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中国不缺流水线工人,教育体系需重新设计

[复制链接]
查看8497 | 回复13 | 2022-3-13 01: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普职分流”、发展职业教育是今年两会的热点之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长期关注教育公平和职业教育,他多次提倡要“取消中考分流,普及高中教育”。 为何现在是普及高中教育的合适时期?中国的职业教育及上升通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生源和师资陷落问题又应该如何处理?带着以上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姚洋教授。3 D( L6 X7 d1 i. Z* B  v% t

8 T( a/ m- D" ^+ j' j【采访/观察者网 刘惠】
5 f  `$ z7 C9 V* I# e* s+ n/ a8 R# u" z9 A* {/ Q
·取消中考分流
8 g4 Z2 {1 T8 @3 b: a6 i1 ?$ o8 Y' M' Y* \7 U: A4 n+ Y3 a
观察者网:您一直提倡“取消中考分流,普及高中教育”,结合去年“双减”政策的落地,您关注中考改革的源起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是“取消中考分流”的合适时期?
$ O- o- O5 |/ C* n5 h- D- r' Y7 Y- f; ~+ }! s
姚洋:我看到现在的教育内卷太严重了,学生的压力从高考变成了中考。从宏观数据来看,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5%,2020年高考录取人数占所有18岁人口比重70%以上,当然参加高考的不一定就是18岁的学生,参加高考的学生年龄大致分布在17到20岁,所以实际录取率会比较低。: e9 N' k8 |* t& G

! a+ E5 \, ~/ c1 a第一点,我们看到高考压力在下降,但是考重点大学的压力依旧在。我去基层调研,县城高中校长说“我们这里211、985学校考的太少了”,他说现在考大学变得容易了,学生的高考压力变成了中考压力。 1 t7 U1 ?  M3 x* x
" A% I( P) O! J. A; }  p& S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对于青少年伤害太大,初中毕业开始“普职分流”,初中生的年龄在12岁到15岁,这个时期正是青少年形成世界观、心智发育的黄金期,让学生有很大的升学压力是非常畸形扭曲的。 6 V5 p7 T1 k9 _
  g% L' J% Y- B$ R1 B& S2 u" w7 Y
第二点,“普职分流”意味着中考后一半的学生上职高,当然实际普高的比例要略高一些,有的可以达到60%。这样一来,家长十分担心孩子分流到职高,高职院校最后是通过大专、专升本这个路线上升,面对的竞争会更大。 . v5 A% G- R1 Z* @
' o) q7 w, F$ \$ `9 X. O: E9 y
第三个点,我看到好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上不了高中,北大调研的数据是农村的平均教育年限至今没有超过10年,大部分年轻人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就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
) k. S" [4 y2 g6 ~1 A+ H, M% a$ C
, L& K# f, s- H9 i3 q  v* s3 O这三个点加起来,说明我国现在应该普及高中教育,但是高中教育根本用不到十二年,十年制义务教育也是可以的。
0 A7 U1 D/ a9 A* f8 Y7 J; ~+ \! ^/ U& z
姚洋:中国不缺流水线工人,教育体系需重新设计-1.jpg
5 U4 V7 G" c  D7 U, [; ~
! u# P+ T. O& _  a- v% N
漫画: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缓解“教育焦虑”。图源:视觉中国
; t8 q7 x" u0 v
+ ^1 K- b% O: {3 |% \我的设想是这样的,一个学生6岁读学前班,7岁一年级,小学五年毕业后年龄是12岁,初中和高中一共五年,学生们可以在17岁毕业之后再去“普职分流”。
2 y, O9 d* U, z1 V! y
8 M7 t/ Z( I6 [! |这时候,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去读职校还是读大学,一些重点大学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求,安排学生去读预科,按照这个计划,大学生可以在21岁左右毕业,参加工作的时间也提早了一年,能够节省社会和教育资源。
. S! F5 @# g. G+ p* s$ a7 U# {" O+ O% f) G* U$ r
我们家长对于教育内卷的抱怨非常多,因为政策导向使得学生学习压力下移到初中阶段。我的小孩上学的时候,初中没有多少压力,现在初中生的压力又开始不断加大。现在我们不断强调职普分流,也加剧了家长和初中生的压力。
  p; f3 P5 i9 d8 G! L' o0 s0 @1 U  q2 x, Q2 Y& d9 Z( u( s' x/ k
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科学技术发生了大的变化,而很多人还保留老观念,认为制造业流水线需要大量工人。
3 f9 R, V+ _  y' D) S# h% f! T# s2 ~* k4 M0 B7 c  ~& G$ T
首先,流水线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少,制造业工人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只有5%。中国劳动力人口9亿人,而真实的情况是制造业不需要那么多工人。 / J9 ]9 r; C$ g& F4 S8 l
5 E' o# W4 V0 t7 C
我们经常听到的“招工难”和“技工荒”,但实际情况是企业不愿意去做投入进行产业升级,制造业工资普遍较低、工作单调、劳动条件比较差,用低端简单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工厂应该去搞自动化而不是消耗廉价劳动力资源。 " c3 S4 }& A* y1 l, r  n" m
: O% J( V! g6 G* p
中国劳动力人口9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5年,这个数据低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劳动力规模和质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潜力。
# |; T# O8 _( X
. q  h% M( P; O, _+ X此外,好多企业抱怨工资上涨快,用人成本不断上升,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是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老百姓也不能接受工资永远那么低,所以我们的制造业更要走向高端,采用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而这种情况下,九年义务教育是不足够的,我们需要提高人口的受教育年限,需要普及高中教育。 4 D9 h4 U: B! t+ P
4 h* ^# X$ B$ k5 D- t- I
·职业教育
9 a+ h: L9 B" P2 a8 G
  x# g$ h2 [# g' Q观察者网:这个倡议得到了很多网友和家长的赞同,您觉得这项教育改革在实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实际困难?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4 j& U* T, ]7 E+ r& h5 X6 @) d$ Y, W$ l# L6 l* y
姚洋:第一个困难是教育体系的重新设计。我们需要重视教育公平和平等,政府需要回应老百姓的期待。2 P* c7 d4 j) q  \. s
' Y& m9 {" W) a) m- r% ]6 P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职业教育大部分达不到要求,一些不发达地区的职校存在很多问题,职校教育完全是“放羊”,就像个“大幼儿园”,学生的文化课没学好,学风和校风也不好,技术也没有学到。 ; q5 u6 {5 l7 z9 J4 ~4 `

