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

[复制链接]
汪雨甘捍 | 2021-5-18 09: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文:在我拒绝见面后,这位格鲁吉亚女士说了一句让我震惊的话,“亚洲人都是小dick(英语“阴茎”的意思)长的也丑,我是高级的高加索白人,我们是欧洲人,根本不想和你见面。”。。。
2 o9 @2 q. e0 g! c
; V  ~, w4 V5 _/ Z
' J- e4 b7 f8 X" v; P4 s8 v1 H0 r+ Q正文开始:
0 [* V& U7 B( G. F; h0 X去了51个国家。我是否变成“一出国,就爱国”先暂且放一边。但我清楚的意识到,我的“东亚”大种族认同与归属感却越来越强。) O$ v1 ]! Z4 x3 ^  [1 v
+ V1 b) |! s# j! n, n
; B3 [. a6 s1 ?% `& Y( d+ r: l: [
下面讲讲由于我身为东亚人,在哪些国家受到了严重的歧视,又在某个猛男与大胸女遍地的国家,受到的罕见的种族优待。以及我的“东亚”种族观是如何萌发与壮大的。% N" E$ I9 j& r) |) p# l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jp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jpg 这样热辣的海滩是在哪个国家?看完文章就能揭晓。. @7 ~, T, U4 q* F9 l- I

: a( A1 S5 b+ O
+ W9 s; w# ]3 m* N我对不同人种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发生在去纽约的旅行《在曼哈顿遇见精液流淌》。那是我第一次走出亚洲,就来到了人种最丰富,肤色最杂糅的世界首都——纽约。
) {$ T" _" w' N9 }5 l" X; E, I
2 k5 ^. H1 G& S6 y7 e$ J/ }( Z3 C- F+ O! D) C! }7 K( m/ D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3.jpg
2 u# l) b$ Y4 A6 I4 h
$ _$ n* b- c$ h$ j& n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4.jpg 纽约,纽约。  D: T, ~  P9 z4 E
* I  s, p6 p7 P' O) w
5 T2 a2 X" i6 G& J5 {2 W6 s
心目中“高级”与“洋气”icon的纽约中心曼哈顿,颠覆了我对美国是白人国家的认知——这里黑人超级超级多。黑人在地铁吹萨克斯,在华盛顿公园舞蹈,在纽约逛街都在经历着一场场音乐盛宴。直到后来去巴西以前,我都没有经历过黑人如此密集的城市。, V2 ~# `9 r2 j1 E  @: }+ G+ K9 w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5.jp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6.jp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7.jpg 最喜欢的纽约的地点,是上图的华盛顿公园广场,在纽约大学附近,每天每时都有各种街头表演,图中的黑人舞蹈,拉我上台互动,互动需要收费。
! R9 U( o8 n, f' u: P
' b2 k4 }! U( V" ^% A* Y" Y0 W# x4 s
* P! w  X2 |( p0 D9 z* f- Y从上海到纽约,曼哈顿连绵的高楼大厦已经不能让我心中有所波澜,我对纽约如此的喜欢与难忘,是因为生活在那里的极度丰富的族群) G0 ^( y1 _2 T5 i+ \6 _0 o

! Q- C; x* |' X* @! h
% ^$ |4 H1 N- ?5 O/ {3 n纽约常居人口的国籍分布,是全世界最为丰富的。而这极度多元化的国籍、民族与长相,带来的是极度多元化的价值观,在这里,人们对所有的“怪事”都见怪不怪。这对于从单民族国家环境里长大的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震撼" k" Y* ~4 g7 l$ n0 x- k- c& P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8.jp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9.jpg 处处都是表演,歌舞的海洋。 8 X9 I& C. w7 k. b$ F8 O" ]$ C" Y! Q. ?' [

$ v* I, h: k1 c2 K: d- a
' c% a) r6 _/ C: w' `" H半年后我第一次去了欧洲,欧洲各国多是民族国家,人种的多元性很有限,如果一个国家有不同人种(肤色)的人,多是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前殖民地的移民,比如伦敦很多印度人,马德里很多印第安人,巴黎很多黑人,以及柏林很多土耳其人(这个是例外)。 # C! W* N9 _; E* J, Q% n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0.jpg 在意大利五渔村邂逅的一位中国小伙伴,度过难忘的一天。0 E! k& D: N2 |5 c+ I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1.jpg 五渔村,是真的美。
( T" v! E+ ^! a+ L2 @5 ?
# ~5 f: q* B% q2 G. K; V' n. g4 T* X" s' p& G
在欧洲的旅行,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几乎全是白人的环境里探索,第一次内心有身为少数派的畏惧感。“我和周围的人不同。长相,语言都完全不同。”是这段旅行中时刻萦绕在我心中的想法。
' S# }% k# B; N! w6 X
* x' T  d+ @# Y. H9 U0 n
2 c# R3 {7 e) ]/ ]路上偶尔看到的东亚面孔会让我产生强烈而天然的亲切感,我会忍不住跟所有东亚脸打招呼,用中文说“你好”(结果很多时候对方是日韩人,投来茫然的眼神)。
) A* z5 k; E( O- ~/ v9 F9 x在欧洲的十多天里,如果要问路,我倾向于找路上的东亚脸,即使很多时候对方并不是中国人,而且同为游客也可能比我更不熟悉路。6 F7 C, y- w% \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2.jp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3.jpg 五渔村
/ R  [7 B8 T/ [9 J# c
% |: O7 m% u7 [* u
! _4 {) `& U/ ~' x& U在拘谨的第一次欧洲行之后,我独自出国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对肤色与种族的敏感度也开始降低。像第一次欧洲行内心不断强调“我是黄种人,你是白人”的防备感与界限感越来越模糊。
0 A3 t( B0 G- ^; z: [/ S, q. i9 F7 k9 p! J/ z0 f; ^

