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西湖大学?

[复制链接]
123459961 | 2021-10-15 03: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y5 ]" c9 {1 n( O/ G
之前查过西湖大学的情况。那边现在数学方向只有2个人,都是纯数方向。我咨询过其中一个,说现在数学方向也招人,但基本要求3年以上海外博后或者工作经历——人事部门的要求,应该是达不到过不了简历关。
) S; r! G! ]$ d( E% u$ C如果这学校真能做起来,真的要招人的话,我3年后会试试的,前提得能拿到海外博后offer。。我对什么学校牌子,世界一流这些东西不怎么感兴趣,甚至招不招学生我都不太关心——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老板并没有从招我而获得多少科研上的好处,我做我的课题,他做他的,他帮我大概20%吧,我对他做的东西更是不了解。。反正只要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安安静静做数学就行了,别的都无所谓。
女王10 | 2021-10-15 13: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联大是特殊时代的特殊的大学,没有在现代复制的土壤。( }" |$ B( \3 @  r8 C; b# X

+ ^2 y  _: h' ~5 D: u要想开辟一条新路是可以的,但是我太不看好上来就搞基础研究的民办大学。基础研究就业门路窄,同样的努力下获得的收入也少,比其他专业更需要稳定的环境,而稳定恰恰是民办大学很难提供的东西。1 s. m. z7 H5 p+ H! |
, B# h1 l) ~& L* f" Y' k
一条或许可能的路径是先迎合市场,再慢慢扩展基础学科。比如先集中力量办好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和软件工程学院,高薪请来计算机领域的院士来做院长和校长,经常请业界大拿来做做讲座,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和BAT和FLAG建立好良好的双向关系,这样就能吸引来好的学生,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 J) E0 W) V& q0 l9 k3 n

$ U' G& l) l4 p8 v然后借着这个势头,再慢慢的开基础学科科可能更好。
zii_jaaaane | 2021-10-15 20: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这名字我还以为是马云搞的那个湖畔大学。
( k6 a: Q1 O) z: f% t$ J我想起两个点:: p# h; n: k( k) Q/ K+ I
1.我之前说过浙大要想超过北清的话不如走stanford那条路,大规模搞产业化让毕业生创业当老板雇佣北清的毕业生当员工。但我觉得现在就提走Caltech和stanford那条路有点太激进了。跟现在他们的情况更接近的,不如参考UCSF或者Rockfeller大学的发展模式。2 M# T. e' i' W* N) o
2.感觉北大的教职工离职以后能去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一开始只能发配去新疆戍边(石河子大学),陈十一去了南科大以后现在一堆人去了南科大,等将来这个学校办起来以后估计有可以去杭州了,实在是太爽了。
顾里人 | 2021-10-16 0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些年在网络上火爆一时的南方科技大学。
