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有何建议?

[复制链接]
变色唇膏坏 | 2021-10-17 14: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抬头看天,低头工作。
膘题佛 | 2021-10-17 16: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20岁之前,要做一个好学生。
) f- U$ F/ d$ _: i) f6 z不要一味地听信别人的读书无用论,那些都是骗人的。很多大学生为了挣点小钱,花大把的时间去做兼职,有的时候甚至选择逃课,导致期末考试挂科。
1 }0 Q% f# A, ?+ m) ~跟马云爸爸一样,我上大学那会,也是觉得专业不好,读书没有用。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课很无聊,而且觉得自己的专业一点前景都没有,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 @# d, ~, [5 W4 Z/ ~  t现在毕业了,工作了几年,觉得自己浪费了大学的时光,没有认真学习,也没有好好读书,可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 m* e4 h; u. S2 G! }3 y3 D% ^一个人要想有很好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的学习,同时培养自己专注的态度,坚持的习惯,和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6 R$ G$ Y7 t& `- H, Y这些习惯和能力,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3 g+ r: v) N  |9 A; b
我们现在看到的耳熟能详的名人(如下图),几乎个个都是学霸。9 B" X8 a9 A' {8 t
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年薪百万级的董事长84%有高学历,一半以上毕业于985高校。4 O7 m6 x0 ]7 k$ m# `
在读书期间好好学习,真的很重要。# b2 p$ t0 I( t- G% ~1 @
二、不要害怕犯错" h# T8 k8 r! l# E: u* K" g
20多岁的年纪,不要担心工作失误,要敢于尝试。实践证明,正确面对失败,是我们积累经验最宝贵的方法。
- T, P! j/ g% {刚刚步入职场,大家都知道要积累经验,那么不断学习和尝试就是我们快速成长和积累经验的方法之一。0 j9 W( {, }8 O$ Z$ l( g8 r
只有摔倒了,才能告诉自己下次不能这么做。
  f) \/ w2 y( T& M* u* a& Q- @6 ]马云在成功之前,失败过无数次。4 S! P, B0 v8 F( b, b" D1 q
他想去考警察学校,5个人通过了4个人,只有他没有通过;他去肯德基面试,结果24个人通过了23个,也只有他一个人没通过;甚至在阿里巴巴开始创业时,他见了超过30个投资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投给他。9 Z" w% C( H7 `, A( r; C
而正是这些挫折,为他后来的成功累积了经验,对贸易理解透彻,不怕被拒绝,不畏惧挫折。
) V+ i! p2 n( g要知道,每一次失败,对你而言,都是一种经验累积,这些都是你宝贵的人生财富。
" T5 j7 e" x  U5 I# G; O7 t( |三、找到跟随的目标
0 @# R# y3 w/ o! R) J, `: A7 l" a马云说:30岁以前,去跟随某个人。去一家小公司,通常在一家大公司,你可以很好地学习过程,你是一台大机器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呆在一个小公司,你学习热情,学习梦想,学习怎么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很多事情。  _' s  B* A% M
也就是说,30岁之前,关键在与你跟了哪个老板。一个好的老板,会教你不一样的东西。
& I. N4 D/ w" L! L3 i如马云所说,大公司组织配备齐全,每个人都只负责一小部分,也就是一个大机器上的螺丝钉。6 o0 g* \. Z, V3 h, N7 @  J. o
所以,对于每一个追求成长的人来说,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跟对一个老板。# \# w2 C& M' d$ ?' h3 F( H
这个老板可以培养你,也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
