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的反叛者

[复制链接]
查看2910 | 回复20 | 2022-1-10 08: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是衡水中学校庆日,这座应试教育体制下诞生的超级中学,素来以铁腕著称。超高的升学率吸引家长把孩子们送往这里,但整齐划一、泯灭个性的管理方式也给学生们带来阴影和负累。当我们走进学生们的真实内心,会发现他们建立了一套对抗高压环境的生存策略。
& T1 H& W% ~) \' c# {* G
这是真实故事计划的第2 篇特稿
9 E$ g0 b! O6 A8 V
不吃蛋糕的人
在衡水中学,激励学生的方式五花八门。林禾青高三那年,一次月考过后,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月考前30名的同学,和下一次月考想考前30名的同学,被召集进同一间教室,考了前30的人吃蛋糕,想考前30的人看着他们吃蛋糕。
, V/ b  E; Y( R. ]5 a7 y) @林禾青考进了前30名,是可以享用蛋糕的人。但她没去。7 D% s8 f3 |  l/ w- N# t
“我认为这样的激励方式对我没有意义。”她一本正经地回答老师的询问。在整齐划一的强压教育下,林禾青试图保持某种清醒。5 \' F1 R$ i8 ]& Z6 T) g  W
这所全国知名的中学以铁腕著称,它是应试教育体制下诞生的超级学校,一方面以极高的升学率为人熟知,许多家长挤破头想要把孩子送进这里;另一方面它以整齐划一、泯灭个性的管理方式强压十几岁的少年人,给不少人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 ?0 p1 u* P1 s- O. s6 V$ e每周日一次的班会,和誓师大会、月度总结颁奖大会、班级挑战大会一起,组成了衡水中学的精神方阵。“我傲立九天之上,恨不能万世为王”;“进清华,和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与大家巨匠论道谈经”;“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以及更为打动少年人的关键词“青春”、“梦想”、“奋斗”、“热血”,这些豪气冲天的口号飘荡在大会之上,又在高声演说中注射进学生的大脑。
  x2 p, ^% a4 a6 P+ \) X4 i0 i: A在这些统一思想、鼓舞士气的活动面前,甚至学习也需要让位。开班会的时候,林禾青把桌子上的书摞得老高,躲在后面学习,努力屏蔽班主任滔滔不绝的激情演说,班主任说:“你就差这一个小时吗?磨刀不误砍柴工!”2 k: U4 d2 |/ w
她也常常怀疑,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考个高分报亲恩”,林禾青想了很久,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到底有没有关系。
7 A# ]1 [, m" c在密不透风的铁幕之下,林禾青理所当然成为一个异数。她至今可以逐一数出自己在三年间留下的“违纪史”。
& ]  u: u+ [) a/ f' v0 D6 \高一,晚上睡着后翻了个身,被查寝老师看到,扣分,理由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睡觉”。) ^* S6 K4 H7 P- R- K  @8 ]
高二,被班主任搜到一本从图书馆借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被没收,超期了三个月没还书,班主任执意不给,还给家长打电话说:“这个孩子有问题,她竟然在看《霍乱时期的爱情》,她是不是想谈恋爱呀!”
