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孩子,还是交给父母带?

[复制链接]
123459794 | 2021-10-14 1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本题有两个很幼稚的想法。
+ l6 T7 V& a9 a# P; b4 Q+ X$ u; H6 u+ c. e" I- y" h9 e9 c
第一,用现在的能力去想未来的事情。幼稚,超幼稚。
# c8 R0 e+ B, k+ {" h5 V& S1 R3 J& L, f
你现在工作很忙,不代表你以后很忙。你现在你的男友和你一样忙,不代表你以后就会和这个男友组建家庭结婚生子。你现在觉得无解的事情,不代表过了几年就无解。甚至,你现在觉得工作很重要,等到你真有孩子了,你的想法就变了。
8 P' _0 |4 `5 h  \" k( U! _
% G6 p2 @" y8 I9 i/ u' D你连结婚都没有结婚,却在想这么后面的事情。这个事情,你想不好的。你没真到那个地步,你无论如何想不出两全其美的方法的。
8 z8 ?* p2 g( ~8 @$ c, m5 A
2 X! K+ o' W/ A8 L" V# P" W我也没想过我孩子出生以后,我会辞职在家带孩子。我一个大老爷么,如果我大学毕业以后,有人和我说,我会在家当个全职爸爸。我一定削他。可实际上,我真的在家当了一年的全职爸爸。因为我是全家收入最低的,我带孩子性价比最高。
+ |9 X- W& g" [6 |5 H5 _6 M( a: J  k3 B! E
很多权衡利弊的决定,要真到了那个时候,才能做出来。
( y( P% ?9 X/ \7 K8 }: z$ O+ V9 @. V: m* g! H+ W* }
你现在想破天,你也想不出结果来,徒增烦恼。# o: A! [5 V/ F8 Z6 f3 Z7 W8 w

# ~% v  r4 y8 `8 n  Z8 ]4 |! J/ W; ^你说幼稚不幼稚。
' S  f1 ]0 `& U1 X+ u2 k% C+ H
5 ^1 y+ c2 D4 j* r3 k4 e第二,你想问题两极分化,觉得要么老人带要么自己带。幼稚,很幼稚。8 [* c' _" y: I# x! _+ ~; n/ t

; P0 _4 m: G6 q' L带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本不能简单地分成早老人带和自己带。
6 v- |  A, Z# H2 ?( ?) W
* S1 q" r0 M* l. j. w. {, m所有的人,只要能动员到的力量,都会调动起来。( ~. D+ C  \& U% [! C5 A
. i- _; m" U! T5 s  T  x
第一年,我白天带孩子,晚上我妈我老婆回来换班。
, n! t/ a* |, z+ ]  w5 Q5 p, s$ m# E8 q
第二年,我妈妈白天带,晚上我和我老婆回来换班。
+ w' B- z$ U( @6 v+ Y4 v, C. P( b, N* R9 L' ~
现在上幼儿园了,我丈母娘早上送,老丈人下午接,晚上我和我老婆带着孩子出去遛弯,。周末周日,我和我老婆带着孩子出去玩。给两个老人放假休息休息。& G) l/ w/ s# y9 E: G
. G% m5 l( e- P) u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人都要发挥自己的能力。
$ ]) c. g" [3 b# ~( l& ^$ U5 x, E6 W1 n  G" Z0 E
怎么可能就规定是谁带就谁带呢。
$ k; q8 D3 r/ X; W
+ a# I  J$ k) |  e" e" _还是会有时间谁有精力,谁就参与进来。
  U; Z* E% T: f/ X$ \/ O+ f! k. m' k  C  c8 ~! W7 O4 O
你说你这个想法,幼稚不幼稚。* p- a) e% \6 Q6 A
+ g% A7 n4 X4 l" h/ z' W
综上所述,你根本没到生孩子的水平,你也不适合现在生孩子。
6 d2 E2 p( {: N- _3 i0 _
; K$ ~0 F$ M7 _" B什么时候,你能理解我说的这两点,你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妈妈。, [, a/ r2 H# d5 F2 c* H9 I

3 z  ~7 J& G  K4 M/ ?7 O$ r<hr/>如果你也有疑惑,或者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
/ T- Q) l1 R' z7 }7 L& Z不妨试试我的知乎值乎。
# C" x2 y; ^% h1 i$ m2 o- ^私密提问,一对一服务。
* ^+ t$ L5 y" H9 ~) Nhttps://www.zhihu.com/zhi/?utm_campaign=zhi_three&utm_medium=button&utm_source=zhihuapp
天流域窃 | 2021-10-14 22: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问题上,看来有太多的人困惑了。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和大家聊一聊吧。目前的我,老公在国外常驻,公婆和父母都在老家,我一个人上着班,并接送照料5岁多上幼儿园的女儿,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三年了。我周围的人都觉得我不容易,总之,我累并快乐着吧。我能以这样的状态生活,首先要感谢我的领导。我并不是在什么机关事业单位,而是在一家私企,因为家庭这种状态,领导允许我晚去早走接孩子,有事时不用请假,可以直接在家工作。
