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旦辞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崔密 | 2021-10-8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
( s6 i- G- c9 V. c
6 H5 q! D( r0 \3 R9 f6 S8 i
" j( o/ I6 S2 D4 t“同事”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关系。. ]# q$ E8 B7 o9 c! f. z0 m* C& C
哪怕你付出精力维护,最终得到了一个看上去关系很好,有很多话可以聊的状态。但是一旦离职、调岗,甚至是最简单的,你们在某一个项目上产生了竞争关系,甚至只是发现对方奖金比你多加了1000块钱,都有可能导致你们之间的“友谊”快速破裂。) z" _7 s  r/ g1 b7 ]% t. ]# w
要么变得“阴阳怪气”,要么直接归于沉寂。5 b0 [" J% q3 g" U& O$ v
, k( i( O+ _% f0 b9 Z
什么是“同事”?
  m. W, z3 Y8 b一同做事的人罢了。
9 |! j' ^5 L* Z包括“同学”、“师生”,“同事”、“舍友”等等,这种关系都属于“被动关系”。
6 N: S3 Y" j8 I) ^( x2 r7 h  b! U; O不是你主动选择,而是因为一些原因被迫安排在一起长期相处。主动选择的成分很少,更多的是上天安排。
9 @  g7 X+ u/ N* r- c, E+ U( E8 t(关于被动关系的更多具体解释可以看这个回答:高考之后班群为什么没人说话了?)# o. z% ?+ C1 Z5 Y. K& w
这种关系里,没有固定的、可持续增长的交集,走散是必然的。
4 Y$ M1 K! w! y! J, C2 k每天在一起的时候,你们可以聊中午吃啥,昨晚熬夜到几点,手头的客户多sb,公司又有啥蠢政策,amanda和tony有啥暧昧小举动。
5 r- y. N! K/ C. ?但是岗位变动,离职跳槽,共同的吐槽点没了,自身遭遇的痛苦和关注点变了,90%的话题也就随之烟消云散,成为陌生人只是时间问题。9 i5 W2 o2 H- l" \- F- ?
朝夕相处和志趣相投是完完全全两件事。
, T' n! O( ]2 \0 T; h0 F不要幻想离职之后大家还能动不动约饭聊天见面。能够朋友圈友情点赞,一年见一面约个饭,吐槽一下前公司和现老板,就很不容易了。
9 M) N9 c7 {1 n- j1 M' {& R6 y更多的是毕业即消失,离职就拉黑,或者成为彼此列表里的僵尸粉。
8 }/ |. u7 b/ f; w7 q3 Q1 V4 a6 S* `  ~6 k3 ^  V/ l
只有真正从被动关系里建立起的主动关系,才有维持下去的可能性。& v: G3 z. Y4 N% ?) m9 E' y
说简单点,从职场中结识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有共同圈子,有办公室之外的友谊,有额外的感情。
5 _" Q$ B6 C/ V9 _1 j或者再现实一点,有互相利用的价值,有利益关系。
8 H) P% ]. }6 E' G% O; V这些人,才有可能在离职后继续“认识”。
) ~) P; K" y5 L6 W) L1 l一切关系都是需要基础、需要维护的。单纯的同事,和单纯的“认识”没有太大差别,你们没有可以聊的话题,没有可以一起做的事,或者没有一方主动去维系,肯定会成为陌生人。
5 m/ p: ^7 [- {0 a; Y不论是同事,还是同学,室友,都是一样的。& M3 j! ]7 ~1 K+ q
很正常,坦然接受就好。
' J3 Q1 B# W* X* x
& r3 K7 m; K$ R0 [+ U0 H3 w) B! n我是多余,希望这篇内容可以对你有帮助。
: G8 e. P* \. y7 m" X5 b如果你有多余的赞,也希望可以给我一个,别光点收藏。
# ]7 }! m/ i" |9 D7 Z" J如果你想看到我更多系统性的内容,可以去我的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分享关于个人成长、思维认知、生活方法论方面的干货。没有团队,非营销号,走心原创。喜欢可移步去瞅瞅。
: G/ {/ x5 ~: Y) C( C( c9 ]. O我想陪你一起变好,也希望你可以陪我一起成长。& R) a2 `  d/ F( U6 `1 Y

7 x7 D% r! m+ O/ ]# p 你一旦辞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是真的吗?-1.jpg 9 v" r2 |3 i3 J, W2 U

7 o- Z" Y1 ]" T* P4 {. L2 W) A  | 其他相关回答:# m" I) v" e9 y: F
“搞好同事关系”是个伪命题么?
