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走进位于北京东四环的一座居民社区,这里林立着20多栋高楼,房屋总数超过4000户,密度和高度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压,让站在楼下抬头仰视的人难以喘息。在灯光失灵的楼道里碰壁、行进、辗转许久,我推开其中一扇门,决心带走一只猫。
/ D+ t# x- T8 E) Z$ s+ Y9 V9 L. d9 Q; E" D- w" ^
那是一只田园猫。我是从朋友圈的领养海报上看到它的。它鼻子下面有一撇黑色的花纹,让人联想到卓别林。7 Z/ \5 `4 h) X8 S" E9 j, p0 Q8 j& D
9 ]! k( O, e2 I
! _* t' a/ \) M9 ~& f. O: w0 U
' C" ~1 B3 W) o8 S它鼻子下面有一撇黑色的花纹,让人联想到卓别林。/图·pexels
6 Y' p5 X% f% B# I+ V
) Z* I( W) R3 b6 a9 q m通过朋友和领养机构联系后,我收到了一份“领养要求”:爱猫、懂猫、了解猫的生活习性,比如掉毛、抓东西、有时候比较吵闹等;家庭饲养,非公司、店铺,不散养、放养、笼养,安装纱窗,注意关门防止猫咪走失,高层住宅需要安装金刚纱窗防止猫咪坠楼;北京常住居民,有长期稳定良好的经济收入,有北京固定住所,宿舍、平房、两户以上合租谢绝领养……/ _# w* u% J" _3 u3 @
" N/ H5 C4 w& M# t$ G6 ]! Y& J" @" c7 s) C
太长了。我看得有些心虚。
) J8 o& N. ? |3 G
5 o% W" s, Q# A u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求不低,像一份备受监督的承诺协议——我真怕承诺。第一项我就不合格,我从没自己养过猫,只是经常拜访的朋友们几乎实现了人均养猫,我跟它们相处友好,没几次就生出了自己“也许是养猫天才”的幻觉。3 {$ X* f$ E" s
0 ?. N- u- }2 X
2 i* H) o7 k8 E% x8 H1 g5 s2 ~6 ~7 D' F& Q+ i0 {; I }
现代社会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图·pexels; G s3 Y4 M+ [/ a1 Q P0 S) F
$ f; j+ X* ?# r3 v
养宠物的人的确越来越多了,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指导、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制作的《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1年城镇宠物(犬猫)主有6844万人,比2020年增长8.7%,其中,犬主人3619万人,比2020年增加0.7%,猫主人3225万人,比2020年增加19.4%。自2018年以来,养宠人群规模一直扩大,同时呈现出年轻化、高收入、高学历的特征。
+ H3 q- V1 I+ ~1 u' ^7 x" d% N @0 s# {2 Q! n8 y! i3 Y
这类人群反过来对宠物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精细的需求:除了活体饲养交易、宠物食品用品之外,宠物医疗保健、宠物培训、宠物婚介、宠物托运、宠物美容、宠物保险、宠物殡葬等市场也得到更多关注。国内数据调查机构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5928亿元。正在成长中的千亿级市场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腾讯投资、青山资本、朝云集团近年来在宠物赛道均有投资。& S4 r* D" r) ^! a% s
7 ]" D* X* ~. e
假如对资本市场对宠物的青睐没有切身体会,还有一组更直观的数字可以参考:2021年城镇犬猫数量为11235万只,比2020年增长11.4%,其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比2020年增长19.4%,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比2020年增长4%。如此大的“用户”基数正在城镇中蔓延,这意味着它们的主人正制造出巨量的消费市场。该数据也反映出另一种有趣的倾向:猫比狗要更受欢迎。' F/ O9 }! ~- `& T. ^7 |# I# v( A
