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强子591 | 2021-5-17 19: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出国主要见了很多移民,工作多年留下的,偷渡的,涉外婚姻的,投资移民的…其实完全无法一概而论。
9 F# {7 g5 r$ A( w4 |0 B& u首先最简单的道理,只要你是中国出生,如果在国外活不下去了随时找大使馆,大使馆总有办法把你弄回国。
: }. u, ?( o4 }) P4 \! R  R这种人有吗?还真有。但是很少。好多人说放弃了中国籍没法办回来,这也是不存在的。
3 [! L: `9 K9 d4 h5 s) ^2 {之所以很少有人回来,因为移民更多的是两种人:1.移民对他确实有好处 2.移民已经倾尽其所有,回去也没意义了, `; G# r8 m6 F# a# R
第一种不说了,第二种就是这个问题主要讨论的对象。8 C0 x7 U' ?4 v
我曾见过两个中餐厅老板一起吃饭,一个说,自己老家拆迁了,没走的人都成了千万富翁,自己打拼那么多年也没那么多钱。另一个说,自己老家还是贫困,最近精准扶贫什么的,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自己在这边能稳定,挺好的了。
3 n2 D6 {- f; Y1 u# Y( }* d2 M$ S所以,中国太大了,单纯比好还是不好实在没意义。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奋斗。至于大势究竟如何,能不能看清,有没有可能看清,就难说了。没有什么是通往更好生活的万能钥匙。
盖世英雄16 | 2021-5-17 19: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太宽泛了…也很难比较,你不能把英法德那些小城市的普通人跟北上广深的精英白领比吧。
' ^' ?! A0 O! v/ ^1 H4 F也不能让中国80%月收入不到6000块的跟人家加拿大的百姓比较吧。4 j1 e6 a3 T% [4 V3 H, L  o
移民后生活好不好,就像小马过河冷暖自知。  w7 j* B! c" E
举个例子,我一个富二代二线城市的朋友,去加拿大呆了不到一个月哭着死活就要回来,第一是觉得太冷了,第二觉得干啥都不方便,每天呆在地广人稀的地方都要抑郁症了。' P8 H+ Y& R# Z" C$ S
回到国内,美天保姆司机接送,各种山珍海味,各种朋友聚会嗨,今天做spa,明天去按摩,工作直接继承家业,有地位有人脉对于她来说中国就是天堂。: K5 M0 M& w( m4 _: a1 g1 l, ~
另一个亲戚,97年技术移民加拿大20年了,一开始没工作政府给孩子各种福利,吃喝都靠着拿孩子的低保3年,后来靠自己学习拿了什么工程师的资格,在枫叶国拿着4万人民币的月薪,住house,现在天天露营爬山,过的也滋润。
) T' _  ]) e6 G* V  a所以移民是不是真的好,要看你自己是谁?自己的定位在哪里?
, i5 [/ w6 G' C% V# X% O反正有钱在哪里过的都不错是肯定的了
feeling411 | 2021-5-17 19: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大学毕业到美国,至今有二十年了。没啥可以和国内比的,因为我们也不可能在平行世界里在国内生活二十年看看 - 虽然我相信在哪儿我都能找到快乐。' M% j" q& U! f# X9 _( u2 N& G
目前生活忙碌而平淡,有家有两娃有猫,有喜欢的工作,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双职工工作了十几年,两个人物质欲望不高,也节俭惯了,加上一些投资收益,钱上压力不大。今后预期最大的花销 - 应该不会超过两个私立大学的学费 - 已经存差不多了。
  L% ?8 W) ~$ G# [% u中学大学同学大半在美国,分散各处,平时电话微信联系,碰到了也聚。本地生活久了,也有朋友、同事、邻居,分享和分担生活的乐趣和压力 - 华人为主,白人、韩裔、印度裔、西裔、甚至中东裔,谈话投机的也来往。老人想过来就过来住一段,闷了就回去。我们假期也带孩子回去探望。