2 E$ R# b( W" R/ X0 E高考之后班群为什么没人说话了?
一粒小米粒3 | 2021-10-8 18: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也很难承认,但题主所说的,在现实中其实是真的。现实总是那么残忍,“人走茶凉”其实便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哪怕是昔日被你视为知己的同事,他也许也只是将你视为一个普通的同僚。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足以从中窥出人心的冷暖,看透职场的本质。然而,我们也不宜为此郁然,看得洒脱方能抒怀,希望我的回答能为题主答疑解惑、提供帮助。
/ d7 m4 b6 a# f+ L9 D8 o4 h一、 人情冷暖,本就如此
) f/ D4 C6 R& t; j* `3 @“水不试,不知哪深哪浅;人不交,不知谁好谁坏;利不尽,不知谁聚谁散;人不穷,不知谁冷谁暖,”世故人情,冷暖自知,职场乃至生活都是如此。社会上的人情世故说来复杂也是复杂,说来简单倒也简单,你一旦辞职了、失势了,在那些“肝胆相照”的朋友瞬间翻脸不认人,真的是毫不夸张的情况。去年我因自身原因,在离开岗位时,加上我们公司强调家一般的企业文化,于是就有为我饯行,算是和公司好聚好散。可是在那顿饭局上,我便发现有些同事已经不在,但我也并不介意,饭局过后也自觉地退出了部门内部的群聊。我也是之后才发现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一些老同事的朋友圈,后来发现在好友列表里早就找不到他们了。: w9 \! r- `1 i8 H" m9 h. ^
能认识的人不少,而能深交的人不多;能陪你笑的人不少,而能陪你哭的人不多。当你已然辞职,由“暖”转向“冷”是必然的,且只能适应这种变化。人心都是肉做的,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从巅峰之上的上位到无人问津的下位,这种残酷的剧变,任谁都不能一下子接受。回到老家后,我在与过去相关的岗位从事类似的工作,也是需要出差,正巧就是要到之前公司所在的城市。回想起自己和同事共事整整三年,就想再和自己的老同事一起聚聚,估摸着大概会有不少人不会来,但没想到最后到的只有三个同事,却没有一个是我认为必定会来的。
# l0 d# k. ]) x3 m5 v* S二、 人心所向,皆为利往1 \9 t4 M- E4 v: W7 q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时至今日依旧被广泛的应用。诚如太史公所言,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人心所向,皆为一“利”字,为了切实的收益和好处。就像万水朝宗一样,追名逐利是每个人的天性,不用任何外力去干涉,理固宜然。那天的聚会上,唯三到场的老同事里,有一个正处于尴尬的中间“夹层”,希望能通过我引荐到我的公司,是有求于我。若非如此,这个过去和我就八竿子打不到关系的老同事,显然也不会来参加聚会。5 g. X2 e. U5 v- z) o; }+ C- a- j
若是曾经身居高位、身家殷实,积累了广博的人脉,有着三五的好友,或许还能在辞职后有些许来往。但知己挚友终究还是少数,趋利而动的职场人士才是多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些事已经时过境迁了,那便不要执迷与留恋,“断、舍、离”才是最佳的应对之策。过去还在企业里的时候,HR在周边的大学里招来了一个实习生,他不太熟悉职场文化,初入职场就多次碰壁,差点因边缘的小错误毁了我们的大单子。于是我就主动带着他,让他完美地度过了实习期,融入了这个公司,现在也已经走入了管理层。我原来以为他应该肯定会来,他却是推脱有事没有来,他的缺席令我十分惊异。
6 `/ k5 ]. ~9 ~: p+ l, F/ F三、 人走茶凉,不外如是4 f* A2 @7 M$ _) m- R- T, Y# R! {0 k
当说到“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时,总会给人以不谙世事、故作洒脱的感觉,其实这不只是超然,也是我们对待现实该有的一种态度。生命是一个不断飘移的过程,途中也会遇到很多的过客,而职场本来就是“人走茶凉”的地界,根本没有太多的真情,洒脱自如地看待才是最佳的处世之道。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那天的聚会之后,我有去代表如今的公司竞标,恰好就遇到了老公司的代表,正是以前我带的那个实习生。自电梯见里打了一个照面,我们也是互相点头致意,之后却没有更多的交流了,只是代表各自的公司竞标。: u/ s, F- N, X6 A3 ^; j
