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2010 年来很多海外留学的中国人已经拿到绿卡了却又纷纷回中国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7749 | 回复20 | 2021-11-27 21: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说我所知道的这类人的原因:
. t5 f7 k4 @) ]拿绿卡是为了遇到某些情况时候多一层有效的保护伞;回国发展是因为觉得中国发展机会更多。所以,这两个选择完全不矛盾。1 A+ G6 S2 `6 Q8 p6 `' O/ ~
后者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前者体现了中国现阶段依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法制建设方面的问题。
青青燕子2017 | 2021-11-28 0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说我所知道的这类人的原因:
) c) k( u5 i' [! ]拿绿卡是为了遇到某些情况时候多一层有效的保护伞;回国发展是因为觉得中国发展机会更多。所以,这两个选择完全不矛盾。& Y4 X* z) a6 \  s; c
后者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前者体现了中国现阶段依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法制建设方面的问题。
粗心谀 | 2021-11-28 0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种人有一百种活法,其他人回中国,他们理由我不懂。但作为一个移民美国,最后又定居中国的人,我想说说我的“美国往事”。权当供诸位消遣娱乐也好,借鉴也罢。 这段话,都是对在那片生活过的岁月的缅怀。既写给你们,亦写给他们,更写给自己。. M: L5 a" @: F
    在美国生活将近5年后, 2013年春天,我回了中国。 回国后我常常在想,有些人或许就是靠一股傻头傻脑的冲劲在活着吧。很不幸,我就是“这有些”人之一。. l8 n+ l3 Z# K% L6 c3 X- V# R% I* o
看到讨论中的各位,即使是说着在硅谷赚十万年薪, 开破车,住烂房的所谓落魄人士, 我想说,你们真的不差了,真的。
& \, f8 d. P6 h) H; Y) ?5 S    他, 1991年去的美国。 2008年冬天, 我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第一次见到这个苍老,微微佝偻的男人。这人是我父亲,我们对彼此都很生疏。那一年,我24岁了,在中国有一个女友。那一年,他险些与母亲离婚,在美国独自生活了17年。
" m2 z& i# F6 r& z, U0 V4 h    不像留学,或靠技术移民获得绿卡的精英们, 我只是一个普通移民,没有特长,外形普通,一溜人群里就自动隐身,遇见黑人要绕道走的那种。要家世没家世,要能力没能力, 就连一纸文凭也是载着大专毕业。 就这样,我背着拿不出手的家底,挥别挚爱,只身来到人们口中的美利坚。( {/ P* g. O& S
你们说硅谷的房子烂。我说,唐人街的日租房倒还行。 大概有5平米吧?一张板床千人躺,半点空间难插针。且不说空气闷窒,也不说满屋的臭虫, 蟑螂,就住客的复杂都是你无法想象的。曾经有一户租客,吸毒死在房内。过了一个冬天,尸体被发现时几乎全部蜡化了。 这样的环境,我父亲住了15年。我幸福一点,为迎接我来美国,父亲和姐姐在皇后区租了别墅的一层。不到60平方,一家四口人倒也够住。 " S2 w) C4 m9 r3 X' o
     因为没有车,我和母亲,姐姐三人,每周必须推着小车走数千米去一家华人超市买菜。 一次买够一周的量,囤在冰箱。母亲说她喜欢冬天, 因为外头冷, 买了鱼肉即使花一个小时走回家,也不至于坏掉,唯独下雪天叫人讨厌。  c' r4 \5 j  ^& @