3 y; B& W b& A4 H& Q0 ]
! S" y5 |4 Y& O: g( P. X: p# U! j7 n& S, Z" D/ K. k/ s
现代社会,宠物都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定会出现的角色。/图·pexels) F! o- R) `1 s
% Q {; _: o) Z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无论是租房还是拥有自己的房产,无论是单身还是和家人、恋人生活在一起,宠物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定会出现的角色。就连我因为水管漏水和噪音问题拜访楼上和楼下的年轻邻居时也发现,一家养了三只英短猫,而另一家养了一只三花猫。
3 M$ P: M/ _; w! [' Q' x2 ^( o
% y+ T9 L# h, O4 a: @: x; m E( l“你为什么还没养一只宠物?”我经常被问这个问题。“况且你还是独居。”他们补充道。
3 F B2 e& m# P( }
/ L) c/ ]8 d* I3 w; W% S难以拒绝的可爱 d( T5 G7 L4 @ D: }. y
$ G+ v, |+ ^( `5 v- _
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海缸。 Y7 U% b# @/ y$ U5 N8 u
5 y, Y- G. `) h( C' Y& b
当我把购物车里的花园鳗、奶嘴海葵、牛角鱼、小丑鱼、萤光草皮、珊瑚以及维持它们生存所必需的高钙活石、亚克力鱼缸、蛋白质分离器、自动补水器、盐度计、海盐、LED灯等全部统计,得出一个上万元的昂贵价格后,我就自动“退坑”了。' S8 d) y b2 R2 ~) o# u3 r- W2 b
6 b( R* l- a6 Z; `' f$ x, P朋友最初听到我的养鱼计划时,立即提出这是一个毫不“经济”的选项。她的理由是,鱼无法像猫狗一样跟人产生互动,主人能得到的回应就是它们的吃喝拉撒和翻肚上浮,“何况你还不能抚摸它们”。最后,我选择了在任天堂的手柄游戏《动物森友会》里虚拟养鱼,后期不会产生鱼缸维护费,也不必买桶装纯净水定期换水,只会产生电费。
7 g( r( |: S1 D) S/ v6 u6 e5 B$ R3 I( h7 z+ q7 o8 p8 S2 A# R
人类养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当宠物。近年,蜥蜴、蟑螂这种相对猫、狗、鸟、鱼而言的“另类宠物”(也称“异宠”)备受欢迎,也不过是因为想象力受限和各种政策法规紧缩后的结果。: H6 r+ x0 Z5 j. _* t, y
- @6 m1 ]0 T5 K& `
' O2 G5 l/ v! w6 }; x) A5 V; m6 I
! h' d4 u! `$ S& F3 c+ W
越来越多的动物进入人类家庭。/图·pexels
4 Y: O, e! M% L7 F' O/ s( M1 Z2 F6 H4 j2 R) w0 R' c% S) _2 ^, l
美国宾州大学人类—动物互动学者詹姆斯·史尔贝尔曾对宠物下过定义,他认为宠物是与人同住但没有任何明显功能的动物。这说法很模糊,似乎也不负什么责任,甚至还不一定正确。4 i H* f$ x' K( x* F
" W! c) r5 s# y' A- D n8 n2 h动物行为学家哈尔·赫尔佐格认为,照这种逻辑,以前美国人家里养的狗可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宠物,它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放牧、狩猎、警卫、推车甚至搅拌奶油。而猫呢,基本就是活体捕鼠器。, s- ^5 U- ]* F9 H8 A: O) j
* r0 E0 r; y6 S* v# c4 ^: `& U
在赫尔佐格眼里,以前大部分美国人并不在意猫咪是否可爱,一直到19世纪中期,美国人才开始饲养以可爱著称的宠物,最先是养鸟热,当时最受欢迎的是会唱歌的金丝雀。; H8 J' a" A4 y0 P
