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很多小城市房价动辄就上万,为什么不干脆置产到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城市呢?

[复制链接]
查看8876 | 回复0 | 2021-10-28 03: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起码是省会,总比一个小县城有发展前景吧?关注者+ F% C" Q8 p3 I
2,405
1 D! k1 m, g: K- l* \  \+ n
% D+ W' y" R/ A/ i2 H" b被浏览
" q  S' Z7 Z8 u0 g! Z( P! I: g2,931,569
+ y  n* }0 x5 `) o: ?' C
" f& {3 o8 W" E* A  g
8 H4 O- T. q$ a! T
# u, C/ y% I/ K
" X) K) e1 m2 E3 ^! j/ I+ x# G
! Q+ H5 e4 z' ?/ i, H! s9 T关注问题​写回答
% `$ B2 g! {- I, a​邀请回答​好问题 129
) L# d! H, F9 d' v4 E% j6 `2 O/ K​57 条评论
! l9 x: }. v5 K3 a. o​分享
3 M, T+ e" B+ d2 W8 ]7 @; \4 u2 \8 e; c& N
- @4 X% P* K; N- ?
$ I/ v1 W  d3 c* e. ]
1 o* w5 S- @" `. ?9 E
5 V0 e3 {; N) q! N+ V9 C( [
& v: @! _& M$ q2 i3 a  d
2 F+ b9 F+ ^+ a8 U5 R
2 G) K/ S0 Q. F+ Y! U/ G4 C

' i: u' R. G, I; o  X  G9 O6 e: n<div class="Question-main"><div class="Question-mainColumn"><div id="QuestionAnswers-answers" class="QuestionAnswers-answers" data-zop-feedlistmap="0,0,1,0"><div class="Card AnswersNavWrapper"><div class="ListShortcut"><div class="List">851 个回答4 E4 s' ?$ Y* n4 f" f$ m+ _9 p

* i+ k) Q+ J$ `8 K默认排序7 `9 y; U3 u/ Z( ?) H' G, Q

! V+ E3 E8 ^2 I, x7 l; |
4 |8 X% c9 @/ v<div class="" role="list"><div class="List-item" tabindex="0"><div class="ContentItem AnswerItem" data-za-index="0" data-zop="{"authorName":"伏罗希洛夫射手","itemId":1697274310,"title":"江浙很多小城市房价动辄就上万,为什么不干脆置产到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城市呢?","type":"answer"}" name="1697274310" itemProp="acceptedAnswer" itemType="http://schema.org/Answer" itemscope=""> 江浙很多小城市房价动辄就上万,为什么不干脆置产到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城市呢?-1.jpg 伏罗希洛夫射手​
5 l! L$ m+ B+ l6 I0 F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博士: y2 ]: J6 ?- A: A: O/ W7 _
" k" `4 R: u, q5 U5 v# n  W
! y; r$ F6 G3 P+ t

0 `: {- P4 v7 s7 `$ _! n) g8 `; \& f4 ]; C) w4 G
" D" x2 q- s3 n4 s" _3 l0 G, g$ Q& b
595 人赞同了该回答% d9 q9 Q2 g8 w# D# y! H/ _9 g

/ ~' \6 X; X8 X: k- A) @/ Y<div class="RichContent RichContent--unescapable"><div class="RichContent-inner"><span class="RichText ztext CopyrightRichText-richText css-hnrfcf" options="[object Object]" itemProp="text">我觉得有一个常识需要我在知乎上反复科普:当财富可以满足一家老小的日常衣食住行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仍然非常渴望财富的无限增值。多数人这个时候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即使在卷都江浙也是一样。