确实,下雪的日子时常伴随着结冰,路面滑的很。 如果又刚巧碰到要去超市的日子,那便叫人头疼万分。我们曾试过买了整车的食物,在回家的坡道上一个打滑,人,雪,菜,滚了一地。然后三个人默默地在雪地上,把肉呀,菜呀,一件一件捡回,再默默地走回家。: Z( j* \% y$ x9 V, h4 H6 u1 W
    我也曾相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迟。 也曾想过,或许半工半读,自费上学,辛苦个几年便能当个独立摄影师,融入这个社会也只是时间问题。直到有一天,母亲坐在床沿说:“这个月的生活费没了, 咱们买不了菜了。” 我刚睡醒,楞了几秒, 回答她:“我去表姐店里上班,明天就去。” 那一夜,父亲已两周未归,我听见母亲房间传来的抽泣声,滴滴答答。 时间, 看来我TM还真玩不过你。
" R. a' u/ E, E$ _    表姐的店是一家日餐馆,在新泽西, 搭车要个把小时。进店的第一天,我剃了胡子,收起单反,穿上制服,自那之后便很少再碰相机。 总算是明白,有些东西即使在你手里,也未必是你的。
+ G$ w/ ^" m& c8 _" f1 r' N# U餐馆的生活,单调的很。 早上10点起床, 晚上10点收工。开始的那段日子,回到住处往往是躺下便昏睡过去。待习惯后,也懂得自我调节时间了。 每天夜里是越来越迟睡觉,早上则愈加地恋床。
' |/ `* _# G9 p8 w$ [固定的合作伙伴, 脱节的作息时间, 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这样的环境里,人确实会在无限渴望中失去社交的欲望。
3 B: T8 h! G) z     在我走后不久,母亲和姐姐也搬出了皇后区的房子,去了大姐那远在印第安纳的家。与父亲间的对话也愈加地少了,纽约开始变得陌生而阴冷。  朋友离的很远, 爱人离的很远, 亲人也离的很远,我站在世界最繁华的路口,凝望人来人往的荒凉,荣耀属于他们,与我无关。% m- Q! k9 L2 t
    你是幸运的,我常常这么告诫自己。 即使遥隔万里,数年只见那么寥寥几面。 她依然信守当年幼稚的承诺,等着一个看似毫无前途的人回归。 我不知道她哪来那么坚定的信心,我更不知道我会有同样的巨大的勇气。在她许下婚约的一刻,归国的念想成了一扇隐约透光的门,在我心中悄悄开启。( l0 j: Z, s$ \; c
     于是乎,我坚持下来。从北到南,再自南而北,奔波于纽约,新泽西, 佛州, 宾州之间,经历过各式的餐馆,各样的人,见过各处风光,听过各种人生。从一个服务生,转变成一名合格的餐馆经理。一个月3500美元的收入,尽管还生活在底层,但至少是在底层的上游。于此同时,家里的条件也渐渐好转。或许我继续做下去,以后也能开家小店,母亲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稳生活。总不至于要在几个姐姐,表姐家辗转流浪。 % l# T. c) e6 U3 z1 H( S5 c- l- V
       就像leon对Mathilda说的,生活一直都是操蛋的。如果拿我自己和生活比,哪个比较操蛋,那我一定会选自己。 2013年的春天, 我觉得我要回国了。得知这个决定后,家族人人都站出来反对。对于回中国,说实话,我也没有一点底都。自己也做了具体分析,结论并不乐观。要说海归,我没有文凭。要说投资,我没有资产。 人生阅历是挺独特,可那不能当饭吃。五年的社会脱节要补回来啊,谈何容易?自问又不是金子,发不出丁点光芒,走在14亿人群中,我依然是个渺小的我。 要说有多爱这个国家?有时我连家的概念都搞不清楚,更遑论爱国这么宏大的视角。 我只是觉得那儿有个人在等我, 我想回到她身边,过正常人的生活,有一个正常的家,仅此而已。简单,冲动,且自私。; ?$ K- c! f+ ~" X+ V1 Z
      母亲了解我的性格,我也清楚她的无奈。我们在电话两头默默无语,记得她常说来美国多年,却一次未曾旅游过。 最后我说:“妈,我陪你去旅游一趟吧。” 虽然无以补偿, 但能做的大概也只有这些了。- V" ^: u: R3 l' y/ D/ ?; y: o' b, i
