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

[复制链接]
等着瞧伦 | 2021-10-11 0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诚惶诚恐,回答只是想阐释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5 u; q, f* _* B& Z+ A4 n. A& u2 O房地产是过去20年内,门槛低,利润大的行业,上到开发房地产的房企,下到买了房的中小企业、老百姓;90%以上都从房地产这个红利中分到了一杯羹,这是既定的事实。7 U! J) C( w% T* Q
现在对于资本来说与其投入新技术开发不知道能不能赚钱,不如投资房地产,目前看来90%稳赚不赔啊!  c+ q* S0 W- `+ ^8 m9 L
但是房地产是眼前的利益,对于将来的科技发展、产业升级是不利的,所以现在开始打压房地产,限购限价,提供保障性住房,优化租房市场,回过头提高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型的扶持。& g- r! i9 c- k
接下去就看,是资本的头铁还是我们的拳头硬了~/ t& z" h4 X) ^0 a; i
------------------------------------------------------------------------------------% ], j% v& j: f4 c/ V
以下为原回答:6 }8 h9 o* ^" r8 x  _$ b) p
你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吗?我觉得已经击溃了。。。
) w; W# w) W, L; H9 h之前服务过一个服装行业的老牌公司,和对接人闲聊的时候获知,公司从13年以来,利润的主要来源不是他们品牌服装的生产销售,不是他们的外贸代工,而是老板早年前在上海置地修建的3幢商务楼的租金。。。
& `" Q8 ]8 a9 [& ^3 w1 w公司最值钱的资产不是设备、人员、品牌,而是工厂的地皮。。。6 u" p0 ^6 J+ [. X
那么你猜老板赚到钱是开发新款投入生产还是。。。
稻草人865 | 2021-10-11 1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拖累实业只是个表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哲学水平的落后。
- b  A9 f9 Q  \' ]经济决策的水平几乎就是路边摊小贩的思维方式,今天土豆赚钱,那么明天就卖土豆,后天大葱赚钱,那么就卖大葱。有竞争怎么办?996的奋斗啊,薄利多销啊,至于未来怎么办,不知道。至于房地产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不管,现在能赚钱就行。2 Q8 f) n, k. s7 |; y. {
你如果问一个中国经济专业毕业的学生,市场经济是什么?他会告诉你,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想办法让老百姓把手里的钱拿出来消费。于是房地产成了最优选,你必须买,不买让你很多事都麻烦,同时建筑又是个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哪里都可以搞。地皮也几乎可以无限量供应。
% S) q0 T9 ?+ D% O" {4 ?5 c于是两种思维的叠加,成就了近20年房价突飞猛进,但是即使现在控制住了房地产,或者房价真的下跌到合理的价位,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要经济哲学的水平依旧低级,会出现下一个类似于房地产的东西,照样拖垮实业,照样掏空老百姓的钱包。
清风551 | 2021-10-11 20: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没道理吗?地租成本大大加重了各行各业的负担。至于房价呢?不买房岁月静好,买房一生白搞。' o8 x4 k& P8 J  O9 J+ Y6 `
996为什么大行其道?因为工资高,为什么我要这么高的工资?因为我要买房。% H% X) v# E2 N/ X" V4 y2 S6 B
房价为什么高?因为上面卖地的价格就定这么高...
# C* V8 m4 b- Q" i' \1 H8 v! d' F( Q+ o应该说上面借房地产来鞭策企业不断创新,淘汰落后的企业,通过养蛊的方式产生高尖端企业。- A& v$ T3 a2 B9 c) O5 `0 Y
这种模式客观上导致了中国人非常累,累到死的那种。所以我一直很反感分蛋糕的说法,明明就没有蛋糕,所谓的蛋糕不过是水泥外面附着一点奶油。不断做大的蛋糕也只是看上去大而已,真分下来大伙一起吃灰。9 E) X8 F5 P  j3 g) T0 _: ^
一辆宝马世界市场内就值几十万,一辆国产车就值几万,人家人均gdp当然是我们很多倍。房子呢?房子又不能出口,使用价值也值不了几个钱。咱们缺地吗?房子贵说到底是炒上午的,一双大手在推波助澜。房子的价格与价值偏离太远。造成了虚假的gdp,也给人咱们蛋糕挺大的错觉,实际上就算拿水泥堆出来的蛋糕,咱们还是很小.... l6 v3 {0 \( G
多说无益,比起资本家,地主阶级的嘴脸更恶心...