, Q' O5 _: s2 ~% T: T3 ?1999年3月,马云凑够50万元,开始了阿里巴巴创业生涯。' C9 J; U! }% y: h" p1 ]
那时的阿里巴巴绝对是小公司,模式不清晰,看不清前景。而当时就有18人跟随马云。% P4 X  `* R* s9 H3 Z+ M
这就是跟对人的力量。
1 W2 T- J, G- J找到一个值得追随的人,让这个人赋能你,给你足够大的舞台共同起舞。
( N) l, f8 q5 g8 U# s四、以给自己工作为目标
1 W* v( X  d) b/ J, k; r- T; |马云说:“30-40岁,你必须好好想想,你有没有在为自己工作。”5 c+ t6 V4 R8 x* O% ~- O$ F
时间转瞬即逝,最应该打拼事业的年龄,却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打工心态荒废岁月,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0 x' o7 ]8 x$ X3 G; j; D' X30-40岁,打工心态和为自己工作的心态,将决定了经验、能力和人脉上的巨大差距。5 T  D# o, M9 c5 H) H
做自己擅长的事,积累相应的人脉
! |0 P& W) Z, |! o4 g" N& J每个人正确的方式都应该:为自己工作,不断培养能力和人脉;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并趁早做积累。( G( O8 P9 m, w
五、积累人脉关系
: N/ G' {. F$ {$ f, v3 p+ h当自己到了为事业打拼的阶段,会发现人脉的重要性。
# k& @: |, ?2 }0 c3 G就像快播的王欣,就算曾经入狱,但曾经在互联网积累下的人脉和信誉,让他出狱后,就可以迅速得到相应的支持,迅速起步新事业!
  x! d8 M& U/ G$ K* C* }" M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说,20多岁的年纪,能有什么人脉,但别忘记了人脉是相互积累的。当你进入一个行业,你会通过身边的人接触跟这个行业有关的更多人。
$ ^9 S/ U, v+ K- W/ X在脸搜上,可以通过人的六度关系来获取跟多的人脉,认识行业牛人,找到校友,或者同行业大咖等,从而为自己的职场拼搏积累人脉关系,从而更好的发展。
3 [" b; B3 ]6 e/ s你是什么年龄,就应该去做什么事。你有你的节奏,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Q) }* ^: z7 i6 g: Y3 }  o( h
你最需要做的,不是焦虑,不是比较,而是对自己负责。
勇敢的飞蛾的g | 2021-10-18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非常重要,不喜欢的事情坚持不了很久
( L$ N) y& F& e( P另外,要了解行业趋势,选择朝阳行业,这样你的赛道才能足够长,如果这个行业还能是大势所趋,那就更好了,跟着规律走没错的
+ M4 ]3 Q2 O0 D/ O最后,行业选好了,要选一个好平台或者好的领导人,你可以多去面试,跟各行业人聊天的机会就是学习的机会,面试的基本会最后让你问一些问题,你想问什么就问,便于你了解行业趋势,公司发展,领导能力风格,最后做出选择,加油
风影2017 | 2021-10-18 05: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次的管培生培训经验和带实习生的经验告诉我,决定应届生快速成长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目的感。
3 y( {! L  Y5 ~$ i: A# X: e8 l至于为什么是目的感,我建议你花5分钟看完就能明白。! |7 O  d7 Z# k' x' T/ {( ^1 Z
试想,当你刚刚走出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总觉得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已积累了一身包袱正欲施展。好不容易在各个校招或社招中赢了数十数百数千的竞争对手,成功变身打工人,总幻想不用多久,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些小激动。
# ?1 _/ ^2 H. Q# i& M5 \1 d) j可现实却会给你泼一番冷水,甚至对于一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年轻人而言是当头棒喝。
" F2 K( {# O) A; H; F: |* I) ~因为当主管给你布置任务时,在一开始一定不会给你完整的项目,而是把项目拆解到最小的业务单元给你去完成。这个时候的任务简单、乏味而枯燥的,而你的包袱和理想却那么丰满。. }0 r. W+ a/ J9 i
