴找马的心态;贪图小利,给点加薪就离职。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极受HR们反感的。而这样不稳定的求职者,往往也很难受到招聘方的信任和选择。
5 G; Q& w0 B8 M5 D2-3年跳槽1 W8 K, V9 g+ R: ^7 w0 K1 d3 }
在如今员工流动频繁的职场环境下,2-3年跳槽一次通常能够被HR认为是相对稳定的候选人了。当然如果是偏传统的行业,那么这个跳槽时限可能会拉长至3-5年。) c% `7 w2 l% x5 R# s$ J! P& b  _
在这个阶段内,员工经历了试用到转正,从对公司业务的生疏到掌握行业所需的普适性技能,其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往往已经过了较完整而成熟的历练。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员工通常能够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个人在企业内的提升可能性产生相对明确的判断。这时候跳槽的员工,往往是预见到企业及个人发展的瓶颈,而渴望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6 c6 n# ^" c! Y! n, F+ v& `9 ?当然,更多的员工会出于获取更高薪资及职位晋升的目的而选择跳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2-3年跳槽一次的候选人常常能够在跳槽后更快速地适应新岗位并展现与预期相差无几的能力水平。同时,他们相比那些频繁变动者拥有更明确的职业规划,也确保着他在新进公司的稳定性。因此,此类型的跳槽者普遍能成为招聘市场上的热门人选。
; F5 ^$ @! A/ e1 G* C5年以上跳槽2 l: h) g' P9 w# i6 M: H+ A( X% Z
5年以上的跳槽者,其稳定性基本已毋庸置疑。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后,其拥有的经验及专业能力往往也颇受认可。这类型候选人,占据着如今高端人才的半壁江山。: c) P- t! ?* {& j
对于HR来说,他们绝对是饱具含金量的抢手货,若是能顺利招入,极大可能为企业注入全然不同的生命力。虽然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此类候选人对应的职位往往在企业中具有难替代性,而这些大佬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形成体系的管理及工作模式能否与企业血脉相融还犹未可知。这些都将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但总的来说,由于此部分人才相对稀缺,经过利害博弈之后,大部分企业还是愿意将其招为己用。% y/ _' R% L& e- s1 N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在一家公司耕耘多年,跳槽后却选择基础岗位的候选人。这部分候选人,往往被认为是守旧而缺乏冲劲的,而这种个性特质,显然并不符合如今大部分企业对于快速应变,充满野心的人才需求。
) H$ R7 Y$ F' {  s+ |  ?在了解了HR对于跳槽的看法之后,职场人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晰:什么样的跳槽是没有必要的,什么样的跳槽是对自己有利的。而这些也能帮助那些尚未成熟的职场人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不要再因为没有价值的跳槽,而白白消耗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让兔子飞飞k | 2021-10-20 18: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一下重名的问题,例如公司有叫张超的,第一个人就叫chao.zhang,第二个人就变成了chao_z.zhang,第三个人就是chao_zc.zhang,我见过chao_zcz.zhang和chao_zcc.zhang,本人it出身命名规则还是懂的,并不是重名。
9 d; a0 q0 F" s& t以下原答案:
  X  l% {0 |* _7 r我在一家4000人左右的外企工作,公司有个习惯,离职不删除账号,再入职回来只在邮箱后面加个1,第二次就是2,我们这有个总监是6……公司永远是利益导向,其他的都是扯淡,你的利用价值足够大,什么都不是问题
zjwxj2017 | 2021-10-20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女人在恋爱中作的程度,最好不要超过她的颜值#" Z/ F3 P# `# ?( c  m" R2 n
#一个人在职场中作的程度,最好不要超过他的才华#