0 L7 I) P4 R& T& q- Y  L% Q/ D高三,晚上睡觉时脚抽筋,她坐起来,正好被查寝老师的手电照到,扣分。
/ A* c  U) \4 E9 L- T高三,午休结束后,拿着一个没吃完的苹果向教室走,被年级部老师抓到,要求拿着苹果拍照留证,到教务处写检查。
  N5 m0 W7 H! q7 m& R2 s) ~. _有段时间,她总是做梦。梦到老师同学在班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巧克力皮、橘子皮,都说是林禾青吃的,她拼命说“不是我不是我”。% s1 k0 O* Y7 T% H& S4 j
“那段时间连续违纪,防不胜防,莫名其妙就被抓,特别崩溃。”离开衡中三年后,她讲起这些故事,像是说着别人的笑话,又像是看到了彼时的自己。嘴角带着一丝苦笑。
& B, [, {- _6 a5 \( J5 K# ^; A除了这些“小事儿”,她还做了一件“大事儿”:逃操半年。
  N/ U& Z+ Z' k' C) K! j( o. z跑操是衡水中学的标志性场景。每周的开放日,甚至会有人花上两百元的门票,来参观这一人间奇景。每个班七八十人,排成六列,脚尖贴着脚跟,前胸挨着后背,距离近到鼻息都会打在前面人的脖梗子上。每个班的队伍,挤挤挨挨组装得像一架坦克。
! V) r# g7 s) Y: k# A1 ^8 c每天跑两圈,每圈喊一次口号。在那些口号里,出现最多的,是“拼搏”“必胜”“青春”“清北”这类词汇。有时候,身高一米九的校长张文茂会站在行政楼的高台上,俯视他的“孩子们”,威严的架势如同检阅军队的领袖。
4 r& R& W3 b2 i( L7 K高二夏天,早操刚开跑,林禾青的鞋带开了,后面的人踩住了她的鞋带,她失去平衡,向前扑倒,其他人的步伐跟着乱了,踢踩磕碰,最终大片倾倒,林禾青被压在最下面,还有一个同学露着的胳膊上擦破了好大一片。两个星期内,她以同样的方式摔倒两次。“我不敢跑操,特别害怕,一跑操浑身都在发抖。”
7 X! |2 n4 p# x9 T更令人痛苦的是,夏天跑操后,同学们身上散发着的汗味。这涉及另一个问题,洗澡。衡中的澡堂是2011届学生们的集体记忆,所有的女生采访对象聊起衡中的澡堂,都是一边说一边笑,笑得要流出眼泪来。2 e8 X! F  q2 l3 s, }! d; G
当时的衡中,每周给一次洗澡时间,吃饭加洗澡,50分钟,珍贵得不可一世。澡堂没有隔断,因为人多,每次洗澡时间,都是两到五个人围着一个淋浴洗,人挨人人挤人,满目都是白花花的身体,几乎类同于生鲜市场。8 t& r, f) `( s
出于对跑操的极度恐惧,林禾青想要向老师请长假,老师一句话就把她噎了回去:“就你特殊?”
5 d' b" |5 C" `5 t3 W, \; B林禾青依旧我行我素。! o9 A% V  A5 G
“因为我根本就不相信他说的那些东西。我学习不是因为环境让我学习,是我自己要学习。”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在衡中奇妙的氛围中成为一种难得的清醒觉悟。' o( e9 l- Q3 u( R0 D0 D0 [
2014年,她参加高考,谁也没有料到,她是那一年最大的黑马,她成为了河北省高考状元。7 g% `1 H$ e2 @+ Q  [) U
执法者毁于执法" e4 S) e/ M0 {/ h) w" [$ Y  O2 F
“她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李翰是林禾青高三时的班长,在北京昌平的一家烤鱼店里,他这样评价林禾青。
% a0 U* D3 B0 D/ z) G3 S高三的周测,林禾青情绪不好,作文写了两三行,实在写不下去了,就交了卷。% y2 N8 S3 t5 `( q
第二天,李翰宣布:周测名次退步的同学,交份检查。& O  q: @5 C6 r3 I7 x% f5 A
林禾青没交。
) @! B4 [  }+ e" f- o: a他气冲冲地走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林禾青吼道:“你作文就得了五分,还不交反思?”
