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来听故事的么?如果是,那么你算来着了!. c% O( L- S g( A- D" I
6 J( R' m% `0 g; Z
已更新完
! y3 f# E" l# {3 O9 g5 h) R; I作为户外风光摄影师,肯定少不了户外探险,那也自然少不了这些年户外露营那些事!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相信每一副作品的真正酝酿,不是曝光所需要的那几秒,或多少分之一秒的时间,而是在抵达拍摄地,打开快门之前我们在一条既消耗体力又耗费智力的旅途上经历的漫长体验。天地之间有大美,一山一水一世界。关于摄影,再完美的技术,也不过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已。摄影的乐趣则是更多的在于跋涉、拍摄和分享的过程。
8 N; b/ j* _3 {# J" @. G
一、零下30度的守候
9 H& }% T' L7 L/ A' Z" c, V3 a2 _6 A7 p, O. r' ?
为了拍摄广袤的林海雪原,独自一人背着帐篷走进了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深处,这里没有人,更不会有什么住宿条件,这里积雪足有一米厚,气温零下四十度,要想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活下去都困难,拍片就更加的苦难,北风呼啸,吹过雪原,在雪原上留下风的痕迹,我只好在雪原上用工具挖出两米长,两米宽的雪坑,把帐篷一半埋在雪坑里避风.还好带了零下四十度温标的睡袋,但是到了晚上,风很大,吹得帐篷好像马上要散了,我冻得要死,只好想办法不让自己冻死在这里,还好我带了气罐和烧水的户外炉头和锅,我打算融化一些雪水,烧成热水,灌在保温杯子里,喝一点热水,然后多余的水可以放在杯子里,把杯子当做热水袋,放在睡袋里,让自己暖和起来,可是气温实在太低了,气罐的气不能气化,气罐根本点不着,我就用手搓,摇晃着气罐有10分钟,终于气罐燃起来了,也成功烧出些雪融化的水取暖,就这样成功在林海雪原里面露营了一晚,天道酬勤,第二天早上给了个非常好的火烧云天气,我徒手爬上防火瞭望塔,拍到了这张林海幻境。$ X1 S% e+ G: }' f1 b- E
使用nd1000拍摄
* e* h; [' I( p: W
三月初的银河
6 J5 a& k5 L% K1 s! N9 Z8 M- P" ]
林海雪原重装徒步' W8 W2 `) u, T! K
8 s3 S! U/ _" z9 l9 ?
( b, R" W% Y! ]% H8 [* N6 i
二、露宿石头缝5 ^" Q8 R- I+ H6 D1 z
( L. c) n- H, s
石头缝下,无帐篷露营
% @& h+ }1 x' a6 A
Thomas
! y( n) s* ]$ }% ?
石头缝外面的世界
; G$ L' ?! u$ C7 Y; Q A) u0 t# nfitz roy的月照金山,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和 Thomas 露宿大石头缝?因为去fitz roy的这个峡谷要徒手攀岩一段小悬崖,而且根本没有路都是乱石和碎石滑坡非常难走,走夜路那更加的危险,于是我决定还是白天轻装进峡谷,不带帐篷,带着睡袋在大石头缝里露宿,就是为了拍摄最美的fitz roy的月照金山。有两个国外摄影师看我和Thomas往峡谷里走,觉得肯定有什么机位,就尾随我们进来,到了悬崖下面,我们稍作休息,调整背包准备攀岩。两个外国摄影师问我们:“路怎么走”?我指了下悬崖上面,说:climb。老外有些不敢相信: Are you kidding?