% \! e* s" n+ Q; m跳槽频繁,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一定是个减分项...5 {+ w/ C' s2 M! y# U
所以你要提高你的总分,有两个选择,一是增加其他方面的得分,也就是你的工作能力等;另一个是让这个减分项扣的分少一点,比如合理化你的每个跳槽理由等。
玩世不恭玩k | 2021-10-21 0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害怕的不是候选人频繁跳槽,害怕的是候选人履历苍白,食之无味的项目经历,却又自命不凡。又或是他每次跳槽后都没有发现他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思考的缺陷,强行甩锅给所有客观条件而浪费面试感情及时间。更是本身这个人就兴趣缺缺,能力有限,而我的同行为了完成招聘周期达成的绩效而放任自流。) ^! r( s& G. B- }7 w( i3 P
       什么叫频繁跳槽?什么样的频率是频繁呢。其实是因职位和候选人之前面临的情况因人而异了,很大程度上我们不会一刀切。但是对于一些很重要的岗位,每个公司的老板都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我们公司总监级以上职位是不接受履历中有三年以下时间段的候选人。并且第一份工作的时间越长,我们老板越亲赖,她曾说过这体现了一个人为公司奋斗所能燃烧的忠诚。 管理团队的所有副总裁第一份工作的经验都在六年以上,最长的一个达到了十年。当然这样因为老板的特殊需求。/ r4 x) }* M0 P4 {# J  `/ g
       记得HR在面试中问的为什么考虑离开上一家公司吗?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判断离职动机。这对于你是否能在新公司踏实工作和发展是非常好的镜像参考指标。如果你几年之内换了3-4份工作。而你只是告诉我,所有的原因都是因为之前公司的种种不好,那你真的应该考虑自己的频繁变动会葬送职业生涯。8 O' N* h0 ~4 l6 L1 \
0-1年工作经验的新手们:/ H$ o/ i$ \5 x' u. @9 j6 u
      年资在一年以下的,HR大多都会把你当作应届生的经历看待。这个阶段如果你就换了2-3份工作。真的要自我诊断和评估一下原因。千万不要问HR为什么,我记得有一个这样的问题邀请我回答过。但是真的强答都答不出来啊。我怎么知道你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而辞职?我保证你的第三份和第四份工作一样会给你继续带来这样的委屈。所以希望看清楚再跳。辞职虽然就是填个表。但是职业生涯发展可不是。
青峰不是峰 | 2021-10-21 11: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负责招聘的同事,茉莉告诉你,可以换工作,但是要换得有价值。
$ x: }4 o' v" H( x, x+ y3 A茉莉现在天天看简历,有些简历是一看就会马上pass掉的。当然这些不是茉莉一开始就会pass掉,而是根据我们老板或者部门经理的意见放弃的。下面我们来结合实际告诉大家原因。同时也会从HR的角度告诉大家,无论你是老油条还是职场小白,这些关于应聘的信息都是要掌握的。! P& H7 c4 e+ B. s

: ?  C6 Y5 ^" p9 b3 v频繁跳槽的人,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运气不好,遇到哪个公司都倒闭了;一个是自己没有规划,不能掌握自己的定位,所以年轻的时候,还可以有资本跳一下,等到你有家庭,有孩子,有老人要养的时候,看看自己的简历,还是每个工作都是只做一年的话,那就是只能保证家里有矿了。
5 F( M4 b6 O2 [& Y0 s. |, T4 J
8 Q3 U2 I' F6 N0 }1 u, W$ v( i* U第一,保持垂直领域的发展
( Q% F7 i5 {" e* l
+ ]+ e' u. _; E0 t, n  o# C茉莉的老板很看重出身,就是比如他招文秘,必须是中文系,而且必须是重点大学,硕士更佳,另外就是如果不是这些专业出身的,必须这个人一直在秘书行业一直努力,不管这个应聘者是在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可以。茉莉的领导意思就是,起码这个应聘者确实是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坚持初心的人,必然是有动力才能坚持。也会深入到这个职业的内部,会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和做法。( _! D7 v& j5 j2 C. T# `: p2 l9 {% a8 z
就算是转行,最好也在后期是同一行业,比如说我现在看到一些很好的学校的孩子,毕业去做客服,然后做了一会儿,又去做新媒体,然后又做一会儿,去学设计·······是的,要尝试不同的行业,但是这样也还是那句,你家里有矿才行,要不你每次去了一个新行业,都是重头做起,都是最低工资,你刚刚摸到了门边上,然后又觉得没有意思,觉得老板人品差,同事傻乎乎,然后就放弃了。