& ~! n1 @7 [9 m2 R/ N. q+ z虽然我个人对江浙并不感冒,但一个从小在当地长大的人,又衣食无忧,地面又熟,人脉又多,小日子美滋滋,可以说完全没有生存压力。就算有成倍利差,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家乡的,这一点我完全能够理解。5 c! M! W- T- f! w  i
尽管人都贪婪,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区区三五个点的利润去铤而走险。
阳光少年2017 | 2021-10-28 06: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有一个常识需要我在知乎上反复科普:当财富可以满足一家老小的日常衣食住行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仍然非常渴望财富的无限增值。多数人这个时候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即使在卷都江浙也是一样。
) ?# X4 ~2 `! j" M' o" Z虽然我个人对江浙并不感冒,但一个从小在当地长大的人,又衣食无忧,地面又熟,人脉又多,小日子美滋滋,可以说完全没有生存压力。就算有成倍利差,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家乡的,这一点我完全能够理解。! m1 J. Z  J9 U+ E, S, F& f
尽管人都贪婪,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区区三五个点的利润去铤而走险。
走线品异 | 2021-10-28 12: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1、江浙沪看不上江浙沪以外的国内地区,这个很容易理解,苏南浙北加上海无论是总GDP还是人均GDP还是居民收入都凌驾于其它地区。浙南虽然比不了苏南浙北,但生意人多,居民收入仍然极高(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哪怕是江浙沪地区相对最穷的苏北,也对附近的河南、安徽各地市有一定的优势(没有地域黑,只是阐述客观事实)。& w6 C7 `2 ^. C. s
能和江浙沪抗衡的也就只有珠三角地区了,他们的心态和江浙沪人相差无几,也是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最发达最舒服,也不会轻易离开家乡。
: m  U7 d5 A0 w. j* K年人均可支配收入top10(2016年),一个北京两个广东一个福建,其余六个全是江浙沪(江苏三个浙江两个)。top20除了长沙以外,要么是江浙沪要么是珠三角,轮流坐庄。' f0 U' O) o6 V1 s3 G& R1 A
% R$ L, U2 W" d: Z; s
江浙很多小城市房价动辄就上万,为什么不干脆置产到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城市呢?-1.jpg
1 L$ g4 q! r7 g3 [1 ^5 Z; D! j2、曾薙头说过一句话,“同县之人,易于合心”。人在自己的家乡的时候,底气足,如果受欺负了可以利用同乡的人脉和关系网络还以颜色。但是一旦离开本地,到了异乡,那就是他人的主场,即使遭遇了不公,当地人也会向着当地人。
) }, r; Z' z/ E5 P6 f, U( {所以,如果在自己的家乡能过得很好,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呢?% v( G6 W- \/ C3 Q7 P6 O6 r* y
3、成都和武汉还算是二线城市里比较发达的,但对江浙沪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要想去大城市(二线城市)可以就近去苏州、杭州、宁波,没必要大老远跑到中西部。西安和成都武汉都有很大差距,只有高等教育水准还算不错。! j/ h2 ~! B5 Z5 k8 J6 \" n
想把江浙沪的人口吸引过来,那就需要一个对江浙沪有压倒性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才行,要不然本地人不愿意动弹。很显然中国大陆暂时没有。你把东京、伦敦、纽约直接平移到中国说不定还有点希望。