     2013年4月, 与当年来到纽约一般,我再次回到肯尼迪机场。 只是这次些许不同,母亲没来送机,姐姐也不在,孤身一人,我站在候机大厅。百感交集的滋味最难体会,它像数不清的蔓藤顺着血管蜿蜒,抱紧动脉,缠住心脏,直至大脑缺氧,窒息弥漫。  
  q0 v/ j( U. N/ U    16个小时的飞机上,我做了无数个梦, 记住的只有一个。 到我真正清醒时,我的妻子已站在眼前。她笑着,跳跃着,像一个乐坏的孩子。 我揽着她,感觉将一个世界紧抱在怀里。一颗还悬在3万英尺的心,终于安稳降落。 嗯, 我回来了。
; m' C* _8 i9 N1 d: }至于那个梦,我现在依稀记得。 一个平实的梦, 我站在新泽西住所的后花园,一位少年站立眼前。 他递过一双鞋说道:"hey,大叔,要开始跑咯。”
优悠亲爱的妈咪 | 2021-11-28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周围的情况确实如此。原因么也很好理解。
0 }" i' ^' ~$ t& u" r' S拿了绿卡是为以后留个退路:" ^6 O; }* S) G5 \
    " P/ h" B% Z8 l4 R
  • 国内工作压力太大可以到国外休闲两年换换口味。8 T/ R3 F% X! C  q  b
  • 免费医疗为不时之需提供一定保障。
    " d( [* a: b' z! |9 s( U
  • 压力不大的素质教育为孩子未来多一条选择。+ ~6 u' y% u3 I1 @2 M& p! Y  \* d! F
  • 多重投资和资产分配途径让鸡蛋不会碎在一个篮子里。
    7 Q; D+ m4 E. L# B" g
  • 未来在国外大农村可以有个亲近大自然人烟稀少的养老去处。; L; V/ r# Q, |; w/ m
回国的原因也很简单:, Y8 N- E, q, z! z! U3 x9 |: p
      P! ]4 A# k6 Y/ `, b5 _0 ]
  • 国内钱多
    4 p% X: z& z& |5 t
  • 国内职业发展机会多
    6 h4 P) z, [, O) Y; e: s
  • 国内监管还没那么严格9 k, b1 l/ X- ^/ m+ Q" _# X
  • 父母在国内
    ' ]( p6 K5 ^9 M+ O7 t/ a
  • 熟悉和方便的生活环境还有人际圈子
    $ H% n" p1 w9 e. s# [
  • 无障碍融入感3 ]0 A! |/ G  v. e
  • 美食
    7 [- {/ N0 I" J

* K% u$ {$ l9 b3 ~% v不用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作为个体本能都是在趋利的同时控制风险,拿了绿卡回国对于很多人是无脑选择。/ M6 n1 U5 \* y5 j# ?4 w6 v
至于有些人担心的什么绿卡被取消之类的问题,我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绿卡,反正在欧洲我没发现有这类问题。一个是对取消绿卡的条件定义模糊人为操作的因素很大,目前欧洲国家管理非法移民还有处理明显违反移民法的行为(比如拿了学生签证在工作的)都管不过来,绿卡的居留限制大多是灰色地带。我周围无数拿了绿卡回国工作的每年回欧洲休个假继续回国工作还没有人被取消绿卡。
& o) u+ p. P- X4 y, C: ?另外大多数人也有各类备用方案,譬如夫妻两人一人入籍或者在国外添置房产和注册公司等等方式保持和国外的联系,就算被查到不在当地继续居住因为依旧和国外有”强“联系所以按照移民法也不会被注销绿卡。
汪雨甘捍 | 2021-11-28 19: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学只是留学,目的终归是今后的发展,说白了就是找个好工作。在国外的好工作也罢,在国内的好工作也罢,我们追求的,至少是不会饿死。
. O1 N- a6 }  c0 e    不管在哪里发展都有风险,也都有机遇。这一点美国中国日本都一样。中国的高机遇换来的是高风险;国外低风险但是也不会有很大机遇。