+ V0 w; m) {8 i* N+ X- r! u对于题主所说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s$ T% B( v& K- g' P
    不要过早地给自己找烦恼。题主现在婚都没有结,不要这么早就被这些难解的问题困住。船到桥头自然直,谁都不知道明天我们看到的是怎样一轮太阳。我有一阵子也总是会对未来面临的问题做出各种假设,评估这样好还是那样好,如果这样,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如果那样,我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其实没有太多的必要,否则我们每天都处于烦恼与纠结之中,人生本来就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选择,顺其自然,对于不好决定的事情,就在必须选择的前一天再去决定好了,而且往往在那个时候,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或者,天无绝人之路,正如上天就这么眷顾我,给了我这个不想放弃工作又想亲自照顾孩子的女人第三条路。# P9 D# |/ ?6 N6 r$ b/ q" p! P
    想清楚什么对于自己更重要。这是价值观的问题,而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你未来应该如何取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看过之后我毅然选择要自己带孩子,因为我忽然明白,在孩子的一生中,没有几年能像现在这样总是依赖着你、缠着你问你各种各样的问题、认真听你教给她的一切。当她有了独立的思想,当她有了小伙伴,你就不再是她倾诉的对象,甚至对你告诉她的一切开始怀疑和不屑。我觉得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段时间,时间是找不回来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会给你机会去倒带。所以,这么一说,在我的价值观中,感情因素占了很重要的份量。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有的人看中的是自己能为孩子未来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而舍弃了很多陪她的时间。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不同选择,题主对这点需要想清楚。想清楚了,在你选择的道路上出现的各种波折对你的影响就不会有那么大了。3 A# V! L$ ~8 H! U; y8 {. V
    评估自己家庭的现状。如果选择自己带孩子一段时间,要考虑是否有条件让你这样做。这里有几个条件,首先是经济条件:如果辞职,收入的减少和孩子花费的增加会让整个家庭突然面临到,爱人每月的收入足够养你和孩子一阵子,那么可以考虑;第二是你的工作状况:如果你的工作在一个关键时期,突破了这个时期你将会上一个台阶(如升职),那么你应当想办法挺过这个时候,这是为未来再步入职场时打得基础。' Y& s* W( w+ w2 V$ P3 v8 M
    看看是不是你或他的父母比你更适合带孩子。 往往在自己带孩子还是老人带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会走向偏激,非此即彼。这些年,我的朋友中有完全自己带孩子的,有和老人一起带的,有完全靠老人带的。一头一尾的不多,更多的就是自己和老人一起带。这些朋友中的孩子,我觉得确实如众人所说,老人带出的孩子大多比较娇气、任性、自我,但也不乏懂事礼貌的。有个朋友两口子常年在国外做生意,孩子交给姥姥姥爷带了很多年,这个孩子给人的感觉就非常好,他的姥姥姥爷都是老师,对孩子不娇惯,而且在学习上能够辅导他。如果像他们这种情况,常年在外奔波,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己带就不如老人带。+ M& ~, J6 R  t; ^* o2 W+ v& k2 J
    最后,无论如何选择,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说理想,有点虚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是在为理想而奋斗着,理想对于我们而言又是什么。假如你到最后面临的就是亲自照看孩子,而且没有像我这么幸运遇上一位开明的领导,那么,不要让自己淹没在繁琐的家务中。孩子终究会要长大,会有不需要我们专职去照顾的一天,那时的我们,仍然需要走入职场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人应当有理想和目标,而且为这个目标去奋斗。所以为了将来能回到职场的那一天,还要把你专业书看看,网上的时事多关注,经常和原来同事打个电话交流。6 M$ \0 w! ?: ^8 _7 z- D
霸爷96 | 2021-10-15 08: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中产家庭,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全职妈妈
2 r% L: u6 \- N8 |, P7 L城市中产的妈妈一般有本科或者硕士学历,辅导孩子小学乃至初中课程是可以胜任的,奥数,朗文一类的东西也教的了。
' n6 f+ P- M) Y0 P! n, e. M( N. s相比社会上的辅导班,妈妈会更用心,会主动搜索一些网络资源给孩子加小灶。
5 ]% C( y! i3 a: ]6 F* t: n家务劳动,现在其实是可以社会化购买解决的。; }' l; L- ]& n2 e* _
家务打扫钟点工,吃饭在外面吃,外卖可以省去很多家务劳动时间。
