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数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陈晓光140 | 2021-9-6 02: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信真的有正常人喜欢数学。
' \" P8 d9 X% C' Z. \5 ~4 g2 o- I有研究显示,人类的大脑在看到数学相关的内容时的反应和人类身体感受到疼痛时大脑的反应是一样的。- G+ r2 w4 m& ], x4 {
言外之意,喜欢数学的人都是有受虐倾向的,数学越好的人越受。
废话那么多赵 | 2021-9-6 03: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以为数学就是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4 A/ Z$ u9 s8 a9 t7 I$ F
$ I/ L9 Q/ h, M$ T* @. i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我以为数学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就是试卷上那些两车相撞问题…" t% }9 X+ ?+ ]! l8 q
' Z9 R- H; |: [0 s* \/ v
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我以为数学就是平面几何,捣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添加辅助线…
: B1 o- V2 |1 y8 X! |: o
, z6 l& `% ]$ c/ L& T我读初中的时候,通过邮寄方式买了一本叫做《什么是数学》的书…然后打开了新世界:第一次知道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狄利克雷定理(等差数列有无限个素数),惊叹于原来课本以外还有这么宏大的数学世界,然后再也不能自拔…
. t% t, i. z, R! g3 E3 g& w* w4 K! H, T! C2 Y2 u' g
“你能告诉我,我从这儿该走哪条路呢?”
0 q: S, b: }6 c) k- k% S: Q
* @) g0 ?: D9 m8 h# B) R* K“那多半要看你想去哪儿。”猫说。/ o4 p( B0 o* \- j2 ]1 @4 A

2 f7 V/ V0 J! d/ s* n“我不在乎去哪儿——”爱丽丝说。
8 W6 e$ A7 u$ I7 ]$ y/ S0 l. B# I; s; ~5 j1 N2 b8 J
“那么你走哪条路都没关系,”猫说。" \+ G% c$ C; y8 M! U0 U( v
/ B% b" {9 X$ l/ l7 b
“——只要能到个地方就行,”爱丽丝解释。6 C3 F7 w! t; j' D3 s6 q
9 |7 P" ?+ ^+ U+ {
“噢,当然,你总能到达个地方的,”猫说,“只要你走得够远。”
/ {; S8 h! a, C
( p" }" A; C/ h) s" W% }这大概就是我的体验吧。
凯伦402 | 2021-9-6 08: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数学家爱德华·弗伦克尔的《爱与数学》。
爱在夏雨后适 | 2021-9-6 14: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剑桥河边的咖啡馆里,我慢慢地品尝着一杯卡布奇诺咖啡,随手翻阅着一本科幻小说三体,耳边听着康河里大学生们的嬉闹声,而脑海中开始构想一列神秘的空间。这些空间突然化作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泡泡,映照着童年,少年,青少年的我。/ ^. G& g! P+ b  ?4 u& n: X( Y1 }

: J1 Y+ Q6 f' X6 E8 |) h记忆中,在我年幼的时候,我最爱的是工程,材料,航天,军事之类的科普书。随着年龄的成长和阅读的增长,早在看手中这本三体之前,我就意识到基础科学才是真正推动工业革命的力量。
6 T8 S- [7 ~- x( k/ H" h& E7 o4 T! o( }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物理科普书,时间简史,可怕的对称,宇宙的琴弦……我第一次发现思考哲学和物理是那么美妙的体验。在无数个夜晚,我看着星空,寻找着深邃得不可思议的天空中的行星,想象着踩在另一颗天体上的感觉。正如莎士比亚所言,虽然我们被禁锢在一个小小的果壳中,可是我们的心却是自由的。
* [# e0 `0 \3 i$ B" Y# S: d' C# S, o. X1 q: a9 @' r* V# @
在真正与数学结缘之前,带领我走向纯数学道路的,却是文学。很快,相对论教科书中繁复的数学记号让我这个连矩阵行列式都算不出来的“差生”迅速地放弃了这门学科,转而追求阅读和写作。从小学开始就被暗恋的女生称为“差生”而拒绝和我做朋友,直到大学里每次测验都排名全系倒数,我终于对学校里的教育感到极度的气闷,于是我就离开了大学回到家里,每天早出晚归,在省立图书馆里看着新批评派,五次共和,反乌托邦,浪漫主义等等。除了必要的期末测验,我将自己慢慢浸入诗歌与小说的海洋,也不停地创作着自己的诗歌和小说。
6 f- A# P- ]9 q& A" r' _$ I. z- q5 X: ]. P, F, S) }! s7 |$ y
在大三那年的冬天,一门称为范畴论的数学讨论班在同学们之间流传着。我也怀揣着好奇心,参加了讨论。在这之前,我由于对数学史和哲学的兴趣,自学了集合论和形式主义学派的历史,也看了《确定性的丧失》这本颇为极端的数学史科普书。而范畴论彻底让我震惊了,我了解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用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客体本身来呈现出客体的性质,也就是泛性质。
8 U1 t; z: H- }& Q* K6 Y/ \9 b5 S4 f0 c
于是我的兴趣又彻底地发生了偏转,数学成了我新的玩具。我的生活中心也从图书馆转移到了咖啡馆,每天在咖啡馆里泡上两三个小时,完全沉浸在数学思考中。在之后的两年,我购买了同调代数,交换代数,代数几何等等。虽然没有一本是我能独立看完的,但是视野已经开阔了。
) d- d0 ^) E; c2 o& e% i) l) W9 R$ ^
故事的最后,现在的我,依然过着每天去咖啡馆思考两三个小时的生活。遗憾的是由于毕业申请没有符合标准,而没有得到学位。但是我并不后悔自己的任性和对数学的偏爱。9 u1 Z- H7 l* x5 W
# x; E4 _9 u, S( z
我始终相信,如果一个年轻人循规蹈矩而不随心所欲,那他一定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学家!
