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下轩辕氏黄帝之前的中华民族上古文明王者天下。2 k- T4 Q H) p9 n3 q! `+ X d- b3 q
中国人常说上年五千年,但是其实中国文明的发展历史,并不只是五千年。
9 ?& A" w3 v2 L y* A* V3 Q只是史记记载是从轩辕氏黄帝时期开始。但是在轩辕氏黄帝之前,中华文明已经发展了更长的时间,这些司马迁没有在《史记》中涉及。" U. \1 h1 c F% ]3 ~
唐朝有个人叫司马贞,写了一本《三皇本纪》,补充了司马迁《史记》没有涉及的轩辕氏黄帝之前的上古时期的王。司马贞的《三皇本纪》是整理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三国徐整的《三五历纪》。这本书都有涉及黄帝之前的内容。
5 R3 d$ m. P, p. A4 J我们可以通过《三皇本纪》的记录,了解到轩辕氏黄帝之前的上古文明发展轨迹。
0 }" s6 w( \3 E9 }' a3 _$ K文学作品都是来自现实生活,那些我们以为是神话传说的故事,其实也是来自于上古文明的真实记录。2 O7 ], B. K0 K# r3 }" ^
# S+ W: L+ t" z9 r. b! k6 i W l$ a
一、
$ ^! s2 L8 H- M- N有了火,有了光, 3 R, a; K8 i5 C" Q
就有了智慧和文明
% c# L' \ @* l w- K+ c2 A中华文明的起源,还得看上古时期。
% k& H+ o+ p0 v; H% V7 y- V. J有记载说,燧人氏,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 t& K8 m |: D$ c; b5 n, ]- A0 B用天文学的方法来推算,可以推出,燧人氏时期估计距今17500年前。) E5 X& |' Z: b/ M4 X* ~% Y
根据汉典解释,燧字有两个解释:/ i- i9 a4 f( J: S* v, e
! r$ u2 Z; ^3 T
- 上古取火的器具:~石。~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0 h& Z [, p5 R! {
- 古代告警的烽火:烽~。/ {( r1 s- ?. U( ^) T
燧人氏时期,最大的成就就是“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 {5 B6 o, z9 X/ x' l/ x《韩非子·五蠹》里面是这么说的: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P6 b F5 Q6 i) k. x7 D
燧人氏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氏族。据考证,燧人氏的起源地是河南商丘。: }1 @3 | q/ V- I$ I, `7 J% x v
有了火,中华人就吃上熟食,远离生食,这会导致人的肠胃消化杀毒的能力可以稍微退化一些,把更多的精血放在发育大脑上,所以人类越来越聪明,成为万灵之长。
+ T# L$ O" ?4 {6 q8 |) H( r& G中国人有多爱喝热水,爱吃熟食,这个全球人都知道的。至今,外国人还保留喝冷水、吃半生不熟的肉的习惯,那是因为他们的进化发展过程跟中华民族不同。 {7 p# d5 X4 D! Y; m6 F* e
燧人氏时期,让中华民族拥有了火,智慧和文明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延续。
! h- k' O, C8 h s, \# S+ ^二、
; @1 b% A G, _8 K9 h
. y; }) s- K* H% d* R% C父系社会 i2 r8 s" q/ s k- w8 C
从狩猎文明进化到畜牧文明
% B' S# e$ E6 ]7 A U% p7 r. t* r: I) K
- h2 G- ^6 q* S: h; o
“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0 a. t* ]9 h. |2 ?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 s; K& ~1 b# ~1 x4 ^. c: u
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 p: b3 a. T' i0 A I+ y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 W: N3 |* e- L/ u6 o1 |7 w9 X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
# J+ M6 G& |4 X6 D$ C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2 C' @% w# i( p7 U; w' i6 `
从经文看,伏羲时期在女娲时期前,伏羲和女娲是出自同一个族群的,都是风姓。/ X0 g" ~( H$ U# { p
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出自华胥族群,据考究是四川阆中那一带。而“成纪”很有可能就是天水的成纪县。最后建都在河南淮阳附近。
: v& {/ H2 L/ w, v" ^4 c伏羲有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八卦、以及传说中的河图洛书。6 m3 T. p1 [. N. _
在伏羲时期,出现了文字、文件、书籍;出现了嫁娶制度,父系社会彻底取代了群婚群居的母系社会。
2 I1 N; y* r' [3 N打鱼耕地,蓄养家畜。伏羲时期长达111年,这期间不一定是只有一个伏羲,可能有几个伏羲相继为王。5 {6 a( p' ~: I- x" A4 c
“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 m: g0 i6 b6 U4 t3 L" _; s
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亦木德王。盖宓犧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 d8 f3 `& V$ h" h8 G
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2 |# o P. e+ W c9 t- j9 R a+ o6 e