都说“职场如江湖”,其实职场比起儿女情长的江湖,更少了点人情味、烟火味。曲终人散,人走茶凉,不外如是,且是符合人际关系的规律的,在职场则犹是如此。当我在过去的公司时,我自以为自己是它的“职场引路人”,就像是他的恩师,其实他怎么看待我,我并不自知。然而,从简单的职场利益关系上,我是有助于他发展的。现如今的我,只不过是其他城市的他的同行,其实也是他的竞争者,我对他而言已是无丝毫关联的存在。不过我也释然了,他若是念及旧情参加聚会,那自然是最好;他若是没有参加聚会,那也可以理解。6 C+ P/ b: y5 Q3 P) N1 T4 A
一旦离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其实并不过分。我们不妨带着一颗平常心来应对,松手让这些生命中的过客远离,及时转变好自己的心态拥抱平凡,这样才能走得更洒脱。
春天的脚步声紫 | 2021-10-8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假的。
* ?5 b1 L7 D( ~0 F/ q' X我见过太多公司里学雷锋做好事,不革命也请客吃饭的大善人,走了就是走了,就好像他没存在过一样。
% D0 S" Z; O# z8 E4 ]4 a1 O' M( g! R我也见过太多在公司里专横跋扈,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架的人,在公司人人骂,出去以后反而以前的对手政敌,没微信的也纷纷加微信,此人门庭若市,客似云来。
& j2 W" s4 q- [, a3 G9 d为什么?7 k8 J$ [" [- z) S
你在公司的风评,不等于你的力量,而职场就是拿力量说话的地方。
9 K. O% P: ^7 Z- H5 n' |7 w5 ~你有一身金钟罩,两手降龙掌,哪怕在职期间你邪的像欧阳锋,也永远不用担心出去了,没人跟你交朋友。' X; j9 ^8 y* W3 \  b- l2 }
当你们在一个公司的时候,利益分配就是老板扔一块蛋糕,谁手利索谁先拿,谁嘴大谁吃的多,你越有力量,越挨骂,因为你多吃一口,或者分给你的下属,他们和他们的下属就必须少吃一口,不骂你他还把你裱起来上香?0 J: Q5 h5 y" W/ ^
不存在的。
/ A) g6 O0 ~: C4 ?8 \/ Z但是你走了,事情就有意思起来,这意味着以后你就去吃别人家的蛋糕了,跟以前同事再无利益纠葛,他们继续恨你,你也不会把以前吃进去的吐出来哪怕一个渣儿。
% F5 }: t& F& k/ R. W4 Y而你虎口夺食的力量,他们是领教过的,那不如……化干戈为玉帛,万一以后江湖再会,大家一拱手,结个盟,有饭一起恰啊!总比树敌,以后走哪碰面他都从你碗里抢食吃要来的妥帖。
: T; s2 M! i! r# c4 N# w因此,在商言商,职场的核心价值是利益,在职所有风评,都是利益争夺之余的舆论战而已。6 `; b0 p# T! b0 [) q
老迈的职场选手,都不会因为一时得失把一个人记恨一辈子。
" v) ]' z/ d" N7 b7 P8 P" A6 w只要这个人有力量,有资源,有手段,那么在职时候未必受欢迎,离职以后老公司的老朋友都拎着点心匣子来拜年。
( ~; O& T* L0 p& S8 N各大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圈子里,这个情况日常发生,见怪不怪。7 a3 G8 k$ [* n% G( K, F/ Z4 @+ v
反之,就是你说的情况,离职以后没人记得你。( E1 y1 y3 a! W. P7 J+ w
职场很功利,从不嘉奖过得道高僧,也未表彰过大德圣贤。
. \! \1 ^/ o. p' X4 J3 B! A君不见:
& R* g7 G' e1 h7 M有哪个企业年终奖给乐于助人的同志多发一分钱?% f- x7 F! h2 _
有哪个企业十佳员工颁给天天给群众拿外卖的良人?" N. u0 @4 R& t9 m  k$ ^1 n( _5 E
有哪个企业提拔干部用道德模范的标准去衡量?4 O: U7 E9 a; x3 m0 [
有人说,有,铁定有,我们老板就招来一个新副总,说他人特棒特好!