! i6 A2 T  J" S    所以,不管在哪里发展,终究是一场机遇和风险的赌博。赌对了,就变成张朝阳;赌错了——赌错了的都死了,没什么人会去关心他们。
( w# {1 r$ v( _    然后说到绿卡。绿卡是什么?是退路,是底牌。是一个“即使在国内一无所有了,仍然不会死“的底牌。  T+ u7 A$ E2 z( ^+ R
    一直到我22岁大学毕业为止,我的退路都是父母。他们是勤劳,善良,光荣,正直的基层劳动者,是我的英雄。我的父亲曾经对我说过,“孩子,你要是在外面过的不开心,就回家来,我还能养你。就是去蹬个三轮车也还能蹬好几年。“所以我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抱的是回家乡工作的主意。/ p# ~1 N7 @, E; w+ J
    大学毕业之后我出国留学。虽然有奖学金,但的确不够。于是我的父母更加努力地工作,节省,攒钱寄给我。每次在跟我通电话连视频的时候,都嘱咐我要吃好,然后说他们吃得也好,让我不用担心。但我知道,我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9 t; r& v5 c3 s  G
    我观念的转变,就是70码那个事情。朋友走好。从那件事情开始,我逐渐地意识到,虽然国内机遇可能更高,但我赌不起了。一直到现在,我的父亲还是在说“孩子,不行了就回家,你妈和我养你“,但我自己心里清楚,如果我真的回去并且赌输了,结果只能是把一家都拖死。爹妈仍然是我的英雄,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他们已经不再是我的底牌。
6 H' j% c: E: o  ]/ m& m  J    我出来之后也遇到过一些人,家里给他开好了公司,等他混到文凭(没错,硕士论文基本就是我给他做的),回国就有公司等他接管。但跟我比较要好的,是高中有一些非常优秀,家境和我差不多的同学,他们现在活跃在世界科学的前沿。跟他们聊起来的时候,大部分人表现出了想在国外定居,至少要拿到绿卡的样子。原因和我一样,我们现在没有底牌,不敢赌。! r' [5 b# |9 U* ~) c% O1 n' ]0 e
    啊,貌似跑题了。说回到主题。拿到绿卡之后回国的人,是因为拿到了绿卡这张底牌。在一场永远不会输掉本钱的赌博里,高回报势必会吸引大量的赌徒。
  F( T/ \5 a; {    而朋友,我也希望您能理解我们这些赌不起的人。
jj13154197690 | 2021-11-29 06: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了绿卡就有回美国的退路了,回国来干才能安心,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很多回国发展的人都是拿到绿卡的”和“很多拿到绿卡的人都回国发展了”是差异很大的两个描述。
916440521 | 2021-11-29 13: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南周的文吧:
8 Y4 L* _. S7 m: W) n: e- o' t& T“对裸商而言,把家人送走,是为了后代有更好的教育以及财富安全;自己不走,是因为国外很难找到每年15%利润的生意,但是在中国能。”( p% J4 _* \/ z3 \' W$ Y! t
南方周末 - 裸商:在国内赚钱,去国外安家
满江芦花哦 | 2021-11-30 0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题我觉得可以答一下。8 y$ G. s' R% S. K' X& k: A
先上背景:美本毕业,绿卡在申,计划先留美,再回国。
2 P  v( m' }$ w申请绿卡和回国都可以算是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思考和顾虑众多,不是简单一句“情怀”、“机遇”就可以概括的。
  K+ w+ u" e+ _7 E楼上提到的“两头下注”是一种原因,也有平衡资产配置、预留退路等等说法,这样的人有,但不多,毕竟我等良民,又没有什么多余的资产,要个毛的退路?