6 `* b" J! j6 `; n林禾青回击:“你说的时候我没在,没听到。”+ s) y) Y8 U/ ^! Z, C( O% |6 y" q
那天两人吵得很凶。
4 O! |9 `. L% r8 ^三年后,北京大学的学生林禾青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李翰一块吃饭。
5 j/ ^2 H; n5 N李翰说:“那天说完你,我就后悔了。”
& ^- V3 Y9 K- k+ F2 h林禾青说:“我也是说完你就后悔了。”! |! Z. r! r8 O( k
林禾青早就完全地理解李翰。衡水中学的压力是层层传导的,李翰的压力来自班主任的要求,李翰既是被管理者,也是执法者。他勤勤恳恳地帮学校和班主任维持秩序,还为了“心中的正义”,给班上同学告御状。
" d0 y; o! Z( x量化是衡中管理制度的核心。成绩、纪律、卫生、跑操,是量化考核的四大指标,事关班主任的奖金,以及班干部的荣誉。
! E2 R4 n' {' V量化掌握在“年级部”、“小黄帽”和查寝老师手里。所谓小黄帽,就是戴着黄色棒球帽的年级部学生会成员。跑操前,跑操时,早饭后,晚饭后,还有把十分钟课间挤压成八分钟的“预备铃”前,他们都在盯着手表计时,拿着纸笔计分。
* J$ D, w" c) O6 k他们站在教室后门,从窗户往里看,并记下“上课喝牛奶”“上课转笔”“上课扭头笑”这类的违纪事实,为方便记录,每个学生的座位都可以用方位表示,比如“北一后一北二”,就代表北边第一大组最后一排从北数第二个学生。不久,班主任就会找那个同学兴师问罪。
1 G( d" _" C0 a( p& ~2 ^/ F  n高三,一次跑完课间操,一个女生“小黄帽”告诉李翰:“你们班队形乱,要扣分。”他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我一听到乱字,脑袋就像炸了一样。”
# u$ ]0 T6 x) \9 B$ ]李翰也做过“小黄帽”,那是高二的时候。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投机主义”。$ s% u$ C' Q. x" x
“小黄帽”像个护身符,给他带来过不少好处。比如,假期不用写作业,打通学生会的人际关系,就不用被查。比如,课间操的时候去班里查零食,想查谁查谁,查到了直接自己拿走吃掉。比如,借事翘课,拎着帽子出去溜达溜达。他甚至悟出一个道理:“一旦跻身了权力阶层,你会发现人跟人都是有利益交集的。”% c5 E- g$ V" [3 l! r7 V1 [
回味过去,李翰感到一阵荒诞。“我不认识那时的自己。我现在想想我好搞笑啊。”7 Y* n. ?. W& z$ l+ y9 P5 G7 k' s
在衡中时,李翰并不是什么异数,他曾是衡中评价体系中最优秀的那种学生。从文理分科之后,就做班长,一直做到高考。高三一年,成绩长期保持在文科实验班前五名,这意味着他是个极有希望考上“清北”的学生,是像大熊猫一样的保护动物。
# ], D/ _6 U- q0 f  Z. O% E) |但规矩的守护者也会被规矩所摧毁。高考前一个月,一个周六的晚上,难得的放松时刻。张家口人李翰离家远没回去,他和朋友从外面带进宿舍一只烧鸡,想在熄灯后,偷偷摸摸地大快朵颐。
. g/ W6 K9 B* ~  |: z一只鸡翅膀还没吃完,年级部老师一脚把门踹开了。
# s. L3 z# J/ i. }6 {) t1 S那天,李翰彻夜未眠。他有一种感觉,自己往日磨的薄得不能再薄的刀,一刀劈在了石头上,咯嘣一声,断了。! R  B- q, r' Z! P5 \# G
第二天,他等来了处理结果:回家。
) b1 M/ q. B6 g( @这么严重的处理是出自学校考前抓典型整肃纪律的需要,对他这样的好学生毫不手软,更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k- M5 u0 h4 y( T8 ?