' m" x# U. ]8 T! K5 S4 q6 G( Z4 {% k4 O4 V9 k
第二,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 A5 Q$ {' S( T: n
$ X& y3 f: F. g1 M7 b: {0 o
比如说茉莉就很早知道自己不喜欢机械类的东西,数学也够有差的,所以我曾经在这些公司有机会发展,当时是刚毕业,也可能有晋升,同事也都友善,但是臣妾真的害怕这些东西,所以就放弃了,还是回归到秘书行业。茉莉大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妥妥的万金油,但是茉莉确实喜欢写东西,虽然写的不好,现在还不如小时候,小时候还在市里拿过写东西的奖励。2 M3 o2 Z3 v1 |  ]9 j' F- I
但是我还是愿意写,还是愿意看书,还是喜欢从事这个行业。我的优势也在这里,我看书的速度比别的同事快,应试教育出来,抓重点也比同事快,这个就是我的优势,还有我打字也是超级快的,所以做会议纪要和记录,现在都不需要重听录音的,一般记录就回来整理一下,纪要就提炼一下就完了,简单又整洁。效率高。相对来说,茉莉的前任,国企的时候,前任是从有幼儿园转过来的,她的长项是唱歌跳舞,但是要她写东西简直是要她命了。8 Q) i, R" l2 p
但是如果她来组织公司年会,编排节目,她就像活过来一样,高高兴兴的。
; ]4 T- D+ m; P% V' {# [' S- Y: u- e所以各位求职者,我们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爱好兴趣,可以在稳定的工作之后再发展。
% Q  K4 ~+ w2 Q* Q2 S! m( e" g$ g& ]2 h5 E4 R7 N; T
第三,跳槽要有价值
2 u2 b4 A. b2 n/ K! _7 i" I
# m3 ?. G- C6 y不要盲目的跳槽,特别不能跟风。昨天看到一个35岁+的哥哥,大学是广外的,专业是对外汉语,但是这个大哥,茉莉完全不能理解,他毕业竟然去了做物流,现在收入不是很高,然后一边做着一边四处求职。4 W$ F) c0 [! ], C% f9 J+ v
茉莉真是要哭,你这个专业,为什么去做物流?哥哥回答我,当时他毕业的时候,物流行业比较吃香,所以就做这个行业了,那为啥你不跳槽到行业龙头那里,特别是做了3-5年的时候。他说当时没有想到,只是觉得工资高点就行,所以就只是在不同的物流公司间周旋。
: O/ T7 M. {3 `0 K# R: A现在35+了,哥哥说还没有对象,因为收入不高,所以也不敢谈。茉莉不是强求大家要有对象,但是现在这个工作并不能让这个哥哥开心,然后他确实也想成立家庭,但是工作的收入限制了他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早点就得规划好,你要跳槽,不仅仅是为了工资,还有长久的发展呢。
0 h" J( n3 [* t% N3 x
5 @2 E/ Y4 n0 b) M# q# f综合来说,频繁跳槽,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从现在手头上的工作就得想好了,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笑声撞地球笑 | 2021-10-21 1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HR嫌弃,而是公司招人不想吃亏
9 a0 q6 y. D6 J8 c人的大脑里遵循一条准则,就是过去和未来一致性。
) u, F$ J( ^3 I8 a: z0 Y  Y5 q3 ]意思就是说,你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别人心里你未来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除非你做了什么行为让他人改变对你的印象,否则他人会一直保留你以前在他心中的印象。
7 I- I8 V# L  w. x) Z* p; j4 }按照这个思维定式,HR根据你以前的经历,频繁离职,自然而然也会想,你进入我司是不是也会离职?毕竟你的过往经历不安稳的因子偏多。
8 m( [/ m  H* U1 H1 {  G; J) d那么人力部门折腾几周,耗费大量的物资成本和人力成本招进来的人,在你身上对公司创造的价值还没有在你身上耗费的成本多,你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这种亏本买卖,HR肯定不会干,公司就更不会干了。
7 t& ~8 Z$ x! m' o1 q& n5 g& S( S虽然现在大家跳槽的频率越来越高了,但是一般来说,大中型公司的预期都在3年以上,急于用人的公司可能会定在1-2年。
; E8 h9 |0 f# B+ w% F你干了三年,公司感觉花在你身上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差不多都能赚回来。0 D/ k- o9 W5 r
