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立遗嘱量占全省近两成,有单身姑娘计划将房产留给朋友

[复制链接]
查看9927 | 回复1 | 2022-3-31 0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已经入库的22万余份遗嘱进行不同维度分析对比,并详细解析数据的价值和意义。2021年,立遗嘱平均年龄下降至68岁。00后立遗嘱量增长14%,90后立遗嘱量增长80%。其中,中青年立遗嘱所在区域数据中,深圳占全省18.7%。值得一提的是,随着80后成为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近五年来这个群体的立遗嘱量上涨近13倍,且97%涉房产,更有深圳的单身姑娘计划将房产留给自己的朋友。
# i$ C# S1 N2 w, w
, _7 Y; u' i& Z/ W  p, e: V7 e
深圳立遗嘱量占全省近两成,有单身姑娘计划将房产留给朋友-1.jpg
) I/ L7 N  O4 Z' z5 F1 H

3 F& J  S) F  B  ~  `6 e* E立遗嘱趋向年轻化,00后已开始立遗嘱
) Y. m) V( F* U9 m  u* W2 t4 L; Q: I* s+ U) X  J
随着社会发展,近些年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4 M3 s# Q9 p  h- p1 {- A/ w+ ]7 U

$ r! S8 z) J: {% s" |% G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华遗嘱库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根据分析,“00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 b8 A, G8 t5 W7 |5 k- @' I, |5 q# p  ]  m, s/ K
截至2021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较去年相比,增长了80%。“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表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了订立遗嘱不再是某个年龄段的“专利”。“90后”立遗嘱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遗嘱中的财产类型更多元化和丰富。3 r0 z( _9 V* }

% ?, }7 v$ I) N% \跟00后比起来,90后的遗嘱中涉及房产的较多,有71.64%是涉及到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除房产以外,父母还会选择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 E. c4 F# V: L! {2 {
) L. B  x, R+ c/ Y; B9 t2 [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是,00后、90后的遗嘱中处理财产表现更丰富,“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 _4 P% K( _  p+ ?3 ?: L8 F
; D5 ^3 f( }; R( R" E9 D1 F6 ]据悉,2021年春节前,一个来自深圳16岁的少年拨通了中华遗嘱库的电话。“我要立遗嘱,把攒下的所有存款都留给妈妈,万一我不在了,那笔钱可以给妈妈多一些照顾。”工作人员听到后很惊讶,她反复询问着男孩的信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才可以立遗嘱。男孩语气很平静,他说自己是一名护士,曾经在一家医院支援。在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多位重症患者离开。他告诉工作人员,自己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牵挂。“妈妈是我的一切,这些钱也是我的全部了。”疫情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珍惜眼前人,通过遗嘱来表达自己的关心,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 |: A( A' O5 c: r$ Y! x& P9 b$ b9 R  s  Q2 c. B
由此可见,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社会观念在不断改变,从谈“遗嘱”色变,到“00“后立遗嘱成为一种现象,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办理遗嘱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恰恰是一种理性的态度,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或许它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而是他们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h) H$ M" u5 Z' y4 \/ D0 m9 H
针对为何“00后”立遗嘱人中97.7%涉及银行存款,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00后”立遗嘱的人群,年龄普遍在18-20周岁间,他们基本上是大学在读生,有部分是刚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该现象说明,存款是00后的主要财产。”陈凯说。
% t" ?7 `" w- I, F" z6 p! j# [+ u; _5 O6 [5 L8 E
80后立遗嘱97%涉及房产,深圳姑娘欲将房产留给朋友) C4 m  S3 [: d& {5 u

7 r. P. T6 G+ w1 k3 y+ i! l截至2021年12月31日,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一共有1986名。据统计,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73份,上涨至2021年的982份,五年间增长近13倍。; }! Y6 m3 }& i
, b! y+ P# s$ B7 i2 f  Y8 i+ S
从数据上来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80后的遗嘱中,有97.67%是涉及到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超过一半的80后是通过自己和另一半的奋斗买房,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父母的资助下买房。此外,通过调查发现,80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13.18%的遗嘱涉及到公司股权,有14.13%的遗嘱涉及到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通过分析发现,“80后”订立遗嘱的人群中,都是属于家庭内部无纠纷、且本人身体健康,订立遗嘱更是希望“未雨绸缪”“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7 y% P& o+ Z$ J
" x  h( V( L: f1 C  P7 W, F2 \
对于80后立遗嘱数据暴涨情况,陈凯表示,与近年来爆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年迈的父母、年轻的配偶和年幼的孩子,背后的家庭关系和利益格局更加多元,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1 X4 q  P4 l! P& c: F

0 t% P# A2 o$ E8 F) ~35岁的王阳(化名)是家里的独生女,至今独身一人。由于家境优渥,父母都有一定的资产,虽然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另一半,但王阳已经决定要把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留给朋友。“朋友和我父母关系特别好,就像家里的第二个女儿。万一自己以后有什么意外,希望好朋友能够像我一样去孝顺我的父母,我也不想让她白辛苦。”! L5 w* A* q7 n) h' s
& v% C) m0 l4 S9 Y* ]' E9 v
“冷静期”实施一年,离婚不成先立遗嘱/ I+ ?5 G( W/ o- |" i/ E7 Z* ^

( h$ y( b+ A$ _4 q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订立遗嘱人群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比达70.7%。
# w5 q* d" n9 [
: c' D: d& L. I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中未婚、再婚和离异比例相对于60周岁以上人群高出许多。再婚人士比例五年间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从8.24%至10.46%;离异人士比例逐年上升趋势明显,从7.53%上升到11.82%。
4 D; C. E& \+ M0 A+ ~. Q* [/ R: t- |
陈凯介绍,从数据看,说明离婚离异人群依然是订立遗嘱的“刚需人群”。2021年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位于西交民巷73号的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服务中心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一位前来咨询遗嘱的梁女士,在中华遗嘱库偶遇了自己正处在“离婚冷静期“的丈夫。" o. x1 V: K6 Y/ n: l
; {7 i1 R0 _' R5 ~
原来,9月份梁女士和丈夫张先生经过半年多的冷战后,两个人选择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两个人需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才能正式办理离婚,一旦冷静期内有任何一方撤回离婚申请,双方的离婚就显得遥遥无期了。梁女士咨询了律师意见以后,发现在离婚还没办理完成的情况下,万一自己有什么意外,丈夫能合法继承到自己的遗产,这太出乎她意料了,于是她第一时间找到中华遗嘱库问如何立遗嘱。没想到,丈夫也有同样的担心,也在律师的陪同下到中华遗嘱库咨询,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戏剧性的一幕。
  p" k) x" r! N7 l# [
; b$ }% {; T: ?; q; E“婚姻状况出问题,家庭财产处置更需要‘预谋'。家庭情况复杂的人士,为了避免自己的财产损失,选择来咨询订立遗嘱的人也比较多。”陈凯说。
4 `/ H) g& h( x' A# \/ {5 j, Y1 v6 I4 L% ~) f& b" q9 o
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
史朝旭 | 2022-3-31 1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身,有房产,哈哈,这是什么梗,不结婚生子了?ga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