) s6 J0 J4 H9 @7 x3 Y0 T; [在我身上和身边有绿卡的朋友身上看,拿绿卡和回国,重点都是“谋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2010年后尤其如此。( ^, B, o) i0 l( k, L$ h% n9 R& b
先说绿卡:
$ m  N/ i! W, r% u2000年后,留学人数逐年增多,以XDF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开始流水线式地把学生送出国门。08年后,随着美元汇率大跌,留学成本骤降,已经是中产阶级家庭可以承担的水平,从那时起,留学生已经不稀缺了,不稀缺意味着低价,人才市场上也常有“海龟”变“海带”的案例。在国内,单纯的留学经历已经不能提供有诱惑力的高起点,留学生入职四大或非顶级内资券商的起薪也就十万甚至更低,有说法是“月均8000”(忘记出处了,存疑),而在美国,以我校为例,本科毕业第一年起薪约为20W~40W人民币,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 w. ]2 k6 _" O- }另一方面,在美找工作远比留学难,所以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仍然非常稀缺,回国也会很吃香。举个例子:如果毕业直接回国,可按较好211本科水平给待遇,硕士也就多一千一个月,和国本几乎没有差别。而工作三年回国,若仍在本公司内调往亚洲分部,则拿global pay,若由国内公司挖角,按行情应升半级到一级,薪水加30%,若自己创业,有国外企业的经验技术也比应届小白要强太多。举个通俗的例子:美国某非“哈耶普”大学毕业的和美国某你听过名字的企业/华尔街回来的,哪个更吃香?) l  \2 w: ^6 `) y$ ~1 U
因此,“干几年”再回国是个不错的选择。前几年是干着干着就拿到了绿卡(6年工作签到期申绿卡)。近几年是拿了绿卡再工作,因为H1B工作签要摇号了,中奖率连年降低,就算你愿意赌运气也没几家公司愿意搭上法务和时间成本陪你买彩票。所以,没绿卡没人权啊。
( ~; Y. `! X2 ^% Y) P! D7 x; b因此,毕业在美国工作的人,很多都是有绿卡的。7 N3 V3 I3 b/ ?; S( q0 y1 t
再说回国:虽然起薪高,但中国人在美的“玻璃天花板”还是存在,主要问题还是语言,高票回答里说得很对,做基础工作,甚至专业工作,我们的英语是足以和native匹敌的,但越往高层,social、network越重要,拿各种俚语和西方典故侃大山真不是我们擅长的,所以中国人在美工作几年以后,职位基本就确定了。我毕业旅行跟家人跑了纽约、芝加哥、旧金山、LA四个城市,见了很多他们在美定居十几年的朋友,这些人虽然生活很好,也很清闲,但职业上晋升很少,岗位稳定。在华尔街,中国人只要有能力、肯熬年头,做到VP不是特别难,但做到MD的凤毛麟角,这不仅是高层难进的原因,也是中国人切入高层能力不足的表现。
! v: E; R2 @5 O* `反观国内,企业发展迅速,没有时间慢慢培养新人,对于能直接上手的熟练工舍得重金挖角。而且信息不对称,一些在国外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理念,拿回国还比较先进,一些在国外其实不高的职位,拿回国也能忽悠忽悠。比方说金融业里有些人混到VP就回国,相当于是把几年来积累的资历变现。因为美系投行里虚职众多,VP只是中下层岗位,手下管几人到十几人而已,放到国内相当于团队二把手、小部门的副经理,但直译为中文是“副总裁”的意思,你体会体会差多远?# ^9 V" l6 u0 X, y/ L& A1 G: I
当然中国人能在花街混到VP已然是顶尖高手,干货肯定是有,也不算辜负国内企业的重金,但这回国的价格确实是很有诱惑力。
$ `: I$ R/ y$ [3 _综上,你说回不回国?
兜率陀天龙疑 | 2021-11-30 08: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情况不同。我只代表我和老婆,不代表其他出国人员。/ p: C9 ^+ o$ o; n
湾区flag,每人第一年工资十来k,股票两百k左右," F% N) s: @: X: t0 k
第一年签字费和搬家费二三十k。每年10%左右的奖金。
5 ]5 [' g) ?+ |! s基本属于湾区平均水准吧,湾区一抓一大把。* R/ U8 d1 f+ r+ T+ K! I
我们打算过两年内回国。为什么呢?