$ Z4 b0 e' F7 S但是,孩子教育,外购的培训机构不如自己用心。: h) G, B7 l2 D  f3 l- C( C
如果女方收入和事业前景好于男方,全职爸爸也是选择。7 d( G/ C" j9 C; M5 }$ ^$ c
爷爷奶奶在幼儿园阶段,负责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生活是可以的。上学以后,能辅导孩子的属于小部分。
/ m: ^# X& X: F; |现在小孩如果上小学的话,爷爷奶奶的年龄都是60-70岁,甚至更大,文革影响,完成高中教育都凤毛麟角,不用说大学了。能辅导孩子英语的就不多。" l; w! z7 ?' I/ r
如果孩子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在同城市的话,全职妈妈(爸爸)为主,祖辈为辅助,社会购买家务劳动是比较理想的方案。
甲壳虫717 | 2021-10-15 19: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孩子今年九岁。
) m$ t4 S2 q% D孩子从7个月到三岁半,是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三岁半之后我们把他接到身边,从幼儿园到现在小学四年级,我们自己带。
9 T- Z% v% ]! k& i5 o' J0 Z! {8 t回想了一下,孩子不在身边的那几年,我一边享受着不需带娃的自由,一边承受着思念的煎熬;孩子回到自己身边的这些年,我一边承受着带娃的劳心劳力;一边也享受着陪伴孩子成长的甜蜜和喜悦。) Y2 a1 R2 w8 d7 |8 T' q- H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自己带孩子,还是交给父母带?确实是一个很挑战的选择。 & [' _3 S: g* B/ f" C5 K
说说我的故事。与题主一样,我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与爱人都在广州上班,双方父母由于客观原因,也无法到广州来帮我们带孩子,考虑到安全与自已经济条件,经与家人商量,最后我选择把孩子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帮忙带。1 |; e2 ~7 W, }0 Q, U  t5 ?
清楚地记得离开孩子的那个画面:那是一个下午,等孩子吸完奶睡着,我轻轻把孩子放到小姑子的怀里,头也不敢回地匆匆离开。回广州的路上,眼泪洒了一地,当过妈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怎样难舍难离。离开的时候,孩子七个月,正是认人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除了我谁也不让抱,后来听说,当开我离开后,孩子哭闹了好久才慢慢适应。
$ n' ^; G* J* Y4 e- _+ q孩子在老家爷爷奶奶带的三年里,我与爱人但凡有假期,都会回老家看他。每次我回去 ,他一开始总是好奇地看着我,不太敢亲近,跟他玩了半天之后,他就开始喜欢我,接下来的几天,他特别粘我,而当他适应了我的时候,假期也结束,我们又要回广州上班了。
- x5 Z8 E: |2 ?1 |' V在他两岁的那一年,春节假期结束,我们离开后,听家人说,连着好几天,儿子一直站在我们的房间门口,喊爸爸妈妈。也许在他小小的脑袋里,他也困惑,那两个我称之为爸爸妈妈的人,为什么总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尽管他表达不出内心的感受,但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后,他是有焦虑和不安的。
: Y' D7 V# f" }! K7 _- S3 N还记得在儿子三岁的那一年,他高烧不退,需要到医院打吊针,我请假回家看他,看到我的时候,孩子紧紧把我抱住。我当时哄他,宝宝你要快快好起来哦,你好起来妈妈就放心了。孩子回答我:“我不要快快好起来,我好了你又要走了。”
* p/ ~. s( M9 p& U; W听儿子这么一说,老母亲我紧紧把他抱住,老泪纵横。当时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孩子接到身边。, G' R2 j! A7 i  X
孩子三岁半,到了可以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把孩子接到身边,一直到现在。) W! |! ~$ {- K, _) X1 c2 o
由于我们都要上班,孩子中午和下午放学是托管,等我们七点左右到家,再把孩子接回来,晚上和周末就是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 r3 p5 Q% l3 Y7 L* v
这些年,在带孩子期间,我与爱人也会因为工作繁忙都无法接送孩子,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把自己身边的资源利用起来,让闰蜜、亲戚,邻居帮忙接送陪伴,一晃几年过去,孩子慢慢长大,慢慢独立,而我们也越来越轻松。8 K% }. L( r& J+ F

0 J; S4 h, U2 v6 {$ q
这些年,亲眼看着那个说话奶声奶气的小男孩,一点一点长大,慢慢变成一个小小男子汉,出门会帮我拎东西,我不舒服的时候会帮我倒水;
1 }7 r" ?# V4 }; d# M) y
: r8 e; y8 s7 a+ T7 ?: t看着他从一开始上幼儿园不舍的哭闹,到现在有了陪他玩耍的“哥们”;看着他大口大口把你做的饭菜吃完;看着他绘声绘声给你分享他在学校发现的趣事;5 @( ?" R; @( |; q0 k% X( V# z