朝花偏不夕拾共 | 2021-10-12 04: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国家要成长发达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认为需要千千万万的实体企业,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实体强则经济强,则国家强。 特别是像华为那样的高科技企业。2020年,华为营收8941亿元,净利润646亿元,纳税1010亿元,每天纳税2.76亿。如果中国有100个华为这样的企业,你就是想不成为发达国家都难。
8 z9 N4 J1 P, {: i! n6 I/ Y& p1 [4 M+ V8 n: i/ i
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1.jpg 0 ?. \- r, e9 Y" s3 O6 R) x
那么阻碍实体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高房价、高地价(工业用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着炒房炒成的世界第一强国的。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着发展房地产行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房价不断的泡沫式上涨,只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种下恶果!
. Y* f. n: i% x. X6 _% u  A1、小微企业生存难, R% G( ~/ A- L0 O5 j
小微企业萎靡不振,固然有电商的冲击,但我认为罪魁祸还是房价(租金)太高所致。房租太高,加上人工成本、水电费,一个月不算物料成本都要过万了,更别说客流量在逐月减少,每天的流水剔除所有的成本,算下来还不如打工赚得多,还要承受每天起早贪黑,租金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的巨大压力。高昂的铺租和无法与之匹配的营业额是这些实体店倒闭的原因,但是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房价的一路高歌上涨!房价上涨,毫无疑问业主会把成本转嫁到租金上。很多生意人一合计,干脆关门大吉吧。如果小微企业都倒闭了,你连打工都没地儿去,毕竟金融、IT就业岗位少,需要前期积累。0 y% z* g% D& V
2、居民没钱消费
+ Q6 D5 W6 [0 t5 z5 L& v! H钱都用来买房了,加之巨额债务压身,哪还有钱消费?
" R+ r! C6 }/ l3 d/ W+ G" L* ?+ M4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吸金”机器,能赚钱又有国家托底,所有人都挤破了头往里冲。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债务已逼近家庭部门能承受的极限。  Q& m3 k+ u$ l% A
“还完房贷只剩吃饭钱”的例子不是少数,中国的3亿中产都是依托房子诞生的,资产上千万者无数,但同时这些中产又都是不堪一击的。专家有言在先,中国房价倘若下跌30%,将会有无数家庭血本无归。
. m" X. D6 f+ D: ^1 h- Q; ~" {国家高喊“消费升级”,实际上呢,超过90%的家庭,把超过60%的资金都用来买房了,而且剩余的资金和每月收入的大半还要用来还银行月供,手中可用的流动资金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下,大家用什么消费,谁敢消费?
2 L. a* P4 u3 w6 M3、实体企业无利可图
: Y9 d  C; u8 h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只要有点儿规模,都要转向地产、金融,就是因为实体经济不赚钱,哪还有钱搞研发,而且还有风险。强大如华为都因为地价太贵而移师东莞,其它实体企业就更难坚守实业了。
) H) C% C: k: O7 E: Y  g
8 G+ B/ w5 H, K* g# S5 S/ F+ M1 P 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2.jpg 7 P* K  D; b- V. i+ O# h
4、降房价,增收入
0 T3 a. l7 F' {( G! B( i咱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降低房价,增加人均收入。- u3 q' [. w& E( y! z( P
当前最应该重视的就是人均收入问题,否则高房价迟早会崩溃。: q1 k4 @; d6 ^9 o2 G# K
首先,国家经济发展不能永远只依靠房地产业,毕竟这个产业不是可持续产业,也不会给国家科技创新方面带来多大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经济的泡沫,所以房地产只能作为基础建设产业来定位,而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这些产业才能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一个国家的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房价增长速度,这是不正常的、是畸形的。只有降房价,涨收入,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才会提高,才能降低年轻人迷茫浮躁的心态,对经济发展也会带来良好的推动作用。比如说一个年轻人只要努力的奋斗10年就可以买得起房,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更加具有奋斗精神的。5 [( N( y+ ^* p) C; Z2 `6 O