# n3 V3 c' E, E) D南科大开办的时候,几乎是全网一致的好评,报纸教育版只要是提到也基本都在报道这个学校理念多好,招生情况有多棒,学生在里面学得东西是多么先进,学校的管理是多么民主。总之,就是跟传统的公立大学相比,就是好!
" k, T4 p+ B% @2 S: r那一年我进入南京大学文学院,开学的第一课,我们早已退休的老院长董健教授讲话。董老师白发苍苍,说话却是中气十足,我犹记得他用浓重的山东口音跟我们说到南科大,他老人家引用了一句南宋的民间谚语,“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3 Z& E4 D8 t! P% a# A) T  U
短短几年时间,以改革走入人们视野的南方科大在经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相继被收编后,三大口号的最后一个口号去行政化也随着老校长朱清时的退出,基本宣告失败。. A& ^+ u  A. d( d& H# V8 ^9 F9 D
改革尖兵的南科大,终于“受招安”了。- C0 B: ]% w1 y/ C* u
我深深佩服董老的智慧。* M# `! C* b4 v9 y" ^( }% z" B8 K
我本人现在高校工作,深知当前高校的诸多必须改革的弊端,但是由于所谓传统的拖累,改革几乎是步履维艰。像南科大或者西湖大学这样想另起炉灶,完全走自己新路的尝试非常值得敬佩,但是结局并不是特别看好,尤其是这两所学校目标是进行基础科学的研究。基础科学有多烧钱,研究成果离生产生活有多远,大家都清楚。' A8 s6 B" `8 X* d( @% Q% Z
衷心祝福西湖大学不要走“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路子。
皮复保尼参 | 2021-10-16 1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西湖大学搞失败了,那就是个笑话,咱们没啥好说的了。2 y: H! Q% H, p8 P+ M& G( ]9 ~7 J$ t
就谈谈如果成功了会怎样。
1 P" N) ^% h+ C, n4 {+ D" I& W
民办大学,要经营要发展肯定是要赚钱的,而且不大享有国家的补贴的。5 P* _! r! ~7 L; t
那就意味着——贵。4 x4 h; U# Q% Z. ]' s4 [
如今许多民办院校,教学师资就业学术全方位垃圾,学费都不低呢。; A4 b9 _* q; S
如果西湖大学有一天真的能和加州理工平起平坐了,至少也是国内TOP3的院校了。
7 |5 U( W; o% H1 D; ~* p一年收你个20万学费大概不是良心价。
# u% ~' H* C/ |- ]. o1 ~9 R0 T2 ?有个词怎么说来着?阶级固什么?
胆小的蛐蛐啪 | 2021-10-16 23: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化腾厉害啊,把浙江的资本,人才骗去搞生物,那阿里就被釜底抽薪了,
p1p1ABC | 2021-10-17 04: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没想过西湖大学能到达什么高度,不过看到有些负面的回答得到近万多赞,感觉十分的痛心!
7 a: d. h- K, ^8 B) i0 Q0 r5 O; f( b) O; y2 C
我自己是一名科研人员,博士已经毕业,现在在读博后。我知道现在中国很多高校只看论文数量的做法带来很多伤害,但是我周围的很多年轻人包括我自己也在努力,我们努力写论文,不灌水,做出一些创新的结果,努力不被头衔,不被金钱诱惑。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相比企业里的人,挣得少很多,很清苦,"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在走正确的路。4 w& ^) u/ V4 e) X; l, h
- ~- M; [9 v8 [, W! H1 |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大家都睡着在一个铁屋子里,快要闷死了,但是呐喊一下,或许会有改变,可能有人会打破这个屋子。+ h) _( E) F/ l+ C, J

2 W/ X$ P3 A9 q3 I: g& t; Q一点一点,这不就是进步吗?我不知道南方科技大学和西湖大学究竟能到什么高度,但是我觉得初衷起码是好的。可以批评,就像我们也会批评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最终是想祖国的环境变好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意见,支持鼓励,我们一起看着环境慢慢变好。不要泼冷水,打击,贬低……为什么要这样……好好说出你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比泼冷水好吧……还有那么多赞,让人心寒……5 E4 G! k! ~5 y3 B- Z, P2 H8 M
3 r% Q& s' A$ q
西湖大学最后如果没有走到他说的高度,起码可以给中国的科研环境带来一些改变。如果走到了所说的高度,为什么一定要背负这么多不看好前行呢?!不能是我们中国人的鼓励加意见加建议中前行呢?