) B( {1 Q2 \. _3 k* ~1 ]8 r) _对不住了小兄弟,这种说辞提拔上去的,一定是老板的自己人。私企高管再给自己嫡系额外好处的时候,尤其这个嫡系没什么特长的时候,都爱用德行来作为升职加薪的理由。6 _6 Y" r7 z; y  U
靠这个提拔上去的人,你得格外注意了,见君之面如见老板本人,谨言慎行,懂伐?* M& T0 ]* f4 N( z
所以,回归主题,你说从企业离职没人记得你,说明你再用上述社会道德层面的东西,去审视商业道德。这是个错。- {4 E. D6 S; n# d9 R
社会上,兴趣圈里,同窗同学中,大家相处一场,临别之际,念念不忘,盼有回响,这是正常思路。' k. P7 \# M. v4 I) z+ e
因为把你们这些人链接起来的纽带,无关利益。
1 g7 U% \7 Y2 B职场上,你想,是什么一种关系,让你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天天活在一个屋檐下的?% |' c7 e$ K, z! k& P- t4 x
就是踏马利益!无他!
- m9 ~' z- o' H8 C: Y  y要不是为了一起混口饭吃,对面一个你连他方言都听不懂的人,一辈子擦肩机会都没有,谈个鸡毛掸子的情分啊!: P- U0 M2 r1 @1 [6 r
因此,以利聚者,大都以利而散。你走了,且对他再无利用价值,则这一转身,也许就是一世。' ~" p0 P; u4 J, ?& C5 p0 F
别把个人感情太多代入到职场角色,在一起时,商业互捧,那是人抬人高,你可不能当真了。' ^% f% D7 T" i. g5 i# ^7 R% A
别人是奔着奥斯卡小金人去的,你入戏太深本色出演,杀青以后频频回顾……2 r: k# t( O3 a- h( Z2 p$ U
一顾不解戏中意,再顾沉沦戏中人啊你!2 K% j: O. X; `1 y7 o6 }& i
想让职场很多人记得你,对不起,把你的情愫都化为努力,提升前边所说的那些力量去。
! u3 E& E0 [2 u6 Y- Q+ J则你走后,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Y! _3 y8 q/ D( ?' ^3 Q& e) S  }: B3 m大把人划着船逆着滔天洪水追你!
