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移民问题上往往也会相反。因为这是道选择题——稳定vs 挑战。
8 `9 ~2 |! Q! G2 |) u2 S9 N8 l" V) ]! d2 {$ y( ]) W, B
0 w( K+ \; }! e( o
2 J. I7 ^- H- e# I" X" J
" a+ d4 O7 _# _. s: l: g( z! g% i% M6 X0 `! {
! x9 g6 N! l) V7 D9 L9 f: ]
3 C/ Y3 H( u# @& `
下面摘录一些经典回答例子,给大家看看移民者的真实感悟。# G! y3 E* e) s* k( X4 w
是否移民有一个简单的衡量点:能否在移民国家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和家人过上预期的生活。
! Y; u; B& P. a, v! D' h0 h
9 w: k4 Q* P% @1 n N9 D% Z2 L/ J' k, y1 c- h3 E
我的爸爸在九几年赶上了第一代移民浪潮,来到了美国。随后几年,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在美国出生,成为土生土长的ABC。而我,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在美国进行大学教育。
/ G. s, Y) d& J0 M T
, g4 p/ O' t5 L6 d. q5 f& i" \% Z9 D
我见证了上一代移民的生活(我爸爸),见证了一代ABC的成长(我的弟弟妹妹),赶上了留学大潮而出国念书(08年),又比同龄留学生提前拿了一张绿卡(20岁)。在国内亲朋眼中,我是留学生;在留学生眼中,我是移民;在移民眼中,我是国内的。1 ]5 U F3 P" |/ O& K
/ v' R& o2 T% `' I+ I
d6 E- e6 ^5 H a, P" |( L
* `' J) c8 z+ N6 u: _! Y
1 J- U. }/ I; [) A1 F6 j
, }2 _7 K# s {0 k$ P3 d! c8 k, w7 G2 t( m s* C6 B+ e
01上一代移民; _" u5 c2 S2 T) c# d
我爸爸在美国呆了将近二十年。当年,在以我爸为首的出国人看来,移民的生活条件是绝对优于回国的:更好的社区,更好的收入,体面的工作,房子和车子。$ ^( z) N1 [* q& l G$ T
% I% N1 A* p6 g5 O" ?% X% B. v$ }
/ \/ D- |+ T: }" W/ W
当时,国内大多数骑着永久挤着公交,住几家一户的筒子楼。美国的生活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有着致命的物质吸引力。在美帝奋斗目标,无非就是两个字——“留下”。
+ r7 u! [1 ^9 T" I* K今天,这一代移民已经基本进入中产阶级,一栋洋房一部车,两个小孩一只狗,富足但不暴富,稳定但不冒泡,也算实现了他们当年的目标。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内发展的亲朋,因为赶上了90年代末的发展浪潮,生活水平也没有输于他们(虽然大部分的移民不承认这一点)。从收入和购买力上看,他们是差不多的。4 Z& ]# Y- j: B* `5 L
+ t3 ^0 m$ Q6 l* `3 t
8 e/ q- @8 k' Y& A- ?+ h) M
4 h; N4 q6 {5 ]1 t4 \+ a
2 P. r3 f, T2 [5 O. P
( v* T1 s8 ?0 G; B6 A% @1 v
8 u) a0 f2 p% R7 N6 b第一代移民对美国的事业没有太多野心。普通的工作拿到的薪资,就能过上富足健康的生活,你不必在公司挤破头,也不必踩着别人的脸,也可以住着别墅开宝马,穿着名牌逛各国。所以,并不是太多的人会以在公司爬到高层为目标。" R3 c% a [# K# M& v
工作性质以工程师为主,工作年限以供完孩子上大学和交完养老保险为基准。总结来说,工作压力不大,薪资有余但不土豪。
0 {+ o3 P# q2 f! x# @7 L
3 a1 v$ c- Z$ z4 p' S! F. A/ `% l# s7 Z
$ q/ M* c3 X2 N5 |4 p4 i0 x$ v8 p2 Z3 y( t- b4 s+ a
7 o6 I: Z3 f) \1 t; A9 y0 z& }