5 F) Q) ?2 }: e$ a+ T. w+ H回想起二十年前,我们从两个人、四只旅行箱、两份奖学金开始到如今,我觉得像我们这样勤勤恳恳积累、认认真真生活的人,生活也给了我们回报:有安定的生活、有趣的工作、可爱的儿女,还想要求什么呢?
菜的扣脚532 | 2021-5-17 19: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吧 底层移民一下子就活的有尊严了。虽然还是做着基础的工作。比起在国内刚刚吃饱的状态。在国外几年汽车房子就都有了。中产有点辛苦。出去以后要从0开始。有钱人到哪都是有钱人。另外有一部分特权阶级。出国以后一下子变成草民。不太适应。心里落差大。天天抱怨美国人情淡漠。过节都没人去看看他
点绛唇唇匾 | 2021-5-17 1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更一个跟工作有关的事吧。我现在在制造业,公司算是这个行业里澳新地区的头牌,甩第二不知道几条街,公司虽然打着澳洲制造的名号,但其实产品和配件主要还是从中国进口,自主生产可能差不多20%。
' y/ ]( S) k; {6 X上周公司培训,从研发到生产,到物流到仓储到客服,每一个部门头头做报告的时候都会吐槽一下中国制造。尽管公司反复强调我们的产品质量是市场上最好的,并且有澳新市场上唯一的全套精尖检测设备(设备也是中国产的)。仍然无法逃脱被各种嫌弃质量差,标准不一,廉价的命运。作为培训队伍中唯一的中国人,感觉各种被打脸。批判中国制造似乎已经是行业的“政治正确”,这也为澳洲制造业的萧条背着好大一个锅。
0 M8 u( a8 ~, \- ~/ c- ]- Y2 s最让我难过的是在产品经理介绍产品环节,一个香港籍的产品经理跳过产品,直接拿出了几页ppt,专门向大家展示了几个检测设备极其简陋的公司的照片,并且强调这是中国公司,然后将所谓的我们公司的“国际级”供应商作为对比。要知道我们的供应商基本就是中国公司。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总结会上我很不争气的哭了,唉,一边哭一边也不知道自己胡言乱语了什么,大概就是承认中国制造确实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们不断在进步,每一个工厂里打工的人都在用他们都努力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我们不应该拿他们作为一个笑话来看之类的吧。反正我也觉得自己哭的很衰,但是确实有几个人被感动到。
2 P: ?$ d$ u* A1 K5 y. u0 ]公司二把手刚好听到了我的哭诉,第二天收到了他的邮件,竟然是赞许我有勇气说出这些,说会认真注意并继续关注。公司也有一些中国同事,他们都是老江湖了,应该也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了,不过也有劝我看开些。
4 h1 f- W1 S- k7 r/ U越出国越爱国对我来说感觉是真真的。并不只是因为在澳洲的广播里越来越多的听到中国威胁论,更多的是因为曾经看到过国内一线的劳动者是如何努力的生存吧。相比较起来,澳洲真的太过安逸了。% Z* V- M! S6 ?( d: x( `
**********************************9 @4 d! o. ~% U0 g" g6 e2 `
今天是来澳洲整整九年,回答收到了100赞,还多些粉,真是谢谢大家厚爱。* B2 ~8 u& Y. P9 h2 [2 w3 ?1 o
***********************************8 I" r8 t. w1 _, J8 v9 l9 u
好像有人说了医疗,那刚好顺带着生娃聊一聊。最近全家感冒,老爹吵吵着要去买药,一查维基百科,他要的是医生处方药,医生不开买不着,老爹直翻白眼表示对澳洲医疗系统强烈不满。我去开请假条,他千叮万嘱去开点儿药回来,结果我跟GP刚聊完症状就听到了意料之中的建议: 多喝水,多休息,发烧的话吃点儿必理通,实在不行可以上布洛芬。我去,我爸吃了两天布洛芬,对药效很是嫌弃。这一套医疗建议基本可以套用在基本百分之八十的病情中,尤其是这两个“神药”: 感冒,发烧,头疼,牙疼,包括生娃之前的阵痛,感觉包治百病,就是似乎都没什么用,全靠自己硬扛。& c$ r3 @7 r. k# z, t
这边医疗系统我经历过以下四个不同程序:
5 _  R& l$ F) A4 y% Q8 F1. 生病—>GP
" ?; O0 e* J  y; k: `免费: 学生时期有学生保险(强制购买),永居之后有全民医保。
% _9 c* y" e7 b不是立马要死的病走的都是这个程序,其中95%也就在这里结束了。收到的建议除了多喝水,多休息,吃“神药”这个常规三部曲以外,还包括吃避孕药(痛经)和回家捏着鼻子鼓鼓气(突发性耳聋)之类。以至于后来除了开病假条我都不太需要去看GP了,自己治就好了。6 y# |3 \: s: U4 n2 d' C3 E# T6 e1 }