y6 k. S( K/ H) E1 O; x
巴塔哥尼亚月照金山7 N& t: i1 @$ d* w) @1 K0 {; o
三、珠峰东坡失联事件" q) `/ i% _; O7 ?4 ~1 A
2 F/ L: O. p% C0 L" v
路过的驴友拍摄到的我的帐篷2 }4 S; ]. q% Z
很多人关心帐篷空着一夜未归到底去哪了?& ?: O& i3 a; p) ~. k* J
. ?# ^5 e( Z# y( H, N1 k2 n0 l我喜欢户外solo拍摄。每天白天就背着38L的小鹰背包在山里踩点,肯定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背在身上,我以热嘎营地为根据地,把帐篷扎在那里,在周边探索。有一天我出去探索,因为东坡现在有2G移动信号,我就没有带inreach户外神器。只带了一部手机(有人发现帐篷里还有手机,那是联通的号,没信号,没带,其实有两部手机)。移动那部手机提前就下载了google离线地图和GPS徒步轨迹,加上有移动信号基本可以满足户外需求。出去探索到下午四点多(8点日落天黑),到了朗木措营地,一个新开发的营地,我第一次珠峰东坡的时候还没有这个营地,这个营地在山上,山下的时候还有信号,到了营地刚刚好没有信号了!正好偶遇kaka的队伍在这,我一问正好有队员有多余的睡袋,就借了个睡袋,拼个帐篷,明早可以在这里拍摄日出。有队伍很好奇热嘎营地我空着很久的帐篷,打开看了,发现身份证等个人物品,以为我发生意外,联系我的家人,并报了警。
" j1 @' h& c' O# F! b6 Y5 i. o( W c! T8 H! n k2 F8 g, _
2 K4 s. k% I2 a* k$ ~) W8 E
那么我是怎么被找到的呢?/ X C& y4 @3 Z# @ [
$ _7 i, ~+ L- N. C0 |" l: Z* ^% Y 其实我是自己出现的...,第二天早上11点多kaka到远离朗木措营地的地方上大号(因为朗木措是湖,要保护水源),正好飘来一个短信信号,回到营地kaka一看手机是thomas的短信(都是汉语拼音),内容大概是说:我失踪了...,我这一想肯定是我没带inreach,我媳妇着急了,昨晚没和家人报平安(之前每天都保持通信)。于是我赶快跑到山体边缘找信号,给我媳妇打电话,电话通了知道,有其他户外团队经过我的帐篷,发现空的帐篷很久,以为我出事了,报警了!完全是一个误会。我问我媳妇几点报的警?我媳妇说9点。现在时间12点,我赶快让我媳妇联系警察,告诉他们人没事,别找了。! F/ C& u, Z8 e
( E1 u6 A; o+ W5 t, H8 k' `
- W* ^4 o$ L. u' r$ Y
为什么我要一个人solo珠峰东坡呢?
* ]! M* t% S7 v' z3 L* Z) W6 ~0 n# b8 p! \) P. _& P2 H
这要从第一次去珠峰东坡说起。2014年第一次到珠峰东坡徒步,是在8264户外网上AA约伴,约了几个户外的一起徒步这条线路,那时候这条线路非常的原始,我也拍到了非常震撼的马卡鲁峰的火烧旗云,并作为《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的封面。作为当时刚学摄影的我无疑是非常大的鼓舞!但是当时有个遗憾就是到了这条线路最后一个露营点,也就是最美的措学仁玛营地下了大雾,什么也看不见,而户外队伍一般只在乎的是我“来过”、“走过”,在乎整条线路的完成,不在乎是否拍到!这就跟摄影有很大的矛盾。其实我是不想出山的,但是也是被迫跟着队伍出山了,这就给我珠峰东坡留下了遗憾,于是就有了2018年10月的第二次珠峰东坡之旅,这次为了能自由的拍摄我选择了solo!
2 z1 E- A1 z! S3 k3 K( Q
马卡鲁峰火烧旗云, [) O/ I4 D4 R9 P( `
2018年拍的措学仁玛雪山环抱4 q, q4 [9 d3 a6 B% Z. l
2014年 在珠峰东坡 4900米的白当营地露营
( f: } {# ?5 T8 S. t四、海王九岛荒岛求生4 t# Q% J+ J3 {- C& F# M# g8 s
+ T- p. m( ~. R8 B3 X" I3 a6 `0 @
有很多朋友认为管摄影师要壁纸,理所当然,不分享壁纸就是格局太小!看看仅一张照片背后的心酸和成本!: @0 C) y3 p5 t- I$ Q
2017年不计成本六次前往海王九岛中的无人岛拍摄,去一个岛屿六次?,而且只拍摄了一张片子。* X. |% K) k, u2 ]; c
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这主要是海景摄影的自然条件限制更加苛刻,除了天气条件限制,还有潮位限制,潮位太高根本没有露出的礁石架机位,潮位太低又没有水,光秃秃不好看,即便是潮位再最佳日期,也要趟着到胸口的水,爬到礁石上。。众所周知,潮位与月相有关,15天一个大周期,这15天内只有一天是合适的潮位,也就是说一年有24次机会潮位合适,但是在合适的潮位遇上完美的天气又是难上加难,可能一年能遇上一次真的是奢侈。自然条件苛刻不说,最重要的是,海王九岛没有潮位站,没有准确的潮位信息,只能靠大致推算。( X% r e* Y: B( J
