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欢这个题目改成:不喜欢动画片的原因有哪些。. \ F- j9 E8 F; q
! y3 ]1 c. c `. V
因为|动漫|是一个专业词汇,如同cosplay、搞基、红学一样是少众人士的爱好,而动画片才是每一个儿童都喜欢的好东西。8 O( u% `" F- E; X
1 K2 E2 P" D1 R7 ~& D每个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因为动画片的线条简单,画面通常很柔和容易分辨,不像电影一样场景复杂多变,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非常非常复杂,对于一个处于脑部发育期的婴儿来说,他看不懂电影里的东西,也可能看不懂动画片的故事情结,但是他更加容易察觉动画片里的动作变化、线条变化、色块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等,进而激发本能而感受到兴奋和愉悦感。/ m( X+ X4 l3 @3 u! s4 s. c+ {
3 |. W3 N, n( p( s; |4 W0 H) c
好了,在此补充一个词汇“自我限界”,动漫里面很喜欢用这个词指代主角突破了自我能力而短暂地无敌了那个阻碍主角无敌了的东西。这个词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挺无趣的:“指人们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并且,自己与其他人或物又都是互相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学界之所以这么解释,是因为这个概念源自于婴儿的发展,在婴儿一开始其实没有意识到诸如床铺、枕头、甚至是自己的妈妈其实不属于自身的一部分之前,婴儿一直以为全世界都是一个整体,全都是自己的一部分,饿了就有奶嘴,困了就关闭这个世界,甚至以为妈妈的摇篮曲是自己的声音。婴儿从不能区分世界和自己,到能够产生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这个世界很残忍,经常不能以自我满意的状态运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各种无理取闹各种折腾都是婴儿试图反抗这个残酷世界规则的努力(插播一个题外话,家长溺爱孩子到一种境地时就会阻碍孩子自我限界的诞生,让孩子以为“老子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蒙多想去哪就去哪”,然后就出现了成年期的青少年泼女朋友一脸硫酸、开车撞同学、把强X女性当做对方自愿发生性关系等等奇怪的案件发生。),最终,婴儿在各种碰壁和各种挫折中学会了自我限界的能力。
2 l q( v8 a9 w. \" s* M' v' K3 ?! Z. |% E( @7 G
好了,在此可以简单分为两个维度的四个方向来看看。一个维度是对主观世界的欲望限界,一个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力限界。
9 q; C6 ?9 _( z7 N) ~9 U2 {" t0 }& ?3 k2 q
方向一,维度1:主观上主动去操控这个世界的欲望,就是我们想要操控世界的心理欲望有多么强烈。) W2 I2 |/ U. l" v! P6 d
这个方向也就是大多数动漫狂热爱好者的动机源头,明明知道动漫、小说、电影、电视机都是假的,是虚幻的故事情结,但是从小到大都对动漫等作品乐此不彼,少许变化的是随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复杂化系统化之后,会追求更复杂的设定、更庞大的世界观、更严谨的逻辑细节、更有感情感染力的动漫,以这种方式来让自己进入“这个世界设定比现实世界还复杂有趣百倍!”的幻想。
" O; `. \- ]0 i* w+ p! n$ o% y2 J( @: E% {
方向二,维度1:反向的维度不是不操控,而是躲避外借对自己干扰的欲望。
' h2 M' b M5 {' w5 o 这是很多自闭儿童或者有自闭倾向的人的心理障碍源头,他们喜欢一个人呆着,带着自己能够掌控的一切例如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幻想、自己的理性、自己的各种察觉变化,去细心的感受自己能够掌控的一切,尽量躲避外借的干扰,不愿与人交流,毕竟人与人交流时的互相影响产生的感情波动太大太恐怖了,他们会喜欢科学实验,喜欢铁球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地落在预定的地点,喜欢这种能够掌控一切的感觉但又极端地排斥能破坏这种感觉的东西(主要还是躲避人类啦)。程度弱一点就是强迫症?
1 g% y, j; z D) U4 O6 Z' r9 [+ S& @9 v' W! b" q0 |
方向三,维度2:客观上我们的能力限界,就是我们能够对这个世界有多少程度的操控能力
/ d* W: b0 e* e, X, `- ?5 V 虽然我们不能用精神意念操控妈妈,但如果妈妈比较好,感触能力不错,又不会忽视孩子,那么就能够与孩子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孩子就能够学会如何友好地影响妈妈的行为,怎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的环境。于是孩子会变得很有探索欲,不断尝试扩充自己的能力限界,不断去了解并掌控这个复杂又未知的世界,并因此而着迷。这也就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下玩电子游戏时能够体验到的那种惊喜感。
, @5 e0 N, `6 @( v8 C
! v4 S2 c* N' q, k5 _方向四,维度2:反向的维度,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u% N8 G( `8 l1 C u' R
有很多孩子在知道了能力限界这个东西的时候,也曾经挣扎过,努力过,反抗过,可最终当他们放弃了抵抗,在内心深处承认了世界是不可被改变的,自己的身体永远不能飞起来,圣诞老人从来没有给自己送过礼物,动画片里的超人一定会赢也是假的,当承认了这一切的时候,反倒松了一口气,那种释然的感觉让他们得到了新的愉悦感:我不是世界的中心可是我任然可以继续存活下去啊!于是他们在看到同龄或者超龄的孩子还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会有些轻蔑的吐露出“你这么大了还看动画片啊。”这类暗指对方“你怎么就长不大呢?”的疑惑。/ e1 d5 n- C1 g5 C7 |7 d8 j: e
1 A$ f& \$ R, y8 L; _$ i最后做一个不是总结的小结,其实也没有什么谁能鄙视谁,有的人选择了放弃与重生,有的人选择了逃避与专注,也有人选择了幻想与赤心永驻,这是我们的道路,是年幼的我们无法选择的必经道路,不是说你想怎么选就能怎么选的道路,知道了这些之后你也无法马上变成第三方向的自由开拓者,那些孩子出生在一个非常安全非常安逸长辈们非常有实力保护和照料家族的家庭之中,他们的起跑线早就远到了我们所不能及之处,甚至我们关于“起跑线”的概念和紧迫感都是我们才有的心理缺失和家族缺陷之处。但在最后,还是想补充说一句,世界如此精彩,人生如此短暂,未来难道不是一直在变得越来越美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