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在职场 35 岁是一个危机,如何在临近 35 岁时顺利度过这个坎?

[复制链接]
查看2927 | 回复20 | 2022-1-20 10: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在说不可替代性。; K, C( c1 F. l7 h# G1 P- r
我说话直,其实,大部分公司的绝大多数职位,有个JB的不可替代性!5 s' }2 x+ t* f
一家比较正规的有点规模的企业,哪怕是总经理今天下岗了,明天公司照常运转,甚至运转的更好。
- q1 K& F% u$ [" J  y! M- i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就是应该把所有的岗位职责切的很细很细。以至于所有人,无论你掌握的岗位技能再高超,都是螺丝钉。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去思考人事问题,如果真发现谁有点不可替代了,那他肯定第一反应是害怕的,就必须给他安排个备岗。: L7 Z0 z. D* ]3 I2 U6 ^! ?8 J
花多年时间和大量成本,培养一个对企业不可或缺的人。这对企业而言,既不经济,风险又很大。这相当于把egg放在别人手里握着,是特么的取死之道。4 l# Z3 d- Z2 n7 r5 _. I2 ?8 o' O, a3 q
换位思考一下,你要是个老板,公司有个人完全不可替代。你得像敬爷爷一样的敬着他,你觉得你能忍不?你能睡好觉不?- H0 [; P; U" |
克服35岁危机,对于绝大部分人,说白了,就是保持自己作为一颗螺丝钉的性价比。
1 S1 }" C# A, T# l. ]; R1 P领导你当然可以在市场上找个跟我差不多的人,但跟我差不多的都比我贵啊!; G7 F9 w4 R: r+ P
能做到这点,但凡是个合格的管理者,都不会主动开除你,他又不傻,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对不对?% l0 J% o! n: X- z: ^( P
但这也是暂时解决方案,性价比总归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弱,除非你接受更低的工资。
- r' h0 o2 p  [归根到底,还是得手里有钱。6 P5 b) i; P& D! g5 H
钱是英雄胆,攒上一笔足够多的fxxk u money,才能真正抵御大部分职场危机。
' u$ `! I# q1 A- U搞钱吧,兄弟!# F. g  G5 k; z: u9 v
不要老想着在别人给你定的规则里苟,苟是没有前途的!
云四海匙 | 2022-1-20 2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说不可替代性。
7 i5 U1 e8 p3 \2 N  w我说话直,其实,大部分公司的绝大多数职位,有个JB的不可替代性!. q& [+ F. W7 ^: v3 W: U) e
一家比较正规的有点规模的企业,哪怕是总经理今天下岗了,明天公司照常运转,甚至运转的更好。
+ |* o/ e% x0 _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就是应该把所有的岗位职责切的很细很细。以至于所有人,无论你掌握的岗位技能再高超,都是螺丝钉。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去思考人事问题,如果真发现谁有点不可替代了,那他肯定第一反应是害怕的,就必须给他安排个备岗。0 y1 |, t% y3 E1 G
花多年时间和大量成本,培养一个对企业不可或缺的人。这对企业而言,既不经济,风险又很大。这相当于把egg放在别人手里握着,是特么的取死之道。, C, f7 @( `3 D+ h+ R4 r5 _
换位思考一下,你要是个老板,公司有个人完全不可替代。你得像敬爷爷一样的敬着他,你觉得你能忍不?你能睡好觉不?/ I2 o4 i, M, [
克服35岁危机,对于绝大部分人,说白了,就是保持自己作为一颗螺丝钉的性价比。) n$ v0 Z! d0 F+ `1 P* n2 A6 i2 b
领导你当然可以在市场上找个跟我差不多的人,但跟我差不多的都比我贵啊!& I! z7 ~4 j3 ^- i6 ^4 j
能做到这点,但凡是个合格的管理者,都不会主动开除你,他又不傻,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对不对?8 A0 v* ?) p, L! k/ t2 {
但这也是暂时解决方案,性价比总归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弱,除非你接受更低的工资。
9 k: @4 X; e+ C$ e$ Q' S& c归根到底,还是得手里有钱。
- W+ v3 P' g2 M. z0 m钱是英雄胆,攒上一笔足够多的fxxk u money,才能真正抵御大部分职场危机。
& C1 \7 l' m9 E% e搞钱吧,兄弟!; p4 _; Q. n1 B4 x  T
不要老想着在别人给你定的规则里苟,苟是没有前途的!