李翰的妈妈从家里赶来接他回张家口。从衡水到张家口火车要走10个小时,因为远,他平时放假都不回家。爸妈开车来接他回家,一趟是四个半小时,来回花费大于1000元。
" C3 Z! M7 m& g; H/ @5 r" Y0 m; f% s& h对父母的歉疚,给他带来了最大的痛苦。他描述回家那几天的感觉:“如同万箭穿心,很复杂,后悔,愧疚,愤怒,委屈……”) R# R6 f' J  ]3 U) H5 D' z
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之大,直接影响了他高考的发挥。本来对于清华北大胜券在握的李翰,因为高考前的情绪崩塌,最后只考入中国政法大学。& i3 `# E9 n6 {9 e  {
而这一事件留下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李翰身上。进入大学之后,他变得内敛,与学院系统保持距离,对“集体”保持高度警惕,学校的组织和活动,能不参与就不参与。
3 B1 C& X9 ]1 G他现在信奉美食,经常一个人下馆子,“但就是没有当初那种味道了,那个鸡是真香”,他笑了一阵,又停住了。 " {7 {/ S7 y8 I; [$ C  ~7 y
结成团推对抗
如果说林禾青是叛逆者,那么康乔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稳定因素。他和李翰从小一起长大,但到了衡水中学之后,放纵不羁的康乔无法忍受严守规矩的李翰,于是两人分道扬镳。
4 v- E, `3 i/ K9 C8 m6 Q) I康乔高高瘦瘦,是那种很讨人喜欢的阳光大男孩。入学之后,他很快有了一帮兄弟,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他们靠小团体的力量对抗环境的巨压,用朋友之间得到的善意的理解,来消解少年人被压抑的巨大不满。学校规定,22:10熄灯睡觉,23:40之后才能去厕所。他们就经常等到23:40之后,在厕所相会,蹲在一个个坑位上夜聊。9 w  n; ~6 `( f& \7 X
小团伙中有一个男生的父亲是开书店的,经常能打印一些资料,他们就如饥似渴地传阅,那里隐藏着跟历史课本上不太一样的历史。他们高谈阔论,谈国家和社会,也谈衡中体制和教育制度,评析和批判每一个标语、每一句口号,颇有些“恰同学少年”的感觉。
1 [! m& \1 X9 S7 }" _5 j康乔颇具领袖气质,讲义气,周迎是被他影响的人之一。
/ }$ V$ @# b% e4 f3 Z) J6 e4 b周迎刚进衡中的时候,从不敢违纪,学习成绩一般,调研考试考年级1000多名,在实验班里排倒数,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他来自秦皇岛,距离衡水 500 公里,几乎每次放假,父母都会开四五个小时的车来看他,车上塞满了家里带的零食。考不好,他觉得愧对父母,一给家里打电话就哭。
, U+ E$ s: W- _7 y8 p& [( w1 y0 D自从进入文科班,结识康乔后,他慢慢地变了。他开始参加厕所夜谈会、打球、阅读开书店的叔叔打印的资料,渐渐明白生活中不能只有学习。- e. E" }' \0 x( J" {% E
高三,他的叛逆达到顶峰,以至于班主任在班上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有些同学很愚蠢、幼稚,想以自己的成绩为代价反抗教育制度。”+ q% ^4 H% ]6 V
高三时,他参与自主招生,申请了校荐名额,按照当时的成绩,预期会拿到复旦的名额,结果被分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他发现很多成绩比他差的同学,分到了更好的大学的名额。( E( D0 e9 i% k* r$ q0 J
他开始意识到,这里除了成绩,还有一些不能言说的东西。家人劝他去参加西安交大的自主招生,他不听,意气用事放弃了这个名额,就因为这件事“很不尊重、很不公平”。6 I+ g5 z% }4 }+ _6 Y
那天晚上,天很冷。跟家人打过电话,周迎突然想哭,他走到操场上,躺在凉飕飕的草皮上,望着深蓝色的天空,告诉自己:“只能靠自己了,只有高考一条路了。”* f, i5 p  R3 C! l
班主任的一句话他听进了心里:“如果你自己不够强大,就只能做教育制度的牺牲品。”
" `' I" d5 O$ ^2 p3 s三年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周迎回想起高中生活,仍然无法抑制激动的情绪:“压迫无孔不入,如果顺从,会迷失掉自己非常信仰的东西!”他庆幸自己没成为老师说的那种牺牲品,但是他知道,在光辉灿烂的成绩后面,有太多人当了炮灰。