烙印772 | 2021-9-7 0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谈恋爱要是像做数学题一样简单就好了~3 r9 a( H9 q# ^& W8 \! V) `$ V
(⁎⁍̴̛ᴗ⁍̴̛⁎), v7 ~( R* l- ~/ ~, E
) C- W0 z4 `& u8 B" u; o
(文科妹纸强行卖个萌,还求轻喷~)
9 N0 Z/ [6 m% }" h9 |(仅适用于大学数学之前的数学范畴)
* m( h. I! `* }* z(不服来辩喔~)
eee4511 | 2021-9-7 03: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热爱数学的人一定不会想办法教给你如何爱上数学。
7 V8 E) K! \& _6 |" ?—————————————————2 |6 X& H: K* ]4 ?& R  }  _. {8 P5 R
每个人热爱数学的人也可能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
$ I# a( M( x$ @3 w* F! v% u- ^; b3 F
知乎上写下的第一条回复,从这个熟悉的问题开始吧。
% w& e- y7 d# D7 G+ R1 |0 j. j
9 Y# R& z, Q. l5 x本人从初中起身处竞赛班,虽不敢说自己有多热爱数学,但身边无论如何还是有不少数学爱好者。5 f2 h+ E( j6 o, `" p9 b
在你眼中的枯燥乏味,也许在他们眼中是震撼良久的美;你所贬低或仅仅是不屑的生活“模式”,也许是他们足以陶醉其中的生活方式。
7 p8 T/ q- ^( F3 Z) V热爱数学绝不是为了竞赛为了高考或者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这样的“热爱”却常是学习数学道路上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 s3 ~% h; A- V6 u; v7 {/ E- E热爱数学的人不一定是数学最优秀的人,但一定是从数学中获得满足感的人。! S0 }5 h; C7 P7 w% [+ Z9 {4 s& r
同学S自己创办微信公众号,总结整理高中数学到高等数学的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沉浸其中,也分享给他人。他自己在课余时间对课本之外乃至竞赛之外的知识了解甚多。(某次实践类课题他曾考虑研究四面体欧拉线)% @) l$ {  D3 R
同学W母亲是数学老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母亲曾发过的一条朋友圈——儿子晚上躺下睡觉后过了许久,竟急着爬起来坐到桌前,高兴地把自己闭上眼后突然解开的白天思考良久的题目。
$ i/ I+ I# P+ z( u5 z" ?