序钱缘缘qm | 2021-10-28 2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部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内陆的大城市,基本是靠行政资源优势+巨量转移支付堆砌起来然后大搞基建,刺激商业,进而拓展各类服务业发展起来的城市。8 n% k: _5 k3 G  A. f; U
行政资源优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作为省会,我肯定有与省会配套的强大的科教文卫机构,比如大家都说的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文化场馆。这个机构设置是不分东西南北的,只和行政级别有关系。
% G' d9 y1 a0 Q0 ^, l这个优势,小城市是没有的,即使是江浙最发达的县级市也一样。当然,这个机构是否强大,也和整个省经济实力以及省会凝聚力有关系。省内经济实力强而省会凝聚力弱,那也是不行的,就像山东济南这种。这块来说,成都,武汉,长沙基本是超级省会,凝聚力很强。  l5 P, f" |/ G/ Q4 p5 i/ J* T
有了行政资源优势,最多只能凝聚一下省内的资金人力,但以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实力,也还是远远不能与沿海省份相比。所以外挂就来了,就是这十年来巨量的,中央给内陆省份的转移支付。( C. }7 I4 z2 J: A
转移支付,才是改变这些省会城市面貌的利器。首先,钱是层层下拨的,所以省会一定占到最大便宜。这块资金用来干什么呢?两点,一是给财政供养人员也就是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发工资,二就是大规模开启拆迁卖地+基建投资的模式推动城市化。6 M( L2 i7 L) J( D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三大经济实力不错的群体,与基建相关的行业内的小老板,拿着拆迁款的近郊农民,待遇优渥的体制内职工。有经济实力就有消费能力,接下来,红红火火的商业就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建一起启动了。( B; u7 v+ m3 s/ o$ d) B0 ?0 S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特别是成都,可以聚集起大量的高端消费场所与奢侈品品牌专卖店,街面上更是潮人涌动,一派光鲜。而在商业的繁荣里,又产生了一批从事这些商业的小老板,作为第四类经济实力不错的群体。: A6 ?8 |( N1 ?8 T! C
借助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城市商业,基建业提供的诸多基层工种机会,省内的年轻劳动力人口又进一步聚集省会,更加助推资源的集聚与消费的旺盛。人口就是红利。省会所有高端的,好的东西,说穿了需要一个庞大的人口金字塔作为基础,既要尖端,也要体量。
3 p3 {# U* e. m* ]0 T& u比如说,没有全省的病人作为案例库,没有省内最优秀的医生,怎么会有最好的医院?没有全省最优秀的学子,没有省内最优秀的教师,怎么会有最好的学校?没有省会最庞大的消费人口,没有省内最富的有钱人,怎么会有最好的商场?1 N/ ?; t6 P9 _/ s
依靠着原有的行政资源优势,加上转移支付带来的城建的繁荣,商业的发达,资金的充裕,人力的汇聚,个别城市的中心城区如成都还会跳过制造业的阶段,直接产生一些高端服务业,比如设计,计算机,文化传媒,直接吸收大量省内乃至省外学历人才,创造大量税收。3 ^3 {; ^3 `' m1 O2 d0 Q% w1 ^  A
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种典型的内陆省会繁荣模式,是非常自上而下的。也因此,省会与非省会,中心城区与周边郊区,城市与乡村的面貌,差别异常之大。越往周边,越往下,行政资源越少,基础建设越差,商业氛围越萧条。
1 `* Y- n) z1 u8 s- x2 c& o8 H这是内陆省会模式和江浙县城模式最大的不同。
6 ~7 H, i- N! ~4 w1 \2 V9 F江浙县城行政级别有限,行政资源上,当然和中西部广大县城一个样。有限的中小学,有限的医院,有限的文化场馆,几乎不存在的高校。江浙县城也拿不到什么转移支付,毕竟全省都没有转移支付可拿。/ K. J9 S4 l/ f5 _" U* l
所以,江浙县城的繁荣,绝不是什么自下而上的模式,而是恰恰相反,靠的是基层村镇自生的,民营经济的繁荣,是自下而上的。. G; w% s& }1 G9 ]  B/ k; X
靠着本地小老板与内陆而来的庞大的年轻劳动力,这里形成较为完备的民营工业体系,随后才有了地方政府的充裕财政收入,以后的模式,和内陆省会其实就较为相似了,也拆迁卖地,也大搞基建,也开始有差不多的那几类有经济实力的消费群体,开始推动民间商业的繁荣。! T2 n" R% ~% ?: o' W  [! \