35岁危机其实早于30岁就开始了,不是说到了35岁才有的。如果说在临近35岁时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那肯定是来不及的,要尽早做规划。
123461850 | 2022-1-21 1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下:  i; ~3 M6 }, u( m/ L
1,从统计学上说,35危机论并不客观,在很多领域没有这个危机,只是因为互联网和所谓新兴产业,35岁以后面临年轻人的竞争较多,而这些人又喜欢在网上嚷嚷,所以有这种错觉。
4 F: R7 c9 H* q2,如果处于一些被年轻人很容易替代的赛道,那么应对中年挑战的最好办法,是别丢掉专业,把经验和专业深度修炼好,做一个难以被替代的人。
- H, [3 |# L2 [3,管理是一种辅助技能而不是主技能,不要相信什么转了管理岗就好了,教培这次行业管制,无数管理岗的中年人发现,自己除了人脉和所谓的职场情商,p都不会,根本很难转岗。
% e$ z+ R# `$ o' x$ |5 T4,量入而出,别搞一堆房贷车贷,要有点积蓄应对问题。
1 _/ q+ A" T7 B6 h1 v5,对行业趋势要有预判,多数被坑的中年人,都是年轻时候碰到好赛道,然后误以为好日子一直会持续,误以为自己是天纵之才所以如何如何,实际上是风口上的猪。做风口上的猪没啥不好的,但最好预判下风向,整个降落伞或者翼装飞行啥的。- f5 p# F# g7 W; q7 U- c; J' F# u
6,学会利用家庭对冲风险,家庭成员尽量不要从事同一个行业,更不要在同一个公司。
: r( @5 M. Y& C) @. }( C% k7,多学习,整个合法的兼职或者合法的稳健投资收益,也是很好的一种选择。2 A! L7 W( q& r% t" x. D
以上。6 J8 P# [" W) e3 m- B
供参考。
依依剑心灯 | 2022-1-21 18: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别去做哪些浪费时间的事情。
  \* j3 D  o8 c& n" c. g) N3 e% ?一、别去花时间学根本用不到的技能,比如CPA、python、播音、剪辑等等。: p- p, v& R8 y9 T" R
培训机构会通过你的年龄、个人信息把广告推送给你,然后让一个每天接待60个客户的销售给你推介课程,通常套路是先上试听课,试听课的内容非常有讲究,是否有代表性不重要,一定要难度适中同时保证趣味性,降低焦虑的同时提高兴趣,再配合销售的专业话术,一般人头脑一热就入坑了。4 q: J, p1 Z8 s0 Z# b
花钱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浪费时间,如果是25岁的年龄,学任何东西都应该得到支持和理解,但在接近35岁的年龄,再去学习这些需要大量实操才能产生质变的技能,且目的是想靠这些技能增加职场竞争力,其实很幼稚,原因显而易见:你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没办法保证纸面上的内容高效的转化为效益,而创造效益的能力才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 {1 g8 C- I9 k, M/ g4 \/ r这些证书在简历上的含金量与真正的项目实践经验相比不值一提。
( d: h' n! p6 r2 U1 s; }最近有一个35的前同事入了CPA的坑,我特别同情她,打心眼里觉得她把这些精力放在陪孩子身上应该更有意义。她本职工作是某大厂运营,内卷太严重导致心态崩了,想通过学习给自己加分,不过以她现在的家庭环境、工作强度和学习能力基础,纯属是被试听课和销售的话术迷惑了,她还没意识到自己将面对一个怎样的挑战,即使消耗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在38岁拿到了一个CPA证书,除了挂靠事务所和给自己研究一下个税问题,又有什么用呢。
) h" A" h8 G3 L1 H0 C! v5 F1 C大龄职场人如果出于非常现实的目的去学习新技能,建议慎重考虑。
4 k3 R, A. {% o- I二、找准定位,学会“学习”, h3 u3 C" x! B6 d) Q! m  {
重新回到学习这个话题,不仅仅是职场人,所有的人都应该保持终身成长的心态,学习是贯穿我们一生的事儿,但现在信息和资源实在是太爆炸了,导致很多人又焦虑又不知道如何选择,然后更加的焦虑,最后被培训机构的销售钻了空子。( }8 D! ^* \% V5 X
学习要针对目的、能力和资源制定计划,针对大龄职场人,综合以上三点,建议学习任何“初级”证书的学科作为开始。
# @' S0 E( j# Z比如你想学财务,那就去学“初级会计”,你想学珠宝鉴定,那就学最简单的那个,如果你想学互联网营销,那就去学大厂的线上初级课程,想学云相关的,国内BAT都有各自的课程和相关认证体系。+ I0 G! m0 e4 }( s" C. G
现在每一个热门行业,几乎都会把人才生态的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配套是相对完善的。
- E, M5 w1 m3 c) u) N+ i学习初级课程并取得国家或者协会认可的证书,好处是耗费的时间相对少,能够快速帮助你总览学科扫盲,知道水深水浅,如果你真的有兴趣,继续深造和考试也有了基础,同时也能增强信心,避免半途而废。0 e8 k$ X6 u" O* d* d/ C