$ D6 L5 d6 K9 n$ |( I& l上海的雨夜,刚从CBD高层写字楼里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实习下班的周迎身着西装,看起来神采奕奕,几年前衡中操场上那个跑操一摇一晃的胖子已经不见踪影。0 q* ^; b% P" b! P2 y0 I
聪明的人会钻空子
和林禾青一样,黎方也不想跑操。不过相比林禾青硬碰硬的办法,黎方更懂得钻规则的空子。& k. ]# `9 z. s/ l; S* O
高一军训,他看了两天跑操训练,断定这样跑操既不能起到体育锻炼的效果,而且像马戏团耍猴一样滑稽,主要是为了领导们看着爽。$ n" j; u; u0 }* x
; X) e( K0 s" x# ^8 J
衡水中学的反叛者-1.jpg 0 U' Q; _1 E5 \/ O5 n
作者图 | 衡水中学候操的学生们
% \: B5 f, V* g3 ]6 }1 t, n- r% H# _( x4 K0 e/ Z
于是他找到班主任,义正言辞地说:“我想当体委,为班集体做贡献!”老师没有拒绝的理由。就这样,黎方每到一个新班,都当体委,当了三年。' v& D: ?0 x- d2 h2 U5 [4 `4 u# J
体委在队伍两侧跑,负责把握队形整齐,带着喊口号,不用和别人摩肩接踵。黎方甚至连口号也不喊,因为体委不止一个,他不喊,自然有人愿意喊。当体委后,他顺理成章地从被耍的猴变成了看耍猴的看客。! [9 |  P# I& q* J4 t  t( B
“又没有尊严又没有发言权,一群奴隶才能练成这样。”他说这话时,平静的表情,无所谓的口吻,带着一贯的自信和自负。" C" c! n. y  _4 q( `
黎方是个物理奥赛生。他热爱物理,是那种有天赋的人。初中自学了微积分和高中物理,40分钟就能把高考数学卷做到140分以上,20多分的椭圆解析几何大题非要用三角形证全等去做。
' |* I" q! q; y6 Q到衡中以后,他就像被戴上了紧箍咒。虽然高一物理的知识他初二就会了,但是还得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笔记,刷那些在他看来很弱智的习题。他想看国家队难度的奥赛题、学大学物理,被视为歪门邪道。他精力旺盛,努力了三年都没有能在午休时间睡着过,所以只好偷偷带个不能上网的手机,午休时间用衣服蒙着头,看手机上的小说。. w  v) _, Y( X* ]6 Z2 ]4 `9 C
手机里只有一部《龙族》,他来来回回看了十遍以上。黎方喜欢看书,高中三年,他的阅读资料极度匮乏。只有一部《龙族》,一本《法医学》,和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在衡中,“闲书”是受到严格控制的。9 ]  o" s, M* O9 v# _9 N0 a3 `8 i" ~
他甚至把抄书当成一种放松。一本大学教材《热力学》,他从头到尾抄了一遍,包括前言、序言、目录、插图。
/ \4 Z7 |9 l2 C在衡中,每天晚饭后有20分钟的新闻时间,播放老师剪辑过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等节目。新闻是必须放的,因为学校会派人检查,但是高三的班级,新闻都是静音放的,所有人都低头学习,任主播在屏幕上滔滔不绝。* M6 h0 j/ K( _- O& l- n
整个班,只有黎方会抬头看,但是好几次,他正看着,冷不丁地后脑勺就被班主任按下去了,被按了几次之后,他也不抬头了。
/ n% C5 M9 d* U8 s. X衡中给每个奥赛生上了双保险,所以学竞赛科目的同时,高考科目也不能丢下。但是对于黎方来说,给他学物理的时间太少了。他想学物理。化学课,他学物理,生物课,他也学物理。为此,被老师没收书、和老师吵架、被赶出教室。他陷入了极端的理想主义,越是不让学,越要学。0 a& k6 h7 d: |$ K- T& n
被赶出后,他就没再回去,找了一间空教室,自己在里面偷偷学物理。跟老师撕破脸,老师不再理他,也相当于达成了某种妥协。( B" _* L& V! x8 b- M
事实上黎方为自己争取到了一部分自由。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精神上巨大的压迫感,整个人变得歇斯底里。, Y( _4 ]1 n5 \7 o3 _" {! M( Q
“我本来是一个情绪很稳定很理性的人,被他们逼得很疯狂很极端。给我自由的话我是不会放纵的,我是可以把我自己管得很不错的,但是他们给我一顿乱管,我就什么都不会了。”这是一个天才少年的自述。
' v9 |/ k) |, B衡中的学习方法是为多数人准备的。黎方这样的异数,只能在挣扎中自求多福。