0 S! k# g6 t' U9 z; h) d6 e我开始变得能和白人、黑人随机,随时的开始一段聊天对话,一起去博物馆,一起去看表演,甚至一起去酒吧去声色场所。1 z/ y* U  Y$ I8 ]4 V8 O7 H" v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4.jpg 黑海的小城巴统,我一个中国亚裔黄种人,和一个美国黑人,一个俄罗斯白人,喝酒逛街,聊了一整个晚上。
8 ?. ?9 j# `! S: G5 O  B
; G5 y* B4 |8 c4 M8 X
" g6 f# \. s+ p! r那时候我觉得,真有趣阿,一堆人,长的完全不同,却能在一起喝酒聊各自的工作与生活。对于从出生到27岁,身边打交道的人99.9%是汉族的我来讲,这是一种前所未有,打开了新世界之门的感觉。
0 B" ]$ C6 h7 ?6 N- X/ v
! R$ N. P- m/ [  q+ [0 C6 E5 e8 Y) q6 `; d4 S% g; g+ X
”金头发原来摸起来是这么柔软阿,白人的脸真小。黑人的头发竟然真的是天然弯曲打结?原来黑人不剃光头真的不行阿,一长了就肯定变爆炸头。。“; n8 f: c2 [6 I3 @' J7 Y0 \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5.jpg 瑞典女孩
5 \2 @* ~4 F0 V
+ M# x& B7 i. R( ~. J0 a
+ K* {" @5 ]$ ^. @5 Q我甚至尝试dating不同颜色的人,我想与这个地球上不同的人种与文化产生尽可能多的交互与了解,我贪婪汲取着任何不同的经历与思想。那时候我觉得世界大同,不同的人种与民族能有什么区别与间隙呢。) X! a1 M" o0 Z! F1 [& U8 s

. C/ V' n  n! T7 V- S% ~2 L4 x: C
/ F' Y* W* G( @- W就在这个阶段,我第一次切身遭遇到了种族歧视事件,它发生在我的第二次欧陆行。当平日里只出现在媒体报道里的事件,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首先是觉得“莫名奇妙”,紧接着就是“怒火上腾”。
+ A$ Q' [% Z# S. _8 O  i1 T7 b, y为什么世界上有这样无缘无故的仇恨,只因为我们长的不同吗?1 {' N0 i+ @4 o+ j" s
0 B( H1 Q) |6 u; Y' ^

. J5 X) D& X# Q" Q在我公众号以前的推送里,有描述过这一场经历:) n! D  E9 o8 e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6.jpg 7 J" h+ N" [( x6 h1 P$ u: J

- f4 K& f, C6 X* I7 r2 ~今年以来,我看到网络报道里西方国家越演越烈的针对东亚人的歧视与暴力事件。) |* m* t1 a* s% Q: l
如澳洲被当地人暴打的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被当地人殴打的韩国人。再回想起那个晚上,我厉声反击的场景还是蛮危险的,指不定他们就冲过来也把我一顿暴打了。尽管当时不假思索的愤怒回斥,是根植于我内心最天然的反应。
5 R+ n3 B2 a* w: m" `4 e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7.jpg 10月23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Woden公交站,两名中国籍留学生在放学后被当地青少年团伙进行攻击,随后发生冲突,被三十多人围殴。: x6 p& z: }) R3 O: m7 S0 v5 {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8.jpg 韩国人英国被打  y1 O" C: h: X
7 R: ?# q% ^, Q0 y; T5 m# S) v
% H8 k2 b8 J1 D, e1 H' i
后来聊起这段经历,朋友提起当时正值2016年4月,是叙利亚难民流入欧洲的高峰期,德国等地开始有一些当地女性被强奸的案件报道,所以欧洲很多国家排外情绪风起云涌。结合这些大环境,我对我经历的事情有了一些谅解,而我对不同种族的理解也开始发生变化。
/ [1 c) E3 }$ W! u6 G9 y7 Q' v! {- d, |! L: t0 a- b8 Q

) |8 i6 r- a" r9 S2 {我遭受最严重的一次种族歧视,却发生在比中国要贫穷很多的西亚小国格鲁吉亚(关于格鲁吉亚的邻国阿塞拜疆的文章见《这个前苏联绿教国家,我一直舍不得向你推荐》)。' H3 F! n; \3 z0 T  g" k
: K( N. b  T2 j" {+ G" J* b
- h( A: r: x6 y$ ?4 w- q( r
漫步在格国的首都第比利斯,满城都挂着欧盟的十二星芒旗,包括政府大楼和各种酒店咖啡馆。。而当时格鲁吉亚仅仅是欧盟观察国,并没有被纳入欧盟成员国(直到现在也还没有正式纳入)。+ O+ E5 p" ?. c1 o, p7 c

3 S5 m0 k( A/ d, o# B0 r7 Q
7 Y/ K; r+ m. O' b旗帜能体现当地民众的盼望,比如两年前我去巴塞罗那时,就惊讶于路上基本都不挂西班牙国旗,全是加泰罗尼亚的区旗。而如今加泰罗尼亚的独立正闹得愈加如火如荼。! N0 c- n# s! n9 M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9.jpg 4 F& K+ F5 `  R3 \0 X% [2 O& X
- X/ X7 W( D$ d, X9 R: U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0.jpg 5 d- [9 A( I. x  i' ~- L+ ~$ I# @

& a; b) r; k' a& b! j5 I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1.jpg 格鲁吉亚传统的东正教婚礼
) F3 L4 p' D6 d# X
+ }3 L! @2 O  W# s; e, z) I7 `! g/ n, {9 l! E2 u8 N% F. c# |# V3 E
在格鲁吉亚呆的时间算久的,除了感觉到这个国家极度的亲西反俄,拼命的恨不得把整个头塞进欧盟爸爸的怀里,却并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
7 h7 x2 {& k: O: f% n: E3 n% B: H, r4 O1 j

7 O; |# A7 x' Q直到我在第比利斯打开TINDER(一个交友软件),和一个当地网友聊上了天。她有些清高的语气让我感觉不爽,对于她提出的见面建议,我表达了“目前有事现在不方便见”的婉拒。9 z2 @0 q; \+ I3 H1 G) B
结果对方说了一句让我震惊的话,“亚洲人都是小dick(英语“阴茎”的意思)长的也丑,我是高级的高加索白人,我们是欧洲人,根本不想和你见面。”。。。
# v9 ~! r1 G4 P' R$ s8 k" U0 k( D: ]7 n3 M& y4 s