4 c2 M" ]2 y, s( ^* N3 Z当然,你无法想象一个热爱数学的人会怎样付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8 t! q  Z: o/ N4 l; u9 r7 K就像你无法想象一个愈加热爱数学的人愈少愿意用语言说出“我热爱数学”。& Z! |7 e5 b2 u! }

. Y; q" ^1 T- _4 R4 b3 ]他们用行动。
俺老孙去也荡 | 2021-9-7 15: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旦数院的学长写的~很让人感动~
! L- B2 X* d% R* e0 I- B$ G- l# ]" x8 T大概就是热爱数学的人会学的很幸福,不喜欢数学的会学的昏天黑地吧。
4 `* r% z7 V1 X2 }
% H0 r8 {& E' z2 r8 V: G) J“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行走其间,向外发现了无尽奇妙的自然世界,向内,我们看到了思维的千姿百态。又或许应该反过来说:我们向内看见了心灵的百态,将其投射于外在的数学自然的世界,将原本刻板的数字与几何人格化,变得摇曳多姿,成就了一个外在美丽的天地。数学的对偶空间,也许就是人心灵与思维的各样百态吧……
& ?3 y+ z! ~. A1 I- a在这个世界里,我永远只有深深地震撼,只有无尽的卑微的仰望。这里有心灵最深的深度,有崇敬、叹服、谦卑、沉静 ……沮丧放弃或不屈坚持。也有喜悦、自得、自负、浮躁……妙手偶得或踟蹰张望。这里有我所有的血性与张狂,所有的无奈与认命,所有的不屑与关切,所有与这个世界有关的无限的对话……。穷不尽构造技术技巧手段,穷不尽思维方式方法哲学。这里的世界永远漫天黄沙,又永远白雪纷飞,抛洒出一片无可比拟的姹紫嫣红,一种心绪万千,不知所止的激情。”
4 {+ D1 [! n8 X9 _http://mp.weixin.qq.com/s/t_c8Ux19rwi2ngCCdpZMnQ
不请自来。4 r- b/ Z6 o5 z
有答非所问之嫌。
/ ~0 |& z9 B( b, i3 d这是一个合适的问题。我忍不住想来说一说 " G, P# [' u* y
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卓群的智力也没有足够的积累。在大家都在谈数学美的时候,我却感觉不到。
% W5 F: }4 K6 ?" U我是一个名词党患者,专业挖坑。0 d) ^& S, j: r/ i* e) Y
起因是科普书上看到现在物理的主题是对称性和守恒..利用对称性构造作用量,去找到相应的守恒。emmm,守恒不很普通吗?普物里面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不就是了吗?对称不就是几何对称,两面一样吗?以我目前的学识,应该看得懂吧?   咦这守恒和对称好像和我学的不一样?宇称守恒是个啥?哇这好吸引人啊!看得心里面跌宕起伏。可是科普终归是科普,停留在科普层面有点不甘心啊。去打开专业书,emmm这...都是些啥?群论是个啥?量子力学emmm?一堆符号这看得懂个锤子?
+ G3 y3 G7 ^- U, V/ K# v6 H! I可是,我的性格他不允许啊。光看懂不行啊,还要会用才行。我决定我要去学它,学懂它。这可真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 f9 |  m+ E+ c# r7 T- g量子力学嘛,物理路线。于是开启了四大力学学习之路。emmm开头理论力学就绝了。虽然我是牛顿忠粉,不过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好像有点强啊,拉格朗日方程不要太强!最小作用量原理是个什么神仙原理?变分法这么nb?学!这里我又开了两个坑,一是分析力学学着学着看到了一本书《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这名字nb。可是我咋看不懂啊?微分几何?流形?辛?wtfk?力学的几何化?二是本科力学,总觉得拉格朗日和哈密顿框架在物理上这么强,在我力学上应该也有点应用吧。于是找..还真找到了——钟万勰院士。一本《应用力学对偶体系》又把我炸晕了。每个字都认识,可是连起来是外语吗?我意识到我数学就不行。学。3 o9 Y, D  ~: `* D4 Z6 ^7 b
群论嘛,数学路线。群论之前要学抽代,抽代之前学高代。现在又来了一个新坑,流形。流形需要啥...emm,微分几何。学着学着,我发现总入不了门。艹,这时候心态最爆炸的。高数交给我的那些好像有不够啊。我决定重学数学分析。emmm要不,应数专业走一遭吧。上限流形和泛函。实变函数学十遍,泛函分析心泛函555。
' ^9 E& f/ J* t$ H4 `; w这些是我目前的经历,我目前大四,大三下才来了这些兴趣。我发现我对它的热情依然保持着。我放弃今年考研的机会,我了解自己,如果不处理好这些,即使上了研究生也会很难受。所以决定推迟一年考。
4 j/ x/ K; D# J9 _, \. a9 R4 a5 E这些东西与我的专业很陌生,一开始都不了解它们,谈何热爱,谈何喜欢。你会对陌生人钟情吗?当然不会,除非他长得漂亮!对,我就是一个看““看脸”的人。对称性这个词太漂亮了,字面上很美对不对?所以我要做一个lsp,看他究竟是个啥。
% F. w6 T8 U" |5 ]' u# u所以吧,我觉得我应该是学着学着就热爱上了。什么样的体验呢?应该是理解的快乐吧。普朗克有话说:“我并不期待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和物理和数学和力学理解万岁。
: @5 `# y# x1 N3 ]& n4 [学生时代即将over.2 D! K% O! Z2 D' r
PS:普通人的遗憾,就是只能去了解,但做不出什么贡献。要是自己是个天才就好了,更聪明一点就好了
睛盛电袋 | 2021-9-8 09: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很干净哈哈哈
天空537 | 2021-9-8 1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学深了发现自己仿佛在研究哲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