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HiFi作为兴趣爱好真的好吗?

[复制链接]
成都个人出租房 | 2021-5-20 05: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 ~. A. Y& W" w先去asr等论坛和各种书籍中学习相关电声知识,用哈曼how to listen等软件和网站训练听力,盲听不同码率的音频文件,不同的电声设备,学会辨别。
* L- C- p# P$ R  E% q再去找几本专业书籍去设计制造相关的理论知识。* I9 w6 i+ `, w2 F- \" U4 ]
然后从DIY某单动铁耳机了解耳机的设计,从自己更换第一颗运放了解放大器的设计,到自己设计多单元多分频扬声器,自己设计耳放dac等设备。
. a5 z7 u; k" U4 v( C' K( @既能学习知识增长学识,又能广结好友。
/ e1 ~# I# T5 M) [至于花费问题,买书和上网画不了多少钱,跑外地逛展会花销也没有太大。
0 f; S/ B: p% k买东西太花钱?iec711的仿制人工耳没有贵,国产音频分析仪价格也可以接受。, o9 X' J. N8 U. {' K/ ]
即使实在没钱,到了DIY某耳机的那一步大概就会有一群奇怪的人来问你那玩意怎么卖了。
123473614 | 2021-5-20 13: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首先得明确一个问题,我玩hifi是为了什么?
' ^) X- Z# K9 ]4 M" q是为了贵价器材的满足感?是为了在烧友朋友之间交流时的优越感?还是说为了更“极致”的声音?5 z& |- z7 n! {: t* m
人活着有一点很重要,能清楚自己要什么;《黑客帝国》里先知对救世主说,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你来我这只是想知道为什么;选择不难,难的是知道为什么
* s6 L3 U" G+ I" s2 a对我来说,hifi作为我从10年来到现在的兴趣爱好,总体还是好的,我通过各种器材感受到了喜欢的音乐原先感受不到的细节,无论在家还是外出,戴上耳机,给我这种内向的孤独患者一个逃避的独立空间! o( S6 L5 B* o( Q$ s" @$ \
我也曾经像你一样,有段时间一接触过新鲜玩意就恨不得马上入手,但后来我接触了大家坛二手区,加入了闲鱼,于是我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以至于我现在帮人推荐也会先问一句“你接受二手吗”
5 n. g" r6 s2 X# r! T如今的环境应该说比我当时好多了(对试听体验来说),你可以选择一些专门出租器材的店家,你也可以去各大展会,当然不怕折腾闲鱼收了听过一整子新鲜劲过了再出掉回血,有时甚至是白嫖(只要你保护得当),我当时根本没什么展会,所在城市也没有一家耳机店,只能趁每次考试去上海南京才能过把瘾9 f8 R6 W0 G' s8 h. M
当你把市面上大部分主流器材都玩过一遍了,你会形成自己的“听音观”,你会知道什么器材是真正适合你的(当然也需要适当的学习相关知识),你也不会再狂热的关注在器材上,回归音乐本身,我们的初衷,不就是曾经被一副耳机震撼到:原来我一直听的歌居然还有这么多细节) u& T* P" ]* r. v" H
想想你要的是什么,放弃对二手的固有意见,你可以玩的更舒服,也更轻松,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或者向我提问,愿音乐本身始终伴随每一个烧友的内心
天空csw | 2021-5-20 22: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最近有个个人感悟:人生很多美好的东西,都需要探索,您不探索的,永远不知道它到底多美好