, M4 j9 J$ ]  o" w# |  D0 ~& k他没赌赢。物理奥赛的省赛中,因为一道“有争议”的题目,他与省队失之交臂,无缘保送,只剩高考一条路。* J( u  s1 I- E
幸运的是,他通过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自主招生。高考之后填报志愿,出于某种仪式感,他就填了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这正是他最喜欢、也最适合他的。功德圆满。% k/ H% k. W- M3 ]2 R3 c- T0 K2 k
但是让他哭笑不得的是,高考之后,老师对他说:“你如果那时候再听话一点,就能走清华了。”清华北大高于一切,只管学校不管专业,这是典型的衡中思维。黎方谈起这事时,露出难以掩饰的轻蔑神情。
6 c$ Z0 J2 O% S( K我们在中科大见到了“出狱”后的黎方,彼时他正在主导一个投入上百万的科研项目。幸运的是,摆脱极端疯狂恢复理性平静后的黎方,发现自己依然还是热爱物理。6 G2 d: S! f$ l8 @
" N, V% a; E& `( I( X' R% v$ L
如果重来一次
2014年夏天,高考完的林禾青重回衡中,她的身份是高考状元,任务是给高三的学弟学妹做分享。& l( x6 s# J: e0 j6 L7 P# Q
以衡中的标准来衡量,黎方和李翰,都是失败者。因为他们本应该考上清华北大的。
; m. l) b& C1 ^% j林禾青则是成功者。
* L* C, q4 z: T  F7 \1 Z: Y在衡中,分析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最通用的逻辑是“成王败寇”。2 ?! Z2 n( L. e3 o3 c$ ~
“如果我没有考好,他肯定会说,你当时不听我的话你活该吧?但是最后我考好了,就会说这个孩子很有自己的主意,很乐观心很大。”林禾青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坦诚。“高考之前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这次考第一的下次可能考三百。所以我觉得高考,运气的成分很大。”
+ k7 D; U3 f' y  J7 I; C高考之后,林禾青成为衡中的骄傲。像所有衡中的高考状元一样,她获得了中国奥运冠军式的荣誉和褒奖。让我惊奇的是,她清晰的自省力,和对待过去记忆的诚实,没有被“胜者”的身份模糊掉。她对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深入的反思。
  i2 ^, b" o; I林禾青回溯高中年代:“我始终在摸索,自我和环境之间的界限。我不甘心把自己缩在那么小的一个地方,五点半起床,跑步,读书吃饭,吃完饭继续读书,吃饭,睡觉,睡完觉继续读书,读完书又睡觉……这样的三年对我来说,太无聊了。我还有精神世界、自我发展和人格健全。我试图找到一个界限,在这样的氛围和管理中,我能够得到的自我到底有多少?”$ G' P8 o5 O6 m2 Q; b% a' L
她渐渐发现,摸索就会越界,越界就会冲突,冲突就会受伤。和环境抗衡,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 {# Y+ Z7 i4 r; A每次违纪被叫家长,她都会怀疑自己的人品,怀疑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是个不孝女。衡中最令她畏惧的是,每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可以和很大的东西挂钩,上升到人品问题。以至于你上课偷喝牛奶影响到你父母的幸福,你睡觉翻一个身也会影响到你室友的人生。
: h8 Q) _; z  g( h“我并没有找到那个最大的界限,最后我变成了那个最小的我。”2 ^" |: V4 C4 z
那个班会课上躲在书堆后面学习的,那个考了前30还不去吃蛋糕的林禾青,并非从一开始就明确“我要为了自己学习”。经过很久的思考和挣扎,她才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学习,又为什么要学习。4 M# X2 B! j$ N+ L5 p9 G
她设想了另一个情境,如果自己不在衡中,而是在一个普通的高中,那么她肯定会像初中的时候一样,比其他同学都更努力,她是一个并不缺乏自制力的优等生。但是为什么到了衡中,她成了一个叛逆者?/ R( u# Y7 e. F& j* c0 A8 j