5 n/ q' L# r) u, S/ i* @1 p) N, u' X/ T
我希望某一天真的有那么一所大学,像支付宝改变银行一样,影响中国的学术环境。
天威难犯朴 | 2021-10-17 13: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
8 A: g! G0 e; Q, G2 O1 b武汉正在和雷布斯接触,酝酿东湖大学。
4 M! d, z4 T' x5 K1 j& D. `嘉兴正和中央党校接触,酝酿南湖大学。0 Q/ W: Q! t$ \9 I/ h% A/ H
长春正在和李彦宏接触,酝酿北湖大学(在吉大北湖新校区的基础上)。
( {- S8 w: Z+ |第一教育大省和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坐不住了,正在和张近东和严介和接触,决定在扬州大学的基础上酝酿瘦西湖大学。/ h3 O: U' @1 v& C6 v6 p  ~7 g
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不甘人后,正在和李泽楷和杨惠妍接触,在惠州大学的基础上酝酿第二西湖大学。
舟子499 | 2021-10-17 21: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戏。施一公这个校长除了雇几十个学生三班倒用几亿美元的冷冻电镜跑了一堆结构他做出什么像样科研了吗?这么一个只会苦力型“科研”的人组建的大学能有什么创新让人很怀疑。- R7 t& J- T3 Y1 z
打击面再大一点,整个中国科研界都在搞跟风式科研,以发paper为导向。哈佛心肌干细胞撤稿,你搜搜中国在这个题目下发了多少文章砸了多少钱搞了多少临床试验,最后证明是个大笑话。反而是一些美国科学家一直在质疑。要不是几个美国科学家过去十几年一直坚持质疑,这场闹剧不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年。那些发了paper信誓旦旦说自己看到positive结果的人,他们怎么看到的?/ F) ?) E5 N# _9 [
哦对了,造假不仅仅局限在生物领域,2018-10-26最新消息,IEEE统计累计撤稿了7000篇涉嫌造假的论文95%投稿人属于中国研究机构。对你没看错,不是70,也不是700,是7000.$ n4 c9 g0 G8 p8 B& j4 B" q
在这种大环境下由苦力式科研的老大施教授办这么个大学,能有创新?鬼才信。
) Z2 _/ L1 J6 V/ X7 m  T有人说,你发啥paper了?你凭啥评论别人?这就牵扯到一个普罗大众把科研神化的问题,以为科学家都是怎么高冷,发了CNS都是怎样的大神。我在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实验室读了两年博一直过了qualify,后来发现没钱途转行走人。这两年里CNS级别的论文看了不下两千篇,诺贝尔奖在我的committee里,世界顶级科学家的报告seminar三天两头去听,说句老实话,施一公老师这样的水准来我们系作报告,连个水花儿都打不起来,恐怕连100人的小讲堂都坐不了一半。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做科研不敢说,看别人的科研的含金量的眼界我还是很自信的。不信你翻翻我的旧帐看看我什么时候就断言韩春雨造假的。知乎上99%的人恐怕连一篇5分的英文论文都没读过,对科研进展一无所知,就会跟风叫在CNS灌水的大神,你们真的不适合在这个题目下面发言。
9 s5 x" e3 [' y/ v有评论说,基础学科本来就没有明朗的方向,谁知道哪里突然就有突破呢?这个说法其实很对,它说出了基础科学的本质。正是因为它是创新,所以没人知道方向,知道方向那就不是创新了。咱们国家天天搞这个战略,那个未来,又是砸钱,又是从娃娃抓起。你什么时候见美国搞大数据战略,基因工程战略,人工智能战略了?美国的科研就是自生自灭凭本事生存,正是这样才能够每隔几年就突然从你想不到的方向冒出个成果来。那么咱们国家的科研能有希望吗?我说没希望,因为创新的第一条就是要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天天瞄着老路走,上哪儿去创新呢?
: q/ `6 b+ i% X  N( h- d. p几个月前西湖大学来美国招人在哈佛演讲,号称美国大学的AP回去薪水至少翻三倍。美国生物AP一般都是十几万美元年薪。西湖大学能给到40万美元?牌子还没挂就先满嘴跑火车了,这一点跟别的大学倒是没啥区别。- s1 ]# A( a  v' ~$ S+ ?