也正因为基础在于基层,所以,在江浙县城一级,就可以有足够资金人力的汇聚,有远远超过内陆县城的繁荣的商业,这是和内陆完全不同的。当然,由于行政级别,人口体量的限制,江浙县城依然无法达到特别是目前较为发达的内陆省会那种程度。0 u( M! k1 H' |
这就是为什么内陆省会与江浙县城,城镇收入差别并没那么大,但农村收入却差异巨大;中心城区,内陆省会与江浙省会差别也不大,但普通地县镇却面貌截然不同,至于到了农村,那更是天壤之别。一个产业遍地,基建完善,干净整洁,一个……就不说了。8 }, n: M5 H# I; O: \: N
写了这么多,是想写写在我眼里,这两地的差别,以及构成这些差别的真实原因。作为江浙人士,我当然肯定内陆许多大城市的繁华,发达,确实在很多方面必然远远超越江浙县城;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繁华发达却也有其局限,有其缺陷。& V' Z2 Y( p0 L9 q7 G* A$ ]
而作为江浙县城本身,有没有能力趋近于那些内陆省会的那些优势呢?在我看来,目前确实面对巨大挑战,而最大的一点就是产业升级,也就是从传统制造业往高端制造,服务业转型,如此一来,才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基层工种机会和服务业知识工种机会,才可以在下一轮的学历人才抢人和务工人员抢人中,相对内陆省会获得优势。
! y8 c8 Z& p, q0 Q- I. U还是那句话,人口就是红利。否则,“中西部农民工回流”和“中西部毕业生回家”就会成为现实。人不能分身,去了那里,这里就少了。在这点上,江浙的县城,甚至是非省会的地级市,也需要进一步的艰苦探索与尝试。/ J# h$ M4 q- P$ X8 F( q/ X# U
陆土根人文茶馆群:lutugen1,门票金额参见主页。
& t* I0 h: U+ M/ x: i5 G3 t——————————————————————————————————————
" h) O- M8 z! A% \2 C看到一个很搞笑的张嘴就来说法:
; L: S/ H9 L$ K( x+ H* }* j/ F3 e* X
江浙很多小城市房价动辄就上万,为什么不干脆置产到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城市呢?-1.jpg
, w8 @5 I. v. G: [根据2010年六普,浙江外省人口可不是河南安徽为主,四川只有河南一半哦。* Y1 Y# k( r8 n5 |

; }& G& j2 |5 ~8 u/ i. v( y/ e- @ 江浙很多小城市房价动辄就上万,为什么不干脆置产到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城市呢?-2.jpg + j1 _5 {1 U) N; c; q6 H
2010年年代已经有点久了,但目前也没有其他涉及这块的权威统计,请问你说的浙江外来人口河南安徽为主,四川人是河南一半的说法从何而来?
% W& O6 O. d2 i, |实际上,因为沪昆线,京沪线关系,苏南上海与浙江的人口流入来源是有差别的,这位上海籍作者大概从来不查人口普查资料,整天坐在上海的家里坐井观天,还不让人家评论,是啥意思呢?; l3 Z) X, _6 b* M2 q5 y0 \% U
当然,随着成都崛起,在浙江的四川人口会大量崛起,但,会不会变成河南人一半,这也不是这么快就张嘴就来吧?要知道,郑州也在崛起,河南人同样会回流,会减少的。
蚁族后 | 2021-10-29 0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矮马,江浙地区的小县城哪个会看得上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哦
如阿雪 | 2021-10-29 1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极大概率是中学生,觉得换个城市生活很简单。9 V$ y! y& M/ K5 z8 O! A- r" R
首先,像昆山常熟张家港余杭慈溪余姚义乌这种县级市,生活质量不比重庆西安成都长沙武汉差,除了没有大学以外,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你可能会说没有重大赛事演出领事馆什么的,那是生活必需品吗?就是生活在那些城市的大部分人也很少在意。
' M* J. o& E' L关键是,换个城市,生活习惯、饮食、气候、风土人情都得重新适应,还不一定适应得了。
  W( |0 B: J9 U5 L- m. d; u9 a更为关键的是,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交圈子怎么办?生意伙伴怎么办?客户怎么办?家人亲戚朋友怎么办?工作,尤其是体制内工作怎么办?* [" B, h$ z* g0 c2 O$ J! _: \
你说,谁吃饱撑的这么瞎折腾?