你会不会觉得大材小用?会不会觉得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好歹也是个管培生,就负责那么点儿事,我太屈才了?4 g( v- b  Q2 q6 a, n8 B4 z
一旦想法开始产生,心态就会产生裂隙,最终认为这家企业或这个事业部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得不到成长的,我该趁早跳槽。
! Q: X5 h+ i8 W0 c0 e7 ^, V实际上一开始遇到这样的应届实习生的时候,我以为是心态问题。因为95后、00后是多娇生惯养的。但是久了之后,我忽然发现这其实不是心态问题,而是一种意识问题。
0 |4 P1 t! `/ w4 X/ V, n我讲一个真实故事,是我带教的两个新人,都是实习生:一个是管培生,一个是普通的实习生。. ]) i+ ~) M! F, [, d% o* A
客观来说,那个管培生一开始的斗志感是让我比较欣赏的,也是我招的理由,但这名管培生小A只做了2个月就离职了;而另一位实习生小B则一直做到现在,慢慢扛起了大梁。2 i, Y1 z4 o# q
本来这是常见的职场流动,我也没有在意,直到小A在离职的那天,在午后的工位上,他边走离职流程边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话:“这个公司的流程过于复杂,完全跟不上市场动态,我不看好这个公司,我选择走。”
4 _/ a- H1 V8 N' W4 d( m他脸上洋溢的笑容仿佛在自豪自己的洞见,而我也忽然笑了起来,因为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虽然一开始我看好的是小A,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却认为小B是值得培养的。0 F! ?" Y7 j7 I, x( O
因为同样面对项目流程拆解下来的最小单元,小A出于自身的“骄傲(好像斗志感强的人普遍会比较骄傲)”从不会来问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找个流程的意义是什么?好像他来问就是能力不足了一样,所以他只能从他片面的、微小的观点来错误推测他所做的事情,这就如同管中窥豹,久而久之他就受不了了,并下了错误的结论。事实上,才来公司2个月,一个完整的新品流程都没能走过,连对一个单一流程都没有了解,也怎么可能建立得起对公司的了解呢?
2 L8 q+ {) g5 Q* b# c+ p2 y& ]而小B则不同,他很有目的感。他会来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2 d5 a2 [0 p6 P, j2 Y
这,有2个好处:& p5 O% O( `/ b; `  \3 ]
①我会告诉他这件事情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能对这整个项目有更多的了解;3 J) M; ~# V- G" F
②他能从这件事的目的出发,更好地倒推应该要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3 f& X+ J& h, R8 m3 L4 O
所以同样2个月的时间,小A因为他对公司片面的判断(当然我不反对批判公司不足之处,只是你不能再对公司没有正确客观的了解时进行不公允的判断),什么都没学到、了解到就选择了离开;而小B却对完整的项目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见解,甚至摸到了项目管理的边。
- f7 p; t, O' Z' _! p1 H这其中最大的差距就是目的感。因为你必须知道:当你身处基层的时候,你能得到的信息是最少的,你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长的最佳途径就是明白每一件事为什么而做,以及怎么做才能服务于做这件事的目的。但这一切都基于你有没有目的感的意识。, W5 f- q8 W8 l9 {( ]
我是 @程沐春,关注我,陪你一起将理论个个实践,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铭字在于记 | 2021-10-18 14: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有何建议?如何上好职场“第一课”?选择大平台起步即领先,职场小白“快速通关”。  A) l; Z8 d& ~4 m- s
你或许又在一边实习一边准备秋招,虽然充实,但却总是简历0回复,笔试0回复,你在焦虑如何从众多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开好“第一课”。. Y" Z2 s4 t$ H$ y
3 p, x- q1 [2 g1 U) z; L
01 如何上好职场“第一课”?