0 Q; O, j/ z j
; V; ]& s% R# B- N6 r
汪洋一片,连个架机位的石头都么有
) o9 q0 }8 M" r0 l5 F' R A- G! M7 N! H. g
# t- K J1 X7 w- C在这么苛刻的自然条件限定下,我只去了六次海王九岛就拍摄成功,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每一次从沈阳到达海王九岛拍摄的成本是1500元,一张照片背后的成本到底有多高,细细算来已经近万元。每一次都是要从庄河港坐大船出发,再雇佣渔民小船到这个无人岛屿去守候最美的日落,而且太阳要刚刚好穿过石洞,这个与太阳偏角有关(季节)。这个无人岛屿其实没有可以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唯独一片20平方米大小,被海蛎子壳冲积成的滩地,会在涨潮高于海平面,可以露营。饮用水也是从大岛事先储备,带到无人岛,可以说生存条件是相当艰苦。刮风下雨,要躲到岛上一个6平方米左右的一个小山洞。就这样艰苦而苛刻的条件下拍摄了这张《圣象天门》。$ I( y' { r* g8 C: B) z. U& o' Z
# l# X5 M" W. `. d3 @+ G# `, y4 i b! [+ ^" g3 i+ X2 C w
图1、4是每次从大岛找渔民的船到无人岛,图2是露营的只有2米多宽,海浪推出来的海蛎子壳滩,图3是海上大风预警夺进岛上的山洞避风。图5、6把衣服全脱了,举着相机三脚架涉水到海中间的一块礁石架设机位拍摄。# g/ `- i$ G7 `. M' }7 G+ m9 v1 q
五、巴塔哥尼亚大风与暴雪
S) d7 }( x7 I
/ j3 f4 Y( Y. \% B) N5 Q
暴雪过后的托雷峰
4 ^; ?! p; y- w6 Z, M4 V: {
7 f6 m" z L! n0 \7 A
! o E- ~9 E: g' a; ^9 J) m, Z9 t我的inreach有铱星通讯,可以一美元获取一条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得知明天有超大暴雪,thomas决定下山躲一躲,我觉得雪后必有大片,决定留在营地坚守阵地。果不其然,半夜下起大暴雪,虽然我的营地在树林里,早上醒来,发现帐篷顶已经快贴到我的脸上,整个帐篷都被暴雪压塌。这个红色帐篷是thomas的(我的帐篷在山顶开了分基地),估计是底层防水坏了,体温将附近的雪融化,渗了进来,睡袋也湿了,超级狼狈的!推开帐篷,外面银白一片,超震撼!
5 Z6 G) t/ A* N3 P
& `! l4 r& [4 z4 A% \) j% f
1 d5 d, o" m6 Z* _$ F
被暴雪困在帐篷里,帐篷底的雪滑了,渗了进来- T( D4 f3 `7 C+ D
巴塔哥尼亚不但遇到大雪还有大风,感受一下我在山顶营地的大风。& r/ c; b1 w* G4 i9 w2 G, a$ p% T
六、荒漠探险
# H7 f" o8 m3 [0 p o
& r. l* P0 Y/ k8 ?- o3 G
昆仑山无人区露营3 K! ?$ a- z2 _7 J$ E% i% U! C
2020年,由于疫情,尽量避免公共交通,于是就和我的酷路泽FJ开启了2020年无人区自驾探索之旅。曾经穿越新疆大海道,巴丹吉林沙漠,昆仑山无人区、祁连山无人区。给FJ安装了车顶帐篷,还在帐篷顶帖了太阳能电池板,把他打造成一台移动的摄影工作室。在鄯善大海道为了探索机位,迷了路,还好偶遇一伙新疆在无人区捡石头的人,也教会我如何鉴别宝石。1 S3 K' E: q0 B
在大海道捡石头5 g0 x, ?1 h$ }0 H/ Y* N. p: C
巴丹吉林沙漠在沙山顶守候银河/ N& Y6 W9 i# t; D2 f
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与银河2 S& I; S1 n& e0 b6 d, i4 Q6 j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32830347984073113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七、七十二小时的等待2 x6 l# S! E K$ ]. f- Q: l' ~
4 P2 A# K) N Z2 Z- p/ Y, r
年宝玉则上日干措垭口重装上真的难度挺大,冲锋裤在登山的时候裤裆都被扯开了,上来不容易,结果天天下雨,只带了6-7天的口粮,粮食耗尽,为了等待一个完美的日出,在上面干喝水撑了三天四夜!最惨的是帐篷还漏雨[尴尬],某国产帐篷,我p掉了它的logo,它不配拥有logo!为什么这次带这某国产帐篷,因为之前海岛探索的时候,比克尼斯发现飞溪不能在岩石地面上自立,就是不用地钉和风绳不能自立的帐篷,结果就买了个国产能自立的,结果这次户外徒步吃了大亏。2 g9 q" r% Y/ C; d) D0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