但也不要觉得GP很没用,有宝宝之后宝宝每段时间的例行检查和打疫苗都要找GP。而且他们还提供宫颈癌筛查和血常规化验体检,大概是一两年一次,自己和医生提就能做,有些还会提醒你去做。
+ U. E. ]4 {; A5 c2. 生病—医院急诊 免费
, n' n2 \# v6 ~! w医院急诊分等级,会按照你的生理特征区分和安排等待时间。急诊大概跑过5趟,其中4趟都是等待6小时以上。! O7 m' _7 q2 h0 E
唯一一次立马安排病床是因为发烧到了四十度。治疗方案: 挂盐水,吹冷空调,吃神药布洛芬。期间兜里揣着英汉字典的ABC医生每小时候过来查看温度和血压。躺倒第二天天刚亮烧退了就让你回家了。0 D2 j4 E- ?2 b9 ?& y0 z2 B
除了这次,就算是全身过敏到跟个熟螃蟹一样红也没有逃脱6小时的等待命运。有一次还有幸目睹了医生扎针扎的鲜血狂喷的场景。+ X' U8 w' w+ w! M$ M
生病—GP—专科医生 $700# V, r# Q0 Q+ |# c
曾经突发性耳聋,在国内看了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是因为第二天的飞机,就决定回澳洲再看。下了飞机立马去约了GP,那中东老太一脸新奇的看着我,怎么这么年轻就聋了?然后还叫来隔壁的医生问有没有见过这种病,于是变成两个人一起新奇的看着我。老太建议我回家练捏鼻子鼓气,自己应该能好。我问她我在中国可是要住院的,你确定? 然后她竟然开始维基百科。。。。上面的分级是“紧急医疗事件”。于是她开始急吼吼的给我写推荐信,并帮我预约专科医生。然后原本需要提前几周预约的专科医生和脑CT扫描竟然只用了两天就全部解决了。
- r1 R' E; N: J* t9 {( C+ A我没有私人保险,专科医生一次350刀,第一次是诊断病情,开CT单,第二次是告诉我脑子没问题,回家吃药。加起来20分钟$700没了,肉疼。$ @+ O5 |3 n1 R% U
怀孕—GP—医院/急诊 $330
3 K* a" Y% g' I8 w& h因为没有私人保险,所以我的整个过程都是直接公立医院,家里边上两个大的医院比较了一下,找了个人少一些的。8 G, [2 @& x' r1 N
发现怀孕时候也很随意,在公司边上找了个新来的GP,一个东南亚老阿姨,这真是我最喜欢的GP了,认证负责,催着我各种体检验血,有一丁点指标不对都不放过。因为我之前没有备孕,所以有一个激素指标还在未怀孕的正常范畴,她竟然开了一个婴儿计量的药帮我调整,还千叮万嘱各种注意事项。在孕10周以后被她推荐去了医院,那时候还真是觉得好舍不得她。现在换了工作,也是没有什么机会见了。
# `, L2 S3 X) f孕12周以后就在医院读过各种产检了,刚开始四周一次后期两周一次,测测胎心看看胎位之类的,没有固定护士和医生,每次随便看,有时候医院订满了,就定去社区医疗站,那边倒是有个固定的护士,程序也是一样。! F2 @% ~: n6 K; t
期间除了唐氏综合征的B超,没有其他费用。没有做什么穿刺之类的。6 W+ ?' T, p' E( w  J- F1 p) `& `( L
孕28周之后要求孕妇打百日咳疫苗,不需要付钱。新生儿的照顾者在生之前也要打,但这就需要自费了。
# t2 m  c) n$ @& b' u+ o) R/ Q3 x. W生娃之前有父母培训课程,教怎么带新生儿和生娃期间会出现什么问题。蛮有用的,好好学了一下,至少不害怕。# G) v/ o# `4 S
生的时候我疼了两天,第一天晚上去医院,检查说才开一指,于是被退回了家里。第二次去羊水破了,但是宫缩仍不规律,于是又问我要不要回家,我疼得当场哭嚎“不要回家!” 一检查,十指全开,无痛都来不及上了。一听没有无痛,我当场崩溃大哭,有种这她妈都是什么鬼的感觉。4 ^4 L2 }/ w! a% \% t3 [
我在医院住了三天,双人间,运气比较好两天都是只有我一个,八点之后不许家属陪护,这样也给了我跟多时间和宝宝相处,有任何问题一按床头铃就会有医护人员来帮忙。头两天医护人员细心照顾,嘘寒问暖,第三天已经没有人理了,估计大家也都习惯了。' E$ Z$ R' t& D( p4 f
先更到这儿吧。。。睡了3 D3 a. G8 D4 I* p3 E7 V  y( b. k
>>>>>>>>>>>>>>>>>>>>>>
( X# z/ T0 g6 E- v1 M说说我自己吧,在澳洲读的会计本科,大一在餐厅做后厨,大二开始在华人事务从实习生做到兼职,毕业以后回国支教了半年,然后找了一份正经助理会计师工作干了一年半,生了孩子休了大半年,换了一份财务会计的工作。所以正经工作可能做了不到三年吧。才开始考CPA,只是因为觉得升职加薪已经遇到瓶颈了。