- C& i- O2 K: g: s) L ?1 R
对下一代的期待,无非是学好中文,上常青藤大学,打个football进个联赛。对上一代人的赡养费用会担当更多,但是诸多大小事宜是由国内的兄弟姐妹打点,烦心事并不多。
) G8 S i. t$ G1 Z家庭财产一般在养老保险、房产、少量基金债券里,很少有人会有大量现金存款,破产的可能性很小,每年去国外旅游是没问题的。总体来说,生活压力低,属于easy模式。; L, L/ T% J2 r* F( L/ w5 T; }! L
; o8 a# t1 v; [! N4 `& U8 J7 R
- k) |+ u( i& U6 s
, ?) {, ]* M) s$ a& O v1 v
3 m9 d/ r+ [+ p: C9 A; r) R
9 s" s1 t3 L$ F% a) q) a
3 M9 L" j) K' U" {) P g而以我妈为首的中国中产阶级,生活水平虽然与美国中产相差不远,但是各方面的压力却要多得多。上要供老人的医疗和养老,下要供孩子留学,买房,买车,工作上要和各种烦心事周旋。
0 w C8 W" {; G, F0 E防癌防吃防污染,防贼防盗防流氓。儿子/女儿在XX国留学又要缴学费了,想给爸妈转一个好一点的医院,隔壁家的老王昨天又买了一辆奥迪,今天单位小姑娘又拿了一个土豪金…………赚的钱多,发愁的地方也多,消费能力不低,同时安全感也不高。1 W- g z W8 X; y; u# E3 |6 i
4 v# q* Z9 r4 ~8 S$ L* w1 M/ Y" G& g7 Q
02留学生4 D6 z4 b2 u8 |! v/ S. a
我接触到的留学生分为三类:一部分家境富裕,念书只是为了镀金,一开始就打算回国接班。一部分家境贫寒,大多想要留在美国,走在我爸爸当年的路上。' c4 I' y, L z8 t5 X1 p
: N* T" m6 i$ r3 c
, [3 x* H5 y2 X; J5 k
而最多的一部分留学生,家境中产或小康,他们父母奋斗的目标,是美国的中产。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希望孩子能过上自己渴望的日子。而这些孩子们,没有当年我爸出国时那种强烈的物质对比差,乍一看觉得自己家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美国,对于自己父母一代的生活压力也没什么切身的感受,再加上寂寞和签证问题,这一批人群归国的不占少数。
" a9 d: H H1 _3 b/ d9 D/ k% g9 t3 {8 Y
$ Y5 |7 ?# I# y
- @* n1 S, n& |, H3 O U, \
+ w- d+ A' b( s' |0 l( X1 Y
( e6 w6 G/ _8 w* O9 E6 @
8 H7 Q2 L8 Y, w2 }6 O虽然有的朋友归国的说辞是”父母在,不远游“。其实,我的想法是,赡养父母如今不该成为回国的第一理由。洛杉矶飞上海只要十三小时,视频电话和微信的普及,让每天联系到父母也变成了并不困难的事情。在北上广生活和在美国生活,对父母而言,距离感是差不多的。( s. h, u$ R% p$ k6 I
( R: @ w6 Z2 L, y \0 j" n
8 W2 [5 Q/ W9 x8 p% i, }7 F# E03ABC* r h% I& n$ j8 @. j
5 }1 ?8 |4 Q9 n! d4 J( k7 T
" `# I4 R/ ~/ q5 z2 D1 L! Z我的弟弟妹妹是土生土长的ABC。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孩子,他们比国内长的我,少了一份功利心,多了一份自信。对于归属感,他们的态度类似于自小随父母离开家乡、在北上广长大的孩子。对于老家(中国),虽然会同父母回去,但是没有认同感。
' O' L0 F7 l9 V3 e2 b3 g1 Y" v& N5 a! L9 ^
6 _+ a$ f8 F1 h3 N6 p* G
& u T9 u; x+ j- r& O! P0 e
! b G" E5 c; y1 E
* a( N( h0 y' [2 y o3 o4 T" R2 F, B, J! q+ _1 s
但是,普遍的情况是,这些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实现自己的想法。他们在美国的发展路径比上一代人更加多元化, 即便是进入上流社会的孩子也并不多。# l6 n' @# W" \2 U