$ m/ c7 N/ x$ B1 F% Y4 @0 k# G2 Y这是英语原话的汉译,没有夸张,因为我很震撼,所以我记得很清晰。9 p( N. n. ]+ E: v7 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2.jpg : U- N) u: ^% v5 E& c
) M  m: a) ^0 K
这突然而来的脏话令当时的我很震惊。。本来呆了一周对这国家的一些极端媚欧的表现感觉很不好看,于是我也一下子爆发出来,我当时做了比较激烈的言语回击,大意是“贫穷至极的国家”,“被俄罗斯肢解成残废的国家”,“欧洲爸爸的弃儿”。。(我还是蛮mean的) * w! g- \1 P% G& s& @
3 U2 t8 Q& [4 D/ _/ V
4 i% F4 _. h5 B6 Q' {
然后对方就把我拉黑了。。
# N# T5 r0 ?# a/ K1 d* {( I
9 N& \- n5 h* r5 w. z
) n8 V+ `9 ^6 T) O  A! w我知道这是一次个案,不代表整体的格国人是这样想的,但我仍要真实的把这段经历写出来,这是一次比在阿姆斯特丹当街被挑衅更加赤裸裸的种族攻击。
# V  R, v( U" C9 l; o3 e' s9 \$ O
3 C# f6 y: Z) _3 [4 N
& G" N3 c0 b" J可能让当时的我反应更加强烈的原因是,我觉得这个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困境,根本没有资格瞧不起东亚人。(2016年格鲁吉亚的人均GDP,不及中国的二分之一)。你看,我也潜意识的在按“有没有钱”在划分着国家等级。% o2 P- R0 H+ c$ t1 A

5 N% ^# J4 N+ r2 C( [
1 E0 k3 J# m+ G; F+ N( a" Q今年五一在西巴尔干的经历也差不多如此,在塞尔维亚、黑山、波黑这三个国家,大部分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转,这在我的旅行经历中算是比较少见的。跟当地人玩在一起是我的习惯玩法,在这些东正教国家,我第一次感到好孤独
) B4 O9 a, m, ^. w4 f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3.jpg 孤单的巴尔干; j' K6 p9 O" \  S$ i: O# g- s

" E0 K4 t- r2 O+ }$ [5 D5 I0 d& K: X' b" {$ {, Z+ x' h& b% Y: \' C. q
这些东欧国家就像是假欧洲与真欧洲(我认为冷战前的北约欧洲版图是“真欧洲”)之间的过渡体,即少了封闭的乌克兰那种还没开国门,没见过花花世界,没见过世面的青涩纯真,又少了真欧洲的自信与雍容。1 C. I8 W5 _' e& m' S+ Z

5 i. p% z$ d6 ]' g, }% O0 M) k7 D8 G3 J. g! x" u% Q9 \' t
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这种贫穷的白人国家,比西欧更加容易种族歧视,更加容易瞧不起非白人。脆弱的自信心,需要从种族差异中来寻找与弥补。
6 E% L; P# }' g  R2 h: Z1 A- [5 c% C2 z1 t  q) C9 H
7 R4 ~% x, z- A4 Q- E$ k! I6 Z: A
可以从其它类似的情况来想象这种国民心理:5 L5 `- r: f4 r6 Q0 J0 |6 t

4 v2 b5 Y. W% b0 S. T( [- ]$ r( k0 r( r( M4 o! p: z
清华大学相对较差的专业,可能比其它专业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在各个场合强调自己的学校; 6 Z  q2 f5 {; M9 [% |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样的欧盟穷国,是最舍不得英国脱离欧盟的;" d; f: S6 H% X- d6 U
当年苏联分裂时,最穷的塔吉克斯坦,还有其它一直在脱苏联后腿的中亚各斯坦国,是最不愿意独立,也是最晚独立的。% w7 e, y1 G, h7 ~" o4 i# h8 \( {% X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4.jp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5.jpg 布满伤痕的欧洲火药桶——萨拉热窝
! I6 ?$ d' e& A3 S( S0 ]6 g' E' c2 {8 u. s; E

+ D; A. H, C, G9 ?0 h3 L半年后我去了巴西圣保罗,在这个至今我所经历过的最热情的国家,认识到的当地朋友对我非常的友好。而我发现一个共通点就是,这些对我友好的本地人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自己很要好的日裔朋友。
; c$ G% N' R/ L: {1 L
+ O* M( m/ a9 B
% h8 P& L0 _  Z5 h/ f, O$ K9 j" }- F巴西日裔是海外最大的日本人族群,其中70%生活在圣保罗。- n" e, e- `+ B: e3 `8 Y

0 R9 y  d6 g& r8 J. ?  b7 V5 F8 Z1 b; U9 q
上世纪初,地狭人密的日本大量向缺乏劳动力的巴西移民,造成如今的巴西有1%的人口为日裔。现在的巴西日裔早已不会讲日语,他们深度融入了完全不同文化的巴西。著名歌手小野丽莎就出生于巴西圣保罗。
9 `  M+ X: i- x/ s* V0 z# U9 q. m7 I4 y, W: ?# }5 ]% n& ?; G: E, I

3 w% {( k, E+ I  J) a. P由于日本良好的民族精神,巴西日裔在巴西的军界政界,经济的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也赢得了巴西本地人的尊敬。著名的巴西柔术,就起源于“日本柔道”。* g: [2 g6 l" ~! O1 J, w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6.jpg 巴西圣保罗的日本人聚集地“东方街”,每个日本餐厅都有很多的巴西客人,他们就像常客一样娴熟的使用筷子。日裔已经融入了巴西的方方面面。3 a6 K# k9 E5 {  ^6 I8 a: j* D& x

2 }8 X& D, I  O/ O8 G& W' t7 z" |* B/ E) h+ b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7.jpg
' t/ f: i9 h0 ]
0 n* V9 @3 }6 O* Y. F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8.jpg “东方街“充满着日本及东亚风情,这些日裔后代已经不会再讲日语,但母国文化与日本人的精神气他们不会忘记。
: H8 A. A4 z5 u7 t  J
3 P) [9 P5 J$ f7 A: d5 Y
( P. y, _) @5 o4 M$ L% u% M我当时分析,我在巴西受到的不同寻常的友好主要有以下两点:
: w7 |# v1 w5 N- A  E一、当地人对巴西日裔的好印象,延展为对东亚脸的好印象。
0 A6 ~+ `; |+ k, @& G0 w' }6 ]; d二、巴西在遥远的地球彼端,是地理距离离中国几乎最远的国家。目前,中国游客很少踏足巴西,所以中国游客在其它国家容易造成的一些不良印象,还没有传导到当地。
0 k9 c3 ]8 E+ u! Q- H1 [# C7 {: Y7 U! s, E9 |1 I; M+ K