最重要的是,学完初级实际上就可以开始实践了,如果你学完之后,完全找不到实践的机会,就可以认为这事儿对职场提升不会有帮助。  c  {8 R: _% t, C9 N
职场学习的原则永远是实践为先,学习和实践的比例控制在2/8最为理想,如果花大量时间学习,但没有实践机会,那完全是本末倒置。
. K; {( E/ E$ c$ [% h4 N3 G/ v9 _2 _特别推荐项目管理类的学习,这是万金油知识,不存在行业壁垒,任何行业都能用得上,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课程,职场学习可以从这里开始。
; i( e0 t$ Q/ G/ d/ [4 j+ P4 y5 a不过,通过寄希望于完全通过学习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因为你已经不是一个象牙塔的学生了,最关键的事放在第三点说。
/ l; Y: J8 ]  `# }% {6 h三、多交朋友,解决大问题
  v2 m( c$ R( G/ c! J( D做人做事儿,不能太现实,你如果太现实,就会先被现实毒打。
% [% i* m# r3 D8 `7 U! Q9 Z如果到了33、34岁开始思考,如何度过35岁的坎儿,实际上就有点现实了,出于这种考虑,难免会选择一些极端的、短平快的事情去做,而忽略了长期行为。
9 C  @3 S1 S2 O, n: @! R+ j短期见效的事情,即使帮你度过了35岁的门槛,那38、40的时候怎么办,再重演一次焦虑吗,如果焦虑总是周而复始,人生是不是太无趣了。
- [" N5 G7 ?& `& t5 D  h  M对于职场人而言,重新理解“先交朋友后做事儿”这句话,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这句话略显油腻,有些时候跟那些高大上的公司文化和理念背道而驰,但建议每个职场人处于长期发展的考虑,重新思考一下,如何建立有效人脉。' ]6 |1 y& G+ C# u% \+ J2 g' C( F6 Q
人脉和圈子是息息相关的,而圈子往往垄断资源,外面的人进不去,就意味着要在外面为了剩余资源不断的卷,而圈子里的人,享受着一手的资源。. I  @. J$ U1 l
这个道理不仅在高层社交圈里通行,即使是卖菜的买卖,也几乎是同样的运行逻辑。
  e9 Z: ]- M# c2 R' v最坚实的朋友圈,是发小、亲属、同学,如果建立了这样的友谊,恰巧能够在事业上相互帮助,请一定要珍惜,这是老天爷赏饭。
: a/ L5 i+ K4 |3 N而后天结交的朋友,建立在你的人品、办事儿靠谱程度、专业能力之上,用踏实、友善、专业的态度,办好手头的事儿,不要吝啬时间去社交,就一定能逐步的建立起自己的人脉。
4 I% Q4 E! L: Z, _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的很难,那些善于甩锅的小卷王也知道人脉重要,但遇到事儿的时候真的上头,先顾自己,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r6 }: K* X  z# Q# z
用长期的态度做任何事儿都挺难的,面对客户的责难,是下意识的甩锅还是迅速消化情绪,和协作方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小选择,也可能是影响你35岁之后机会的一个大选择。
  i  _  i* h6 L6 Q甩锅能收获什么呢,除了蠢人的愤怒和聪明人的鄙视之外,几乎什么都捞不到,而把问题解决了,处理的得体一些,反倒是展现人格的机会。
+ F$ K+ J$ N7 D9 W% ]如果仔细观察,其实不难发现,大部分35岁混的如鱼得水和焦虑无比的人相比,其实差的并不是智商、学习能力、技能,而往往就是一两个关键人脉,为什么IT行业35岁焦虑最严重,本质因为就是在“厂内”工作,拓展社交、资源的机会太少了。
$ M0 s6 r! B* y9 a- J做好本质工作,不断的寻找跟外部合作的机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和人格魅力,去结交其他优秀的人,持续做这样的积累,35岁就不会是危机,反而正是要做一番事业的起点。; B0 r; d# u# s, L+ w% g& R/ X
其实创业的本质也是不断吸收资源和人脉,很多创业者虽然项目失败了,但通过一到两个项目的积累,与合作方、投资人、不同领域的专家有了深入协作,项目不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只要自己的专业表现和人品没有太大问题,创业者后续的路往往比打工人宽的多。
  l5 H. `, G4 P# o1 @1 d! f) Z8 d“我认识你”,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门槛,而“我认可你”,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了,这种优势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上,但可以超越年龄。
偷天换地迷 | 2022-1-22 03: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很对,35岁确实是个坎儿,迈过去,可以继续前进,迈不过去,你的职业生涯就很难出现惊喜,只能横着走了。- o/ Y/ _  b; N) ]7 P
为什么呢?