( [6 o- u( T, o4 U% {" `
  f. q. x! {5 u9 G# d; k人生的第一份职业经历非常重要,应届大学生的选择应该是理性而慎重的。但是由于缺乏职场经验,职业选择往往是盲目的。那如何上好职业生涯“第一课”呢?班长作为过来人,不妨给年轻人提供几点职场小建议。/ X% J, \6 a5 t+ n- D
8 p; T  b1 x& H0 I$ _* q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有何建议?-1.jpg ( H1 w) G- [( a' N& @! @

4 _3 b1 V2 k! _2 P. O5 K* o首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尊重自己的内心。2 _$ J$ f; M. c! g

' E/ T+ l! E! a) ^  g& 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届大学生应深挖自己兴趣,将特长、兴趣与职业结合才更容易获得成功;其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 l4 R% G' V1 N: E4 ^; V选择职业的时候,要看企业是否会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上级是否愿意培养员工,毕竟学到真本事才是硬保障;再次要持续学习才是职场成功的关键。现在知识更新迭代迅速,不学习就容易落伍。最后,是要选择一个靠谱大平台。毕竟大平台给人带来更多机会,职场起步也更高一些。9 o4 }2 l& P; ~( w2 a

5 n9 v( r: v/ t  Q/ m6 q, W0 I8 w3 J/ ?3 x3 ?4 W
很多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大学生可能会问哪一条建议最重要?
/ C0 J* S, E' F8 v在班长看来,对于职场小白而言,好的职业生涯“第一课”首先是选择一个好的平台。7 z5 B& o3 V0 ^: l) ]+ {

! d# v+ t; C/ U% m4 F4 c6 Q02  选择大平台起步即领先  职场小白“快速通关”+ W+ _6 U5 h8 V6 ?  K; e- m) H# @# ?
: F7 L* H6 }$ e; c
对于即将迈进职场的2019应届毕业生而言,选择了更好的平台,就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在更大的平台,能够更多的接触到行业资源和前沿知识,对于眼界和思维格局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能给予青春给多绽放的可能。
! s7 e5 Q8 N! ~# F  z1 g9 j2 ~4 T: R4 P1 f% y. H; v5 x# [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有何建议?-2.jpg # v: Q3 f# S1 {6 o# |% D# D' g  @

' t- K& t$ v( Q& N而且大平台往往卧虎藏龙,职场新人也有更多向行业大牛学习交流的机会,对初期的人脉积累也大有裨益。2 u/ B& c4 F1 `" d  a3 H, d
那靠谱的大平台都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公司品牌名气大,入职后能有职场老鸟带,能接触到各种行业牛人,甚至能与老外团队作战;同时公司有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给新人机会等。
9 V( G" }8 F3 C: ~. |& T2 [
  g" G* F3 T& Q$ d. A$ c4 U03 若你顺利的进入了职场,也应该记住以下的几点:
2 F/ ]5 U2 Z; C  P& t
. y; A* t% Q6 a: J- \7 S; k: n1 E) ]( a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有何建议?-3.jpg
5 q7 _. l& I& ~) T5 S
2 u$ q& v# K$ q  ]( y先谈留下,再谈发展# N% n4 D! f6 n* j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自如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 f+ J" E9 e  m/ M3 ~+ J7 v4 x' z
! G8 Q$ M: T% p% {
明哲方能保身1 x4 D8 q9 F/ S8 _0 S$ l2 K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m- P  |! d) M; O* K, M; s6 ~/ g; E( N5 U/ y) u+ z$ e6 i
不要碰触领导的高压线/ B0 O. p5 t  S, T5 p3 y1 l