/ K( s( i: v; C& B6 [我待过的两个公司,一个是酒店集团的总部,作为财务科大动荡后仅剩的独苗,大老板待我还是很亲切的,有一种爷爷的感觉。但是很明显能感受到只有白人在这个公司才有发展前途。中层以上全是白人,白人猪队友们升职加薪蹭蹭的。公司改组后,亚裔就剩财务科的我们了,韩国出纳,菲律宾出纳,斯里兰卡来的管理会计。我已经比较安静了,但是已经是组里最活跃的了,他们基本都是埋头干活,不提意见,啥也不管的性格。9 n! F+ ^% e2 N3 {8 W7 Q6 N+ ~
生完孩子后跳槽到现在这个公司,算是本地这个行业的扛把子吧。 财务科亚裔和白人一半一半,CFO是个亚裔,财务总监一个华人,一个白人。感觉看到了光,努力还是会有希望的呀。而且这个公司不加班,8点半上班,5点下班,有事可以提早走,特殊情况可以在家工作。还有周五三点下班! 好吧,这个真的想得瑟一下。
# B, t7 [; O3 t0 y; c找工作来说其实只要是有一点本地相关的经验我觉得真不困难,只是转行比较困难。我的两份工作都是在一星期之内找到。但是咱们中国人要在本地企业做到领导层那真的是比白人要付出不知道多少的努力,真正能感觉到天花板就在那儿,各种政治斗争就在那儿,越往上越激烈,这跟国内是一样的吧,不同的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要争取那一席之地不但在工作上要优秀,人际关系上更要各种文化内外通吃。这一点我在两个公司都深刻感受到了。2 C. W" @# Z/ Q
前两天和北京的朋友聊天,我俩是一起来的澳洲,一起租的房,专业也是一样,都是会计,只是她学的硕士,我是本科。她11年毕业回国工作,我莫名其妙待到了现在。她现在的职位比我高,不过工资基本差不多,还房贷,养孩子,我们都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她一家已经提交了移民申请,准备回来了。4 d3 @2 N! p7 C

- M7 n, X& V+ I5 ^>>>>>>>>>>>>>>>>>>>>>>>>>>>
* `7 }7 L" j4 w土澳八九年,公婆也已经获得永居,自己父母没有移民。想从老人角度分享下这个问题。父母和公婆均是工薪阶层,也是经常来帮带孩子,一住几个月,生活开销都是我和老公承担,他们自己没有什么经济压力,但是对移民想法完全不同。& C% A; I5 l% s% Y/ |& q
公婆在一线城市生活,社交需求很少,家里亲戚也不多,平时生活比较讲究食品安全,卫生条件和营养搭配,购物完全在超市解决,出行也是公交地铁。退休后办了移民,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平时带带孩子,逛逛超市,菜市,鱼店,周末我们带着一起去玩,海边,山里,公园,逛街。对我公婆来说,移民简直是太正确了:
/ L, f% U4 P- X- }4 I饮食上:随便买,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华人超市可以解决各种传统中餐的问题,顺带还开发了其它各国菜系,阿三的咖喱和东南亚各种菜系她已经开始在学习的路上了,西餐也会一点点。
; V/ M6 E* i8 q; j8 {交通上: 手机装个谷歌地图,基本哪里都可以自己去,地铁转公交,轻松自如。
9 \6 \" B7 C, e% y$ x5 @语言: 我婆婆只会说3Q和sorry,但是用谷歌翻译自己解决了她的建房合同,包括所有内外装饰的选材,太牛了!# |& {3 s: P1 e
社交: 小区里偶尔会遇到中国人,但是聊的少。微信有个华人群,有啥问题就会和群友讨论一下。话说那几大华人区,说英语的都是弱势群体了。但是他们也不太社交就是了。1 |- H- u+ h) J( R0 a& H: C
休闲娱乐: 追剧,看海,爬山,带娃去公园。
7 {/ f$ l% H7 j6 }4 L再说我自己这边,住在小县城,家里亲戚朋友一大堆,尤其我妈,放荡不羁爱自由那种,经常和朋友打打麻将,到处去玩。平时买菜都是直接去菜市,就是那种买个鸭蛋都还带着鸭子体温的,海鲜都是活的,蔬菜带着泥土的芬芳,开车半小时就能下地自己摘的地方。父母也是退休,过来帮我带娃。对他俩来说,移民生活除了各国美食,也没啥可以期待的:
! Q; s3 H8 _( U  N: d8 M6 X交通: 开车好堵啊,不能每天起床就下楼买菜,太不方便了。/ R$ g0 _7 [+ \$ I) c
饮食: 超市选择太少,鱼市全是死海鲜,菜市大部分时候不那么新鲜。还有猪肉真是难吃。华人超市还不错。
4 g% }7 g4 i, {6 O; ]% `社交: 在家坐一天,门口走过去才不到五个人。隔壁邻居都长的好有意思,就是没人可以聊天。& ]' G7 u' `; P/ q0 ^! ~
语言: 我还是去华人区买菜吧,粤语?听不懂。说普通话。
/ _5 x1 X& Y! f: }# q+ B6 H休闲娱乐: 麻将一缺三,空气是不错,但跟家里也差不多。海是漂亮,花园也不错。瀑布,你管这个自来水龙头叫瀑布?