. z. H8 H2 k1 H. t3 }一般来说,职业教育需要的投入和资金一定是超过普通高中的。道理很简单,普高的数理化课程,师范毕业生差不多都可以教。职业高中需要操作机器的技能和了解机器的原理,因此学校需要聘请工厂的资深操作员。对于一个工厂的高级技工来说,他的工资接近一万元,而职校可能负担不了这个成本。
, w" a; S0 W$ F! ^  Q% A/ |. X; u% h; \$ Z8 M
第三个原因,中国职校学习德国搞双元制,实际操作起来企业很理性,企业里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职高生都做不了。
/ A6 K4 U9 _$ N, m3 o  k$ N  v9 |# H4 E7 W8 g2 d) L8 z
因此,双元制的校企联合培养就做不好,结果是学生到工厂去实习,变成了企业廉价的劳动力,做最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还必须修完学分,使得这些孩子厌烦职业教育,毕业后不愿意进入工厂。
9 d) Z* s; Q+ r4 h6 |- f" F$ R: d8 Y4 k: p( r+ y
第四个原因,有些职业培训根本不需要两三年,比如说美容美甲等。而有些职业培训则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更高的学历,比如护理专业,没有医院愿意雇职高生做护士,医院招聘都是大专学历起步,因为大专生学了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懂药理。 - ^2 r5 L* t/ t( J6 b. \, l7 G
5 n% S# z& V8 z# P
现在的职高教育直接告诉学生,“你不要问原因,照着做就行了。”这些孩子没有学会思考,职业教育需要学会思考方式和原理而不是单纯的技能。 ( @0 @1 A9 b$ X* P" o
! \' @7 l' W1 f% c# o: \
我觉得职业教育没有做好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当然不排除有些地方做得很好,一些技校让学生真正掌握了一门技术,比如说车床相关专业,但是社会对这类人才需求量很小,流水线工人不需要机床相关知识,而且这样的工种已经被机器替代了。我们的工厂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人。
" u3 t5 F$ @# a9 z# e
) G2 v2 F& B: i9 U, C/ {3 h) V比如说,德国蔡司镜片可以说是世界很顶尖的镜片,工厂位于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它们一直坚持手工打磨镜片,后来阿斯麦尔与蔡司合作生产光刻机芯片,蔡司一开始坚持要手工制造,结果发现手工达不到纳米的精度,在阿斯麦尔的逼迫下,他们只好用机器来生产芯片。
  o. n* F2 `5 D9 g3 C
- Q8 X; a9 _0 v2 G( [1 _" C& @  l再比如我们老是称赞日本企业的工匠精神和手工制作,但是这些在新技术面前一文不值。现代化的生产需要的精确级别很高,人工肯定达不到这个精度。 1 O, M% W: E+ v7 V* w
0 r) v  n5 F, Q
我们现在看待职业教育,不能按照以前的标准去想象。我们去职高调研,有人跟我说,“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年轻人的工作习惯和劳动习惯”,这都是旧思想,好像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而脑力劳动就不是劳动。
) p5 M( I  k+ Q+ U, Z
- K) u7 ~: F" f5 j" `! H我们要培养高级的动手能力,很多学校从小学开始学习编程,制造电动汽车,操纵无人遥控飞机,这才是能力,而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少了这一环。 * y" X5 P. k& s6 t2 V