; F4 h. s1 e+ s7 H( C0 A人类有养狮子、老虎、大象、猪、牛、老鼠、蛇、鳄鱼等的历史,但现在提起宠物时,最多的答案还是狗和猫。这种“毛茸茸”的胜利,或称“可爱”的胜利,在动物行为学家看来,有可能是人类将对人类婴儿的喜爱投射到了可爱的猫和狗身上去,毕竟,“移情于狗总比移情于跳蚤来得容易”(赫尔佐格《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 e( A" ]3 E" D4 B" c9 L
' |& s6 [5 V: x% M( ~7 d, n5 X
+ N/ U, J6 h7 D2 T7 q6 a
" `+ u& Q9 Y/ ~8 }& q: S" t# g北京,一只黑猫坐在男主人的肩膀上。/图·阿灿
5 U& @4 n3 A+ E+ B
9 H5 }* ?& F* G" v5 o当动物学家们试着用逻辑去解释人类对宠物的倾向时,他们却发现这种倾向过于复杂而难以梳理出明确的答案,而来自人类的倾向有时也对动物造成了伤害。在《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一书里,赫尔佐格写道:由于人类喜爱具有娃娃感的动物,以至于许多犬种被培育成永久保有幼犬的状态。中国哈巴狗与法国斗牛犬的婴儿般的短鼻使它们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过大的眼珠也加重了它们短浅眼窝的负担。人类刻意将幼犬的特征保留在成犬身上的幼态延续的做法,不但让宠物的心态无法成熟,也让它们染上宛若人类精神官能症的疾病。然而,此现象对大型药厂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生意,他们将百忧解或烦宁等药物重新包装上市,使之成为治疗宠物沮丧、焦虑、强迫症的新解药。7 }' ^2 v: `# h# X1 A
, X- A9 {$ r7 m7 Y
如果你驯服了我8 ?9 n, A8 a( G$ H
, E. v5 B7 B9 A" I) u: v
为什么要养宠物?
. {. y8 H: j9 q% I( G" n) ?. ?
; t- I! L3 t N8 ~. G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网页文章提到,一些研究表明,人与宠物之间的联系与多种健康益处有关,包括:降低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孤独感、焦虑和 PTSD 症状;增加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机会;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写得像一种处方药的说明书。
' f4 U) ^9 Q& B5 h+ j+ o3 V2 a6 O8 X( V
1 p# o. j3 ~0 ]9 L1 `. o
! N& e+ {' p8 R" {
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局部)。画中的小狗与仕女一同游玩,显得闲适、自然又乐趣无穷。/图·视觉中国
1 H3 N3 H8 U. X" ]2 D( E' Z; F0 n0 ?4 D& y
而人类—动物互动学者提供了其他解释:宠物让孩子富有爱心与责任感;在后现代传统价值和社会关系失调的状态下,宠物提供了个人生存的安全感;就像观赏性花园一样,宠物代表了人类希望掌控自然的欲望;宠物让中产阶级家庭假装自己很有钱;宠物可以替代人类朋友;宠物和人类能够从彼此互动间得到安慰与快乐。, _' C. p7 I$ k
% ^ M; _6 x5 T% y- N; |9 H《美国宠物史》的作者凯西·格里尔曾说,美国社会周期性地掀起过饲养宠物的热潮。第一次浪潮发生于19世纪晚期,当时饲养宠物被视为家庭生活美满的象征,尤其是美国的母亲,她们将养宠物当作培养孩子爱心与责任感的方法;第二次宠物浪潮则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郊区住宅”概念蓬勃发展,人们更相信养宠物是童年时期的必备体验。% B. Y$ T( t7 {
