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共修改了92处,教育部分的修改有10处,其他领域涉及教育方面的修改还有4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师大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认真对比、研究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每一处修改,并用特殊的符号标注出涉及教育的内容。
) a6 l. M$ e: @% m% Y' E, N' p. A" M' f! n0 s
“教育部分的修改是重中之重,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将教育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同时也体现了中央对整个教育工作富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周洪宇分析,“新时代,我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必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内容,就是教育在新时代的新使命。”% \ n) a$ z/ _* x
) v* v8 d! g g7 a9 s0 n7 U6 g
彰显人民至上的教育核心价值观! K! m u7 S- f& \3 L" H
) i5 r0 e' L( x% T1 r0 N8 Q8 L“修改首先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周洪宇发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公平的表述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这句话之后,增加了一句更加明确的内容,“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 y6 v `" v( V- Y, w% I& E& q" f! ~2 X1 w2 x, n( ?
“这句话特别强调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凸显了适龄儿童中的重点群体。”周洪宇说,“这句话更有针对性和导向性,更能体现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0 n- J; H# n3 A4 }0 P5 Y& U3 Z5 J; q3 K% K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面向的是社会弱势群体,要办好;继续教育中包括了成年人和老年人,也要办好。”在审议通过的报告上,周洪宇用红笔圈出了“专门教育”4个字,这是特别增加的一项内容。
7 A# @+ I: i- \# x1 y
7 X+ n7 ?1 s6 [- |( ~$ J2019年,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经过评估,应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将其送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
& {7 e, [. A P, s, m$ b3 i7 j: k- V1 _2 [
“特别增加‘专门教育’,就更加明确了教育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孩子。换句话说,每一个教育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质量都要得到保障。”周洪宇对此感慨万千,“这正是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p9 K8 a7 V" a3 x0 ^
& w2 g" p; ?+ P7 o, k9 P6 f9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教育作为民生保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断适应人民在新时代的更高期待。当前,面对我国新生人口减少以及老龄人口增加的新形势,党中央对教育提出了更加深远的战略性任务。
+ L2 m" I% I( ?0 g7 c% p: j, P3 ?5 y5 w( V0 m7 ?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医疗卫生服务部分,增加了“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在有关养老服务部分,增加了“创新发展老年教育”;在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方面,将“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修改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0 e/ k$ o1 z1 J; b, x
$ n. p! p" }: f5 R) U“这些都属于大教育的范畴。虽然是在其他部分出现,但这些都是有关教育的内容。”周洪宇再次强调,“这是人民至上的教育核心价值理念的充分体现,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类型、各个阶段。”
B1 V: s3 G/ g. ?+ U. X* d% `; K. W- l6 ^7 W
此外,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也有所修改。政府工作报告中原本提出的“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被修改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4 W* z) r- r! M: i4 u. G2 i4 R9 o
) Y. d/ B) x: I9 M: y“特别把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中央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周洪宇表示,“从这些修改的内容来看,人民至上的教育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部分进一步强化,在其他领域也进一步彰显。”) g! u2 H& E7 N6 ]0 b4 L
5 H N6 b w7 G# R v+ P9 {/ ^0 s, j体现教育发展战略思维、系统观念( i! c1 G! `9 n0 q+ e0 W/ M; c
0 P2 q! Z. C) l1 W“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内容的修改,进一步体现了对教育的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在周洪宇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和表述是否修改、是否补充、是否加强,都有着深层次的战略布局和系统考虑。- ]) E7 n8 k$ l
3 L; D# e; Q1 n, s谈到报告中战略思维的鲜明体现,周洪宇明确指向教育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g- m" d D M0 ]/ R
* }2 X% ^) _9 `! Z% H. H" G0 L( L2 v“怎样才能将涉及2.9亿在校学生、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报告的修改要通过战略思维,以前瞻性的眼光,从整体上和大局上来考虑。”周洪宇分析,因为教育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大系统,既包括正规教育和正式教育,也涵盖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 H U+ J# w! y7 k& L
9 {, K6 ?, r: W2 R周洪宇注意到,教育部分专门增加了“发展在线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 l# \% { U9 ]8 i3 z# S
8 q* R9 `' D0 ` V4 f“这处细微而重大的调整,意义非凡。”周洪宇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在线教育将推动终身学习‘立交桥’更加畅通。”他说。* K. t. L1 b: N8 n7 M2 X& I& b5 \
: \! m9 g5 }6 ^: c, `) t8 Z) s
从家庭教育中的生育、养育、教育到学前教育,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到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老年教育,“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工作的全面部署,体现了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关注与支持,更彰显了一种大教育观和系统观念。”* n7 i0 f6 a- M