% N3 \# g  H7 o/ ~+ q* m3 Z4 K0 X一方面是为了情怀,一方面是为了野心。/ W7 `% g/ U* _  X1 \: u
情怀就是对这片土地和亲人的感情。
5 B+ T7 _, q! }! Q, L8 r好山好水好无聊,太脏太乱太好吃。
8 d3 s6 ~9 V5 W+ |. }这完全是个人选择,不足为外人道,也不涉道德。
1 w+ E( H+ j3 {- E- A野心是想要更进一步。
* I) w) w! D' p鸡汤导师李开复说过一段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 t1 P- L( f8 p: a2 F; Z$ B: z你应该选什么样的道路呢?闭眼想象一个有你的世界和一个没你的世界,你做什么才让它们最不同?那就是你要做的事情。
8 M& x% R2 h' D" C+ Q6 m我和老婆常常讨论我们在哪里更可能获得更多资源和实现更大的价值。
' _4 f3 y5 E8 n8 P! A! Z/ }& Q结论常常是中国。
4 t3 W( G$ ^+ Q" h8 I( D有答案说,在中国更需要street smart,在美国更需要book smart。
1 Q! p& ^. \  y( H% F. w2 B1 k$ C说得对,但不完全对。: c3 D# C/ _( T6 V8 ^3 Z
在中国,你的整个职业生涯都需要street smart,没有工作是不需要“关系”的。- v6 }6 N. d9 O( S
但在美国,不需要搞关系就能享受中产阶级的生活。
) \* s, }, X5 X. u比如我们俩,工作第一年就妥妥的美国中产了。* S3 s5 s' V# Y  X5 j$ L
但下一步呢?3 y/ A$ M, S, f, P2 _# S
在美国住得越久越知道美国是个嘴炮国家。' ~! A3 D4 y. v1 n* r8 J
嘴炮对Upper class来说可是必备技能。
4 Q  G+ y: z8 x7 \你要是个码农,既没有惊世骇俗的技术,又不会bullshit,那你多半就安逸的当一辈子码农了。
: y7 v  \1 m: h, g那么问题来了,bullshit本领哪家强?A. 美国人, B. 印度人, C. 中国人。: W! k" U- H+ x- [- {0 o7 W# f
并不是说嘴炮不好,其实我也是个嘴巴选手。只是英文嘴炮确实非我所长。
& q/ S7 N+ C) f/ N让我做presentation,打游戏用英语骂人,日常交流,那还是相当流利。
  Q  h8 S2 T) g' ^在我们组,我的presentation是不错的,即使比起部分native。/ x' W9 D/ r8 z6 }
但要真跟优秀的native比,那我就是个渣渣。
5 x5 I, f; j8 z) S/ |! L人家随便在party上和人狂侃,午餐的时候抓个不认识的同事热聊,+ t  L; K5 d( G8 i; S6 T
把没什么内容的工作用英语讲得高大上。3 i7 k! L$ @2 k
我力所不及,也没有在这方面发愤图强的野心。
7 a/ \: r! T/ K( l7 Y) Y非要花时间跟别人比他们从生下来就在练习的东西,难道你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变得更好了么?
0 I, F/ u# `3 ?6 H  v如果国内的政策资金环境不错,为何不考虑回去呢?
5 Z" j. u  [9 e  ]0 q至于国内的黑暗面,我也不是没体会过。& e) b. h' c3 ^; u0 c: a1 |& d  k
亲戚多在国内,朋友圈各种正负能量此起彼伏。
) I% L  p5 N7 c2 G+ c0 r3 ?" j% A不过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想名谁琢 | 2021-11-30 17: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看鸡汤文了,这种没出过国的写的文章都信?拿了绿卡回国的,你半年不在美国,手上的绿卡就废了!楼上楼下这一百多个回答里,大部分估计也没出过国,答得驴唇不对马嘴的。
+ Y" t  B" r5 q& S回国的基本都是应届毕业找不着工作的或者只有H1B签证的,要么就是直接入籍的,回国找个高管职位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或者有绿卡但是两边跑。那些只拿绿卡的绝对舍不得回来找全职职位。人家花了六七年甚至十多年青春换来的绿卡,你说回国就回国,说作废就作废?搞笑呢吧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