# S3 J( W2 D" I& a' I1 L7 S; V7 u# ^/ Q其实不仅仅是HiFi,包括很多爱好,比如跑步,骑行,驴友旅行,爬山等等,其实都一样。
# k3 l" E4 f+ Z- ^把***作为兴趣爱好真的好吗?
+ Z+ S7 k2 G$ C2 L3 X; K! Y! p好不好,只有自己来判断& r; b( G/ r5 s& C
喜欢足球的人,自己看每场球的时候都很兴奋,可能在别人来看是个傻子;而球迷本身,是沉入对球队球星的感情,几乎和球队融入一体
  S) p) d0 b9 {% [5 P( T. V喜欢骑行的人,一个车几万块,为的是更好的骑行感受,更远的骑行距离。这在别人来看,可能觉得完全没必要;而这些人,只有他们才清楚这些设备和器材对他们有多么重要。4 Q5 y  t: B* h. x4 ]
喜欢钓鱼的人,全套装备算下来也不便宜,再加上之前学习过程中交的学费、耗材成本以及鱼塘老板收的钓费,买几十斤鱼都可以。可能他们才清楚整天对着河面守的这些时间对自己的意义。* L. a" j& P5 @; ]
喜欢HiFi的人也一样,其实和更多爱好一样,有些人想去体验,想去找更多的乐越,想去见识更美好的东西。
8 b+ `# n+ S: p) f) N- W其实,爱好本来就没有好不好,只不过是一个人生体验,HiFi圈更古老,更小众,是对更好的音乐和声音的追求的一个体验。8 X# ?# n1 A( S& P( G+ D$ Z' ^6 c
很多事情,想体验的时候就去体验,没有什么不好的,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把握度就可以了。比如结婚前不去旅行,你会发现当您有了小孩特别上小孩上学后你将很难有旅行计划等等,有些东西,过了也许就没有机会再去找回
; g2 c9 l/ \9 n一大早看到这个问题,忙完了刚有时间回答。有感而发,看看就好,哈哈
小痴痴狡 | 2021-5-21 06: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你要从 好就是贵 贵就是好 的怪圈里跳出来。4 ]% W4 n1 [7 U# F% M* A
你一旦把价格和档次当回事儿了,你就会在意你的钱花去了哪里。这个时候你就会去积极地寻找贵的音响听感上的特殊之处,这个特殊之处就变成了所谓的「贵的味儿」。类似的情况有,所谓的电子管味儿/黑胶味儿/模拟味儿/偶次谐波的温暖感/空气感……等等。
/ D& q8 Q1 g) f只有不在这个怪圈里,你才能客观地看待设备和你的喜好,贵的味儿不一定是好的东西。你要听的是准确的声音,而不是被商家定义的声音,不要被消费主义洗脑。1 s* p2 v( ^3 p/ T- H7 d/ |, K0 Z) ]5 P
我听过百万级的五分频民用系统,我觉得普普通通。日常用棚里几十万的监听系统录音混音,我还嫌高频略亮。调过10只为单位的双18寸低音阵列,能量能把心脏病都震出来,我现场全程隔音耳塞。用几千块的近场音箱审听也挺好,听歌我外放也无所谓,汽车音响我改都不想改,觉得原厂选配的最好。耳机,我用的也就是铁三角m50和飞利浦费德里奥。耳放和播放器?不存在的。5 Q( H& X; ?  p- j. {, n
平平淡淡才是真。
于春杰良 | 2021-5-21 08: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不支持能写这么多讲解文章嘛?
. X8 w+ J# r8 l, C8 _理性派HiFi人总要有些爱好,HiFi,我说的是和声音有关的那个HiFi当然好啊。听音乐嘛,陶冶情操,好声音体验自然也好。但问题在于玩那个和声音有关的HiFi的人,我这两年一路看下来,其实并不多。而另一些人所谓的“HiFi”,你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其中一些影响。- i( a6 z6 X* i  E! \5 M# f2 u4 A
例如:) q8 o# R5 W0 ]% ^/ d5 z% U
    看数据就是木耳,不看数据就可以立刻变身成金耳朵讲理论就是不懂实践,从来没有任何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的只要否定和无视现有声学权威和严谨的实验,就是最懂实践的专家一分钱一分货一耳朵区别耳机是艺术品,科学无法解释,但有些人可以解释,即便他们可能连最基本的听力测试都过不了
      R' f: V5 p" H- S
理论没用,科学实验没用,盲听也没用。也就是说听音和与声音相关的科学实验都没用,就发票有用、logo有用、情怀有用、信仰有用,甚至骂人都有用。那你说这样的“HiFi”和声音有啥关系呢?