6 r* ^- U  h/ A" {! U1,很多单位提拔干部都有个年龄限制,那就是“35岁以下”,当然这是最低一级的干部,上了这一级,下一个年龄门槛儿会相应提高,40岁、45岁、50岁,一直到57岁,基本就到头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提八不提”,即57岁或许还能提一级,到了58岁,就没戏了。
' Q9 W& M" H/ ^0 _( j2,再有就是中年生活压力。一个人35岁之前,负担相对较轻,朝气蓬勃。45岁之后,孩子大了,老人慢慢地也都走了,生活压力也会少一些。最难的就是35岁前后,上有老下有小,职位不高,薪金不高,开销却很大。有的时候,压力太大,人的状态就很不好,工作不出色,业务不出色,人际关系也不好,进步就难了。4 c, v7 k) r5 F7 L
3,这个年龄段的人,面临挑战也大。新来的大学生们,二十多岁,生龙活虎,历练了几年,业务都逐渐成熟。一不留神,他们就在技术上、能力上逼近你、甚至超过你。竞聘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往往不是他们的对手。想想看,当一个比你年轻的人成为了你的顶头上司,那种感觉是何等尴尬。
) r1 D& |" n* W/ }( M; m至于如何度过这个坎,话题太大了,简单说说最核心的吧:
5 y$ `" n' Z& V! `) V* Q$ w/ L: k一是努力钻研业务,保持自己在单位的技术优势。9 q' s$ t' g4 Y( Z; d( \
二是处理好家庭事务,尽量减轻自己的负担。比如,我三十多岁时,就和妻子商定,我负责奋斗多挣钱,她负责家务。所以我可以毫无顾虑地加班、出差、回到家啥也不管继续写材料,家里的事情都是她来承担。我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我从没有参加过他的家长会,都是我妻子去。后来我还算争气,家里的房子、车子、存款都是我奋斗来的,妻子也很争气,家里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在处理好家务的同时,也做了她们单位的审计科副科长。, H( d- e! D* ^; K) C
三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这是本钱,大家都懂的,不多说。
8 O1 s* \/ ~8 g- B5 w四是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不是小圈子哦),广交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进步,群众关系和民意测验都是不能忽视的。
奉先诨 | 2022-1-22 05: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攒钱,别负债,跑路消费低的小城市。
天下叫鸡鸡n | 2022-1-22 1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35岁是个坎,如果30岁前后还是没什么特别的规划,后面会很被动。混混过日子的人,最后不会有好结果的。
8 e- ]  O+ x+ H9 i% W90后日子会不会好过一点?
. b4 ]% @; U* s) @, i不会,马上也都30了,很多问题都逼着要去思考。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辈子,被动挨抽,更痛!
( ?1 n; ^1 j5 n' {8 P' P80后这几年很煎熬,过了这几年后面就好了。因为能上去的已经上去了,过着好日子;上不去的基本也认命了。9 z& F3 I6 i# _) u5 M  W- w
人一认命,日子就会急剧好转,和这个世界和解了。3 S7 y7 U. w1 `3 j, ]
但到底是不是好事?
" v) [& ~- |( @8 V$ r+ P4 E3 t# C谁也不晓得!
9 e7 U0 @0 k! `2 A( d% O3 P, c但是我们都有个目标——35岁之前尽量成为牛人!