9 x! i% \! _- o. X* ^6 \* y3 {而你此刻拥有选择权,是交内个为人不错的,还是内个能力上佳以后能一起赚钱的,或者是内个长的顺眼打算收了当压寨小白脸的……1 [  S5 {0 A/ t3 G
你说了算,统统你说了算!6 ]/ X! ?8 s5 ~0 e; H0 I
否则,哪怕你离职以后主动联系前同事,你想你说了算?  Q5 K+ p1 B. r6 F& {+ z; Y
人家说:你算了。$ G1 N: E! V( S* }8 D) d
完。
dwc114 | 2021-10-8 23: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是真的。我所在的公司每年都会有几个辞职的,没辞职的时候,大家共处一室,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会抽烟吹牛谈笑风生,连保洁阿姨见了都直夸我司氛围真和谐、同事关系真融洽。然而一旦辞职,往往都会很快断了联系,偶尔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也都是干干私活、打听点有的没的事情,掏心窝子闲扯淡都不会再出现,有时候在大马路上骑着电动车远远瞅着还会装作视而不见,生怕打招呼寒暄。仔细想想也挺正常,因为之前一块上班的时候,也就是白天有联系,下了班也不会互相走动喝酒撸串,这就说明了其实大家关系没那么铁。你要深究这件事的原因,也不复杂,无非就是成年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当代社会,都挺疲惫,毕竟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机关单位,如果不是为了俩钱,能不搞社交活动就尽量不搞社交活动 ,累!不如刷个抖音追个剧儿,打会游戏躺一会儿。
黄同学Jessie | 2021-10-9 10: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职场老鸟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具有70%的可信度。0 K2 M3 \7 \' C
如果你辞职后,高就。就不会出现别人不认识你的情况,而且还有更多的人抢着认识你。3 a  y8 }" @) G& C1 `
如果你辞职后,无业。那大概率是你最要好的同事也会把你的微信删除,联系方式拉黑。至于其他关系本就一般的同事,那就更不会鸟你了。
$ y# E/ W: m+ ?. p& D9 K/ t/ T  C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又风风光光的杀回去了,而且还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职位。那些拉黑你的人,立马又会来贴你的屁股,好像终于找到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似的。——这不是yy爽文的套路情节,这就是真实的社会生态。+ i6 b6 X  f5 A+ {) V6 ]: x
——————————( \3 I$ {6 \- W4 N
人民日报曾经有一篇很好的推文,叫:《请热爱你的单位》/ T4 [( {$ A1 q' B
这篇推文的核心意思就是:任何一个人,失去了平台,啥都不是,所谓的平台,其实就是你所处的单位。  E7 e7 X/ h: c" J& [/ d/ t( @
那也有人要说:我是自由职业者,我没有单位!——错了,每一个人只要在用劳动换取生活资源,他就一定有单位。: [4 \2 m% z" u) h! _, P
比如:你是写网文的,你肯定得有平台,平台就是你的单位。你是拍视频的,你也有平台。如果犯了规,这些平台给你封号了,或者封杀了。你无论多牛,也是死路一条。你是摆地摊的,城管局就是你的平台,步行街就是你的平台,城管局把你赶走了,步行街不让你卖了,或者你的位置别别人占了,你也就卖不成了。
7 T! c: e. a- _4 o" r——————————
3 n  S2 P1 J7 B' h从一定程度上说,平台决定人生也不为过。所以,你一旦辞职,你和平台的依附关系也就结束了。, P2 k7 W" {( H/ N' q
社会的现实之处就在于:值钱的,是这个平台上的位置,而不是平台上的人。
2 ^2 r  O; O$ M1 ?6 y% _" V: u' @; Z$ k6 C
搞行政的,平台给其职位。人们都会以感情交流为幌子,围绕这个职位去谋求自己的利益。仕途中人围着位置转,其他人本质上也是围着位置转。5 C2 @) o4 B; ~( q( R' |9 U+ u
' h  }0 W& B4 @) B2 r/ E$ {
你一旦辞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是真的吗?-1.jpg
' P. [6 j# f: `& w: I搞企业的,平台给其岗位。有了岗位才有地位。有了客户专员的头衔,你才能去拉业务,有了经理的外衣套着,你才能人猫狗样的去开展业务。, T( d; s1 k; m3 K1 _" ?
