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作为汉代的第三位皇帝, o( A* R' i4 a9 u6 t
他所取得的成绩尤为耀眼,0 p! S- f4 t8 C2 s+ U* F
开创了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盛世天下。% F, P8 i& p# z8 ~* f3 T
5 D, t: [% }: p4 J
6 g4 b: h* I" Y) s
然而,成绩斐然的刘恒却做了一件令后人十分费解的事情,
* }3 J9 V8 @! U( W那就是把自己的帝陵修建在远离汉高祖刘邦所规定的位于咸阳原皇家墓园区的白鹿原上。: A2 l# E E. w' r6 p
想要揭开这个谜底,2 u; w, f! A4 R
就要从汉文帝刘恒的早年经历说起。4 P& C" X/ `$ U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 J2 |7 H& Y0 g
* u2 N; B3 u; o
1 I% {; X) T* z7 S% z因为母亲薄姬不受刘邦的宠爱, Y* ]2 z0 l' F4 {, _
再加上刘邦已经有了嫡子刘盈和戚夫人所生的爱子刘如意,
2 h+ u# b- [6 l8 \5 j; d5 x刘恒根本入不了父亲刘邦的眼,8 v1 N6 Q) q! u. ]% {' K
所以年仅八岁的便被刘邦赶去了荒凉贫穷的代国。( \7 K9 ^9 L& J7 y
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B# S. u6 M& s7 o$ K& k
; H* @2 e& u( N8 i
正是因为在代国,0 Q$ P/ }6 t0 r: n
刘恒躲过了吕后的迫害,: h4 W9 i4 P+ q4 d% w- } r) R
也正是因为如此,2 z B3 |7 `7 }1 a' X
在诛灭吕氏叛乱以后,* G/ W3 H# C9 [! N1 V
这个从不惹是生非的代王,
& n% n0 q) G, f3 o成为了大臣心目中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z; O7 f- j' q+ |0 L/ O. G; s0 `
+ V8 K k* k7 H% U1 x; K" z
. L( V* O ^% Z3 r# B, f2 Z在继承帝位以后,
. O! H$ C" L6 x: P* i" ?5 W: n2 o帝王就必须要修建帝陵,
6 }2 A( a$ ?- k% \7 z1 q& Y6 X而古代帝陵的布局深受昭穆制度的影响。
2 V# T7 K7 B0 w( g& }' ` C昭穆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宗庙制度,
+ o" x% G2 v; t2 M/ i5 M8 V它规定: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
- a3 @' m8 L6 G8 d: q( f但是刘盈和刘恒同为刘邦之子,
# ?8 x4 H6 } d/ ~$ T而刘盈的安陵早就占据了穆位,2 M* [# l: j; @6 p7 J9 L
那如何安排自己帝陵的位置呢?
3 |$ }$ G( C6 i6 E% e( G+ r4 T有大臣提议不如就安排在安陵和长陵的右侧,
! j6 c; a$ s1 Q但被刘恒给否决了。. }* B! p- j2 ?: P) }! N4 Q' v
或许是小时候的经历,( R+ g' ?% U) C4 S" l; a3 c& l
让他对皇室并没有什么感情,: e' m A! ?2 K% A
或许还会排斥。
! [; m; g+ w4 N1 W而且如果把自己的陵墓建在皇家陵园里,8 i+ W% u$ w! Z$ ^
那自己的母亲又该何去何从呢?
; P, _) W1 x" N7 u依祖制,薄姬是要葬入刘邦的陵墓之中的,
+ R* o8 L; o$ ?) o: {" J5 }可是薄姬从没有做过皇后,1 I- O$ r. ^- H: j8 J- c
若是葬入长陵,+ s. @* V ]5 ^; t+ Q* n+ P* X
是没有办法与吕后的后陵一较高下的。
! y$ L7 V- m6 P+ Z, w3 v
; S3 h/ U+ p/ z; D" f0 J, D& W& v( [% V) G7 t6 ]4 L
因为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
' p0 U; r7 f; w1 P刘恒对母亲薄姬的感情极为深厚,
% i- J2 ^5 M6 s$ g# [, U8 a4 C$ O所以是万万不想看到这个局面的。
2 {9 r7 W( F4 {* D! |2 |5 g8 W而若是重新选择新陵区,
; C: G$ q+ Z/ ` A4 T* k那薄姬的陵墓就不用受吕后的压制了,7 F# @7 l4 m% N# w* }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母亲薄姬,
6 D" j7 g' k, L( p重新选择陵区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O. ^3 U# j. g+ w
7 O% [" U' O. [( }' s; f" K6 J8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