国家发展房地产,实施土地财政政策有其必然性,初期肯定是利大于弊,决策都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有得必有失,但是房地产的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坏了社会风气,再不下重手,只怕会影响民族复兴大业,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6 r8 i$ Z  J4 W" Q; [% i
5、德国经验! }  L/ y+ m6 {. h5 N3 O$ g! S- r
我觉得德国的经验值得咱们借鉴,德国的工业实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德国经济除了东德西德合并的时候出现了较大的经济波动之外,其他时间都是相对平稳的,这跟它没有房地产泡沫有很大的关系,最近30年来,德国房价仅仅只上涨了60%,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3倍以上。/ k$ ]& F3 s9 |- B2 x
大力发展公租房,完善租赁体系,借鉴德国的租售同权& |5 c- H( O: d# i. l3 s, O
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3.jpeg
0 Y# I+ d+ [+ ~% L' K# ]( H( y! a3 _7 n/ o/ m  r0 E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9130423805505536
) {: c$ p' o0 t# I$ M! `为啥人家德国工业实力牛逼?因为人家干正事啊!人家不炒房子啊!人家不靠房地产发家致富啊!在德国,谁敢炒房谁就要坐牢啊!在德国,技术工人最吃香,技术工人的薪酬也是排名靠前的。- c" S, o6 Q0 E0 i3 w
综上所述,中国若想成为工业强国,就应该学习借鉴德国的相关制度,真正做到房子是用来住的,脚踏实地的发展实体经济。
苁夢醴荇莱苁n | 2021-10-12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一些经济问题时,关键是思考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才能得到一些相对理性的结论。
/ m( t' l& k5 l! ]+ f# f3 h房地产是我们经济体融资再投入、再分配的最大平台,规模远远高于股市,根据最新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新房交易量约为9.29万亿,而前一年的卖地直接收入约为8.4万亿,加上直接税收估计上半年的所有收入刚好够给土地财政,至于下半年卖地的钱,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也要收入,银行的利息、从业者的收入、建材成本都要靠这些钱。8.4万以注意是一年卖地的钱,还不包括各个环节的明面税,也就是房地产最大的成本和核心是税收,隐性的土地转让金和明面的各环节税收,其实回答了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商品最终的持有者是购房群体,也就是说房地产是筹集居民储蓄和负债能力的工具,大部分去了土地财政,少部分去了房企和金融机构,其中土地财政又要拿出来很大一部分给地方的土著,也就是拆迁致富群体,之后是公共福利,城市建设、教育支出等等,科技创新、高铁、地铁、城市公交补贴、招商引资等等,当然还有人员费用,另外任何环节的融资都将产生资金成本,金融体系就是另外一个大的受益者,近十几年货币供应增加了180多万亿,都要经过金融机构的手,也都会获得收益。最后是建设和工程相关的机构,承担了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富了一批房企、也富了一批国资的建设企业,当然也有包工头,农村08年之后成为暴发户的很多都与包工程有关,后来又返回负债累累也就是另外一个故事。1 a3 H+ t8 K6 r$ O7 Z# o, |* c7 q
也就是说,宏观资源配置中,房地产扮演的是融资收税的工具,给地方筹集发展资金,钱从居民中来,到了相关的领域中去,只要是房地产获得的钱流向的行业,也包括很多实业领域都是利好的,比如基础建设投入、科技研发投入、高端制造投入等等,至于投入产出比我们很难拿到真实的信息,仅芯片一项在过去几年的烂尾规模甚至都可能达到万亿级别,但你不能能说这个行业是因为房地产而被拖累的,这个是拨付以后使用率和产出率的问题,我国的科研投入还在以较高的速度提高中,宏观资源配置中总有被配置的一方,也总有获得配置的一方,至少获得配置的一方相关实业并不能说是被房地产拖累了,而是既得利益者,包括前几年的造车热潮,都是典型的政策补贴驱动型而非市场驱动型,而补贴的钱多数与房地产获得的税收有关。+ h( k, p7 A, W( w1 z5 F# Z9 W
那么实业又是怎么被房地产拖累的?