江山168abc | 2021-10-29 20: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刚进城的城市漂泊者来说,城市只是一个栖居地,你在这里无牵无挂,白手起家,所以去哪都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房子的价格才会是要考虑的核心原因。& I. e, |$ {8 R# U% |0 s+ J
但是对原住民来说就不同了,那是他们家。城市不光是栖居和打工的地方,还有他们累计的人脉和社会关系,这些东西可以让他们活得更容易,更安逸,甚至滋生出某种本地人的优越感。如果要换一个地方,就要放弃这些,机会均等、从零开始了。那么在他们看来,房价的重要性就没那么强了,贵点贱点,只要不太离谱,就不值当换地方重开。: r9 U5 O9 h0 A, O, l$ i
我们过去经历的那个城乡人口大迁徙,其实已经在慢慢接近尾声了。越来越多的人变成原住民,形成全新的市民文化,那种崇尚白手起家个人打拼的奋斗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被崇尚家族背景、父荫祖荫的家风精神慢慢取代了。稳定会更稳定,但是活力却会降低。) ], f' h# W% a' W4 v/ N2 k, T% l
也会变得更无趣。
患得患失患s | 2021-10-29 2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经历:普通本科毕业,家在西部省会,现在居住长三角县城(县级市)。0 d; k2 I8 Q& F, x
理由也很简单:在这里不靠爹妈、不靠关系、我前年毕业前通过校招找到了在老家西部省会可能得求人、找关系、花钱才能去的工作;工作收入不错,同样的单位、同样的工作,收入接近老家西部省会的两倍;虽然这县城房价也不低,在父母的部分帮助下,结合自己的收入情况,也顺利置业。7 ?# J- I3 E, X7 q- ]' D3 G4 D
我一普通人,就想安安稳稳的工作生活,对我而言在长三角比在西部省会老家生活容易不少。
7 k7 G* A3 Y# }& S; ^7 S; h  i不足之处是这县城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比老家差太多,有得就有失吧。
123464874 | 2021-10-30 0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让英国小村巴斯的人移民印度孟买你看人家乐不乐意。2 V$ X) f/ ^+ x8 `0 X1 [) ^
瞧,孟买还是国际大都市呢,就比上海差了一级,房价还比巴斯这种旅游小镇低得多
段晓小Annie | 2021-10-30 1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像星巴克瑞幸海底捞万达碧桂园这种企业,为什么要来县城呢?在大城市多开几家不好吗?
9 e6 Q# Y$ R  X因为有钱啊。不好意思,你真的低估了江浙沪,或者说浙江以及苏锡常县城的居民购买力。不要老是觉得县城的工资低就代表县城的人穷。事实上江浙沪县城的有钱人一抓一大把,不要说万把的房子,2W+,或者别墅都卖的非常快好吗。
/ n" c  l7 b0 F+ {还有县城的万达,八佰伴,大润发,星巴克等等商业是开了一家又一家,赚不到钱还一直开新的?
' C' ~6 n$ Y" M4 L  q江浙沪县城的老板真的非常多,尤其是工厂主和个体户承包商这些,一年没有上百万也总有几十万的(更富的在沪宁杭苏),去沪宁杭买房还比较吃力,我在县城买个两百平或者别墅,或者多买几套不行吗?老房子我早就住腻了呀。为什么不去西部?我的厂我的生意我的朋友,都在这,这些不重要?是几场演唱会几个奢侈品能比的?我想大城市的人也不是天天去CBD吧,以江浙县城半数奥迪奔驰宝马车子的安逸生活,你却享受不到这些一小时就够到的便利,请问是你家门被焊死了吗?' R1 |. ^5 j& c% b! d- q
当然,万把的房子,也有普通人买,对,就是当地的农村的普通家庭,年年上班,攒钱在县城买套房。你问为什么不去西部买?首先,江浙沪大家都有关系可以帮衬,但去了西部可就不一定了。还有,我没什么能力,我去了大城市就能找到好工作了?赚不到钱大城市的一切便利都与我无关好吗。在当地安安稳稳的不行?8 F  ~: H- k6 Y" L; Q3 b: j: h
还有,会问这个问题的肯定也是只看重了房子的物质价值。虽然西部大城市的房子会涨,但是东部拥有的不止这些,江浙这两字背后所代表的东西你看见了吗?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的改变可不是一套房子就可以解决的。我爸我妈要是去了西部,可能连当地打麻将的规则都搞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