8 K) ]. Z( s) T1 U  f所以我觉得,我在巴西的经历,是受到了一定的“种族红利”。
3 s8 e2 t% p" n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9.jpg 这就是里约海滩,文首的答案揭晓。
* N/ i7 b2 w# h2 ~9 `2 {- Q$ P4 z9 u2 v0 ]' T

6 U* k' N( O8 P0 E' r3 v2 {经历了在欧洲的种族攻击事件,又在巴西因为巴西日裔而受到尊敬的经历之后,从那时起,我的心中开始萌发出“大东亚”的世界观。/ Y. F# {% ~$ B% e5 x( ^9 r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30.jpg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31.jpg 里约人真的不爱穿衣服,还有女性穿着只遮住乳头的胸罩上街。
. v; [; M0 {2 j/ {# r  W4 l0 S  G& `) G. \
5 M- }' c2 ^8 v2 r
在这个多种族世界的各个角落里,陌生人初次看到你,并不会知晓你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韩国人,他们只看得出你是东亚人。在两年前还没有多少中国人到访的以色列,以色列人遇到我都会说声“konglijiwa”(日语的“你好”),在韩国人去的较多的中亚国家,会常被问好“aliyaseiyuo”(韩国语的“你好”)。
& ]) y/ b0 f- Q
; u. y% ]; u+ N6 ?9 k, i7 ?8 |: |* U  D+ h
这样的观念在我心中萌芽之后,我再在国外遇到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或者企业,做的一些能提升东亚形象的事情,我都会共同的感受到荣誉感。
6 @! S! z  O" }: ?: M
+ \2 |$ O" p1 D
# n' O' L0 H* a( O6 b: e当我在纽约看到韩国人的综艺节目在世界中心进行海选,无数的白人女孩都想挤进决赛和一帮东亚人同台竞技时,我感到非常的长脸。当时的我有感而发,写出了《韩国真的是“东亚之光”吗?》,我为韩国人在这个东亚人屡受歧视的世界里进行的努力与成绩感到自豪。这是一种跨越国籍的种族自豪. A7 @1 s- e( d2 a* z
: n: B6 E( T% D7 f( A7 @
0 B# [, p* s( f+ d8 l8 C" y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32.jpg 而说到形象一损俱损,这在多年前一篇很出名的“土耳其反华,误伤韩国人”的新闻报道中也能体现出来。 6 {( W# S* l/ ~0 ]$ }  R$ E$ v0 N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33.jpg
% G, P) ^" |! v1 V; `6 k. ^% N( @/ z
在往后的旅行以及和不同国家人的交流中,我把我的这种“种族观”持续的体现在我的言语与行动里。( X5 N9 v; q. x- F9 {& M$ X9 K

# G# g: u5 Y9 Y" u* D) H. e2 U! Q, j: o' f5 o1 W
作为沙发客网站(couchsurfing)上,在上海免费接待过13个国家16个外国游客的资深沙发主,我对于每一个住到我家的游客,除了尽可能地向他们宣传上海和中国,我还会推荐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东亚的外国人,可以顺便去下离上海不远的日本与韩国,它们对民族文化有自己角度的保护,可能能让这些西方白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想感受到的“神秘东方”。8 j% t6 @- ]3 k: Q; Z9 |' P! j
7 V0 U# d# v' t; a6 x: e4 \+ B' W

5 W7 M9 t, m* V/ C% i& W我也希望他们在实地到访,更加全面的了解东亚不同的文明、政治形态之后,对东亚人有更加客观、积极和正面的态度。在我心里,这些都是可能有助于减少东亚人种被欺侮现象发生的举措——我力所能及可以做的举措。 & T0 D! @% m( g" w4 c) e5 ]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34.jpg 同一句话,不同的语言。这就是世界之美。: V: ~# G' v3 }% a( g& `, w
7 P; f8 i' K9 r9 b

4 I3 {- Y+ ?& R我的公众号简介里有一句话:“在旅行中,我全部的兴趣都在人的身上”。  c; S- I6 J+ N) L
回顾我对种族问题的思考,我的想法一直在进化,伴随着我越来越丰富的旅行经历一起。 - k% A& S" z7 z, c/ T& f9 @

. R* \3 B3 l4 L4 V" D$ O; R; a1 H. O% H7 b5 q$ B. W# y
当我体会到我的眼界与思考能力比起过去变得更加开阔之后,就知道这样的美妙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我想踏上更多的国家,探索更多和我们不同的文明,我想与更多不同成长背景的人交谈。
" a! e0 }" r* ^3 x7 L6 X0 P
$ c9 t# L9 r% y* U; p% k# L6 p& x4 ]7 j8 C; J
这就是我,大西洋鳗鱼,旅行的全部意义。0 r$ {5 h2 D* Z' L$ V/ |6 [

' X6 n6 ]  ]& m9 i& ~& m, |% J( c" H
-  作者的其它相关回答  -
* Z( S/ G" k  }3 t$ U/ w1 ]$ B一个人在国外有什么让你特别感动的事?, I% `2 O- h% ^% X- w1 A