# ~! Q3 Z) O; |$ d7 `/ i& i  E陪着他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跟着他一起哈哈大笑;带他一起吃他最爱的肯德基,把他递过来的鸡腿咬掉一大块,然后看他心疼得不行的样子暗暗发笑;
5 D( y) I3 q- d$ m/ x4 `$ }. q
9 R2 B! |' B/ X! a陪他写作业,体会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狼狈;他有时是个小天使,有时是个小魔鬼,有时,还会充当爸爸妈妈“拌嘴”的和事佬 …… 不管他是把你逗乐,还是惹你生气,一个家里,都会因为孩子在你身边,而变得更有生气。
! x! t  S( r' p7 Z
可是,缺失父母陪伴的那几年,孩子也是“记仇”的。记得是在去年,有一次与孩子聊天时,孩子冷不丁说:“妈妈,其实还是有点生你的气的,你和爸爸小时候把我放在老家不理我。”当下我二话不说,抱着儿子,跟他道歉,以后妈妈都不会离开你。5 _( Z! R$ x/ ]: Y6 X
过错可以弥补,错过只有遗憾。: s# o0 o& |/ u$ Y; E
如果时间能够倒回,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一定会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不管条件多么艰难。可是,孩子成长的路上没有时光机器,错过了,也就真的错过了。3 M, j: h' b: m- J: h/ @
孩子是自己带,还是父母带。从现实出发,你可以有很多理性的思考与对比,你可以列出很多很多数据,从时间、金钱、精力的成本角度,去判断、去权衡自己带孩子或者父母带孩子,哪个性价比更高。
. r- S! f9 F" u& Q0 u- _: w7 M4 u/ l唯独感情,不可衡量,不可计算。
1 u5 x8 A# |4 z( Y# x+ w回想我们成长的路上,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光,那些能让我们感动的,一直记在心间的那些瞬间,也许就是我们在饭桌上一起说过的笑话;也许是我们感到害怕时候他们的一个拥抱;也许就是我们生病的时候,他们为我们煮的那碗热粥;也许就是我考试考得好的时候,他们给我一个赞许的眼神。
0 M9 E2 N4 n/ W$ L, o; T2 x+ H4 f父母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的美好瞬间,往往会是孩子一辈子的心灵的财富,也会是你与孩子一辈子割舍不掉的情感。关键就是,你带他的时间有多少。- l3 k4 w! u! c5 h/ \
孩子是自己带,还是父母带,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是你想要的是什么。5 n5 }, [% V0 N! e1 O- a
<hr/>附录网络小诗一首,提前体会一下带孩子的苦辣酸甜。. R3 I6 v8 E  B' n1 {2 ^4 g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 T2 ], ^6 }& S: W9 w  d
一场陪伴就开始了倒计时
7 ~, e0 o* ~9 q9 k……/ U. Z% L3 D- Y' w6 \/ }
当孩子小时候缠着我们* s" T/ v- f6 n" R1 s; Q
我们总觉得烦觉得累& U( S9 O+ N0 u' q' D% E4 f
但等到孩子长大去远方求学工作3 C6 `* C0 _6 t4 E/ o
才发现时光如梭* y1 x# _/ C3 O; U1 P9 h6 j
曾经的小人儿早已长大
! ~3 @8 x8 p0 P3 K5 T6 O渐行渐远……0 ~0 N. E2 [0 s8 ]( S+ A
7 D% d& C$ J. b4 K1 R7 ]' T
≥3岁  s7 H, x8 t3 X; u
他去上幼儿园了" C3 m) U  V# J( ~& Y- P
看着他小小的坚强背影
# m# T/ f( |; [$ a甜蜜中又有点心酸* E( X2 j7 }0 ^: R; i
离别了一整天
0 W0 d3 U* o+ @孩子高兴得扑进你的怀里. h9 n& `# W: d& C# T9 X! K
那一刻抱着他像拥抱了全世界2 w. P. R* X0 Z7 b! I1 E7 M
≥6岁' F2 [9 `- ~, }
他上小学了* Q4 I" k; p0 J' Z3 i" t5 z' O$ k
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
# U- V! w; N3 b. |没想到
% V+ i. Z* w" [  O! T" j这也是他离开你们的第一步+ e* S- e8 P* m7 d# X
他已经对与你分开一天习以为常* k' m" c% a+ l" f
他喜欢去学校,喜欢与同学们玩耍
6 V( ?, f9 L; g1 u甚至有时候会对你说: E! }* p% b2 S& L9 ]5 y- O( a
“妈妈,家里好无聊,没人和我玩。”5 g3 U1 d* E4 q
≥12岁
: F1 ~2 S5 T6 m3 l; A0 o他上初中了0 t3 C# \) O8 T' _& e# I. `
有的上了寄宿学校
5 x: \0 C  F, F1 u& D他们不再依赖你
# B/ o0 C$ T0 V& T甚至,喜欢和你对着干
: l8 p1 m3 v- e8 x; y2 e有时想为孩子做点事0 L( S, I  a3 Y6 l! |# q  V1 E& a
他们说:“妈,我自己来吧。”, E  f: K: V: \4 _  }# U: h
忽然觉得好失落
, i* e' Y: Y8 Q孩子是不是不需要我们了
; W, H4 D- r# d8 l≥18岁8 A' N0 I/ ^7 O3 p. Q3 T
他离开你去上大学% Q- J* b0 S2 B( r% ^
一年回来两次4 j5 {6 i/ c7 T1 N# a* q! `6 Q+ Q" e! y