, c: X: Z% {# R/ v; c# u  l' v. D用我妈的话说: “我来你这儿就是修身养性,清净一下。” 2 r$ i! _. A, k! `
所以在不考虑经济状况的前提下,移民是不是比国内好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需求和原本的生活习惯。如果是社交需求少,生活按部就班,且更关注于自我成长的人,那移民确实不错,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清静了,没有三姑六婆,不需要考虑别人的眼光。
3 k) N9 ~% r  J* W如果有人看,我就再我自己和带娃的感受吧,嘿嘿。
冰川2017 | 2021-5-17 19: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民和结婚是一个道理。$ c  X! v3 R2 f5 W6 }  K0 Q
你问移民活的会不会比国内好,好比在问和A结婚是不是比和B结婚好。1 z  U- T1 n' z9 v* ]1 {; U
大家现在都懂,结婚是个很私人的事情,没人能告诉你答案。
9 p- ?! t; i, }& p- b& [移民也是一样的,有人移民到英美澳加新,日子爽的飞起;同样也有人呆了几年直接抑郁症只能回老家休养的。
! U5 j# b: h. @8 D( _: e5 ^. E你光说物质生活水平,那肯定发达国家要高一些。但生而为人,就不是只有物质的考量,否则那就是动物了。更何况,许多在国外能生活的很好的人,凭自己的能力在国内的生活水平也差不多,这就使物质需求的优先级更低了。! E  _  A" ^: Q' Z" p5 ^5 D
各个国家的体系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且不说中国与西方,就是西方世界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别也远比许多人想象的大。欧洲大陆不同于英国,东欧不同于西欧,北欧不同于南欧,整个欧洲与美国的生活方式更是截然不同。你是否适合这个体系,需要你自己去了解,好比你要结婚,需要先谈个恋爱。
5 d, @2 y$ V1 l' N" P7 t2 h8 T所以我一直在说,移民不移民,自己创造条件多去体会,能留学就先去读个书,但也不是说一定非要到哪个国家住多久,大家都这么聪明,举一反三都懂的,了解一个国家以后以点带面对其他国家也能有个感性的认识。好比学建模,CATIA搞熟练以后再看其他软件NX AutoCAD SolidWorks啥啥虽然不同,但能容易地体会其灵魂(比方打得不好,不知道这个举例有几个人能懂)。啥都不知道听别人说说就移民,好比听媒人说完就领证,你也觉得不靠谱是吧。
凉汐颜 | 2021-5-17 19: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2021!7 E7 l6 {& h. @$ s: [
以一顿暴走迎来新年第一天。祝世界重回轨道,大家平安富足
! p$ N/ `' f- A( k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jpg
+ p& i9 m. k5 |+ E
  ?& I* i" R/ L$ k& r# O, M
5 P& S5 K( N; q/ m* {' A+ Y7 K9 Q
, H" P0 a4 z9 y7 Y8 k, z
; w) L0 d- a5 C. j% _7 D- s8 n( G- s8 G- I+ Y# b, d0 y1 ^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jpg
- V. ?! d' s7 i) p2 x# o  M9 [% k9 Q$ L, @) M; P, C4 X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jpg 1 C6 n  s4 r) \

- e& W5 E1 p. n& Z1 ^* K9 ~# d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4.jpg
- c. ]+ f. r/ B# I5 ~0 J( @6 i1 M3 j/ L( p0 e3 r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5.jpg
! d0 @4 P6 e  x0 c7 G3 e: M) E' |& e6 P+ m9 U# P+ f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6.jpg
, w  C& U" r# G8 t1 d# ]0 J' I6 L) j* j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7.jpg 5 N8 y; H3 m( h% o0 R

' ^- Y. J; S0 E* U. A+ _! q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8.jpg   k; d% c) f0 g6 O  P

( w5 \+ i/ I' |9 `! N6 ^, r: \9 }  d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9.jpg ) _4 N. F+ Y, N- y
! B& D2 c* b2 \; Z* }1 P0 |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0.jpg # W) h( o/ g- L8 k
0 \4 ~; K' W+ c' Y& {) ^4 e, \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1.jpg ___$$$$$$$___$$$$$$$____$$$$$$$___
9 @8 N, F* S/ l- q( k2020几近过半,日子突然如同过山车,又如星际迷航-有惊惶有忧虑有迷惘但也依然有希望。# o6 {7 R) E2 j1 S5 f/ M4 F" c
在澳洲封锁的漫长日子里,还好有足够的空间让三只猴子发散旺盛精力。