美国是个阶级已经固化的社会,维持在中产这种富足而闲适的状态,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进入中产之上,需要几代人的资源,第一代ABC在这一方面相对薄弱。中国处在阶级形成的阶段,如今,下一代的阶级改变还存在可能性,但是,未来也许会越来越难。
8 Q5 d' I c7 J w6 J2 {2 D9 j
( ?) B7 |( ` c7 F) z; ?+ r+ O1 C/ N. o ]
04我, x* L' y' Y, M: ]( C
- c, u+ Y+ s/ l- m: s" [3 o7 E7 d# @: u6 o9 ]
我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从老家来到异地打拼的人。深感幸运的是,我拿到了这里的户口。但是,我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父母在我毕业后就不会再养我,我得在这里立足,一张户口是远远不够的。你要问我,我这样的移民怎么想,我只能说,和去北上广打拼的毕业生一样,我想要的还有很多。
$ K% [( l# [2 x. k0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展现一些在美国发展的可能性,看看这是不是大家想要的东西。美国这么大,这么多行当,笼统的概括移民好不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像你不会问一个北京人“你拿到户口后的发展路径是什么。”这一张卡,一个户口,拿到了只是和千万当地人站在近一点的起跑线上,仅此而已。
6 y0 T& a- U7 E# Y+ H8 X5 F
% U' v/ |" ~( H" Q; O; b5 R, k2 H/ s8 \0 o
7 o6 {7 q1 K1 e( |) k' h6 W* q- |
$ m; A9 x+ A- Y6 k' [' Q/ _, v4 g' B$ @% v: l8 }+ x' ^
3 h- b2 T; Q; ?) _* s+ Q2 c! b
如果一定要说移民的好处,移民了之后会少了不少后顾之忧,会比同龄人更有底气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梦想。我看到的美国,是一个比较公平的社会。虽然没有短时间暴富的机会,但是努力的付出,大都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 ]5 q5 h" N R `2 |: M最后,每到一个地方之前,要想好自己如何活下去,想要什么生活,怎么养活家人。不能把移民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最后,我只是希望那些心里怀揣着移民想法的人,能合理的衡量自己的预期值,结合实际做下理性的分析,把合理的筹码,押注在移民之中。( T7 x0 B% G0 u1 Q! |7 ^
在国内,鼓励移民的人可能怀揣着不一样的动机,他们可能会因为悲观主义/乐观主义而夸大了国与国的对比。不管旁人把移民国家吹嘘的如何富足,教育如何优秀,你在移民国家赚取不到,就等同于没有。
h# s& A$ t) v( I1 B. B! e; z4 T! x. E' S9 e" c- p
$ g7 V0 Z# k: }
% \; Q! q& t; c6 a2 P5 y
3 h6 ?. \% ]7 Q8 G
! W! K! u, r( d) O9 W8 \7 l3 d( r6 L& }
如果能把目前财产状况,目前自己在移民国家收入,今后在移民国家的职业发展前景,作为最先的考量因素,会是一个较为理性的移民分析。这些考虑越具体越好。- f" l) @& o0 F* I& ^3 \4 g7 U; A
关于父母的赡养也是出于一样的考虑。不管与父母离得有多远,我个人会把“能不能靠自己力量养活他们”作为思考的第一点。我认为,以爱的名义回到他们身边,却花着他们的养老金,不是孝顺。所以不管与他们相隔多远,实现个人的财务自由、维持父母的生活水平,是我放在首位的事情。6 L @8 s8 z9 e' E. ~
+ U0 T! Y+ n2 |2 Z) M6 P5 p- r2 g
& v3 Q% A& s" ^$ G* z移民这种关乎人生的事,每个人都会有截然不同的的体会。你如何让别人理解你的选择,你又如何能去建议别人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