* {- |' r5 v; S在前去领养那只神似卓别林的田园猫之前,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需要那只猫吗?那只猫需要我吗?我是更需要它来治愈我、陪伴我,还是更希望为另一个生命体提供治愈和陪伴?我做了漫长的心理准备,对着“领养要求”逐条质问自己能否坚守承诺:尽量保持收入稳定、居住环境稳定,保证自己买得起猫粮、做得起手术;尽量不要经常出差,出门也要记得托付给别人定时喂养和打扫。不可抗力?什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发生的时候我连自己都无法保证,能记得为猫寻找一个去处吗?我习惯独处,不想忍受另一个人剥夺空间,但能接受它随时入侵和打扰吗?. [. ?* Z5 p4 c/ Q* r0 m, v* V
R+ B# Z. Z, x3 H
0 |+ N. T' a+ ]8 C! G6 I0 G5 @" J$ i7 Q
就像观赏性花园一样,宠物代表了人类希望掌控自然的欲望。/图·pexels5 b& {3 U s8 Q- D1 N4 W3 v' d
0 m8 _4 j$ S$ B9 L+ q' b果然,我焦虑起来了。
9 P0 V% |7 g7 r' R, \( k4 S3 a* T2 J4 x1 v5 J0 g, s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吉尔伯特曾打趣说,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应该会在某一天某个时刻在论文中写下“人类应该是唯一会……的动物”的句子。赫尔佐格也化用了这个句式,他自己很想在未来写下“人类是唯一会因为欢愉感而将其他动物养在身边的动物”:“为什么我们会想要宠物,就跟为什么我们会创造出如此复杂并具有象征意味的语言、道德标准、宗教信仰并热爱呛红辣椒(我指的是香料不是那个乐团)一样,都是演化学里的千古谜题。”- G8 b l1 q& U4 C1 K& h, @
$ o5 q( c" q5 \5 Q7 K2 \* W# M宠物这一身份在很多人眼里都有不同的意味。动物权利分子不太满意“宠物”这个词,认为这种说法贬低了与我们同住的动物伙伴,他们希望称之为“伴侣动物”,主人则应谦称自己为“监护人”,而不是“主人”。7 z4 \* e! `$ P1 ~! u" i
) c9 [% p( D6 r% c8 f# S+ o% t( i" U3 \
, V5 C4 u2 M# ^* _, x8 y# E+ }
宠物和人类能够从彼此互动间得到安慰与快乐。/图·pexels
/ l$ o4 Y2 w# P* v
6 k- a3 I4 ?6 i$ R但赫尔佐格觉得这不过是让人们陷入语言的旋涡里打转,而没有什么实质改变,很多宠物称不上我们的伴侣,比如小螯虾,还有很多人对宠物的情感并不深厚。“动物监护人可以随意进行贩卖、赠送,甚至在不经过动物的允许下,为它进行消毒。如果监护人对动物感到厌腻,甚至还可以申请执行安乐死。所谓的伴侣动物和宠物监护人不过是语言迷障,让我们假装与人类共住的宠物也有自主权。”赫尔佐格写道。1 x, m6 J* j, p7 ]8 U. a9 P
# n, k* K! U2 V& Y0 X仍然无法拥有一只宠物1 ]( I! }. j3 N3 ^: m9 U! i
0 C0 _3 Q, \$ q) V# R; x
走进领养机构的瞬间,我被几只大型犬和小型犬包围了。) ?* s/ g2 J! o4 ~
/ l3 Z0 Y( D K L8 }) n l在我难以承受簇拥而上的热情,惊慌地将身体贴在门上时,客厅里的十几只猫表现得更加惊慌,四散而逃。0 Q* }+ W$ ]" O9 m ^- D
1 u+ a K- E$ x4 e' e2 `) c7 V8 z& w
! I8 v3 Y% H( n# n- T7 X# r( Y1 v: S$ T, `& [2 l
走进领养机构的瞬间,我被几只大型犬和小型犬包围了。/图·pexels5 k v. r: o& Q8 G! K+ }
6 U# T7 p) ~' j/ p: `8 ?机构的负责人是两位女性,多年前就开始收养流浪猫和流浪狗。眼前每一只宠物的个性和被捡回来的故事,她们都如数家珍。' D, g+ b/ i9 W
! Q. x( q+ o5 L. c
其中一位负责人指着一只伏在柜子上的米色英短说:“冬天捡回来的,天那么冷,跟着我回家了,否则就会冻死了。”两个青年女性都是爱猫爱狗人士,那种情况下要她们转身离去也是强人所难。我的表现后来回想起来,也是目的性太强,我掀起裤腿说:“希望猫的性格不要太激动,我不久前被朋友的猫抓了,指甲剜进肉里,好深一条伤。”
$ ]/ S8 ~) ~, Y; j/ }0 o$ E3 r$ p6 X& K8 `- o/ Q7 M