4 G, m% J! M% {$ u不管身在哪个国家,家人在,工作在,真是莫大的幸运。: G: c; C9 e* o: G0 u) V+ u
% Y( M4 w  m* V$ ~/ ]7 O
$ Y8 |6 g- q: V: D$ S  O0 Y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2.jpg ' S5 y' q. `& I$ m$ u8 a
( J0 a: Y1 [9 z- y) a) `) F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3.jpg
8 C' I1 h1 }6 Z# X9 a
/ L2 {+ w7 V; I! h2 ^2 H' T! \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4.jpg ————百感交集的2020分割线————4 a, F! ~1 A0 x" f, P
2019 翻篇了。
* p: P+ A( Y: h5 {2 ]2019收入少了一千刀因为老三上学政府补贴的托儿津贴没有了。  \' h1 k* P0 i. Z8 [
然而我们反而多存了一万刀,原因有老三上学了,永别昂贵的托儿费; 老公下半年升了一级收入随着上涨; 老大钢琴拿了全奖,学费全免。. f9 u' y* }/ S# A# j* U
在澳洲,好好计划铁腕执行,存钱挺容易的。; D+ C( J) K. u! u( \
" M9 v$ p+ K6 |- ]

6 ]5 c" [1 v9 y; q3 C% {9 F——————再见2019你好2020——————
. _8 i! L3 ?: o, G" y养老,你准备好了吗。昨天收到老公的养老金对账单。看来以后要沾他的光啦。我也有,但工龄短收入低,只有他的一个零头
. S- D. T( n5 r8 f' q但愿通胀不要太厉害。以我们的消费习惯,退休后应该可以过得比较舒服。
/ r' v# g  ^& B5 g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5.jpg ——————咔嚓线——————
) g9 l  {4 h  O) o( F( Z每天都是现烹的乡愁
( b9 x& l0 t- i' J* R8 k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6.jpg 7 n7 M# {: D! Q. N5 {
$ z) p0 {* X; q  ]; H) i" B! C) K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7.jpg
# a+ {/ |. r6 o' s- P2 w8 u
" w: I0 y& F' p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8.jpg
: G8 U# Q! i9 F+ Y8 x4 S
* h0 z9 W% }# c4 D( R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9.jpg ' g; P2 z' B+ ~$ g! ~: t/ F# I) T

4 }( Z0 i9 d" s2 J. S# A. ^4 V" j( i

3 `* P' H* M) ^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0.jpg " f9 i# e2 ~8 z6 ]$ G4 Z3 ?

7 D5 ?* f/ m: n" k/ D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1.jpg
4 N, G) |1 s$ D: w8 z* B, ~* L: h
# e: C; Z9 K% w# ~8 r; _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2.jpg 4 ~! p& U3 g* [* g* J

! V: G" J4 V! u5 ?/ {$ C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3.jpg 0 m( K7 a( G7 i, a4 G1 _) g0 `
' v+ ~5 O" C/ [$ V9 v% i4 l7 t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4.jpg
" {! I9 z* P4 i! G7 j
& R* ]! q5 R/ Q/ X4 q# f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5.jpg ——————咔嚓——————0 h+ d3 x* E8 ?; E7 q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6.jpg
4 f6 `" P, h8 f9 g  C$ W  m& i4 t7 V. o( l: P2 A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7.jpg $ p, b$ ~4 l; V) T
2 k6 H1 Z, l  A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8.jpg
, N# V) h) M, \5 V1 r7 C
$ f( O: X" z) O1 p/ K" s, U! _----------------****************--------------
% R: G( I! `0 j& I原帖  a) l* {1 a! o( I* z
贴一个悉尼家庭收入统计,以此说明我们真的是普通工薪。我不是来哭穷的更不是来炫富的,我纯粹是闲的。
. h3 H) C4 G3 y  A% k2 N1 O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9.jpg 还有税率
$ K6 |- u5 k- b8 u' P+ v9 G: r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0.jpg 中秋节快乐,今晚我家吃火锅