. j- j; D/ a1 u3 L$ s9 c( j阅读巴西,格鲁吉亚的后续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大西洋鳗鱼  
+ h& n5 k' y! }/ i* `# p原创不容易,希望您为回答顺手点个赞:)
红花少年压 | 2021-5-18 09: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韩国的时候想念中国的川粤鲁黑淮扬菜) q4 U/ a0 x/ }. {4 J0 D. g( j( b
我在中国的时候想念韩国口味缤纷的炸鸡猪蹄1 q. F; H  P2 N7 }
以小见大- H# X, v# Y0 l* S+ N. ^
人不是{一出国,就爱国}2 ^0 H! m& C: H( a
只是人常常觉得自己享受到的便利理所当然,对自己体验到的不便斤斤计较。+ {) @/ L! L; B0 K2 ]
爱情、亲情、友情;工作;居住环境等等等! U/ W1 d: q4 |- O! o( s# }! P* `; g
莫不是如此
璟腾资本 | 2021-5-18 09: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都是在出国前对要去的国家抱有过高的期待。有些人有一种奇特的思维,叫做“中国哪里做得不好,外国就一定在这个方面做得好”;当然,对于相反立场的人,就是“中国哪里做得好,外国就一定在那个方面做得不好”。我觉得这可以看成站队思维的延续吧。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国,和其他某个国家,完全可以有共同的优点和缺点。在做比较做分析的时候,没必要急着做价值判断。# m; D5 i# D  T+ R
我自己出国之前,对美国真没有特别高的期待。我从来不觉得这是个十全十美的国家,也不觉得这个地球上存在十全十美的国家。所以我也并没有“来了美国以后很失望,从而间接抬高了对中国的评价”。我在说美国哪些方面做得好的时候,并不是在影射中国在那些方面做得不好,尽管有些站队思维的人就会那么去想,这一点让我很烦。至于对中国的看法,我出国之前就对中国各个方面有一些价值判断,来美国以后,坦率的说,接触到的信息源多了一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些价值判断。也就是说,来美国之前我怎么看待中国,来美国之后乃至现在回国之后我还是这么看中国,并没有因为对比两国而在大方向上改变我的看法。不过呢,这些话题,在知乎上讨论,一展开就太容易政治敏感了,因为很容易就引用到一些敏感的事件。我现在觉得讨论得不尽兴还不如干脆不说,因为话说一半很容易被人曲解,然后你辩解的话就敏感了。。
123458385 | 2021-5-18 09: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真实了。
5 U! P& j& w" A, T4 \% P3 e2 e在美帝留学+搬砖生活了4年,呼吸过纽约“香甜的空气”,也吐槽过这个国家各种令人窒息的骚操作,对张教授的观点,本出国狗不能再赞同了。" D4 V2 ?/ t. }
张教授所说的“一出国,就爱国”是基于“中国人不自信”的观点提出来的。国内很多人被外媒“忽悠”,被知识界、媒体界一些人士的悲观情绪影响,对中国的实力和发展并不自信,一贯相信“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而正如张教授所说,人们出了国,真正见到外国社会的美与丑后,才会对中国更有信心,也更爱国。: A: r0 W4 B# l3 q0 X. M
出国前,我何尝不是一个“不自信的中国人”,大城市吓死人的房价、挂不上号的专家门诊、挤不上的早高峰地铁、节假日晾鱼干似的人满为患的海滩、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烦人亲戚…这些都让我对接下来在民主美利坚的留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但真正出了国门才发现以前的自己太年轻,借用东坡哥哥的一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 q' u/ f) j$ |0 O: v( }! l在国内是感受不到何谓“基建狂魔”的,直到我来到了纽约的地铁站…看着这非常带有“古典”气息的地铁站台,我以为自己来到了某个拍摄年代剧的片场。有人说美国发展早啊,人家修地铁的时候社会主义还没在中国的土地插上旗帜呢,行吧,那这么多年过去了,太旧的总得翻新吧?要么维修得做好吧?最起码卫生环境得有保障吧?; D! P. d) E# S. M" B( p
然而现实是,纽约很多地铁站用“脏乱差”来形容绝不为过,你坐的每个位置可能都有不知道多少天没洗过澡的流浪汉“光顾”过,照片就不放了,辣眼睛,各位随便搜搜就能找到,不然您也可以专程来纽约感受一下。环境都还好,打扫打扫也能看得过眼,最令人窒息的还是这些地铁的质量问题。有一次就因为下雨,我被困在地铁里一个小时,那还是我刚来哥大留学地铁还没装wifi的16年,在那与世隔绝的一个小时里,我无比想念在国内赶早高峰地铁时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以及那干净、安全、准时、便捷的地铁。* z+ {" R2 j) I' ]
说到美国最让人由衷地想念祖国、热爱祖国的地方,那不得不提美国的安全问题了。我在美国生活这几年,几乎没有过所谓“夜生活”,因为大晚上在外面真的太危险了。我刚来哥大的时候就被学长学姐们告知不要在125街以北的地方租房,虽然那边便宜,但实在是危险地带,越往南越安全。所以我们都在传说中比较安全的南面租房,离学校的距离也保持在15分钟左右。听说哥大之前有个留学生某天准备期末考试复习得比较晚了,回家路上莫名其妙就被几个黑人打了一顿,事后才知道几个黑人脸盲认错人了,被打的还是个男生…- g! a# @) c* |! n( T
从知道这件事后,我就再也不敢大晚上出门了,要么学习完就早早回家,要么遇到期末考的时候就直接在图书馆通宵。(其实晚上回去也可以打电话让哥大的保安护送的,但我还是怕得要死不敢在晚上出现在室外qaq)但即使晚上不出门,乖乖在家待着遇害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入室偷窃、强奸…我有个男同学就差点被他的黑人室友爆ju…可是这里是纽约啊,这个经济发达高楼林立的城市的另一面,是犯罪、是暴力、是各种危险的因素在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可以说,纽约的安全程度甚至比不上国内十八线小县城。 ! Q; G+ w) Y3 X9 i# J" v5 Y
再说说美帝的医疗吧,曾几何时我也十分向往美帝的医疗水平和医疗保障,直到我去医院看病量个血压都要500刀的时候,我无比想念国内门诊护士姐姐不耐烦的白眼。有人说买了医保能报销大部分,很多留学生在学校的保险就可以报销80%,这是事实,但保险费更贵啊!一年几千甚至上万的医疗保险很多人根本买不起,小病吃吃止痛药就过去了。遇到家庭医生解决不了的病只能预约去医院的时候往往也要等很久,如果一个穷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去医院排队检查,猜猜看他能不能在坟头草长起来之前拿到诊断通知?
) A, m. d- T4 q7 ?其实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和张教授说一样的话,看了国外的世界,看了你心目中以为的强大无比的西方世界和现实中的落差,你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在心目中的分量。美国的确是世界强国,但它仍有枪击、毒品、种族问题,中国固然有很多不完善,可是在异国他乡,谈到文化,谈到历史,谈到发展,没有一个话题能绕开中国。就像我说到的基建、安全和医疗,没有对比就没有客观的认知,有了对比才会打破以往一切的顺理成章,才会对中国有信心,才会更加爱国。
& {1 X$ [8 O$ i4 U$ S0 v4 a
& [+ e  }, h  l+ R$ v/ ?* M* D- Y- z
准备留学的同学$ v9 D- ^3 Q9 q( ~& @6 O5 L5 l
关注我的专栏,申请硬知识(持续更新中。。)
- {9 d- G' x% ^* |/ Z- E5 Z. y/ V) N3 |* O  r0 `. f' t