如果干不满1年,算上培训成本、招聘成本,公司铁定是亏了。- ?4 o  u0 W) Q: b+ D0 [& s
不过这年头,我们也能理解,谁还没有几段历时少的工作经历呢。而且这个指标也只是众多招聘要求小小的一个,所以求职者们如果频繁离职的话,也不要太慌,证明你自己的实力,你适合这个公司,并且能为公司创造不少的收益,那么HR肯定会高看你一眼。, o% r& k' R+ _4 S5 P
所以,这时候又回到了招聘的本质中来,你能否让HR或用人部门相信,你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对等的收益?" N) X' h6 b* s- E2 n5 p1 X
01、拿出反例,证明你也是安稳的人% R3 D9 p8 i# }

) a8 J. y4 \+ e$ n9 {就像人会谈几段短暂的恋爱一样,被渣男渣女虐得死去活来,但是这也不妨碍你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 n; E, ?# K' _$ A# K  i你可以拿你以往比较长的、印象深刻、意义特殊的经历来证明你也曾很用心、很靠得住。
) p$ v: b7 j. N$ d工作也是一样,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你可以理直气壮的拿出来好好说明,证明自己是一个稳定的人,只不过这段时间时运不济,没有遇到合适的雇主。. h& i* ~7 `4 X( U  l1 ]" g0 S8 _4 F
如果前几份工作,你做了2-3年以上,那么面试官也会长舒一口气,这人还是很稳定的,可能是和上家公司不来电。
. U3 \/ c2 k! ]如果你几份工作,甚至整个职业生涯中,就没有干满1年的公司。那你的简历大概率要被放到「待定」位置,只有企业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后,才会再来看你的简历。(当然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除外)6 v: N5 p( `. B0 t! U$ H" C) r
02、合理陈述你频繁离职的原因$ Y" z) a! x5 r7 `3 N8 Q2 J5 a

4 w3 v  J$ V" s4 ^: a如果HR问到了你频繁离职的原因,你就好好地陈述事实,不带感情色彩,也别趁机抱怨前公司有多么多么不好,你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不要说前公司的坏话。
* K/ i4 c1 y1 l下面两段话,你来对比一下,哪个给你感觉更好?7 p, e3 O8 Y, h: o/ _1 ^, s
o 我的薪水这几年涨幅太低,我希望换工作拿到合理的薪酬;9 N7 V/ m) r* m* K9 i& V
o 老板很小气,制度也比较混乱,不愿给员工涨薪,这几年都没涨薪。
( u% r) }) I8 o8 t; \2 D你看,如果你从个人角度去谈,专注于陈述事实,让你的理由更客观更中立,基本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可如果你从公司角度出发,就很容易带入个人感情,甚至被面试官诱导,然后就面试就变成了前公司diss大会。
3 @% r$ J5 {% k8 O6 [你控诉完了,情绪得到发泄了,嗯,很好。可面试官不会这么想,他会觉得,:嗷,你今天diss老东家,明天就会喷我。
- k9 w3 e4 r3 a4 H于是,你就真的被pass了。
8 g! ^# ^( }# j7 k% o* z03、分享职业规划,展现你的才能% V4 s9 Y# q) }- n6 L/ l7 q5 j- t

4 T& \( s0 V$ m, W& ^首先,职业规划是一个好东西,无论是否跳槽,我们都应该认真规划。而在面试时,清晰的职业规划是我们的加分项,甚至是翻盘利器。
1 F& N# P' k& n( M你口头说「我愿意在贵司工作很久」,没有面试官会相信的。. R  l- z; _# a; Y' \  O: x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evidence.0 s9 m! z8 e/ D4 B- n3 G7 F
你要把自己的职业规划讲出来,让面试官真切的感受到:你的个人规划完全适合我们公司的发展规划,看起来,你能够在我们公司长期工作下去。/ ]4 j+ d% _, q4 {
当然这里有一个潜在问题,就是你的职业规划为什么会和公司的岗位规划十分般配呢?那当然是因为你提前对这家公司和岗位也做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1 B+ ?3 h- }1 T) S这才是完善的面试准备。3 O. Q1 [$ ~7 S- P
比如:
: Z$ _+ E5 m0 |4 r. EA公司,这是一家咨询行业的知名外企,提供很多免费的在线培训,我从中受益匪浅,学到了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 ^& I: C4 U2 O在B公司,这是一家互联网初创企业,节奏很快,我有机会同时管理多个项目,提升了我的项目管理能力。
+ K% K6 }1 y& n  T而在C公司,我有机会能够自己带团队,在与团队的沟通中也培养了我的领导力。) c: K* {) {9 o( E
这正是我自己职业规划的前三步,没有这些履历,我无法配得上贵司的这个岗位。接下来我希望能够在这一岗位上多花时间磨练自己的技能,做出更好的成绩,未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F: W' s0 o$ Y5 @6 }
只要你逻辑说得通,面试官愿意买单,就有拿下岗位的机会。6 A( X, M0 K3 M! Q
其次就是表明你要加入的决心,再者,坦诚问题,自我反思,跳槽遇坑正常,遇坑时,尽早止损,也是合情合理。但肯定你需要有反思:为什么会选错公司?未来你如何调整策略?
, y* A2 r) ^9 G  [让HR和工作部门看到你的决心和诚意,这样,不仅对公司信任你有帮助,对你自身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好处。
' a$ N9 s9 d: ?- Q7 V. d初入社会,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我们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买单,所以环境愈是艰难,我们就愈要沉着思考。
" I% p% i9 {  w! ~: R* I8 q希望大家都早日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n4 {% \( D3 F9 R! {
以上。, _' K  Y8 `, B! f  Z

5 h* V. W6 ~; m1 }+ Q* U————————————————————————————
1 {* S5 @. G* L5 ^6 i% A6 g# S5 L欢迎关注我的知乎 @夏姑娘( f( W8 @2 n$ @; v" m; U! A% i4 X
正直又专业的世界500强HR,分享专业求职、职场技能,和你一起变得更好~
米果花开匾 | 2021-10-22 00: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部门的招聘经理,看到频繁跳槽的面试者,我一般会有两方面的考虑(仅仅分享我自身经验。由于是在外企,所以有些概念可能跟国内中小型企业不一样。欢迎一起交流和分享):
7 t9 Q  B4 A+ A# I0 R( p1 n1.再次离职的风险( B. {! l! y: i) i
       公司聘用新员工后,一般第一年的ROI(投资回报率)小于一。这个不难理解,很直观的就有招聘费用和培训成本(其实还有更多)。" H1 X4 t! l# C$ L- t) @
    招聘费用:现在一个猎头成功推荐一名员工,或者是企业员工内推,一般推荐费用至少是这个职位一个月的薪水。而且这还只是招聘的第一个环节的费用。培训成本:除了培训师的培训成本,还有员工适应工作内容的时间和质量成本,而这个等待时间往往超过半年。
    # c1 ^- W5 f$ w
      因此,我们需要评估这个候选人是否能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如果他一年内就走了,我们需要再招人;那么,上面提到的投资费用就会翻倍,甚至循环下去。
* \. N1 d& n! P4 _% q; R( l2.能力上的短板" S1 A& ^; @: O
    信誉问题:能力不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后期培训来提高。但是信誉问题,会想病毒一样,快速传染,让你损兵折将,影响业务到正常展开。公司期望员工‘在最开始,就做对的事’(do right thing,the first time),用精益6西格玛的概念去管理团队,相信人人有主人公意识和高度的自觉,这样既降低监控风险和监控成本,又给员工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这个可以类比到欧美的公共交通买票机制:乘客自觉执行,乘务员查票也很少有违规者;一旦有,个人信誉度会受损)。一旦开始猫捉老鼠的游戏,一切就变得妙不可言了!这个bad apple(烂苹果),会让我们损失惨重。自我认知上的不足:一种,是自身能力超出他申请的岗位。一个有着光鲜学习或工作背景的人,他有着太多选择的权利;然而,选择太多,则像一把双刃剑,可能会让他迷失,不但做事情浮躁,而且频繁跳槽。这类人,具有较高的再次离职风险。我们要找的是适合这个岗位的人,而不是能力超强的人。另一种,是尝试过各种基层工作,但都没有太多作为的人。一般来说,这类人没有意识到或者正视自己的短板,而这个短板又会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展开。当这个短板在新的岗位出现,他会不会再次选择放弃,然后换一份新工作呢?