6 b# k: W% i8 Z9 |# ?9 E5 s& d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1.jpg -————甜月饼与咸月饼分割线————
) k: i7 U& b5 z+ [7 C) c1 |坐标土澳
# `5 Q5 G$ Z' w" j, X两个都是70后,家里都是普通老百姓,在上海只有父母的自住房。出来早没赶上房地产直通车,没有什么家底。以上背景。
+ ^- r: `1 H! I5 h  M目前三个孩子,10岁8岁还有一个5岁,有一个自住两个投资房。
' u$ j; Y2 y1 P两人年收入税前17万(老公13 我4,我比较逊,家里蹲养孩子十年,能有个正规工作就是打打酱油的收入也好。),但是税高,到手只有十三四万刀左右,死工资,年底几薪没听过。0 c. Y+ c( I+ x, S9 v& D' S
每月房贷6000刀,这是大头。不过投资房的租金可以养自己,所以实际支出是自住房的那部分。
4 q7 {8 X: t* N8 w, W2 _教育这块6 L" a8 q+ ?& d
老大老二公立学校不要钱。
% P4 i% c1 W. [老三托儿费每天92刀,我们上满5天,国家报销48%左右,算下来每月自己掏1400刀。
0 s& M. T; y  e0 [1 d吃穿行大概4000刀(包括水电,车险房屋险,汽油)。我们过得很省,超市牛奶喝喝,应季蔬果吃吃。小孩衣服主要Target,我有时买优衣库打折货。护肤品就是超市药房的开架Aveeno,cetaphil润肤露,NATIO爽肤水十几刀塌塌。家里离我老公和孩子学校都特近,我坐公共交通上班,交通费小贵,一天12刀。我们开车就是附近商场买买菜,所以油费还可以。
" ~9 e& k2 g8 P" G6 w& P老大学钢琴,小提琴,每半小时学费在39刀,一周一次课,每节课半小时到三刻钟,小家伙争气,今年的钢琴学费考到奖学金抵一半。! k* h# p5 Z" `9 {5 _
老二今年开始学钢琴。老三还小没学。
. `9 d( g- Z& i& L# a收入这块除了工资,前面提过两个投资房租金收入大概680每周,每个月就是2720刀,大概可以抵扣这两个房子自身的费用,包括房贷,中介费,市政费用等。
- |4 w& B. t( ^7 O' b去年去了一次新加坡,花了4000刀。平时娱乐主要是海边,博物馆,周末游泳。老大今年考OC ,周末补习,基本没有时间出去。
; Q4 o) o2 d5 ]4 R1 M/ P/ i人情这块基本可以忽略。福利除了托儿补助一毛没有了。精打细算地过,每月才能有所结余。, o+ ?1 N. A  z0 Y" P
更新一个图,有同学咬死了我住农村。我倒是想啊。澳洲农场主可是高收入人群。- s$ @/ u+ J2 ^" m1 N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2.jpg 二楼主卧窗口( w. v3 e8 ?* \& l3 @; T. F7 W

* a- N9 G6 D0 P" p
& Q0 G7 W) Y9 {$ R对面邻居+ Z' ~% [% d) `% s

' q& o1 J- H; Z' C1 H3 [! t. B) e" Q# J8 N: \, p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4.jpg 我家的房型图
. a" {+ Q3 ~6 v' i, K
9 I3 E5 {7 |6 a2 u: X) [/ ~! A
* Y+ N+ I/ s" R9 k& [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5.jpg 真正的雾,日头出来就散了
7 q! O1 O9 Z! T4 P+ u$ H: E3 g9 t: a8 ^+ K' b! W9 B
! W! }* C: u9 R: i! R! M8 ]
2 l0 f; i  m2 ]2 T: T# P) Z
/ S3 q3 m# B+ E( a/ b8 U# k8 y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6.jpg ( q- y9 D" p3 L) \% d% j

# v1 [% }8 l6 K) w6 A# a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7.jpg 婚后来到澳洲(老公全奖读博我陪读),居住过几个城市。我觉得过得挺好的,而且是越来越好的。两个人的小家庭逐年慢慢变成三个人,四个人到现在的五口之家。. r4 n- J$ k' Q( L
要是回魔都的话,以我们的收入,全家是不可能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准(主要是住房和教育)和平和心境的。; P% w; l5 h. j: E$ @0 @
精神生活也有一定保障,除了我本身对西方的文化艺术一直有亲近感认同感,收听收看阅读本地英文电视广播报纸基本没有障碍以外,各种中文资源以及各语种的书籍杂志都能在这个距离悉尼市中心四十公里的市图书馆找到。
+ A# O/ e  Q" ~3 T2 o3 l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8.jpg
6 m& {" ?/ C  `1 o# j  k# @$ L+ C
- Z* o8 s  M: m  {1 U( P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9.jpg
3 }) |+ z2 n* g/ z/ W: x5 B5 z5 z+ g' V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40.jpg
Le174 | 2021-5-17 1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jpg   巴西柔术教练,广中医一附院陈耀龙主任诊室看病,“肩袖损伤”、“盂唇损伤”。自费,10次/疗程,3000-4000元。6 B  \+ H) g2 ^0 k0 u+ C( l
  肩袖损伤、盂唇损伤一般是需要肩关节手术修复,术后配合复健训练。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如果想恢复运动能力,就还是要选择关节镜修复。巴西柔术教练有商业保险,一附院做了肩关节镜手术,我策他在我这里做复健训练,2000/次。3 j, S3 `) _* f/ U