3 Q  D, i1 X* @+ g我看过成都学校的小学生,自己编程做了一个电动汽车,学生很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我觉得这才是未来,这才是职业教育该有的样子。
, d* v0 E' w; q$ C' p
9 p3 B$ q& `9 A0 d) E" k
姚洋:中国不缺流水线工人,教育体系需重新设计-2.jpg
* J/ [# r$ H, P. Q, c8 @

; Q2 B3 G8 ~  ^- s* k6 i2019北京小学生KOOV编程创新挑战开幕。图源:视觉中国
  f3 h9 c. }4 \
7 T4 M  A2 W) R9 E$ E) g现在的职业教育是装模做样,学生毕业后工厂根本不需要,流水线工厂招来学生,培训一个月上岗,我们的学生变成了一颗螺丝钉,流水线需要的技能很少,不断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即使如此,这样的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愿意做的人也越来越少,我们的教育应该适应并积极做出改变。
9 I! K$ x5 J6 i8 D% Z6 {& L1 O% b- `% G* U  i# F
观察者网:未来如果取消中考分流,我们的中职院校应该怎么安置?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该怎么打造?
6 v1 w* X' d0 [2 t4 ^* W- T; N5 ?% o2 h, p8 x; S; R  H  v# \
姚洋:我觉得每个有条件的学校都应该尽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像成都和北京的小学生很早学习编程,会动手组装部件和模型。
1 N9 m6 L, H% ?8 s) K; a/ ]8 f  h+ }5 A! d4 v9 c0 N+ T; \
我觉得学生接受完10年义务教育后,再分流也不晚,学生自主选择要上技校还是考大学,学生如果就想上技校做一个车工、铣工,他当然可以去学。比如说最简单的家电维修,按照我们的职高教育,照着说明和流程去维修,但是你不能保证所有的故障情况说明书里都有。 5 k& S, U: X& e3 h

" e# s/ I& [! v/ o4 Z( @, K& v
姚洋:中国不缺流水线工人,教育体系需重新设计-3.jpg

! Y7 }: w! R7 g3 k9 l7 {
% c/ T9 C, [2 l; }, `  ~/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90%生源录取分数超普高,探索技工教育新方式。图源:视觉中国
- S6 T& Z* J( q
4 `5 A4 ^% U8 B; z5 t维修电器需要有高中电路和物理知识,在高中学会了这些知识,再去做电器维修工作就会容易一些。
; P) M. h, }8 q0 Q9 p1 d
  Y$ o& o5 S: d* R& {我们调研碰到一个很大的企业维修公司,我们问他,“你们企业招职高学生吗?”他说:“我们一个都不招,我们的岗位至少是大专毕业,因为大专生有分析能力。”企业现在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是需要有分析思考能力的,不是以前所想象的流水线工人。
- ~- B0 o  ?; L  @+ k8 N7 o- `
. k2 c; g( X  {9 `9 _& A观察者网: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从中职到高职,职校学生想考大学的难度比较大,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问题?; l! a/ k) W( f8 W2 }
" n+ @; d( r0 Z6 n) z& o0 r" D
姚洋:我反对用学历来固化上升通道。现在的体系设计是照着你这个思路,两套平行体系,一个是学生读普通高中,考大学读本科,读研究生和博士。职业教育改革认为职业教育要跟普通教育一样,实行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这套体系,然后做了职业大专、职业本科、职业研究生这套学历评价体系。
3 _% I2 H$ o% G, @1 k) \9 D6 _  U6 V! D  |  D2 v+ F8 u) V
实际上,职业教育不需要研究生和博士,这完全是浪费资源。读完职高的学生如果想要上本科,他就可以参加成人高考。参加成人高考之后,他可以去读研究生。 / J- `# u, s' k
( A% B+ e5 ]8 o2 |7 g
我觉得有一些需要改革,研究生考试不要强制本科学历,大专生也可以考研究生。我们当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好多人没有大学文凭直接读研究生,后来都照样成才。   Q3 A1 D; p$ Z+ U5 X0 H, i
( |, j  ^: g! w" r8 |* z+ x
公务员报考也不应该限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大专生完全能够胜任,美国公务员都不要求本科学历,我认为职业教育改革不要去搞类似于普通教育这样的平行体系,这样反而固化了上升通道,降低了社会活力。 ) Y8 a6 [6 K& z6 ?' r
1 F4 |" S. c$ s% D6 j" o& s9 X
观察者网:“职普分流”话题热议背后有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鼓励年轻人少去做外卖和快递工作,多进工厂”,有观点认为这是互联网平台挤占了制造业资源。您如何看待这个建议和观点?/ \, M, q8 q! v# Q$ p