每次都提前为他备了好多吃的/ P9 R. w8 H7 Z4 T0 \- E
可是刚回来打个照面
0 ^) v1 W& Z4 G6 X8 t他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
6 j  O" H. R$ x" x. w1 r- W: s4 g2 _从此,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 C% r* i* n- N' S; C+ ^2 i“妈,我不回家吃了,你们自己吃吧!”: t5 v4 a. ^, T' K4 E$ _
≥22岁/ B; T% J  r0 p2 h* L
大学毕业
9 ~6 I* `+ J9 M) c+ x# j孩子留在了远方工作% y9 l/ m9 k! d+ S6 D( Y) w
一年难得回来一趟
! l1 q6 d# V" C好不容易回来,也只能呆几天' @5 }6 J2 L- z
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 _+ i. _- G. M
“妈妈,我很好,你保重。”
8 X" w- T" n2 j( P/ v9 A这样,就足够了
. P' f, C* a6 ~孩子结婚了- ^9 ]' ^9 |# a, {) T
一半时间匀给了亲家
& p5 R$ d# }8 T" S3 G回来得更少了
4 N3 Y8 x* x( ?. B$ ]; J% R你已习惯老两口在家了
% r0 N# u5 [1 r$ T. O你最希望听到孩子说
9 m2 |4 S* t& g0 ~# r“妈,今年我回家过年!”$ H6 o3 c# {. N5 w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 ]) D1 @/ k. S" {$ c( T* K/ H
便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三口之家
/ L! _0 c( G" h9 p1 B8 r; J: N他们的小家里
) n. t! u9 [; p* c8 l. t3 S1 e已经不包括你们了' [2 x) ~& _+ |
当孩子还在我们身边时% L$ ~# X( r/ j) S) F
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8 {: u6 [- E0 L: y7 B6 R3 e可有时候我们却还一直抱怨
. E3 P1 A# I* ]抱怨因为他睡不了好觉2 J" h" G& z' _0 R/ p! \1 w5 y8 p4 v. n
抱怨他总生病
$ o7 _( f0 B- z% r/ F8 q抱怨他撒娇长不大
' @+ G9 D7 H/ Z, m7 A6 A2 a; N抱怨为了培养他
1 g  m, k8 |- W$ l/ i花了太多精力与金钱……
7 C6 a+ j( Q" Q/ w, o( K可是,细想想7 J, @, o2 C$ r/ D2 C
10多年后,就算你想要9 [4 K+ r! a2 W* _; ?& h& J& Q
或许也没有机会了
" M0 Y$ P* _' F3 ^" z随着他渐渐长大
) h# T; S' p9 p9 _, Y% i. `, S( u过了一个年龄就没有了那时的习性
. W. n, C, c( g! R0 e8 D就像喂奶时总觉得好辛苦好疲惫
0 @& L8 b8 n! e( p; m可断奶后却常怀念他吃奶的日子
) N* {7 t) B6 p" K2 M是不是看到他吃手的照片觉得很可爱
" {- @$ D, u& G5 |/ E7 V可曾经你却为老给他洗手而烦透了
& R1 W1 T/ B* H9 f! P是不是在他褪去童声后想念他的奶声奶气+ _% _! h2 \" n5 ?5 O1 L
可曾经他抱着你撒娇你却不理会
3 s4 X6 q% d' I+ X3 L% \( c* A# }- r+ W是不是在他上大学后怀念他粘你的日子
/ l% i" S+ ^, z' G7 ?/ I% M5 u可以前你总盼着他上学好& |( S0 P- s/ q* u7 ]4 a
清静会儿……2 N% ?1 c% x1 i6 w7 I  g$ g( l
时间无法倒流5 W+ b' b2 m/ r' C2 c
过去的就永远过去了
& ~$ R" h! l5 [$ `2 h6 |) Y因为这一点/ H1 w5 S  \- q3 N
我更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 `& Z" }. X9 F3 j
无论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6 V* S/ T& Y; ~  O
我仍然豁达,仍然感恩
; M2 b; ?, W8 N2 f, H$ F2 `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1 x  T/ d  v+ J9 R
当他在身边的每一天
+ D7 P( c# s8 H2 }- q我都会让他觉得幸福
: U& m. _* p& R" z8 F1 [+ u也是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 T& B( U$ r6 r( m2 g4 V) {- }我不会给他太多牵绊,阻扰! V, ^' e3 o( {1 u
但是我会正确地管教和引导他
, [; I3 ]+ f  @6 I好让他来日能独立自由地飞翔2 r( D/ H2 o, Z1 P% p& ?$ w
同时,我也会告诉他3 v& D1 s) U8 r* p2 r6 s
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 w/ k! Z* ~. w/ a$ c8 R- F9 L$ e
还有一条路你可以畅行) c' I  l! O, y& _
那就是回家的路……
1 t" Z1 ^5 Y( C$ B3 \2 w4 Z0 [6 l9 g