另外,建校宣言说不以发paper为宗旨,这是好事吗?好事,但是跟别的事一样,好好的经到了中国就念歪了。对于功成名就的大佬来说,不发paper又不缺钱,可以爱研究啥研究啥。对于青年教师来说,paper是证明自己的成就最重要的证据,不发paper,过几年没拿到tenure,被踢出来,上哪儿找下家?这辈子就完了。发paper本来就是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东西,无论是以paper为导向,还是强调我们不看重发paper,都是走了极端。
, G6 m( B0 Q1 z3 A2 [对了,美国大学并没有一个从讲师升助理教授的步骤,不知道是这位研究员瞎转述还是西湖大学宣讲的人没常识。% R( ]6 h1 g' H6 X

% R6 ?- x4 H4 G" `* d) ^5 e 如何评价西湖大学?-1.jpg
) d4 l% @; k. j) C6 `9 |7 B最后评论一下几个常见观点:
( ^! M) T0 l5 J7 J- q第一:做事就比不做强。这是典型的和稀泥的说法。谁说做事就比不做强?在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做错误的事的危害远远超过啥也不做。因为你高调走了错误的方向,就挤占了别人的资源,扼杀了其他的可能性。还不如不做。有人说你怎么知道人家的方向是错误的?我说看track record。施老师回国这些年拿了多少经费?做出了什么?这些所谓的大佬们现在合流起来互相帮衬,新人更没有出头之日。6 R) s& a9 M9 Q
第二:西湖大学有诺贝尔奖和顶级科学家的梦幻团队。这个所谓的梦幻团队不过是矬子里面拔将军而已。那些国内的顶级科学家拿到国际上也就是个还行的水平。诺贝尔奖是拉来站台的,比如杨振宁,巴尔的摩,哪个人打算来做科研吗?施老师不是要赶超加州理工吗?看看加州理工有多少个诺贝尔奖?加州理工出了70多个诺贝尔奖,现在还在活跃研究的有40个。西湖大学把一个90多岁的杨老拉过来站台就可以靠人才取胜了?
, v# x' J. A% t9 ?& [; H- q5 U第三:西湖大学不缺钱。又是一个暴发户思维。就像山西煤老板,觉得我当年考不上大学你们看不起我都是因为穷,现在用钱砸死你。先不说砸钱是不是能砸出创新,单单看数量,西湖大学就占优势吗?加州理工每年科研花费29亿美元。相当于200亿人民币。抛去JPL还剩6亿美元,相当于40亿人民币。除此之外还有十几所美国大学每年的科研花费(不是总经费)超过十亿美元。$ r( [1 _' g; f2 T6 t! O9 u+ C1 \
施教授说要赶超世界一流名校,还多次提到加州理工,其实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成果还是诺贝尔奖数量,加州理工都没有排在前列。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芝加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就比加州理工多得多,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每年科研经费超过20亿美元。人家人才比你多,思想比你自由,钱还比你多,你想15年赶超,跟当年大炼钢铁超英赶美有毛区别?任何一个有自尊的知识分子都不会胡放这种豪言让人笑话。& f( R9 j/ W1 i" c+ h5 c
第四:施教授发了那么多CNS,难道他不是顶尖科学家吗?难道那些杂志的编辑都没有一点眼力?首先,我要澄清一下,施老师当然是他那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但是科学家也分好几种。其次,不要以为CNS是白莲花,CNS代表了生物领域的最高水平不假,但是办杂志也是一门生意,养活了一大堆人也需要吃饭,所以收文章也有利益驱动。一个杂志,大家的认可程度最重要的定量标准就是IF,IF的计算公式很复杂,但是总的来说是跟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成正比。所以,解结构这种提供参考数据的文章天然就受欢迎,就像算对数表一样,谁都要来查一查,提你一句。如果你能解出热门领域的蛋白,大家都来引用你,CNS当然喜欢你。但是解结构归根结底也就是把一个技术做到极致,很多时候就是大规模试错,所以人力便宜充足的地方先天就占优势。如果国家再不惜血本专门给你配个冷冻电镜别人就更没得玩了。但是,你就算把结构解到世上有人间无,跟我们想要的创新也多大关系。能看懂这段的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T2 R7 `  s( J
关于西湖大学的挖人待遇问题我在另一个答案展开说了说,感兴趣的不妨看看
9 c" h. z; `( l0 R- m4 N$ z如何看待施一公担任校长的西湖大学,去美国挖人给出的诱人条件,详见截图。天生我材必有财?这里有一个答主分析的中国大量发表垃圾SCI的文章,数据详尽,不妨看看:1 N  _. ~" P( I
如何看待《院士怒批,中国科研被SCI支配》?
不败战神豪大大 | 2021-10-18 07: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大陆的国情和美日欧不一样,办大学的套路也不同。6 w2 t- g  i% S3 C7 ^5 }
在中国大陆办大学,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央给不给你官方的头衔,比如985、双一流这些。因为中国大陆的学术资源,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来配置的。给头衔,这学校的前途就大概率的好;不给头衔,这学校的前途就大概率的不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