行政的交椅几年一轮换,人来人往走马灯,不变的是位置和平台被国家机器赋予的资源分配权。
  W% b' v  z8 [" i4 t企业的岗位天天有新人,进进出出如穿梭,不变的是企业已经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业务往来的网络。- |8 k% n: V! b9 M4 N
人,是持续变动的。平台,是恒定不变的。即使围绕某个事业的其中一部分平台合并了,破产了,但这份事业在,平台继续有效。- b5 P/ _  m' J* ^
& x* d: t9 E6 t/ y. r
社会的现实之处在于:你为平台拼尽全力,当你走的时候,其实你啥都带不走6 s- O) C- @; V7 a9 F
% y# v. y2 x" P. N4 c0 I% S5 l
别总想着跳槽,别总想着把一个平台的资源迁移到另一个平台。
$ y" z5 ~! q) ?5 \! D3 N; T) ~" V
你一旦辞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是真的吗?-2.jpg
9 l) p5 e' L$ h, T猎头这个职业,就是把一个人从其中一个平台转移到另外一个平台,当然,对于被猎头相中的牛人而言,他们或技术傍身,或光环加身,或能力超群,或人脉广泛。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很牛。因为表面看起来,他们自己虽然以平台为依托,让能力变现。但事实上,他们的特殊能力就是自己稳定的平台,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调用自己的能力开创一个自己的平台。只有当他们有一天,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平台才会坍塌。当他们自己的平台坍塌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也一样,啥也不是了。" K, R( _" B. l; R3 g4 T
但对于平凡和普通的大多数,必须得依附平台,自己无法开创自己的平台。其实这类人更惨。因为他们更大概率被平台抛弃,被平台压榨,当他们不堪忍受平台压榨而选择逃离的时候,他们会更惨,因为在他们前面只有两条路:要么进入另外一个平台接受压榨,要么成为物业游民。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无论选哪一条路,他们以前所努力过的平台,所积累过的资源,就全部清零了。
5 c. S( y* _% b9 p9 k& ~, B" b5 ~) q2 E4 e
社会的现实之处在于:辞职不是一个生产问题,更像一个哲学问题,因为,每一个辞职者,都将来带一系列不可知的连锁反应。7 @4 a5 F1 p- a) G7 @! G1 F8 a) }

5 |4 }) [0 f, h5 r
1 P: @; {7 z$ n 你一旦辞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是真的吗?-3.jpg / J/ \6 W  S* d4 M9 @5 p: N1 N

& C" F& u1 ]% m; e! k* v———————————————————————————$ g4 k  ^/ A/ B& y( k8 \8 Y
大田十二,职场麻烦应对宝典,成长路上绕坑指南,两性相处和谐之道,农村见闻收录
& Y' e5 N+ V- w1 Y, T/ I天天更新,欢迎关注,大量优质回答,欢迎访问主页$ d, J- |' v, j0 S( s. ~
—————————————————————————————
天下叫鸡鸡t | 2021-10-9 18: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一辞职,在辞职的那刻是开心的,如果你有经济方面的压力,超过3天以上,你还没有工作机会,就会各种怀疑,后悔,谴责,而自己也变的很不像自己,我们在意的是如果还没有工作怎么办,经济压力,以及身边的人怎么看待自己,从而也变得敏感多疑
4 U9 C( {' ^  u& `: C) A我想和你分享我的一个经历,在我从上家公司,拿着自己的东西走的时候,我满怀信心感觉马上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但是后面我找了2天后,发现自己出来根本没有竞争力,然后越来越沮丧,越来越怀疑自己,然后强装镇定,心里却在怕,我是不是很差,为什么还找不到工作,有天晚上,我一个走在路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就这么突然大哭起来了,女汉子的我,一向自侍坚强,那一刻就那么崩溃的哭起来了,然后哭可一场后,去超市买了3瓶酒,拿回家,就一个人呆在房里喝了起来了,边喝边傻笑,现在想起来那个阶段,有些不敢想象,只是因为离职后一段时间的找工作不顺,我居然这样了,这样的自己也真的很不自己。
0 g' o* T, ]& W5 \. T5 ]第二方面,在之前的公司,和同事伙伴,很交心,你觉得离开后依然是朋友,依然可以随时约饭相处,但是你离开后,发现不是这样,因为你在工作,而他们在上班,彼此的圈子,在你离职的那一刻,已经变了,后面发现你们没有话题聊,而之前你是当局者迷,而离开后,你也能看透很多事情, 当你再发个朋友圈的时候,他们可能也不敢点赞,他们拍被老大看到,以为他们也有离职的想法。