/ P& }8 E' g8 C5 M# h, F$ E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密宗拳局 | 2021-5-18 0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牛津大学本科读了三年,之后又去伦敦呆了一年,感受过伦敦“高冷”的空气,体验过英国人的绅士,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说:阿中哥哥实在是太香了!1 E/ x$ n) B8 Q  X& O) i- @0 A
至于为什么会一出国,就爱国,我总结了下是这样的原因:4 t7 b6 C( M" J) z( v
1. 负面新闻真真假假难辨别:
; k# l) K: V' P- n9 a* s在传播学中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第一铁律,即负面新闻永远比正面新闻更容易传播且能成为爆点。这件事在相关研究早已被证明。每日邮报曾经说过:, v4 l0 ~7 j# z& K  P$ W
科学家们向研究者展示了一些长相普遍的陌生人的照片,并配以一些“社会化的信息”如这是好人、坏人或者不好不坏的人。负面的信息包括如“她是个骗子”,和“她朝某人人扔了个椅子”等,然后,研究人员展示同一张照片,进行所谓的“双眼竞争”实验,这个试验会让每只眼睛看不同的照片,结果发现,人们往往在负面信息相关的图片中花上更多的时间。
& `! R% L! }' w' Y! {7 Y7 ^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1.jpg 为科学献名声的那张照片2333
0 R  z" i( w# P1 ?. G我曾经也拿自己的照片做过心理实验,当别人把我的照片给他朋友看:这是我最喜欢的人的时候,平均大家看的时间不超过5秒,但当别人把我的照片给他朋友看再加一句:这是我最讨厌的人的时候,平均大家看的时间超过了20秒!整整高达4倍!(为科学献名声系列233)
, t* m  Z, r: e4 R! `随着现在自媒体的发展,人们的发声逐渐多元化,但是这也影响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所以有太多的自媒体为了博人眼球,开始传播各种负面消息,什么国内发展各种不好啊,国外的月亮有多么圆啊,所以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有些新闻出来,往往会出现疯狂传播,但是后续辟谣道歉的消息你可能早就不关注他了。所以这就是信息爆炸导致的信息失真。但人们往往对于负面消息又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真实的负面消息+造谣的负面消息,自然会让你对世界有更大的不满5 c; R% @: ~1 f' v: f& Y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武汉新冠状病毒的时候,这个或者类似的我估计很多人都看到过,里面的一种暗讽数据造假的表达其实溢于言表。  N. h0 O9 |0 d+ ~5 P6 ^5 V3 e: Y: V& f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2.jpg ( G% n8 b8 c. E- L# Y$ ]9 {3 a
9 u' ]; j5 Z! k8 \0 }
但其实这个影射的逻辑是有问题的,我在2/1有发给别人这个分析是不合理的,但别人不但不买账,还喷我是五毛在那里洗地==
2 h' L# M) q6 \  z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3.jpg
( b7 e$ d/ y% O0 b- y' I' z4 C
; E" e6 d; m/ Z; F0 g; y' x所以一出国就爱国的原因是当你去过两个国家之后,你有过对比就会发现:国外并不像媒体传播的那么好,而中国也不像媒体传播的那么坏,原本失真的信息开始回归正常,你自然又会发现我阿中哥哥赛高!
) A3 K" @( e) c2. 安全、医疗方面领先发达国家几十年:/ x+ x7 o  I! s2 q: \: m9 H( F# x
聊完信息不对称的部分,我再聊聊国外的月亮为啥没有中国的圆吧。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生存需求永远是最底层以及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公立医院你永远排不上队,私立医院贵到让你难顶,生了病的时候你发现发达国家的医生就是个没有感情的直男癌:让你多喝热水。
( i, M* F# s/ }: v我在大一期末考之前忽然肚子痛的不行,当时我跑去大学的医院里面去看病,两个护士左右互视,当着我的面用英语交流
& R2 p% P: _4 r( O护士A:怎么办,我看他好像挺痛的
$ W4 w2 z  @) l! Z0 f$ A护士B:没事,肯定是期末考试前压力太大了,让他回去休息下就好
. x2 {7 a4 K) M: i5 G; v( B: M护士A:也是8 G+ k, J* i7 U) o4 V1 w' R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4.jpg
/ V& w$ m( c. G5 D
( Z) L, h' B( Q& M% X& O然后两个护士就说我觉得这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多喝热水,你回去多喝点热水就好了。我当时就???大姐我是肠胃炎不是大姨妈好吗害 最后没有办法我还是问同学借了治胃药的才解决。0 \9 o/ g; q2 m$ S( U3 y7 o* j# r3 F
至于私立医院那就更贵了,简直贵到天荒地老,我曾经和一个英国小哥蹦迪,忽然他喝得太嗨了喝吐了,然后完全站不起来。我当时很紧张,问他要不要叫救护车的时候,他瞬间清醒,说绝对不需要,然后一瘸一拐地走了。后来我才知道如果我叫了救护车,那他当天就要花掉大几百镑。
3 C: q0 f8 }5 U# y- f而且英国牙医也是让我佛了,英国洗一次牙要大几百镑,比你买个中英往返的飞机票,在中国洗个牙的价格总和还要高= =
" p! d1 P- c0 \2 K- s+ c5 j5 U8 L当然这些还是小事,严重的比如这次新冠状病毒一来,你看到英国ZF的不作为,居然为了防止医疗资源的过度挤兑,开始采取群体免疫这种做法。不管这是否是英国医疗的最优解,我都想感叹一句,这种做法太让人感到寒心。& g* V( }& G2 s5 A
- K8 m6 \% y9 R: a2 @* h' D* b- R1 t1 J
  B4 Z8 f3 k5 b

% E4 _, N9 n% f
3 E  M+ d5 \- m! y! W8 n2 d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5.jpg 6 m$ l5 n6 R& r1 I7 ~