' `) ^: M; G$ H/ M, Q 把HiFi作为兴趣爱好真的好吗?-1.jpg 鬼斧神工119:耳机音质与价格的关系,耳机音质与频响曲线的关系。(重制总结版)其实说句实话,那个“HiFi”圈中的很多说法,甚至连基本的逻辑都说不通,更别提是否有实际依据去支撑;是架空世界观的,是超越现实存在的,是意淫出来的。但有时邪门的是,恰恰是越虚空越邪门的说法,很多人却迫不及待的恨不得坐着火箭去相信。% Q4 Y# t( N- G" G+ V3 g) S! i
有悖常理的是:音频评论家的意见受到格外的尊重。为什么这些人被放在如此被信任的位置上?他们所进行的听音测试违反了最基本的消除偏见的原则。他们没有资格认证,没有业绩证明,甚至不能提供一张听力图表来告诉大家他们的听力是否受损。他们拥有强大的文字能力,能够把他们认为自己所听到的,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而更加糟糕的是,正如我们后面将要讨论的,大多数音频评论家不能提供有效的测量方法,因此读者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印象。
+ ~" |3 Q. J- o# x' H——Floyd Toole博士
鬼斧神工119:关于AKG K371与Eagle的严正声明花几千块买个所谓的“HiFi耳机”就摇身一变成为虚空艺术家,虚空有钱人。甚至到处在谩骂歪曲,以骂人为荣,以科学为耻;没错,科学对于这个圈子的一些人来说是贬义词。甚至连最基本的什么是声场都不知道,音箱和耳机的区别都不知道,更别提能听懂声场。4 S5 u7 z1 \0 `. s
这样的“HiFi”如果作为兴趣爱好。我只能说一切要按照基本的声学原理、心理声学。
2 B, ]( k, C* d6 t鬼斧神工119:HiFi入门书籍推荐鬼斧神工119:心理声学概述,客观与主观,两个世界的桥梁<hr/>回到你所描述的关于你目前的心态和状况。从你对你目前的描述我可以得知以下几点:5 S7 F  r/ I  B6 E6 v9 [
    学生玩耳机家境贫寒6 j1 V- T# A- m1 L; ?4 M8 s
而且似乎正在陷入很多发烧友都曾有过的烧钱阶段。我这里还是以引导建议为主,通过提几个问题,让和与题主类似出境的发烧友先思考一些问题,进而明白一些道理。2 {! [- a# o: N  b$ s
首先,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HiFi耳机并不能HiFi,只是名字里有HiFi。为什么会认为耳机如此发烧?如果能跳出耳机这个圈子,还会如此发烧吗?5 [6 }7 K; O: D, E7 J
鬼斧神工119:耳机和音箱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好?鬼斧神工119:如何评价一套HiFi系统,如何进行主观评价?其次,为什么耳机发烧要好几万?耳机真的要这么贵吗?贵的耳机真的一定好吗?真的要花很多钱才能让耳机好吗?
' I8 I: T3 }+ R$ B& \鬼斧神工119:耳机音质与价格的关系,耳机音质与频响曲线的关系。(重制总结版)鬼斧神工119:虚拟耳机实验以及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启发。鬼斧神工119:关于耳机EQ调音和虚拟耳机最后,你的听音能力究竟如何?貌似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听音训练,也没有听过一些高品质的声音(因为貌似还处在只玩耳机的阶段)。是否有可能听音能力也像之前有科学实验调研的这样,听音能力几乎为零?更多的是一些你所谓的对耳机商品的执念?1 L' V; ?6 {; X
把HiFi作为兴趣爱好真的好吗?-2.jpg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290022432221519872"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还有最后一点,看了你的描述。其实经济能力相对较弱,但又很想持续不断的烧钱。为什么要烧钱?真的有必要吗?你所追求的某些“美好的东西”是否只是资本营造出来的一些概念?4 G$ w* `$ b0 }  b5 D" q/ H* j% q
鬼斧神工119:消费主义是如何坑害发烧友的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所谓的“资本的力量”?如何看待四部门联合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监管约谈?想清楚和弄清楚到底追求的是真实存在的声音,还是只存在于脑电波之中的声音。这世界上好东西有很多,真说HiFi好的音箱确实不便宜,好的声学环境更不便宜。但是否值得为之疯狂为之辗转反侧?是否好东西就必须要拥有?尤其是经济能力可能还不足以支撑的情况下?