    6 t+ k8 H5 P; c$ y; K! a/ n
你看,遇到频繁跳槽的人,我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考核业务能力。5 |! \% b( h+ k9 h; \7 g  N
----分界线-----
: D5 t- X5 S4 ?7 ]- Q, q- `更新:看评论发现一些英文用词有争议,所以我全部添加了中文注解,或者直接替换成了中文。$ {- r, T' s! z4 @# A8 ^3 q+ s
每年我都会跟团队成员至少讨论一次如何提升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你们希望系统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妨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123461256 | 2021-10-22 09: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中看到有部分朋友表示不太赞成,这也是能理解的,但这里只不过把事实说出来,对于要不要跳槽,最终选择权在于你自己。而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想让大家在想辞职时,可以更理性一些。5 y( M% k# Z# K( M
分割线下是原回答,希望可以让你有所领悟。7 h. J& t% O, a, z
——
, v& C5 r7 q" A5 T" t$ H翻看下面的回答你就会发现,90%有经验的HR都说:会!$ a$ W8 `& Z2 a5 l# n; e
其实不难理解。
) ]3 A: C  i2 [% U; }; k4 ?就好比谈恋爱一样,如果对方频繁换了多个前任,你心里肯定会掂量一下,这人到底靠不靠谱的?5 X& O8 c, P$ s  V# R# P
对于HR来说,也会担心:
$ }$ H% @: E6 I+ P9 A) v
    这样的求职者靠谱吗?会不会干不了2个月就辞职了?适应能力,抗压能力是不是不行,遇事容易逃避?是不是完全没有职业规划,容易受人影响?……9 _' q1 p! s* K% P
所以你看,HR是不可能不介意的,除非你能力确实特别突出,能让HR心动想给你一次机会。" c, t8 R! i' L# u  M
2 r5 ~, r9 d: @3 A& C
我身边也有不少频繁跳槽的人,每次聊起这个话题,我都会劝对方“别冲动,再考虑考虑吧”。% K2 L6 x: @! A) W- r1 u" Y
但后来我发现,不管我多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他最终还是会辞掉。
, s& s( W- S, C5 a& a因为对方并不是来和我探讨要不要辞职的,而是已经决定好要辞职,但潜意识里想获得别人的支持和肯定,所以才找到我。; N* T5 p" r4 N% b# m
我想这大概也是频繁辞职的人的“通病”吧,会对自己辞职跳槽的选择蜜汁自信的坚定,但往往后面又会后悔起来。  u1 l4 V! W5 M( G3 Y2 [$ t
我自己也有过2次辞职的经历,说实话,辞掉一份干得不开心的工作,确实很痛快。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是太冲动了。所以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更乐意选择坚持下来慢慢沉淀。
5 c  J. u  ?1 w/ M为什么这样说呢?, p, \2 j5 j1 ^8 L  Q% o) f
且不说会被HR嫌弃,自己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0 [" }) H, i0 @- z! J) A比如,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企业在筛选简历时会直接pass掉那些频繁跳槽的人。像京东招聘就有一个硬性要求:应聘者必须在上一家单位待过2年以上。
$ b& s. Q0 S7 B潜意识地,在这些“标准”的背后,也给频繁跳槽的人带来无形的压力。
. w3 x  P% z: q& @一方面,在找新工作的过程中四处受挫,潜意识就会怀疑自己能力不行;另一方面,受“标准”的影响,觉得自己频繁跳槽肯会被HR嫌弃,所以会降低标准去“求”一份工作。3 G8 [* V1 X( V. Z3 H8 Q
于是,越是跳槽,越没底气。
' e: o, n+ a! Y. d5 g% a! U+ b  f>>如果你正在找工作,这里给你推荐一些优质职位' V# W* r9 r% b