; f/ P3 F+ ]$ I 你对「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有同感吗?-6.jpg 写了那么多,其实还是想表达,只有去过国外亲眼看过媒体宣传的民主自由的发达国家,你才会感受到真实的西方世界与媒体吹捧的落差会有多大。英国固然很好,但是中国依然有很多无可比拟的地方。所以兼听则明,一出国就爱国,其本质或许是走的地方多了,有了对比,才会发现其实我们阿中哥哥也是非常可可爱爱。
; C" N, X7 ?" w9 i7 h觉得写得好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我哦 @汪瀚源
. x2 g: e" R* p& [1 z" N更多留学回答请看:
; R5 Z5 G5 n& S' Q/ p4 P7 x有什么建议给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
  {! r  Z, j- X% |
' h  K" u- a$ L$ X( p; ~牛津剑桥的学生到底有多厉害?
高中国际学校,大学美本三年% C1 y1 f$ j% V# o8 W" M2 `3 x
个人观察我身边的同学和认识的朋友-这个问题得分人,分阶级和家庭职业地域特性,当然还有自己的生长经历,对于留学生来说,这些先天条件和生长经历决定了他们大部分的价值观和认知观,说难听点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所以我无法评价他们的好坏对错,我也不会去指责他们身上我不认同的事情。
3 F- A1 K, E$ a: u当然我的这个分类很笼统,而且只能代表我身边接触到的人,所以如果与各位的认知有出入那是没法避免的您多担待。
9 |; ?  L4 V4 e; j& D- E$ p来美国三年了,因为我的学校在美帝首都里,社科类与商科资源都比较突出,再加上学校在政治与经济还有国关方面都很出名,所以我校的中国学生真的可以说是“天南地北”都有了,虽说还是代表不了我国的所有群体,但是也算是比较多样性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会让我给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回答。
7 h7 H: }$ ^; o总的来说,按照我上述确定的几个measurement,我身边的留学生能分为以下几类,他们对于“一出国就爱国”的看法不尽相同+ u1 v4 ^6 C' ~1 r
    因为我们学校是private school,又是社科类出名的研究性大学,所以学费很高(当然奖学金给的也痛快)这就决定了数量最多的留学生就是江浙沪两广福建一带做生意的家庭,但都不是很大,资产可能也就是几千万到几十亿,多以实业或者销售业为主(开厂子的,卖门把手马桶盖的,做化妆品的,和搞投资金融的)这些人家的孩子,大多数都是高中(甚至初中)就来美国了,大学也基本读的是商学院。这也就是说他们二十多年的人生里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国外度过的,长时间的国外生活对他们价值和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他们生在国内是中国人,但整个成长和认知受国外社会的影响很重,也更适应国外的生活。这些人,从个人来说他们的国家意识是很淡薄的,他们价值观中对于“国家”二字的理解是很差的(这跟爱不爱国还没关系),所以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家人在的地方而已。他们可能随着两国的发展变化对于中美有不同的评价,但是他们并不存在在国外呆的时间越长就越爱国的表现。这些人的家人,大多都是九十年代起来民营企业家(大家也知道在中国这群人那时候其实挺受欺负和委屈的),而且他们大部分的资源是来自于资本的保障(俗话说资本无国界嘛)所以这些人的父母给予他们的教育就更不会让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出了国就爱国的观点,他们的政治常识和对于中国社会的了解在我看来,大部分是知之甚少。国家意识淡薄和年少就一个人出国留学的经历,意味着他们的价值观本身就很复杂,也会发生更小的变化。(所以这其中也有那种不小心走上歧途变成脑残的,因为政治层面的无知和缺乏常识)第二类,就是一些精英白领和中产家庭的孩子,也是以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为主,企业高管,银行(支/分)行长。这些人家里算比较殷实,这些人家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大学甚至研究生才出国,所以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形成都是在国内,而且从小生活的不错,没看过什么太多不公平或者压迫这种负面的东西。出国后,在国外又对美国有了更真实的了解,也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偏见和stereotype,于此同时我国又在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上急速发展,这种截然不同的新现象冲击了他们的价值观,这种冲击让他们觉得出了国才发现原来我的国家这么好,但是西方并没有我想象或者国内宣传的那么好,他们也会刻意的增强国家意识和认同感来保护自己from这些偏见和攻击,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他们在未来不管回国还是留在国外,只要大形势不变,他们心中的这份认知就不会变,到哪里他们都会不下心中的认同感,这能保护他们,让他们自信。时间越长这种情感和归属感就越强烈,所以他们大部分真的是一出国就爱国。(当然还是不排除有害群之马,脑子进水了还是天生膝盖软)上述两类人是我身边的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构成(数量比例差不多),第三类就是一些体制内的子弟了,主要以国企的厅局级领导和中高层干部为主,副部级以上为辅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有县处级的地方官员(但是这些人总数确实不多,比上两类人少的太多,而且他们大多很低调),这些孩子,基本可以是三观最正,当然立场也是最坚定的。他们从小生活的比第二类人要优越,也比第一类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从小受的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非常主旋律,所以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意识是更为强烈的。他们基本出生长大在北京或者省会城市这种政治经济中心。知识面广见识多,思想层次和视野格局是上两类没法比的(也不排除那种啥也不知道的傻白甜或者被家里过度保护的),也自然决定了这类人的思想程度。在出国后他们受到的冲击感比第二类人更加强烈,他们很多人就是真的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增强自己见识的心态来到国外学习。当然这些人的资源和积累也在国内,天生起点也高,所以他们于内于外都是会大几率回国走上各行各业的为了高于自己本身的事业和理想奋斗的。这些人的价值观,用一句话来形容,真的就是—“从小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光环和温室里,享受着幸福生活接受从小的爱国教育;在出国后见到了西方列强的偏见和敌意,受到了压迫的感觉,所以心中的爱国情感更加强烈。但是他们平常很谨言慎行,最多就是朋友间才会吐露真正的心声,所以跟上述两类人会有一定的隔阂,他们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其内心想法八成就是我说的这样。
    : ]3 Q6 o! U' d" M" w
# ?  M$ `0 ~0 i) h