一些年轻的员工个性张扬,不服管理,动不动就公然和上司对抗。能做到领导岗位的人,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们在对待下属时,一般情况都是谦和有礼,但千万不要以为温顺的领导就好欺负。/ d  M+ V- @& j
公然对抗只能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干掉上司,自己当上司;另一个就是被上司干掉,成为冤魂。但通常第二种出现的概率极高。! Q; b! O- Z, ?) z1 C- ]+ {9 }
- F5 w+ V  _9 ^0 G
不要做八卦型员工5 N2 u3 C. m3 {- i
有些员工特别八卦,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做好,特别喜欢打听小道消息。比如领导今天去哪了,公司最近又有什么新政策要执行。其实,在公司里,最容易晋升的员工有这几种:8 L- G; \$ p$ Z2 K
1.光做事不图回报的;5 e9 m, F% n/ e1 ?' T
2.职场政治手腕高明;0 z! J- R; C- B; |7 V
3.能说会道的;
$ t8 W7 A  V1 J! P  `. ]# P, m4.人际关系好的。
# K  ^+ y& y$ |+ x* p2 {& e0 ~- L. h: `% j0 B$ C8 m4 L
不要对落魄的员工落井下石: e5 D% ]! Y# Q& k
其实在工作中,谁都有可能犯错,不能因为领导的一次批评和冷落,就判定这个员工没有发展。恰当的做法是,他应该得到更多帮助和关爱,带他走出事业的低谷。雪中送炭的情意,想必能让人记住一辈子。5 Y# s# V, x! Y/ ?& ]" k
  ]* x+ E/ h0 O  l& u9 E
做执行力强的员工% n; i# W) V! @) {. z. o. Q! B
好的上司会去征求员工的意见,但是你们讨论的结果尽管不是你心里非常认可的想法,但是上司一旦决定了,你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它,把事情做好就是给上司争光,上司在老板那里领到了荣誉,你自然而然就好处多多。$ z  {) F2 {' q& Y& O
6 c5 s) [: v+ ]% A
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才能够让你在职场中如鱼得水。职场第一课,您学会了吗?
稀土高坡屹 | 2021-10-18 17: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别给自己加戏; m6 y6 k! J9 T
我承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权利斗争,但是我也要吐槽一下很多刚入职场的新人:别把自己想的太重要,您还不够当一个权利博弈棋子的资格。
) Y- f% u- {( Q有的人一进公司就到处打问公司的八卦,党派,钻营该站哪个队,跟哪个人,真的特别愚蠢。
( m5 i5 \& _% a3 A* V首先,你是一个战五渣的新兵蛋子,想参与权利斗争肌肉都不发;其次没有人是傻子,你的小心机在那些老狐狸面前,怎么隐藏都是暴露无疑。$ o9 Y  B  `% E7 Q  u
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别去给一群老油子当炮灰。
# x- z$ O" {( ]: m9 @# c& p& ~二、调整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3 `+ t. E2 z" _9 ^1 X% L
我觉得学校教育和社会最脱节的一点在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一个多面手,但是用人单位只想要一个好用的螺丝钉。4 y( s* Z8 ^0 N0 e$ F2 S2 v$ L
一个标准的公司,成员之间的分工的明确的,你战略谈的再6,短时期内也当不了指挥官。/ O* X1 Z1 O1 ?9 \1 r/ Q  A
一部分人就在这个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开始有小情绪了,觉得老板有眼无珠了。
/ `# s$ a2 E' v3 h' p6 Q6 r别急,什么事重在一个“熬”字,你要把你的理论都“熬”成实践,把你的经历都“熬”成经验,把你受气的小媳妇“熬”成婆婆。1 G- h" x+ {  i4 |
就算想去新的天地,咱也得把翅膀先扑棱硬了不是吗。) I/ N% ]& R, E# s  Z' M3 P
三、说话办事前一定过脑子
- C) K2 r/ o4 ]; k0 {& A4 C6 G新人有冲劲,有想法,敢说敢做,挺好的。
+ D( x( T* X$ b5 b8 S. x7 i不怕你初生牛犊,就怕你愣头青。  ^9 U; c* ]/ q& d8 L
看到公司的问题,不要急着去纠正,你要知道连你新人都能看见的问题,大家也能看到。1 Z, c: j' M8 J- v
看到划水吃大锅饭的老油子,不要急着去怼,你要知道大家都不傻,谁都知道这个人不靠谱。% q$ B0 X) r3 X
为什么明明大家都看到的问题却一直没改?为什么明明大家都不爽的人却还没滚蛋?