* W& s2 S  H+ f4 @9 Y再者,频繁换工作,收获往往也会更少。' r- ?4 H; S7 s2 O/ r

! r' N! f' C: l' k* ?2 v2 @就以我第一份工作来说吧,当时薪资待遇还不错的,和同事相处的也很融洽,工作环境也是我喜欢的。但当时“太年轻”了,觉得上司很“不靠谱”。
  ~2 @# p) `( r! X3 z上司的不靠谱体现于:三天两头一个想法。6 g. x7 E  q6 F" e$ {, {* M
比如,我们花一个多月把头条号数据做起来了,但领导会突然改变想法,让我们停掉换其他平台另一个来做。于是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换了5个平台,每个都是做到一半就被弃掉换新的。
5 o% A* |0 g  ?( J& |# r0 p3 N领导经常拍脑袋的想法,让我不知道工作的方向在哪,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我今天做的事情,明天可能就没有意义了。; }, f* M( T9 n
但现在回顾这段工作经历,我发现其实自己还有很多成长的空间,比如:
7 O0 Z/ k! l$ f& h我没有去思考或主动去了解,上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我完全可以主动找上司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说出来。毕竟上司有自己的想法,或许我认为上司拍脑袋决定的事情,是管理层经过多次分析讨论的结果。
) n$ }+ O0 k6 j- {/ i% a再者,我只是单纯完成上司下达的任务,并没有去思考,怎样才能把任务做到更好,什么样的方案更好,把方案做好交给上司,让他选择并相信,这件事我可以做好,而不是尝试做了一个又一个平台。1 O  [9 l9 F% b# S% N1 s! \
在技能上,我也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我选择留下来后,还可以多和视频组碰撞,学习短视频拍摄等等。
- \. Y; r! R8 F& \相信不仅仅是我,很多人辞掉的工作,不管再怎么枯燥或单调,其实也有很多需要沉淀和进步的地方。
- Z# e, R7 _% a0 H$ c而频繁换工作,则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求职,以及试用期的适应阶段上,当你在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和环境时,那些一家公司呆上一段时间的人却正在精进技能。
3 p. p: L9 [1 J3 a5 G" [' l/ p3 F* z  u. ^
% P" D7 v1 ~. D! O7 v: |
大部分公司的老板也会更青睐于能在一家公司呆更久的人,升职加薪的机会也会首先考虑给这些有忠诚特质的员工。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位HR表示:
5 z( ]8 u! T2 s6 |" p
老板对于一些重要岗位会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总监级以上的职位不接受在一家公司履历低于三年的候选人,并且在第一家公司呆越久的人,老板越重视,因为认为这体现了一个人为公司奋斗所能燃烧的忠诚。
当然,每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但频繁跳槽,确实会让我们错过升职加薪的机会,相比于那些在一家公司不断精进能力的人,频繁换工作的人收获往往会更少。>>优质职位推荐& V: Q9 z: ~/ _) _9 a
/ J% \7 V9 f) T. ]' Y  m. Z$ k; y

4 \7 Q, i% v- \4 `这里还想要再啰嗦一下,在你觉得没办法忍受一份工作,想要辞职的时候。
, U- Y6 D. s' v1 ?0 i) h% L2 o. V6 v一定要搞清楚,你是在止损还是逃避?
' a  D. q- N( o( e$ H3 B
$ U( ^. R1 U' O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想要在一家公司得到稳定发展。可偏偏运气不好,公司各种“不好”,与自己预期的相差太远,所以才想要辞职。
7 f, g1 ?$ F* O# z& _8 C% }: v可是,一次两次的不如意之后,你有没有进行反思:7 S6 z. f7 I$ S7 O. Z
单纯是公司问题还是与自身也有关系?
/ \7 }  _. m# y! w公司实际情况和自己预期相差太远,是不是应该考虑是否是自己在公司的选择和判断上有问题?