  前后,教练在我这看了20多次,给钱豪爽。
9 M0 N( p! l! M) l+ F& p) T- C 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jpg   美国黑哥,广东做生意。
$ K- U# ^( L% Z8 W- c% J  他找我看过颈椎、腰、膝盖。黑哥身高190+,体重200余斤,像一座铁塔迎面扑来。给他正骨、手法关节松动我是吃不消,给他扎针,教他做复健训。
$ V" m- O6 |- j; T  X  黑哥做一次治疗、训练,3000元,折合美金不到500刀。给钱不墨迹,复诊率高。
3 i# b$ F- z( A  移民不移民倒无所谓,来中国做生意的老外也不少,礼貌而且钱多。我特别喜欢给在中国做生意的老外看病,挣的多啊。% ^  Z% y# W: q1 p( N
  因此,个人生活好坏主要取决于收入。
平静769 | 2021-5-17 1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关了,没劲。
+ Z; C& C; A4 a& Q我的家乡也是个不那么富裕的地方,但是我离开家去上海读书又留下来工作以后,我有些以前的同学也会臆想一些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觉得我背叛了自己的家乡似乎是件很难看的事情。
1 S1 h. e6 y1 Q4 b- \; v) [4 M我年轻时之所以喜欢上海,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合适的距离,没那么多人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现在我中年了,生活的重心往下一代倾斜,所以换了另一个更安稳人均资源更丰富的地方生活罢了,有些职业的上升通道在不同国家间是通用的,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可以自由的选择国家生活,而社会地位没什么改变,在国内混个中产出国来依然混个中产罢了。有的朋友就不要臆想什么移民的人都是病也不敢去看职场都受歧视之类的好了。' I" a5 }% w( ^  k9 C
这个地球的资源就这么多,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人均资源自然紧张,难道不应该多多鼓励人们走出去吗?都窝在一个地方内卷不辛苦吗?美国亚裔才5%,当然没有话语权,如果华裔能有50%呢?意识形态都能改变了,这样不好吗?
4 b; Y* g& x# ^6 G( S/ P<hr/>现在国内民族主义高涨,我等不敢开大号说自己的想法,匿名保命。
9 {& i( \3 I% \4 L7 c3 A我因为专业原因,朋友同学们大多都出过国,但移民国外的不那么多,我是少数派。这几年总有人问我你为啥就在国外不回国了?移民的生活就很好吗?我的回答都是统一的: 国内国外各有各的好,看你看中什么了。同学们短时间的出国旅游访学,一般也感受不到国外真实的生活。& l% u' ]* \) [# }; B
但是其实我的潜台词是,我们这个年纪,在国外的生活会舒服一些。但是年轻人不见得适合国外的生活。: t6 g7 _5 r5 p$ D
我18岁以前生活在国内经济不发达的四线城市,18岁到30岁我生活在上海。我至今也非常怀念上海的日子,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感受了大城市的纸醉金迷,逛恒隆,逛七浦路,吃日料,吃路边摊,也和闺蜜们去泡过酒吧开眼界,更多的时候是在图书馆里学习在实验室里跟着师兄师姐熬夜加班。我有过很多的闺蜜,有住棚户区的,也有住新天地豪宅的。我date律师男,银行男,科研男,有的浑身名牌出手阔绰,有的吃食堂也舍不得多打一个肉菜。* T5 L6 a4 n3 ^" N
但是30岁的我,结了婚生了孩子,来了美国,过上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其实对于我们走职业移民道路过来的人而言,生活圈子是很单一的,不太有机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大家都住在比较好的区域,邻居们虽然肤色各异却都有着类似的教育背景,从事着有限的几种工作,孩子上着有限的几所学校,同学的家长们也都是非常类似的人群。在职场也一样,我在学术界,外来移民占多数,歧视什么的这个国家肯定有,可是我在职场上实在感受不到。我老公在金融界,亚裔没那么多,但美国白人也有极大比例是犹太人,不那么热衷去歧视他人。他们家里有孩子的几乎都给孩子请了中文家教,没人那么有空把民族主义挂在嘴边。* e/ B0 V; r' M1 v
基本上现在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特别平稳的舒适圈中,没有996不担心35岁被优化,上班时按时上班,下班了啥也不想好好做家务陪孩子。买房没啥压力大house来一栋,不像我们在上海时买个两室一厅估计二胎都不敢生。车子不用拍牌照看上了交钱开走,自家车库里一停不用跟邻居抢车位。我家孩子读书,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小学,分数说明一切童叟无欺,即使考不上,租房子也一样上好学校。不用像在上海一样民办折腾摇号,上公立又是户口年限又是产证名字的,劳心劳力。周末带着孩子出去玩,哪儿哪儿人都不会那么拥挤,哪儿哪儿都不用排队,爬山钓鱼挖沙子,足球冰球自行车,开开心心。夏天去海边住几天,冬天去滑个雪,都是寻常。) L8 Q7 r7 j; Q# m8 q. p$ E
有时哪里要去讲这些这主义那主义的,多数人都没操这个心,哪里日子舒服我就去哪里生活,这么简单的事情罢了。
似是故人来517 | 2021-5-17 1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换个环境生活
! u; P5 q" v& [活腻歪了也许再换个国家
  D8 t9 l6 N1 B7 L人生嘛,贵在有一颗折腾的心,要不然多无趣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