林禾青给了这样的答案:“在衡中,我表现出对学习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因为我想要与这个压迫我的环境去抗争。如果你要抗争这个环境,就要抗争这个环境中最强大的东西,那就是学习。这个环境和制度,从上到下,都告诉我要学习,我就只想,我不听你的,我要证明我自己,我要反抗,我不学习。”, X( I3 s6 I4 \" u$ j
“但是我忽视了一点,学习对我本身来讲是重要的,我自己是想学习的,这是一个矛盾的事情。我那时叛逆,但是很多东西看不清,是为了抗争而抗争,而不是为了自己而抗争。”
' {' `3 ], [2 z& T时间逼近高考,她不再“为了抗争而抗争”,开始“为了自己而学习”。她尽量不理会整个环境的影响,并最终证明了自己。
) {- u5 H, R' b# A% m3 [5 b站在台上,林禾青发现,她看着台下的这些人,发自内心地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希望他们不要跟环境抗争,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地度过高三。那个时候她明白了当初老师们对他们说那些话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让他们学习。
9 i$ r3 r: F7 j$ o) I5 [她把很多话,换了一个说法,讲给学弟学妹们听。她告诉他们:“我高二的时候也总是违纪也很叛逆,因此我很痛苦,影响了我的学习,所以希望你们高三规规矩矩的,不要像我一样痛苦。”
, o! S5 p' U9 L, w  |( w% r6 k“如果让你重新过一遍这三年,你会规规矩矩的吗?”+ r% M9 m& j% o2 v+ D
“不会。”她不假思索地回答。 " F3 _' ^( J+ t+ ?8 D- C
(因作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5 m: h; L1 ~: a& C7 A+ M; H
4 T1 t* Y" _8 Y. J- @
作者王露晓、张紫璇,曾为衡水中学学生
9 h( T) g" S: Q(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8 o7 P; o) s4 R0 b  q3 z编辑 | 姚璐
a牛1 | 2022-1-10 1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不缺天才,但缺少一个把天才培养成人才的教育体系。这样的恶性竞争不除,国家便走不向发达。
心理强迫症 | 2022-1-10 20: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脑子都是他大口吃鸡被抓到的画面,还有一片漆黑中被手电筒照射脸上的惊慌无措。心疼班长。
悠悠321 | 2022-1-11 06: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衡水中学的传奇已经听高中老师讲烂了,,,
圣空四叶草 | 2022-1-11 1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又有多少觉醒的天才后来携手维持着这个压迫的世界
晨耕雨读钒 | 2022-1-11 22: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国情如此,除了真天才和有钱有势家庭的孩子,其他人也只有这个路比较好一些。所以说做人难,活着就很辛苦了
小颗米站 | 2022-1-12 0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要第一,但是你必须足够强(未必这个制度内的强)
15999457327 | 2022-1-12 04: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衡中复读过一年的人表示,这些都美遇到过,可能是因为我去的是普通班吧
沙枣树2017 | 2022-1-12 1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最痛苦的部分便是:我变成了我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适度游戏益脑 | 2022-1-12 17: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能考进清北(这一类大学)的大多数出生时就注定了,家庭环境,父母言传身教,重点学校的学习环境,名师指导的教育资源,自身智商、专注力等先天条件,这些都不是衡水中学在短短三年能塑造培养起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