<hr/>感育讲师,感育专家团成员:王纯华
4 J2 q/ \. \! A+ B汇爱家感育,用“感”读懂孩子,用“育”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后来大王 | 2021-10-15 2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贵问题,发表一下我的感想。一直以来,对于让是否应该让老人帮忙带孩子,老人带孩子是否应该感恩,争议不断,其实从来没有明确这个”帮”究竟是怎么帮,大家比较来比较去的帮,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每个帮忙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拿两种极端的来举例子,在上海,有的是这样,老人住在儿子儿媳家附近,早上过来烧早餐,送小孙子上学,然后回到儿子儿媳家里,把家务张罗好,接回小孙子,做好晚饭就走了,或者一起吃好晚饭,洗好碗才走。我周围让人羡慕的女生,公婆都是这样的,这种女孩子都是怀着感谢的心情来说这些事。另外一种帮忙,是这样的,住在儿子媳妇家里,一大早就踹门叫媳妇起来做早餐,然后骂骂咧咧叫小孙子和儿子起床,然后指挥儿媳妇喂饭,一边骂骂咧咧说这个不对那个太烫,埋怨早餐做晚了耽误儿子上班(儿媳也要上班),埋怨早餐种类不丰富,不开胃,等儿子媳妇走了,带着孩子看电视,晚上儿子媳妇回来之后,开始告状,小孩这个了那个了,搞脏衣服了,尿床了,好累啊好辛苦啊,声嘶力竭滴喊叫,你们不感恩啊!然后指桑骂槐说儿媳家穷,没有钱,没有带着自己儿子飞黄腾达,如果儿媳顶嘴,那就大叫儿子,快离婚!这两种老人帮着带孩子的效果是一样的吗?所以我觉得网上辩论这种问题,永远没有结果,第一种老人帮忙的家庭,觉得第二种的特别不感恩,第二种的,巴不得老人不要来带孩子!
纹异彩准 | 2021-10-16 08: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我还是可以答一下的。- i- R$ n3 f/ |4 s7 |
我和我老公是自己带孩子,现在孩子已经读幼儿园。+ l, Z3 Z  x$ n( |! S0 l
关于职业规划:
+ V- c/ ~- l) V由于我本身是自由职业,所以几乎没什么犹豫,我就选择了亲自带娃。原本想的可好呢,边带娃边写小说,像鸡汤里那样优雅地生活,但实施起来,才发现是异想天开。! V9 F/ O- r$ j1 X# J, n/ T8 V
优雅是不可能的了。
; [1 [  s% Q/ O% I% u  a# }9 ]0 u' h我家孩子属于高需求宝宝……还肠绞痛,只要她好好的不哭不闹我就谢天谢地了,经常出门后才发现衣服上的屎没洗干净。
& e; T- \! d7 ~2 v  v+ n7 M构思小说?不可能的。
- @- I4 p* _, Q- [% |1 V在生宝宝之前,我是写杂志的,连载、专栏、小说,等等。在带孩子的这三年里,这些杂志都死掉了……嗯,纸媒迅速衰落的三年。3 n9 o! Y, m1 q8 S- ]8 q1 f
同期作者大多成功转型,我今年才算重新开始,虽然有以前的作品打底,但三年没新作又想转型……同期作者们已经走出很远了,自己还像个新人一样了,感觉像个留级生。% Y: a( u2 h! o
所以说,考虑全职带娃的妈妈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连自由职业者都可能会影响到职业生涯,何况是其它行业呢?9 H4 K! H/ [. U* {: }
三年后重回职场,可能不会如你想象的那样顺利。! k. B3 L  V2 l1 C

3 k- F" x7 N6 [' P3 a关于孩子
! G: r7 q+ D1 w孩子爸爸在育儿方面也付出了很多,只要他在家,就会和我一起带孩子,这点他做得非常棒。7 D6 [8 q0 C9 s4 [3 Q
性格方面,我们孩子属于配合度比较好的宝宝,上早教、检查牙齿、生病验血、吃苦药、打防疫针、练琴等等,在其他宝宝可能会哭闹的情境下,她都会很懂配合,知道这些事自己必须做,哭闹也没用,还不如努力完成。这可能是爸妈亲自带娃的好处吧。
' ]! Z6 b9 N: d3 @8 c6 B* u* b孩子很有安全感,平时喜欢读绘本。只要是我们给她讲过两三遍的绘本,她就可以自己读自己讲了,不识字,就是看画面和凭记忆。
8 U) u+ f0 i+ @# C. f关于保姆带的宝宝+ m" B/ ^( Y' \2 x& w" Q
我好朋友的宝宝是保姆带大的,保姆非常好,细心,耐心,很爱孩子,事无巨细照顾得很周到。
' @" h7 G8 Y/ q/ A不好得地方是:孩子两岁半时,大便还要大在尿不湿里。因为保姆一直没有训练孩子大小便,她认为大小便不需要训练。
5 c! H" H! e6 e7 k8 H! F当然,孩子迟早会学会用马桶。7 n3 V; }+ S8 z
这是好的保姆。! A4 r, C' [3 ^$ q7 G+ k
不好的呢?就不用说了吧……4 y, \: C* B5 `: ^
2 o" \* c+ x9 N$ k! G
关于老人带的宝宝4 j9 f( M- M) ]9 l! L
带娃这几年我认识了许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周中的早教课很多都是老人带着去。
4 {- @" R. i; J% j8 ?看好多答案说,老人带宝宝主要缺点是溺爱。+ r0 Q' R  ]/ y, ~( G/ d* S
错了错了啊!他们主要的困难是体力不支。
+ \( @6 p" J0 |  e0 \1 [比如早教课很多要求家长、孩子、老师一起互动,但老人大多只是陪着,唱唱跳跳就放不开。' R! H  l1 Z7 M% e& D+ l
现在大部分老人也知道溺爱不好,但他们老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斗”不过一个精力旺盛的宝宝了!2 k8 P; @7 R; w7 k8 J
宝宝哭闹着想吃糖!