% E3 B$ C0 W( G; f* N; c所以,你的离职,你一方面你因为工作变的不像平常的自己,而另一方面,你之前认识的同事,他们在这个朋友圈里不敢给你点赞认识你了,* [! t& Q$ q5 A+ J, Y5 `% C
人生相逢即是缘,离别终有时,约期已满,江湖再见。' s4 r4 E( |6 i9 b, S
我必看的一本职场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Q1 P" M/ }2 ~- O2 z9 f5 ]0 {" V评论的时候有位小哥说有些突兀,其实我是吃个职场的亏,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是别人问啥都说,记得第一份工作,我们俩一起吐槽公司制度,后面她和我说,她要马上离职,我也说我也要,但是后面我走了,她还在哪里呆了3年,所以呀,当你同事和你吐槽说各种不好的时候,你被她的负能量觉得不想呆了,但是正是她这种经常和别人吐槽的人呆到了最后。" q5 m" u# i; Z, E
关于职场,我们的思维和职业规划,真的很重要,我有一个好朋友小A ,她就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那时候一毕业,我们想的就是能找份工作上班就不错了,她不一样,她励志成为一个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她开始找不到产品经理,就做助理,对技术不懂,就私下学习,产品经理具有的能力,她判断自己缺乏哪部分,她就去充电学习,在我们毕业的第三年,我们还在为到底要做什么,月薪5000-6000的时候,而且想做的又没有什么竞争力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位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月薪 25K了.+ k; X1 w$ p. h# R
我想对所有的伙伴说,可能不能一下子过上我想要的生活,可能焦虑,可能情绪不佳,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
123461813 | 2021-10-10 02: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分清楚朋友和合作方。
  x2 k, k* Y" C* o职业行为里遇到的大部分人是合作方,比如同事,客户,供应商。这些人里边,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能发展成朋友。朋友是长期关系,跟你供职于何处无关,是可以聊人生底层话题(比如事业,家庭,情感)的,离职之后还能常聚常聊,依然熟悉乃至亲密。
$ m$ a1 ^$ _4 Y" p! L7 M如若不是朋友,仅仅是合作关系,那么关系维持就非常依赖于现有岗位。有些合作伙伴性格也很好,身上也有你欣赏的闪光点,但就是没有契机,或者说没有动力发展私人关系,那就止步于工作关系。
" ?% r# _8 n5 s: e0 A. }5 P- d如果离开现有岗位,天然的联系就少了,倒不是说势利眼什么的,只是成年人的生活实在疲累,一个人能够维持的关系终究是少数,如果始终只能聊浅表话题(比如寒暄,岗位工作,行业认知),那还不如互不打扰,再次见面彼此还有个好印象,如有机会还能合作就好了。真的没必要刻意。当然这种不是说离职后就不认识了,只是“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我是庸才 | 2021-10-10 14: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了面还会认识的,只是可能叫不出名字来啦。
2 y' {4 j- e$ m' b# e: E' [“哎,那谁?真巧啊,在这碰到啦”" Y  b4 _, \3 K9 x" A& d
“可不是嘛,这也太巧了,那谁?你还好吧?”& s; `  F& d- {8 r1 O$ L* s* B
“都挺好哒!你也还好?”
! h* `9 x0 E+ X. ^# L“都好都好,那你先忙吧,走啦,有空聚聚”. G0 g/ ~( E& N& t  r# Z( O
“好嘞,改天吃饭啊!回见”/ z; F5 j+ c" e6 q, K$ o) L3 I
这样的“被认识”,我看也就罢了。
8 w, F) C/ a' Y" ~1 Z
+ w# Q$ A4 |9 Y' V! y. J* G6 n2 |; ~ 你一旦辞职了,好像任何人都不认识你了,是真的吗?-1.jpg
依世晨缘缘k | 2021-10-10 18: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至于。
7 s2 h+ p* w2 D7 w% ^, O绝大部分人,只是跟你没有什么交集了,以前上班谈工作,就是合作关系。现在你走了,人家没有工作需要跟你谈,就不是合作关系。大家都挺忙的,谁还没事想起来跟你扯点没用的?或者将心比心,你自己会主动跟人家联系吗?也不会,对不对?一是你也没那闲功夫,二是就算你有闲功夫,你也得考虑人家有没有闲功夫答对你。这也是一种善良不是?' X7 ]0 j8 [( A