) P6 x$ o+ k' m6 H( \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办教育的表述中,虽然只增加了“支持和”这3个字,却令代表委员非常欣慰。“民办教育确实需要规范,但同时也要支持。”周洪宇说,很多代表委员在讨论中观点一致。最终,“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出现在正式报告中。“这也体现了中央对民办教育的全面认识和公平对待,让民办教育者有更大热情和更多信心发展民办教育。”周洪宇分析。
5 C$ T0 W O8 P$ T q$ {: e, ^- S+ h& p; a/ P) R* Q
对于职业教育,报告在原本内容“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的前后分别增加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 D4 g, N" j2 Q
7 w% W! r$ |7 b- y“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工作重点。加上这句话,能够明确地体现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总体战略规划没有变。”周洪宇分析,“能够明确看出过去、当前和未来职业教育的工作基调和发展力度的一致性。”
7 k- z0 H, q1 P, d* a9 U6 j* m3 I) L/ o
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 N K+ t) \& s
4 O b. G. R7 _. t“‘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加入,表明职业教育发展不仅需要体系上有变化,而且在体制、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要改革。”周洪宇分析,职业教育要能够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既要培养大批技能型的应用人才,又要在一些领域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大国工匠”。, l3 w% i9 k9 D" Q& H5 A C
4 @+ Y( L6 P1 v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提出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又增加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7 E4 n5 l" B( d: l
' i$ @# I3 F) h0 D: l( q; A“这两处修改,强调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周洪宇分析,这两处恰好与前文中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前后呼应,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2 ^: t! ?( z, R" R7 _
5 q) k, G5 @4 p- l Y- {明确构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格局& A. }5 J4 d6 f+ p
: o" @$ _" d; v+ p, _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教育部分中,高等教育一共涉及6个方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1 m: {/ B' d4 w9 _0 O9 c
- c( B' C! W! F( ? i! G“关于高等教育的任务占据了大部分篇幅,进一步体现了中央对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期待和重视。”周洪宇发现,这部分还增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即“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 O N( e+ R# g
% S, i8 W/ L6 @. E8 E$ K) q为什么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周洪宇分析,当前,世界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交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规模扩张上,而是要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设置和建设,要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等等。”他说。( L) y" _$ r7 k5 b
$ j# X0 e2 Q2 l' D; [' j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重点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层次类型与学科专业布局,另一个是空间区域布局。”周洪宇分析,在层次类型与学科专业布局方面,需要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探索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机制,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办法和程序。
8 }5 b' ]2 R1 N% M9 o) m) @ E( _9 c7 ]9 }/ x8 g: y% f8 e3 g1 H% A
近年来,中央提出要加强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行业特色院校发展。“高等教育要通过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升教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在周洪宇看来,“优化”包括了优化、调整、升级、换代、新建,要鼓励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新需求。4 T9 z) P4 @% E7 G6 u% P' Z: l' ]
- J' v) f b5 v3 j' h7 m对于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区域布局,周洪宇分析,长期以来因为我国东中西部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东高西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
. z& R- V9 F1 d+ ] [0 m0 u2 Z2 N' \ X, \' a1 T$ x! m- e) j
“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推动教育协调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教育中的体现。”周洪宇说,对于中西部教育的支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直接体现,即“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6 S' m3 t; ?4 w; o7 S! c* F% m0 x u1 Y& F! J
梳理近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周洪宇说:“‘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这两句话几乎每年都会写入报告。这既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也体现了教育公平观。”* y& r& R/ K: J, g( v
# D: f. q# `4 y2 k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报告中有14处对教育内容直接或间接的修改,真是太不容易了!这是国家对教育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重视。”作为人大代表,周洪宇反复翻看这份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激动地说,“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 e( b5 x/ P) x: r
- Z% L1 C! i/ ^* e《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13日第1版
" S- K# [- g) k. N
, y% ~( n2 z5 w0 a J作者:本报记者 张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