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9 ?+ q5 s) y: y. F- F1 c从经文看,女娲时期,沿袭伏羲时期的管理制度。而且女娲和伏羲出自同一个族群,都是风姓,所以后人把伏羲女娲放在一起说。* z/ {9 y! F+ c
女娲时期的后期,中央的制约力量变弱,地方诸侯部落逐渐强盛,这个时候发生了历史上,甚至是神话传说中著名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事件。* t, @% O- @1 o2 t( h
女娲后期想传位给祝融氏,但是共工氏不服,就打了一仗。结果共工氏打输了,还是不服气,又做了一些伤害到天地人间的事情,然后共工氏族群被流放。据说是被流放到现在北京密云那一带。据说龚姓的人都是共工氏族群的后裔。
8 C! c/ `3 v; m2 [3 o女娲后期有著名的女娲补天的传说。据考究,补天应该是跟历法调整有关。我们去四川广汉参观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个神秘的符号,据猜测应该是十月历法。十月历法在彝族至今还在使用。4 i# Q" J1 P: c2 i
. M$ F# {# \ A0 }, C' @. R1 n0 _! U5 x5 i2 }' z* |
三、
& V& `4 R9 M9 \/ q' L. i农耕定居 7 `3 n, D# J$ } Z4 R4 [+ ~9 m
稳定发展时期 4 Z1 f% R) N( i& a
“女娲氏没,神农氏作。
3 ^0 j, C3 P, X) ~3 \9 u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 c, x. E1 \, O: E
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K6 q* U& B( T% n0 a0 S0 [
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初都陈,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厲山氏。礼曰。厲山氏之有天下。是也。" p# K! _9 d/ T
神农纳奔水氏之水曰听妃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5 J6 L! E I! }- {5 ]
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并为诸侯。或分掌四岳。当周室,甫侯、申伯,为王贤相。齐、许列为诸侯。霸于中国。盖圣人德泽广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长云。”
, s4 i+ E7 G: o& G从经文看,女娲之后,应该最后是传位给神农氏。+ @' `$ w0 R* o: @4 {3 C+ W6 k
神农氏时期,中华民族结束了游牧畜牧的生活,开始了农耕定居的稳定发展生活。文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9 V' H4 {2 q7 d+ b& t
神农氏有一个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始尝百草,这里神农氏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一个族群在漫长的经历了多代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建立了对百草的认识,包括粮食、中药。' x2 s/ e, r C
神农还有一个很大贡献,就是将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比八卦的含义更加丰富。
3 c* I. q8 r( i6 K( B2 p神农时期的王都称为炎帝。有一个神话故事,同时也是成语故事,说的是精卫填海。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到东海玩溺亡,死后化作精卫鸟,每天都在努力口衔树枝去填海。* f! R8 r5 O! \ N- |* p+ ?8 }0 V
神农氏时期,延续了五百三十年,在神农氏时期,已经有了诸侯的存在,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轩辕氏黄帝的崛起。( N. n9 ^2 @. k4 ~
我们说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已经很难考究,因为没有文字记载。! r5 X5 ~9 _! _1 B. V
但是通过世代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逐渐变成代代相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幸好我们还有几本古籍记载,可以了解到上古文明时期的情况。从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到伏羲女娲的畜牧文明,再到神农氏的农耕文明。中华民族终于走到了《史记》的开端,轩辕氏黄帝时期。
7 ?) v1 U) A6 n% m) A) I星汉灿烂,我们是汉人,我们是银河人。
5 O& E9 p. \1 i$ T# E备注:汉人的汉字不是指汉朝,而是指宇宙中的星汉,汉指银河。参考汉的释义/ f/ V$ H; @/ F! g+ h" O
/ P' A) N; l% x- U5 C
-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k2 U( V. J& q, N
- 天河:银~。云~。气冲霄~。
' u" E5 n1 B) o7 O8 }+ ~6 U3 t6 O - 成年男人:~子。老~。
! O; A1 a m+ I' L" M* ]& V5 e -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7 v! ?, X* ]& ^, N2 h8 t" W9 |) w* t -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 j8 @1 S5 R* g5 k
-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8 O8 \3 G/ [& a% @# a- N6 O' \& O/ | - 姓。
$ `2 `: u3 _1 g3 Q! W4 m - ; T8 V z# t& y l7 |8 z( F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