3 Z9 |: Z! i. p$ E1 @5 K, P所以啊,动动脑子,全世界不是就你聪明。
1 {0 ?7 b: z' O9 L6 r. u3 K和第一条不矛盾,第一条是让你做好自己的事,这一条是让你不要在做好事的时候得罪人。2 h! _" t/ l, s2 [! M
四、时刻都要记着学习
5 }* S' J5 T. t, w0 |* _8 Q现在的你,觉得天不怕地不怕,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那些老家伙都要给你让路。% q) f0 ?8 [, t5 ~$ }3 l
你有冲劲,有想法,有创意,有精力,有潜力,怎么看未来都是你的。
/ [7 J0 s* e/ [但是十年后,只怕你也变成了当初你最瞧不上的“老家伙”,成为了小年轻磨刀霍霍的对象。
9 V5 ^4 K+ [9 d0 t# h2 j. n1 g所以一定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技能,要不然你迟早被能力强知识多还便宜的新人挤掉。( }+ X7 t! ~  L3 j- ?
五、都别忘了自己的成长的历程
) ]5 C1 V' j) m: X! u8 m  d" B' O我相信,有愿景且愿意为之去学习努力的人,未来都不会差。, A0 m% O! }; q% B3 H
那我希望,等到你出头的那一天,还能记得你现在的样子,记得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2 c$ v# G: k4 e4 i2 o% u我希望你能记住你现在的焦虑,迷茫,野心,渴望,不要忘了它,不要忘了现在这个青涩又鉴定的自己。+ ]/ L4 r2 I- G
十年后,当你面对曾经的自己时,我希望你能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给十年后的新人们多指指路,多帮帮他们。
: r1 y; Q" m* m' U8 t! E你是一个好人,你渴望被认可,却不知道如何去做,这个时候如果有个人能搭把手,你会成长的很快。
" Y0 W' k1 ^8 A# {6 s7 o7 d6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不过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成长为那样的人。
一零一三梅 | 2021-10-19 03: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阶
' Y7 r) Z( f, p6 x' i 1、上级分配任务时,不清楚的要当场弄明白。; {* u" v! d. z3 Z& V  C5 B4 K
可以先把自己理解的当场复述一遍,再征求上级理解是否有误,然后才开始去执行任务。如果不在一开始就确认清楚,后面又跟上级确认,不仅占用他人时间,也会被上级贴上不好的标签。. B6 G% q+ T4 Y& C
2、随时与上级汇报工作进度。; H1 d7 S; H/ U6 @* d) ^
职场中很多人都会忽略主动汇报工作进度的重要性,只要上级没有问就不说的错误心理,随时和上级汇报工作进度的原因在于:, u8 p: Y# z! y" \* S- \
(1)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管理者需要通过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来作出决策;+ P' I5 o/ y& u* _3 h& k+ o% _
(2)管理者对不容易掉链子的人放心,会给予更多资源和挑战;
0 i1 v! d" h5 Q 具体可以这样做:
4 m5 t, t2 f6 c8 M- Q (1)日常工作先定性,后定量,开始先跟上级沟通看方向对不对,中间再沟通工作量完成了多少,结束后汇报工作成果和改进建议。
4 k8 j! G4 n9 N9 G7 s(2)执行任务过程中有特殊情况要立刻汇报,随时汇报。
5 }' ~  o5 ^% ]3、工作保持跟进。
0 l  z) i+ v$ X8 K% U! b 开展较困难的项目,普通员工的做法是拖,坐等事情发生,无序状态,掉链子是经常的事。优秀员工的做法是主动跟进,迫使事情发生,有序状态,做事相对自由。6 J* d; G# g% e) R/ u0 G
公司是一个系统,如果没有做出努力让事情按自己希望的样子发生,事情几乎都会跑偏,因为其它人会争夺系统的资源。
! S. E5 P+ B4 K% ^; Y  } 4、给别人出选择题而非问答题。( J3 s1 G" S; u/ R
选择题的选项是思考的结果,说明有在聚焦问题、引导思考,而问答题等于是把“猴子”直接抛给别人,没有人喜欢。: Q) }6 f/ _$ _4 @/ Q
进阶8 r5 @. V  o: U+ J! ]  Z% F4 Y
1、能力的公式是心态×沟通×技能。
2 f  G# d. b: {6 W# }, j. E在高压下工作不崩溃是一个很有竞争优势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心态是能力值中不可缺少的因子。通过沟通从而调动其他人帮忙完成任务也是个人能力的表现。
* t7 W5 k8 y, p5 o 2、接受不同观点和意见,不着急争对错。
% A; @, U2 I8 e- m7 Y 先假设这个观点、意见一定对自己有用,再去分析这个观点、意见可能的不足,并且去完善它。很多分歧,其实只是不同的认知之争,争不出结果。/ l8 b+ _" ]4 N, I6 e; J+ e+ N  s