; W! T0 _% k! b出现问题没有进行复盘总结,是不是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
当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们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j- @8 p! M2 }+ y: u
1.自己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r* Y# u/ k  P6 O# w$ B/ t: @

( j8 o2 b* v7 l3 |# ]职业规划相关的问题,在面试时几乎是HR必问的问题。因为一个没有职业规划,对自己定位和目标不清晰的人,稳定性一般也不高,HR很怕人云亦云的人。
/ ~/ l7 ~' e+ {1 I- s% t反过来,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时,我们做很多事都会有目标性,同样的,在找工作时,也不会为了缓解目前的焦虑而随便找一份工作。% @/ h9 I# N+ D$ t* i3 p' C
当然,大部分人对自己想要做什么还是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我在前面这个回答中详细写过,这里就不再具体展开写了。
; R0 R9 V( a: R什么都不会的应届生怎么找工作?2.入职前对公司进行全面的了解
8 b1 v* z' H& f) J4 v8 M+ y0 k
, V- u( O  B- E* o4 e/ [+ b入职前对公司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避免后期不必要的离职换工作。
! _$ p+ \3 C. s5 S- F9 B6 C一方面,在面试之前,在网上多企业相关信息,比如公司官网、公众号、微博,行业信息等等,了解公司目前的口碑和状况。
; e* |- X! T0 X$ k' B1 A6 A* W# Y另一方面,在面试时,可以有意去观察公司的工作环境,人事的专业度,薪资待遇等等你所看重的因素,尽量在面试时都了解清楚。9 S9 W" ?$ D! u; b
这里还想强调的是,入职一家公司后,并不代表就完全“入职”了,你还需要继续观察一周左右的时间,如果发现有很多坑,当初HR说的明显是“骗人”,这时候就要及时止损了。
; h3 O0 h: t% L- ~9 @, d3.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8 h( w5 E; e2 @- V
2 |: Q' |* d* d! T: A- Z4 N频繁换工作其实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能力不足,且缺乏定力。
  a6 R2 d6 w$ o  k& x9 s这里不乏有很求职者想要通过跳槽来获取更高的收入或职位,但能力跟不上,“眼高手低”导致求职总是失败,或者即使入职了,最后因为胜任不了而被辞退。( {- m* @% N) K+ z& v- n
很多时候能力和薪资都是对等,你想拿多少工作之前,先问问自己,能够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
( c' w+ Y9 u4 n: g; _想要拿高薪,扎实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5 L2 n1 `1 i& C! X; }
4 R& `8 f8 l3 u( a' ]5 N7 T$ \  o4.有意识进行人脉积累
0 \! L. U# v: `. C% D5 z9 {% \; e) z  K  F7 w
如果你已经换过几份工作了,那是不是找不到好工作了?
8 U. c9 w2 U0 s- ]' H不一定,但比较难。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避免因为频繁跳槽,简历在初筛就被筛选掉,这个方法就是:内推。
( n: }6 b8 j& z而内推很关键的因素是取决于你的人脉。8 @7 ~( t- L1 C5 C1 [
所以有意识去积累自己领域内的人脉圈很重要,比如参加一些领域内的活动,认识更多的同行,或是在网络平台上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等等,让别人看到你的能力。当有合适的机会时,对方也会想到你。
/ V/ o: t5 m$ r6 c$ s- Q" z- P3 b2 W& f
码字不易,以上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哦!9 D' ]8 e' V* t, {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可点击下方查看高薪职位推荐:: S6 f5 F" T' I5 U+ z1 l
猎多多,精英人才求职招聘神器,一键约面,急速入职!; ]+ Y/ J# ]) K* ?
# ]6 \! N# s' f/ }8 w' A) C& ~
HR 真的会嫌弃面试者跳槽频繁吗?-1.jpg
5 R$ |4 s3 H5 E- n4 x本文作者:
  i0 m$ U7 J5 m, n猎多多,关注知乎猎多多学习更多职业规划、求职面试和职场攻略。" f& s, L+ b6 J& W
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哦~
小季清清 | 2021-10-22 16: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HR是会嫌弃,但我还是会跳。0 V8 y4 I" z/ H' w
劳动双方是平等的,有些公司也很不稳定啊。
, u$ Q. C6 d" U' a: [, q% e或者被HR忽悠进来了,奖金缩水,薪资也不提升,公司没什么发展,不走才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