少部分人,除了工作关系,还有点其他关系的,例如工作之余经常一块打打球、唱唱歌的,你继续找他们打球、唱歌,我不相信他们会“不认识你”。一般人,就算你努力想人人都不待见你,做到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那个程度,你以为就能做到?因为中途你就受不了人家瞧你的眼光,早早就放弃了,别高估自己的抗压能力。做坏人也是需要实力的,不努力的话只能做不好不坏的庸人。
+ W6 M6 a4 \9 z7 X! ~3 i; \2 j4 G极少部分人,除了工作、爱好之外,你认为还是志趣相投、三观相符的朋友。你走了,他就不认识你了?我是没见过这样的人,我也不大相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请举例说明,我倒有兴趣研究一下。但是,大概也能猜到原因,其实就是你自己也没有完整的价值观,不知道什么才叫“朋友”,任人唯亲的概率大。8 x2 h- u# Q; J+ Y8 n
对于绝大多数人,他们在职场中只有工作关系,不存在共同爱好的球友、歌友,就更别提交到价值观相符的朋友了。1 d4 X* O5 _' t/ G1 l
但是,即便这样,也用不着那么消极,就算你走了,只要有机会合作共赢,任何人都不会不认识你的,例如:你给前同事推荐个高薪职位,他会不认识你?3 I, Z% O( U3 u# O8 Z1 y' k
除了机会,就别抱怨世态炎凉了,人家不把你当朋友,是因为你也没把人家当朋友,凡事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那样做起事来才容易。
易伯后 | 2021-10-11 02: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在学校开干部的会议,前学生会主席即将毕业之际对我们这几个大一新生感叹道,现在已经没人在意我了。. R: R/ e; Q% @5 m
当时心里只觉得好笑。% R1 ~% s# _" E6 A+ t9 m
为什么有人天真到认为,曾经别人对你的尊重,是基于你的魅力,而不是基于你的头衔呢?
# Y, L; I9 S  i; N" S当你的头衔被拿掉,又或者说,当你已经没有任何可利用价值了,你对他们来说重要吗?$ u& B* _6 \1 k& K4 ?5 y. N/ m" ^& ?
所以我总是觉得,看清人生好几场舞台的退场,还执迷不悟的人们,实在非常愚蠢。4 w/ K+ X$ Y* c9 S- R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a! ?3 n$ ~6 ^
因为我在更早的学校里当主持人,前期的备稿,彩排,灯光,走位,和老师的沟通,校办方所需配合的节目流程,哪一个不是互相尊重。但等到正式晚会宣布结束之后,只有你一个人带着厚厚的妆,和你的搭档女主持两手拿着两大袋衣物踉踉跄跄地步履回宿舍,我在台上有多光鲜亮丽,我在离场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 A, b, }0 z7 Y* E8 @& H最后我还得跟别人借支洗面奶,在公共卫生间里洗漱掉我的妆容。- D) W( J6 K4 K7 }
而和我搭配的工作人员们,校办方们,除了一句辛苦了,连庆功派对都没我份。6 A4 n: ^! }/ V3 i6 O
但,总会有例外。在那几年生涯里,总有些人是真心实意地欣赏你的才干,而那些欣赏你才干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好,他总会在你的每次舞台离场时,都一样待你,尊重你,在意你。* a! j% f7 M# ]! i# L& Z
可是,我知道,其实如果我对待每一次晚会的工作人员都能像居委会大妈一样亲切关心,搞好群众关系,活跃于每个人除了工作以外的每一面,我也相信我的名声和人缘也一定不至于离场时的凄惨模样。7 y; J2 A/ r" B: }- @
可惜人生总是有限的,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保证我在每一次的校园里,每一个办公室里,都成为交际花让人念念不忘。
) r& ]$ J7 x( u5 G与其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如一早就看开,我和每次因工作遇到的这些人,只是以后我会记不住名字的路人而已。
1 }* e  X# S& k3 h5 z没有了期望,. }( C+ B' e" C" E8 S$ G- c0 `
自然就没有了失望,
/ T' E" G2 t0 p2 r离开,也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 [0 X# b" E6 h! T& H所以后来的我变得健忘,常常只记得样貌,却忘记那个人的姓名。$ g1 C. h3 X3 l( w8 H" [5 x4 s
所以在我离职的那一天,我会把大多数同事统统删除,特别是群,一刻不留地主动退出。; ^& V2 u. m- g2 T
我并非无情,我只是赶场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