zpy2609833725 | 2021-5-21 15: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好的放一边。
- i! |  R  Y7 o关键是不实用,这是一个门槛极低又极高的爱好。这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没有玄学存在的空间。既然是学问,门槛就很低,只要看书就行了,鬼工推荐过很多很好的书,看完,你的水平超过99%的发烧友了。3 C2 {* L+ `+ R6 H4 ^5 }" R1 ]
但是要实践的话,门槛又极高。首先耳机是不能正确回放的,请知晓。而我接触过的烧音响的老烧,其实都不够有钱,他们也许有几十万的设备,可回放环境几乎抵消了设备提供的作用。! l5 W6 {+ n8 K9 ~/ m7 y
普通的达到录音标准的声装,大概20平方面积30万左右。听音室的装修,基本是这个价格的2倍以上。参考调音室可以到几百万。声学实验室连一般的专业人员都接触不到,价格就飞天了。而且,这些都不算里面的设备。) W0 J1 W; p2 N" |
有了硬件还不够,最好是能参与全流程的制作,这样,你才明白现场的声音,录音的声音,混音的声音,回放的声音的区别,以及你想要的效果。8 J! Q# B' x. Y- w4 Y* A% q+ l
这一套下来,就按门槛最低的私人录音棚来说,也要上百万的投入和几年的工作经验才谈的上会hifi。3 y" P5 z" ^8 P( S
光买设备听,很容易形成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 ], o, u9 D: {
我个人的建议是,好好欣赏音乐。有条件买一对iloud mtm 。
123472974 | 2021-5-22 01: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烧的毛病,简单来说是听得太少。0 P; V5 p5 D( t7 F$ [: W7 W

5 U- x6 T# l5 V) R+ h5 i
4 F7 d2 H$ K0 K  I$ [治疗方法是以毒攻毒,去展会听一轮都买不起的搭配,或者直接去音响展就搞定了。
# `# o4 q; s8 n- L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几个事情:
& P" m8 U2 @- j, N! Z0 [1,某些卖得便宜的搭配,可以和卖得贵的打得有来有回
& j0 B% P9 g7 `* h, K2,某些卖得贵的和别人的比起来,其实做得挺烂的
4 {( O, \+ D' U! l  e* g/ K) w8 T6 Z" C3,展会里你最喜欢的,可能全都是你短期内买不起的。
1 N7 z: ~/ v6 x; G
$ I1 @# K6 Z+ R! T& f. r8 l7 R$ Z: y4 V% D+ e9 L) N% {& d& G/ u. ?& \
当你喜欢的旗舰搭配超过2-3套,或者干脆更多,你就会看开了。7 D- A$ y1 E& C
$ ~& E1 ^+ M) X" _: P; Q& a& }
! a* p- a7 Y& w+ l* T2 v, [& D6 ~
然后你会发现还是买CD或者流媒体更便宜,就能回归初心了。  u- g' Y# e6 T
不过这里还是提醒一句,最好玩流媒体,CD买了也很难停下来的,前两年我瘾上来了扫中古扫到爆炸,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上半年国际邮不方便就暂缓了,到现在还没怎么买
法拉利看刀宰 | 2021-5-22 06: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直接看题目,直接答这题绝对答远了。
7 c& c  R/ L- S8 f- [  M: g) Y答主这情况明显有点走远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兴趣使然,我也是这样,很多钱都花在这玩意上面,不说是不是HIFI,就算是其他爱好您也一定会这样,比如球鞋,机械键盘什么什么的,您也知道这样不好,道理都懂,但是看上一耳机还是想不顾一切的拿下是不是这样。
$ c6 o( Y/ B& P2 ~7 J建议您一定要克制,这已经不是爱好不爱好的问题了,有点病态的感觉,有瘾,我08年玩到现在,手上耳机不下六七十只,加上有的没的耳塞不下100只,但是我就2只耳朵,一天破事还多,原来忙得时候几乎一个月5个小时都听不到,但是还是在卖,卖来又不听,就堆在那里,几乎钱都花在这上面,所以明白你的感受,我也用爱好来解释这行为,但是我知道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爱好的范畴。4 }6 N! {# `- @4 t3 D5 u0 e1 H* H
所以建议您需要克制,当看上一个耳机的时候冷静一段时间再说,或者耍个女朋友啥的分散一下,还是那样克制,一定要克制,不然后面很恼火非常恼火
明时代邢nm | 2021-5-22 13: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想买个SVS的低音炮
4 p. U; B: O  o& F$ n4 h% s因为这是我Hi-Fi系统最后一块拼图
  ?# M8 u3 O$ F7 o, j6 e但因为它太贵了迟迟舍不得下手(799美元)
0 E. g$ v6 l- H
- G# f! y( h" b0 n6 i/ s* d( f$ R0 ^3 R: a+ s# G; u5 r% K
后来我发现其实
' U8 w: T2 I0 i8 c0 z( L3 J+ s4 j给老婆买点化妆护肤品就轻松花掉了2 s+ ]% u) ]: X% P& Z
三四百美元7 H2 H% J" m6 Y4 z8 d+ V0 x
, I! F3 i9 Z0 W: t- n0 o) a3 ^
9 ^5 v+ X; J2 ~: D/ G
嗯,再过一年  {: a  X5 q% @
我的低音炮钱就全搭进去了
潜伏550 | 2021-5-22 17: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回归本质,是热爱听音乐还是折腾器材。HiFi作为一个爱好本身是健康的,和热爱动漫、电影、摄影、集邮没什么本质区别。当然折腾器材本身就是HiFi发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是乐趣的来源。只是要弄清楚主次,更好的HiFi设备是为了听自己喜欢的歌而存在的,而不是买了一套好设备才考虑找某些歌来发挥设备的作用。就像有些人喜欢摄影,并不是喜欢摄影这个行为本身,而是享受器材更新带来的乐趣。HiFi一样,电脑硬件发烧也一样,都有纯粹的器材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