两个人听完,露出自己的腿、胳膊、脖子,伸出手掌翻过来翻过去,回忆着每一处新伤和旧伤:“这太难避免了。没有一只猫能做到。它抓你不是它的错,一是主人没及时剪指甲,二是你吓到它,有应激反应了。”! { D( C+ _: J& c- z* }
9 ~6 y4 `/ \. ?; o' I% f0 I% R# r/ w
, p- a+ c- t- B* Y" f4 I, S# y. {8 a+ ^$ [: g7 i
养好小动物是一门学问。/图·pexels
# { K0 [6 T6 \; u/ W; d: u) N9 C# G0 Z
第一项领养要求就不符合,这下暴露了。我根本不懂猫,也不懂养一只宠物到底要面对什么责任和问题。
( x0 U& ~- [8 C2 G0 V
2 f# h6 J/ d- t: W) h: c' A. H史密森保护生物学研究所和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局于2013年发布的数据报告估算,美国的家猫每年杀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位数分别为24亿只和123亿只,其中多数是鼩鼱、花栗鼠和田鼠等本土哺乳动物,而不是褐鼠等外来害兽。他们对家猫的定义既包括部分时间在户外活动的宠物猫,也包括一直待在户外没有名字的流浪猫和野猫。
r8 K8 P2 l6 `$ Y w0 l5 Q/ V5 R
5 U y# ?; {0 B- u4 T随着宠物猫数量的上升,每年有大量小动物死于宠物猫的爪下,而很多猫主人对其造成的野生动物伤亡毫不在乎。8 k" E: _5 f8 E: W: X
, h/ p( |9 u% }宠物对社会的影响还体现在对街道、社区等环境的破坏,蛔虫、虱蚤、莱姆病、布鲁氏杆菌病、金钱癣、肠梨形鞭毛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大肠杆菌、钩虫、猫抓病、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让与之接触的人类感染疾病,甚至因被宠物狗绊倒而受伤的人数也相当庞大。' S# ~) W' m& S/ ~4 Z* G
6 i/ U8 z% {+ Y5 u4 A' U
6 n5 k& b& B# x4 f4 V. F J$ P" K7 t1 c! P- q; i- \
宠物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图·pexels
/ A# [ Q: _5 ]3 B
0 t9 [3 j' q) [9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曾对自己以后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没有信心,因为自己“连猫都养不好”。在看起来人均一只宠物的现在,人和宠物的亲密关系将是更多人需要面临的课题。4 B! ?: V# i% b2 I+ E" d `1 j
7 N/ D9 L T" o2 \5 K5 R8 m1 b, D
去年夏天,领养“卓别林”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
( E. j k, M* j b3 C5 o7 F# R9 }9 W6 A$ {# w- y2 K
机构运营者不放心把她们努力救治、悉心照顾的猫交给我——一个只期待对方安静接受抚摸,却拒绝被偶然抓伤的人。有人比我更擅长照顾它,更需要它,也更爱它,这比跟着我回家去要好得多。1 r! M7 ?6 c2 s2 O9 `; u0 a, V
+ D) \) R; O/ ]+ z9 Q0 T
* j+ P3 M' W4 c$ @
2 n) [( }4 A9 D0 m8 T& ^在后现代传统价值和社会关系失调的状态下,宠物提供了个人生存的安全感。/图·pexels
" t- g, Z+ S1 _. N% F
6 f$ J# G0 X0 a: c+ X那只田园猫很聪明,大约知道我是奔着它来,一直躲在我看不见的缝隙里。我在客厅里望了它很久,最后两手空空地关上门离开。+ k" P7 W- B" q; o7 ?7 H: y5 r% j
3 E @1 k3 e0 C6 N: h, ~' Q走出居民区几分钟后,它的主人发来一段视频:“你一走它就出来跟人起腻了。” 9 p+ U, U( y; u! W. U. M" M
) Y8 a$ c$ |0 x1 P+ l(参考资料:哈尔·赫尔佐格《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