2 q# Q7 C3 o- E6 c6 m% p有些人觉得我在吹牛逼,他们收入低,脑子不开窍,不承认不行。你和他们聊长远一点的东西,他们就攻击你;你和他们聊点精神层面的东西,他们就说你不落地。
  `1 {* `: E/ i( V& {) a5 f  W我不想和他们为伍了3 X, O, ]6 Z# W2 g
是我不配拥有他们,让社会主义操心他们的吃喝拉撒吧。* D* f' E$ z) s4 p6 N. \% X6 k
大家都单纯一点,目标明确一些,专注一些。
1 E. v( H' Z0 t: f; {9 }: [我们的项目是什么?: l- d+ w9 X* j  k2 D6 L/ b' M9 q
我们长期的收入来自哪里?
, Z8 y, {- H4 X9 M我们就把时间精力放在哪里,不要胡思乱想,心在哪,成就就在哪!4 U& d! h0 q( D& [, N- E
人想做成点事,记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A" ?; l! l9 _5 Q- o烧香拜佛不入拜自己,给佛祖念经,不如天天给自己念目标和做法。思想趋势行动,不能再等别人给自己洗脑了,先念起来把自己给洗脑了,我们就彻底终于自己了。% [& ?1 t/ r6 c
项目确定了,卖点确定了,就疯狂做推广,量变到质变,水滴石穿!4 F! r# Z3 S1 X1 M
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人人可以发声,文字,音频,视频任君选择。围绕卖点搜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做内容,百分百相信长尾效应。
3 o1 Y$ Z! x7 ^! M+ K" Z- z如果我们做熟人生意的,复购多的生意,就从社交生态入手,多拉下脸去想办法让身边的人帮忙裂变,让客户帮忙转介绍。产品硬了,慢慢就做起来了。( X+ _7 e7 D7 X' \0 ?
如果有钱的,可以去烧烧付费广告。我没有太多经验可以给大家,因为我身边做付费的牛人不多,能做起来的我暂时没看到,所以眼界确实有限。0 P. P7 R- F9 Q
我们如果真的想赚钱,就养成一个日日推广的好习惯,把自己扔到一个良性循环里,相信习惯的力量。2 N) f9 B* v" |' e2 j6 U! n1 x" Q
我知道这事儿有点难,但是如果很容易,真的就轮不到我们了。
7 _, F( Z0 l- r# w6 x* U+ Q很多牛人就是靠着忍受巨大痛苦和煞笔们拉开距离的。
  Q0 t( v: @/ z* Z. z* Q我们不忍受痛苦,那么就告诉下一代让他们做好忍受痛苦的准备,并且向他们道歉——对不起,爸爸妈妈因为不想吃苦,只能辛苦你们吃了!
) }/ P; ]2 }: H希望孩子“通情达理”能原谅你吧。
8 G+ m: p  p& q. [6 J财富和好的品质不一定能传承下去,但是苦这个玩意,只要父母愿意,100%能传承下去。
/ W- e7 W" {7 ?0 z. @+ V我现在也赚不到什么钱,也在经历动荡期。& P/ G) Y; S9 V
每个月银行都默默从我银行卡里划走一大笔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
  O7 b0 j1 Q4 ]8 j  x) c- q* x坚持开源节流,再熬两年,会有改观的,如果没有,那就再熬两年……
/ s$ h- \. z5 `. M) L( A我就把电脑桌面换成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K4 G( D3 f1 n孩子看到这句话问我什么意思?
. `# a$ g+ ?$ K5 h& e9 G6 ]" \我说,就是你今天爬不上那个大滑梯,过一段时间多练练就可以了。加油吧,小伙子!
4 r8 t+ q! ~( X9 ?% V, c有些瓶颈,超越过去了,就能看到很大的世界。前提是熬住,别迷失在路上。
" |( H& l: t0 `! d9 A7 L30几岁,赚不到钱就算了,如果连点做事的韧劲儿也没有培养出来,这几十年真的白活了。
暗恋吸血鬼恿 | 2022-1-22 18: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34岁的时候考个公务员
zhangzylkk | 2022-1-22 2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公司努力爬,爬到高层,就是增加更多的管理经验或者是积累人脉资源。
2 Q6 T: k$ b* y& N1 ?& F要么就是变成某个领域不可以替代的人才,但是最后只有少部分的人能顺利度过的。% v, u1 u( V  q7 V; g" i% I
现在遇到35岁比较难找工作,要么降低薪资去小公司混日子,要么自己出来准备创业,利用自己的之前积累的资源做些小项目。
" t/ j, g6 R; e2 @5 \  Q7 Z( |其实中年危机对于那些很牛逼的年轻人问题不是很大,最后沦为去送外卖开顺风车的,当初年轻找工作就普通,也很难找工作,年纪大了性价比更低,那就中年危机,直接失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