3、错事反思和总结。6 x% k. R6 B3 C9 D" V6 m
每一个行动背后都对应一套假设,结果错,行动的假设或中间的逻辑一定有问题。反思可以不断校正假设,用新认知覆盖之前错误的认知,形成具体的行动强化。用不断校正的认知习惯刻意练习才是一万小时定律的真相。
0 D! A( s3 e& d! Y
7 ]: I' b" R/ E  r) Y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有何建议?-1.jpg
, ^8 q6 t) r3 x% }' J以上就是一些职场小建议,希望每位应届毕业生都能斩获心仪offer,顺利开启职场之路。
青竹龄青s | 2021-10-19 06: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330889438881001472"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再七称 | 2021-10-19 1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职场的本质是交换,用自己能做的,换你想要的
% h) U) p5 D' M; v* V/ V
! N8 g9 t% p$ {) ^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应届生有何建议?-1.jpg   X; a. v& Q; h5 V; Y' B' [5 r. U
一方面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能力,收获成功线,另一方面让工作满足自己的需求,收获幸福线。
sijibei | 2021-10-19 22: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邀请。- p9 }+ b4 d2 O$ I6 p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大体来说,最需要注意三点:
. [( U- L5 e& t3 M. Z一,不要认为自己是去学习的,而是去创造价值的;% k/ W% G. i4 D( h) d
二,不要认为工作做了就可以,必须要做出好的效果;
$ B3 _- N4 z/ }# E) I3 J$ Q7 N三,不要认为什么都可以一个人完成,一定要协作完成, N8 B2 V% S( j9 X
下面,分别阐述具体原因。
- G0 L3 r! r9 _我本身就是做大学生职前教育(TBC , Training Before Career ),主要聚焦在大学生的软技能(Soft Sikll)、硬技能(Hard Skill)、个人规划(Personal Strategic Planning)三个方面的训练,这也是一个大学生有好的发展的“铁三角”,我称之为“A”字型人才,在我的文章当中,专门有一篇文章就写的这个人才模型。
% E9 r0 l0 T  x$ K: a( u从2011年开始接触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一本院校,省会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由于接触的大学生也比较多,我发现即将进入职场的这些应届生难免会有一些思维上的惯性,还有对于职场上认知的误区,而这些思维惯性,往往就成为了他们前进的阻力,未来发展的束缚。
1 d! j- X, Z0 U- C, `0 M) a, S一,不要认为自己去学习的,而是去创造价值的;; v. k' z0 t; w1 e% w# Z
有的面试官会问你,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的公司,选择我们的企业呢?结果有的应届生回答:我希望向你们多学习,你们比较优秀,比较厉害,如果你这样回答,那就说明了,你还是在“索取”的这种思维惯性里,还是在“学习”的这种思维惯性里,你想一下,你去公司是在去工作,你是拿了公司发的薪水,那你一定要产生价值,如果你从学习的这个角度去说你的原因,那岂不是说把自己当成一个交学费的学生来看吗?所以这种思维就是有问题的,那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个人规划,结合这个岗位的特点和个人的优势进行说明。+ t4 ?) V: t" n5 j. @* T) ~9 z/ p
比如说我们应聘的这个岗位是一个需要跟人打交道,经常开发客户的岗位,那我们就可以说我个人的目标未来成立一家公司,成为一名创业者,所以我发现贵公司的这样的一个岗位和我目前的职场诉求,以及我的个人优势匹配的特别好。你看如果你这样去回答,那就相当于是兼顾了你个人的利益,也兼顾了公司的利益。. v6 Q9 B' w4 d
二,不要认为工作做了就可以,必须要做出好的效果;; O- p( b; g" I8 Z
就是很多大学生他们进入职场之后,他们也会带着学生的思维惯性,在学生时代经常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但是缺乏高的要求和标准,因为有的时候你并不需要为结果去负责或者是承担损失,你也不需要像做生意那样,去拿出几万块钱的成本,承担损失的风险,有的活动也流于形式主义,所以我们的标准自然就会比较低,通常的情况下就是只关注有没有把这个事情给做完,但是不太关注这个事情做的效果怎么样。$ ]% Y1 g' U, I+ l# ?