' b' r* y, b0 z- N5 X当然了这三类以外我身边也有不少,零零碎碎的其他人也有,还有很多在我的判断之外的,也有那咱价值和出身截然相反不符合我的逻辑判断的。但是基本上我这个学校就是这三类,他们的观念和对这个“一出国就爱国的”观点也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也恰恰展现了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变革期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和其带来的新一代年轻人世界观的截然不同。跟他们相处下来是我一段很独特的经历,也让我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考,在北京生活了十八年的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样性的同胞居然是在国外,想来也是有趣,不过新环境对人的冲击很大,留学生相对于国内大学生来说会经历更多的转变,其想法和选择也就变得不同,也就更值得研究,方才写下来才感觉对自己身边的朋友甚至整个中国又有了新的理解。
, m5 _  D' L; q4 Z" m# q& {: _在今天的世界里每个人身上都会带着国家这个政治烙印,对于中国更是如此。爱国,固然不是每个人都要竭力追求和表达的,但我以为,我们留学生,我们中国人不需要出国才变得更爱国,我们需要的的是不论身处何方,身处何地,从事何种职业,面临何种境遇,都要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自信。
! v# [5 w# B9 s) r+ s2 H$ h一点想法与诸君分享,也欢迎各位评论分享更多的见解
欢迎零存整取合 | 2021-5-18 1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人还真是。
7 i) f8 x9 ?2 f, n6 i
) Z; ], T/ B+ {4 B( {# h
9 g$ r# ]" W. T( C# U0 y% @4 N出国前不觉得,出国后才发现看《红海行动》的时候会落泪,看到中国强大,会被感动。3 g5 V3 I+ C; z; t

) Q; c5 b& u- X
& q+ f5 p8 Z; F. U好吧~~~" C4 K( v. G  f+ W' V( g
我知道这是“诉诸情感谬误”,是不讲道理的。“是中国人”推理不出“要爱中国”7 n. B4 J; `# @+ I' `1 S
但那又怎么样?" m+ f# \& v' g- W9 j5 x  Z. n
劳资乐意
/ o% e1 o! f  t+ p! v2 S2 Q7 Z6 E# h( J' H' I$ p
; K6 g3 a1 C/ M; a0 p1 U3 t
并且我爱的“国”既不是“政府”、“领土”也不是“人民”这类相对具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而是一个高度抽象、高度主观、不变的概念,这个有空再聊。5 v# @& a# k$ h$ K. p

) k! Y( ~/ ]! A, {  e0 D, t9 d* b8 a/ \5 \" P) s
所以我就用我的专业优势来爱国-------批判。只要某某的思维结构有问题我就“硬怼”,因为:
! z4 C0 b, g7 G+ G- v8 [国家的崛起必将始于思想的崛起,
! e. Q; C( |$ w  z5 O4 s3 ^民族的强大必将始于思想的强大。
寂寞等你伍ha | 2021-5-18 1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外的中国人往往都不太会像在国内的时候一样保持政治缄默;一出国就爱国是一种表现,一出国就卖国是另一种表现。这种说法里面有太多其他因素参杂了。不过,我认为,一出国就爱国的人,归根到底都是想中国变得更好吧。如果这种想法是真心的,那么其实在国内的时候只是被隐藏了罢了。至于一出国就卖国的人是基于什么心理,我觉得才是更应该要探讨的话题。毕竟我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0 {3 Y/ K4 t: j! x. F* U( m<hr/>我觉得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每个人对爱国是什么有不同的理解。有些理解我认为是非常狭隘的。我个人的理解是,爱国的核心就是一种身份认同感。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你自己是中国人,不以为耻,并且你在国外在统计意义上更倾向于和中国人一起混,我觉得,这已经就是爱国。当然,因为爱国情怀而驱动的行为和语言这是另一回事,应该把爱国情怀本分分开来谈。
我有人二式 | 2021-5-18 10: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我们吃货来说,出国一个月内,必定开始进入中华料理戒断狂躁期,达到人生爱国的新高峰。
123458744 | 2021-5-18 10: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不太同意这个观点的。大庆算是告一段落,我这个老五毛又要说点大家不爱听的了。% C: U6 Z' \# Y: I
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和对乡土的爱与认同。不是先验的,那么我认为他是不会真的爱国的。
* W$ Q# d% Y  H% n  b全世界人民,没有说必须自己国家好才爱国的。, n' p- R: c0 }7 k1 {+ R) o# b9 M& `
从印度人民到孟加拉人民,他们知道祖国远远比不上西方。但是他们任然爱国。他们也会批评政客的无能和腐败,但是他们一样爱国。他们可以移民效忠他国,但是他们还是爱家乡。
$ d7 k, @+ H1 P% i我从未见过哪个民族的海外族群像我们华人一样抹黑祖国的。6 Q9 j# x+ O! _% m
作为一个老五毛,我是很清楚的。十年前,根本没人说啥“此生无悔入华夏”。二十年前,外国的月亮就是圆那是政治正确。我不止一次听到同胞很正经的说:“这边空气好啊。月亮当然看起来又大又圆……”
$ P, r. l$ `7 ]现在爱国的多起来了,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 u0 q+ `+ `7 _8 _0 n一,是90后00后新生一代成长起来了。他们没体会过什么外国了不起的优越性,骨头从来没软过。
" Z6 S0 G- }/ |; C" T, Y3 d  i二,当年沉默或者跟着群嘲祖国的人现在改口了。
: t# Z) ^4 K4 y* X6 F0 P- K这波人啊,当年不但群嘲祖国。他们还有一个保留节目——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0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 G& {* `+ `, f3 @
事实证明,年轻人不但没垮,反而他们垮掉的脊梁也是年轻人扶起来的。3 \/ J- H6 F2 a# l, \% y* \. }, j
所以我太不信一个不爱国的人,出国见识到了真相,就会真的变得爱国了。
0 L3 ^9 e2 ]$ L1 e/ }* E! f: g好比一个和情人私奔的货,发现情人不够好,怀念起原配来。这难道是真爱?
6 z! o! h8 n1 @; \0 ^老实说,过去我们弱还可以混。8 s6 I  x3 e8 Y4 [) W1 C
现在,是华山一条路了。要么问鼎,要么就鼎。前路还是很凶险的。' F) U; J5 a& A( A+ T$ k( ]
而胜利的前夜往往是最黑暗的。! _! X4 t0 B; r' ~, m4 f# O
所以,不要以为以后就共享祖国繁华了。如果你不能与祖国共患难,那不叫爱国。那叫爱繁华。
1 M3 v6 c0 d# S7 g* d3 E; c4 j5 U
) M# w% l! d" \" G; K. X6 ?* F9 O* f0 G- q) g, t
很多人,不过是被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感动了而已。能被感动 ,也就可以幻灭。- o; O+ T7 p4 N. M1 v$ p, }8 t
主席教育过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所以无论谁表达他爱国 ,我都欢迎。
1 A$ Y% w2 H( k: _" O$ M( y# H希望他们能爱到底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