! z/ ?: u3 H+ a) R宝宝哭闹着想玩手机!
8 ]+ a; ^* X5 H5 |( \2 [3 E# r想看电视!想买玩具……
  N! U7 w; p" v" K老人之所以会打破底线满足宝宝们的需求,有时候是只是希望他们安静下来。
& I, b- H% F. U因为满足宝宝欲望比控制宝宝情绪更容易,更省力气。
* l. `. f% O+ i0 s他们只是老了。5 B7 N  \* w  f) _/ O2 i) f

6 E* o) m2 U0 W; H所以,我其实不太建议父母带孩子的。不是因为他们带不好,是心疼他们。# w) ~- g. {: E' }$ L3 L% P, l: w
/ N" q5 f' U. H/ n* @
最后……你婚都没结就忧心这个……太早了吧……
忘忧的双鱼评 | 2021-10-16 19: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带,自己舒服。) x4 F6 U: P# r5 K# `; J  H
自己带,孩子舒服。
卖荣求友篮 | 2021-10-17 0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也是我现在纠结很久的问题。从家庭整体来说,必然是父母自己带孩子对家长、对老人和孩子是三重最优,唯一的障碍是时间。所以,如果真的打算自己带,一定要生之前算好经济能力,职业中断后延续或者职业的变化等问题。
0 o! ]0 X+ z! m) x4 ]作为母亲,可能需要考虑的会多一些,方案有几种:
# c) x! ~7 b+ l) @! `& p1、提前做好职业转型或者时间储备,自己带孩子,家务请保姆0 t, H/ f' G" x3 }' _
如果是需要朝九晚五的职业,如果还经常需要加班,在自己认可的范围内如果能够做一些调整提前准备可能会为自己带孩子赢得一些时间。比如转型做不需要坐班的职位,比如有一些非人力资源才可获得的收入(比如房租、版税、专利使用费)等来延续经济。比如换岗到一些有持续发展但不需要加班的职位,等等。这些工作可能在准备要小朋友的立项阶段就需要做了。比如攒个一年多的假,再或者找个能带孩子一起上班的职业……  b, S4 c+ B$ i! I* h8 y& N, c
总之,自己能腾出时间,经济损失不算太大,自己带,家务找保姆,老公辅助,下班也一起看娃。老人不会很辛苦,不会有太多矛盾,孩子成长也能健康。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孩子一岁之前可能妈妈很难有太多的个人时间逛街啊,买衣服啊……8 x+ X: y0 D( h- ~9 J; p7 e9 L
, {" o& q* O' Q+ z* _7 q
2、白天老人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带$ ^) K+ }' G5 j) p" B4 C$ _
这里面两种可能性:
$ U4 W3 M  m( d8 N1 M(1)一起住,白天老人带,非工作时间自己带,有余力再请个阿姨做家务。前提是房子够大,父母能沟通。缺点是老人会受累,如果老人控制欲强可能会有矛盾,如果老人身体不好,再累出点病,可能落下更多麻烦。6 o2 F: Y: |, m. r$ D+ v
(2)老人在同小区或者很近的地方住,非工作时间孩子父母自己带。这算是个比较好的方案,如果有两套房子,或者另一套租在附近都能实现。缺点是早晨上班的时候可能交接娃有点折腾,尤其是娃小,天气不好的时候。此外,如果房租>一个人的收入,从经济上和效果上都不如一个人辞职在家带。
' f; S) Y  B( D9 ]7 J  b4 p
/ a- p7 S. G1 h! c# a3、请人带/低龄托班+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带/ E4 @. v! T4 e$ e/ V, u& R
请到合适的育儿嫂或者找到合适的低龄托班都不容易,现在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太差。如果能找到会比和父母相处可能好一些。1 j; D( S; M. z! {* Y. j

7 Q- R& E* x0 `. M, S4、主力自己带,偶尔老人托管1-2天6 Q4 _  Y9 t( e1 B8 H
如果是老师这样的职业,可以将课程集中在一天或者两天里,那么平时可以自己带娃,每周最多2天需要老人白天代管。这样也能实现主体自己带的状况。前提,父母和自己在同一个城市,并且有自己的住所。
. S7 A; f7 o- s. F( R. o% S6 A, Y  l- K5 L' T$ ~