就有一个学生会主席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他有什么社会工作经历,这个主席说,曾经拉过工商银行的赞助,让工商银行把提款机安装到校园新开的超市里,面试官问结果如何呢?这个主席说,最终工商银行没有同意,觉得有的条件不具备。你看,这就是只做事,不问结果。这种思维是有很大问题的。$ ?$ R' P/ m, o: }2 ~! J
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必须要纠正过来的思维误区,在进入职场当中,公司不是要求你做事,还要求你做的怎么样,你要做得好你就会得到回报,你如果做的平庸,那即便是你很辛苦,那其实你也是在给组织拖后腿,因为你虽然做了,但是你就会产生成本、就会产生花销,所以公司的期望一定是你把这个事给做好,做出结果了,做出让客户满意。
' _6 C1 O6 y: v; {& f三,不要认为什么都可以一个人完成,一定要协作完成
, d. {0 Z, |6 Z就是很多大学生你会发现他平时在学校在大学期间都是自己学习,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觉,也就是说把自己的那些学业学明白,把自己的每科成绩都拿到最高分,就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也能够评优之类的,但是我们进入职场之后我们就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了,很多事情是需要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加持才能完成的,很多事情是需要部门内部进行相互的配合,尤其是跟领导的配合,跟你的顶头上司的配合才能完成的。这个是特别关键的,跟你的同事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就要懂得去相互成全,懂得去相互的退让,不要过于急躁的去评论下结论,否则就没有办法跟人去配合,不但没有给自己增加动力,反而无形当中还会增加一些阻力。有一个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毕业于名校的大学生,自己表现很自私,有的时候公司需要一些付出,临时加班,晚一会回家,做出一些牺牲,大家共同拿下一个项目,结果他每次都要按点回家,5:30必须离开公司,马上回家去。结果,在一次晋升表决会议上,当表决是否让他晋升,年薪增加5万的时候,总有2~3个人不表决同意,就这样,他的晋升比同期进入公司的慢了好多年。你成就别人,你做出牺牲了,别人心里也都明白着呢,你拒绝付出,拒绝妥协,别人心里也明白着呢。这就是职场规则。
& L) {. g, `7 E4 S3 u综上所述,进入职场的应届生,我给出的三点建议就是:
# g: g& ^; N& @, ]5 V' B一,不要认为自己去学习的,而是去创造价值的;
7 s- K" _6 J6 n9 B# t0 T二,不要认为工作做了就可以,必须要做出好的效果;
! S- r, l& Z6 ~) B) O, v0 v三,不要认为什么都可以一个人完成,一定要协作完成
' f. {+ o) `! A# j7 y0 J! R希望对你有所帮助!8 p1 e+ A; Q/ T7 F7 U, J: K
欢迎关注公号【遇见硕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