: W9 c" n7 C. S! L2 i这还是一个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房地产过度吸收居民的储蓄和负债,把资源集中起来再分配,并不是一种市场行为,居民的钱和负债都去了房地产,负债还会产生利息,那么自然的没有的消费能力,正常运转的经济体一定是一个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过程,但最关键的消费能力没有了,钱就流不动了,一个人的收入是另一个人的支出,没人消费大家的薪资也就上不去,失业率压力增加,居民没有钱消费是房地产拖累实体的最大原因,店铺成本、人工成本最终都要靠消费才能支撑,钱都去了房地产及相关重点扶持行业,自然是少数行业兴而百业凋敝。
: a7 }" j/ u/ R3 }1 K# s& g房子可以不买,消费也可以不增加,但不能没有就业,要知道世界各地经济体的内部大冲突都与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有关,大批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没有工作后果可想而知,就业矛盾靠什么解决呢?出口,也就是说,对内消费能力不行,产能过剩的威力大家都是见证过的,通缩螺旋会急速压低就业率,既然国内没有消费能力,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来维持出口规模,产能出清,换来必要的生活物质和外汇储备,就业问题解决了,消费问题也解决了,但解决的办法不是让自己居民消耗掉商品,而是国际需求,生活质量高低不一定在于你持有的资产数量,而是与你消耗的商品和劳务直接相关,意味着居民的劳动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质量。逻辑上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居民用更少的劳动时间消耗了比我们居民更长劳动时间多得多的廉价商品,而国内居民有能力的居民更喜欢把财富换成不动资产,非必要需求与刚需竞争有限的房源,结果是中上层有钱更喜欢参与资产投资游戏,中下层体量大但消费能力有限,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资产泡沫更像是上层瓜分、中层造势、下层接盘的债务传导游戏,有钱没钱的都撑不起消费活动。廉价的商品出口换来越来越不值钱的外汇储备,就这你还要担心别人买不买你的商品,如果不买,内需不足又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以至于影响就业率。
. g/ w) Q- B2 i" h7 A1 `( Z% F* n最后,预期比实际收益率更可怕,经过十几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内部大家几乎都形成了惯性思维,不管是刚性需求还是非必要投资需求,在买卖过程中都是需求,供需关系就会影响价格,那么钱的流向还是会更加单一,其他行业还是消费不足。现在疫情冲击下国际上的供给也出了问题,我们成为更稳定的产能供给方,可以暂时不打价格战和本币主动贬值来维持利润,但未来一味的依赖国际需求,靠宏观资源补贴求着别人消化你的产能,那么不少国家即便获利,也难免会陆续实行反倾销税,因为人家虽然依赖你的供给,同时你内需不足更依赖人家的需求,不管有理没理都是大趋势,如果未来国内消费能力进一步被困在房地产循环里面,内循环可就逐渐成为泡影了。
小令进睾 | 2021-10-13 0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我老爹却比我开通。
! _: {% }) W; ^1 P) ?3 R6 M# K他说:管理方可能就是希望通过一些房地产这样的方式,把个人散户手里的钱,集中到管理方和少数人手里去。
. l3 j& L! P% I; ?管理方再用这些钱修桥、桥路、修电站、扶贫;这些少数人有了钱,去投资建工厂、开公司、搞企业、研究技术,招聘更多的。% j. T9 s6 \% B( m) g
当然,他老人家没有受房地产资本家剥削之苦,不知道资本家的凶狠;更不知道资本家搞到了钱,并不一定去建工厂、开公司、研发技术,而是转身就把钱转到了国外。7 ^6 L9 J8 l1 _: N, g) E
不过,管理方的出发点可能是确实是希望把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
; \5 V& B  q0 e* ^. }1 }但是,谁知道资本不讲武德呢,马克思说它的存在惟一要务就是增殖。
3 `+ z6 E( T1 m# I0 i; n" ?( f" Q: n资本家有了钱,又不折一切手段想搞更多的钱。( m$ _: |$ b, N+ n( z
比如去年,刚开始说出口不好,快撑不住了,资金链快断裂了,管理方给他们开了个小口,给资金支持。可是他们拿到钱,转手又去炒房,深圳房价又瞬间飙起来了。根本不想着怎么搞好生产、怎么升级技术。实业就是这么被拖累的。
8 k: O( }/ @9 T9 e资本家时时刻刻想的就是如何垄断资源,攫取垄断利益。
! W* G7 [, n+ T0 h芯片也是一样的。管理方希望在半导体上发力,摆脱困境,可是一堆套利的项目就出来了。