5、老人主力带,但是和父母在一起住
8 S+ }( |- G! A+ x$ M0 ?平时该忙啥忙啥,老人主力带,但是在身边。这种孩子还是挺多的,我们小区有小朋友,几乎没见过孩子妈妈,永远是孩子姥姥在遛娃,即使周六日。# n5 Z4 J7 C& z7 j

5 q# x* c: M5 ^1 S6 l# k6、老人带回老家带2 S* o2 S) a; l) K+ B1 W* l1 Q
如果是短期的,孩子情绪适应能力都还不错,换个地方偶尔玩玩也挺好。坚决不建议长期分离。老人累,老人和孩子都容易出状况。4 {8 m2 p! D6 S% s  Q; I& {+ v$ A2 `5 d
7 p" k. f0 l* O% M4 @
综上所述,要孩子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我个人认为1是最好的,如果能实现4也不错,再不济就2或者3了,不赞成5和6的方式。
, B2 r$ ?7 q5 v( I& Y( B. T0 L0 a! z, q4 J
==============================================================4 e. M* S) E  u7 x

6 X9 P; z% r: d5 D' r& q以过来人的身份说,咬咬牙,自己带吧,过了1岁就好带多了,2岁就可以托班了,最不济3岁上幼儿园其实就停工2年半。
123459235 | 2021-10-17 15: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带开始费事,长大了不是一般的省事。父母带开始省事,长大了不是一般的费事。
王媛845 | 2021-10-17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中国人最可悲的一个论题就是孩子谁带的问题。自己带归根到底也就变成了老婆带,因为男的要出去挣钱养家。但下班了也可以陪孩子玩玩。对这个问题,我有亲身经历,也有一定思考。先说下我的情况吧,我研二上学期结婚,下学期要的孩子,研三下学期刚开始孩子出生,答辩时候孩子六个月。全程我和老婆自己带。到现在孩子一岁七个月,也是我们带。一点一点看他进步,成长。/ S! v+ w% X& i! R+ `6 f' O
所以这个问题我分四点,自己带的好处,自己带的坏处。父母带的好处,父母带的坏处。先说下自己带孩子的好处,对孩子来说更有安全感,毕竟和最亲的妈妈在一起,很放松,心情会更好,和爸爸可以疯闹,也更容易对规矩进行认知。孩子比较容易交流,长远看,家庭氛围营造的好。同时也比较尊重孩子的选择,比较开放,不溺爱,宠惯孩子。在吃喝上也比较合理。坏处是,对我们来说太累了,你得管他吃喝,陪他玩,耐心教他东西,同时还得处理你自己的事。兼顾起来很难,如果夫妻俩有一个病倒,基本凉凉。所以两个人会老,会胖,会亚健康,有时感觉就是我们在拿命换他的成长。
# a  _2 V! R* Z4 |( `! Q" o老人带孩子好处是你们轻松点,自由点,孩子物质上有四个人供养,玩具多,吃喝好。坏处是老人可能陪不住孩子疯,只能哄住,我见过很多脾气很大的宝宝,都是老人带出来的。不讲道理,给吃糖。老人惯孩子是出了名的,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好事。老人教给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你们的生活习惯可能不同,但孩子最终还是要和你们生活在一起,到时候孩子会困惑,为什么会不一样,也就会叛逆。孩子会更信任老人而不是你们,也就是跟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亲,跟你们不亲。
" t) s# c" ^3 }- d2 o$ ]0 @  J所以我还是比较提倡自己带孩子,你也爱他,他也爱你。养好了你的骄傲,养坏了自己背锅,不会甩锅给老人。到了叛逆期有之前的信任和感情,许多问题处理起来也更容易。* Y. G0 ^* o. A% Z
附一个孩子一岁时候捡垃圾的视频,我感觉我孩子还是比较容易交流的,相互尊重。我把他当做一个健全的灵魂束缚在一个小小的身体里,而不是一个玩物,一个不懂事的小孩。 自己带孩子,还是交给父母带?-1.jpg 5 T7 R& A5 |9 s
7 i# @3 M/ f% D+ n  p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156445298618777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