. m, |" D3 Y: M: J6 s姚洋:我觉得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中国不缺少流水线工人,这些从事外卖和快递行业的年轻人是从工厂里面出来的,工厂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我们国家已经进入服务经济主导的阶段,制造业就业规模在不断下降。相反,这些年轻人做不了工厂的工作,所以他们选择送外卖和送快递。
+ {4 Q" n  I+ x% i$ `  \; h4 a6 ~5 F4 N- r. |% e% b
·乡村教育
( \8 ^6 i1 k: V9 s- K- n- m5 Y" V) Q2 K! O# ^8 Z* |- N8 u
观察者网:下一个话题想跟您谈乡村教育,目前县城教育陷落问题比较严重,县城高中严重缺少师资和生源,可以用哪些政策来解决?
% k  G) Y# C2 a2 @$ S0 h& p6 q; H* {( M- G; a
姚洋:现在中央政府已经做了好多事情来应对这个问题,中央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做了很多工作,在这基础上还是可以采取一些财政政策,比如说师范生培养出来,鼓励到农村地区教书,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直接增加工资和补贴,把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起来。/ D8 |+ I$ i- K+ K0 _
0 i7 S2 A" v+ r; W+ N
其次,要杜绝超级中学。因为超级中学吸引了好多师资和生源。这也是我提倡把小学到中学教育全部变成义务教育的原因。义务教育不应该有竞争,资源应该拉平,让学生在任何地方读书享受到的教育资源都公平。如果存在超级中学,那么好的学校能招来博士生教书,而其他学校只能师资外流了。 5 v0 O' O5 y* A! {0 i& m
4 q$ D$ r# z4 _$ w) N
姚洋:中国不缺流水线工人,教育体系需重新设计-4.jpg
' o, U) z0 }/ m  h$ `

% h, n* b: N7 v8 }浙江台州:社区为就地过年儿童搭建书屋,开展文体活动。图源:视觉中国
7 l, [' K9 R1 @5 n9 }* s$ O
! K* |$ O, N; u观察者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城市禁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高考,他们往往会在中考结束后进入职校学习,如何解决这种结构性的职普分流问题?- Z$ Z& X1 ]( J, b! E, C

/ F& `/ p8 ]! h- R% s姚洋:目前很多城市要求学生高考最后一年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是高考的问题。高考制度不解决,下面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 j5 ]6 W. W- ~) i# i& ^+ [4 G2 B. u8 S7 \: P% y
我有另外一个建议,高考要拿出一些名额来做全国统考,这些名额是给那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户籍和学籍分离的学生。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就可以用统考名额来上大学。 - c, Y0 K+ K% \# l5 s1 x% }. J

/ }/ Z  s% P% F1 D: [我们大学每年录取人数的增量有2%到3%,改革可以用这部分增量的份额,这些学生用全国统一的考卷,招生也是全国来录取,通过这个设想来进一步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让学籍和户籍分离的孩子可以在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样也不会挤占当地高考名额,学生在哪里读书都不会影响他的中高考。
/ P+ |% j5 u3 ?
( m' p0 A+ O( H# `0 x8 b! L+ U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Cai754 | 2022-3-13 0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目前为止看到的最理性,最全面,最合理的关于中学分流的,职业教育的观点。希望这样的专家能多一些,真正了解民间的实情,为老百姓出声!大赞!!
抛下她略 | 2022-3-13 07: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高中教育,这是我见过最全面透彻的分析。
空白578 | 2022-3-13 12: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手赞成,说的太对了。需要有一些这样的专家进行发声。把目前一些畸形的体系一些改变过来[赞]
ajuanZ | 2022-3-13 18: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了解实际倾听民意科学献策的好代表
浅牙猫爪 | 2022-3-14 04: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有良心的学者[赞]
清澈的嗓音找 | 2022-3-14 0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这样的人大代表,他说出了人民的心声
巴翻飞泪 | 2022-3-14 14: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符合国情!
风寒轻拢 | 2022-3-14 2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远见和把国家人民放在心里的代表,给个赞![赞][赞][赞][握手][祈祷]
偶是马叉虫伟 | 2022-3-15 04: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理性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