6 G0 X, j5 [3 Q0 V
, C. }% s0 I' F- R9 [$ F! e8 h) U我们有房地产,老美有股市。( Z" N! s9 O' O" l* z, A
看谁熬过谁。
123464553 | 2021-10-13 09: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大家举个真实例子。1 `) _: d* |! J9 X: B
我们五线小城市,人均收入2000多的城市。我的发小开了个装修公司,每天从早忙到晚,每个月几乎不休息,只有过年休息几天。为啥不休息?休一天少一天利润,营收也还不错,但是成本支出大的吓人。雇佣了5个销售,5个工人。这些人都没买社保,真不是不愿意买,是真的没钱买。我问过他为啥不买?我说风险这么大,一告一个准。他是把整个公司的情况毫无保留的告诉我,整个公司净利润就8W块钱,也就是说一年累死累活干下来就8W块钱。如果买社保,每个人每月大概1K块钱,根本就没钱买,不过我们这种地方,除了国企,体制内,也没啥公司会买社保。
) z% W! p5 p8 m. j, x  i为啥没利润?房租一年25W,可能大家觉得不多,但我说了我们这边是五线小城市,人均收入就2000多。也就是说房东啥都不干,一年的收入相当于我们这边10个人干1年。你觉得合理吗?% \" N0 F9 R1 u$ N
他个人能力可以说非常强的,但是选错了行业。这个公司他做了5年,能活下来5年绝对不能说他干的很差。但是5年做下来,房租就交了100多W,他自己的投入都没收回来。
* `4 p  G  n( Y) J( v7 J7 Z" Z房地产对实业最大的我个人认为有2点:
3 N1 B6 k" o' w$ ?: K9 ^: V
    极大的压缩了实业的利润,可能大家都无法想象实业的利润有多低,很多行业可能就2-3%的样子。对于员工来说,极大的打击了积极性。十几年前,我们那边平均工资也就1000多,但是房价才600+,买个房不难。现在平均工资倒是翻了一倍有2000多了,房价6000+。
    1 [2 w9 m+ e- `9 V# n
-------补充一下----------6 U/ q7 T' s4 h6 A; W$ G
店面大概500平,现在的话估计300W,10年前估计100W左右买的(或者不到)。我说的是没有资产累进税,地产持有没有成本。导致了房东后续不用做事,只需要收租,就可以超过当地10个人的年收入,明显是不合理的。而且这部分收入也没有交税。这才是真正的地产挤压实业。几个明显的问题:1 `0 O) U/ ]( t! `8 ]  k2 y
    没有资产累进税,地产持有成本为0。几十万的房租不需要交税,月收入几千的人反而无法避税。法律不完善,对租客没有保护。房东先等你装修,等你投入之后涨房租。  v3 U. g: f# c: A+ C
朝花偏不夕拾共 | 2021-10-13 12: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一家工厂的老板,你今年赚了500万,现在有两个选择! t7 d) k# _( [, n3 f/ X
1、将这500万投资进去,扩大生产;
% g3 T# O# D" w" o3 g7 W9 e- K但是人工成本年年涨,环保年年查,再加上贸易战,上游原材料涨价等等,风险很大
4 T: _+ O4 T: i2、买房;
0 X% H4 y4 z# X) }9 _, g嗯,房价年年涨,稳赚不赔1 }6 `- m; Q* C6 ?* z' e; Q
你会怎么选择?你觉得江浙广东福建的老板们怎么选择?
4 d$ D2 ]2 V6 K5 ~: }现在专心开工厂不炒房的老板,都是有情怀有操守的活菩萨,他们为屁民创造就业,为国家纳税,要知道他们本来可以关掉工厂去炒房的。
茏升九天茏t | 2021-10-13 19: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就此问题写过太多文字,主要针对信贷资源占用问题。
6 L9 E# X5 W6 N8 `9 H' o这里我想提一个新的视角:假设从今天开始从事房地产相关的整个链条任何一个产业公司都无法从金融系统获取哪怕一分钱的投资,请问刚需购房者买房会变得更容易还是更困难?
' t% c0 ?# Q; P0 p# b! A3 Yps:这种极端情形其实就是去年年底以来逐步收紧政策之后当前趋势在未来的投影,预期≠未来,趋势也不等于未来的样子。
张天官 | 2021-10-13 2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其实没有房地产问题。
) A  g" x1 t5 B- q$ h7 S" N5 U3 O就算有,也是一部分企业缩短工期强加周转率的个别性的豆腐渣工程问题。
; }! w0 y; G6 i, E3 B- {2 K, |有人要说了,你这不是瞎逼逼么。
# |* Z+ f# W% Q& A4 n! @并不是。
# r/ F4 i4 R! r. t( ^5 t* f8 f  p
* q  F1 r7 Z1 R8 r. O5 x) n8 k4 P 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1.jpg 1 d* C1 l6 v1 I5 o: Q' A
他只是被顶起来了明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