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

[复制链接]
查看6310 | 回复1 | 2021-10-26 15: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
* r3 k8 [) D, r9 {5 W) p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从7月24日“双减”政策发布开始算,至今有三个月的时间。3 H* C1 T2 w) h5 d" y9 W* d# Y

" I$ d9 d$ i$ m& S, m
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1.jpg
/ n% a6 p: H  t
(黄河路一小的课后延时服务。本文图片为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 资料图片)
, L$ e+ v( ~4 l周末没有课外班的张佳林可以尽情地去户外撒欢儿了;孩子在校内完成作业的赵亮告别了每晚“鸡飞狗跳”的日子;孩子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孙懿静再也不用为请假接孩子放学而焦虑……“双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你我的生活。这背后,是郑州这座城市对“双减”的信心与决心。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郑州正破浪前行,努力做好“双减”这道“必答题”。
5 S. C4 c) w: ^! H6 J! L% o关停2612家校外培训机构背后的“郑州速度”5 D2 {, ?1 ~0 l  q/ U
今秋开学,六年级学生张佳林每个周末更“忙”了:爬山、去动物园、打卡郑州地标、骑行……相比于以往奔波于课外班的忙碌,她更喜欢现在。
* d/ Q- j5 e; f周末没有课外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将是郑州不少学生周末的常态。
5 E4 r# Z2 {9 \+ ?8 t* ~2 ~& @$ i) H5 A2 v* k4 }
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2.jpg
$ m( E5 ^+ p" U# w
(长江东路小学社团活动)" u5 v/ G! o6 ~+ i# k& E& y/ r
2021年7月底,“双减”政策公布,全国共9个试点城市,郑州入围。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双减”政策的发令枪响,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汛情、疫情的双重考验下,坚持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其实在此之前,郑州已积极跟进,在时间上“踩对点”:1 U" ~: u" \) y) T+ s1 X# k
5月21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九会议审议通过“双减”意见,郑州市立即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四个底数”的调查摸底;
9 p; F- @2 b9 O  x6 a) p4 T6月1日,郑州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净化招生生态,抵制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勾连牟利问题”专项行动;8 b: \  z! B6 V
7月至9月,郑州市分四次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底统计;
8 w8 X8 Q, p' [" h8 O* x$ k! s$ g……+ R& O. G: m) F6 G3 Z  B
这是郑州“算法”背后的郑州速度,更是质量的齐头并进。数字为证:2021年3月15日以来,郑州市没有新增1家校外培训机构。今年以来,郑州市共排查校外培训机构5307个,下发停办通知书2612份,与此同时,郑州市注重用好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规范“黑白名单”制度,对非法培训机构形成了有效震慑。6 Y$ b6 R- q# X! ^8 ~
不仅如此,郑州还试点走出另一个探路步伐。郑州市不仅高规格组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担任双组长;设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工作专班,郑州市还在郑州市教育局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建立市县两级“双减”工作平台。0 x0 j2 r! U6 J" ~! a
“放学时间”与“辅导作业”难题破局背后的“郑州探索”- P& H4 y  D& A* U
赵亮家告别了每晚“鸡飞狗跳”的日子,孙懿静再也不用为接孩子放学而焦虑。孩子和家长都“解脱”了。这份轻松的背后,是“双减”在郑州的精准落地。, G5 t" Z  J! U4 i* w# e; x) \1 W
9 ?* a3 w% M$ b/ R$ W
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3.jpg

/ t$ E+ _* v; l! y4 a(长江东路小学学生社团活动)# Z% {; Y$ {- t& {
" j" a6 Y0 C1 C1 N& S5 ?$ v
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4.jpg

: `2 l7 A1 x4 @# s* B% n(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信息化助力提质增效)
7 p, Y; T( x# `9 S4 U郑州“双减”怎么减?10月14日,《郑州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以下简称“郑州版 ‘双减’”)公布,这是郑州掷地有声地回答。
8 A  d6 r- G! W7 {3 g6 G7 d0 e从严控作业量到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再到把作业管理列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仔细梳理不难发现郑州在作业方面不断探索的脚步。
& s. K2 [. |6 D资料显示,郑州市从2011年起,就针对作业建设进行典型探路,并相继启动作业设计奖评选、作业设计与管理网络调查等工作,推出“郑州市作业建设18条”,目前,郑州市建立校内公示制度的学校达100%。) |/ W& p& h5 u, f# W8 o
如今,不少小学生回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作业在学校都写完了。”什么时间写的作业?课后延时功不可没。3 V- e/ G/ A2 ?8 g/ d) o$ O5 R

6 P8 {: n, U: w4 k
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5.jpg
/ P5 k) W* ^; C1 V& G6 a9 D
(高新区外国语小学的校园午餐)! b, {1 A9 ~, x8 @* F2 _
让民之所盼成为民之所见。郑州市2019年试点启动课后延时服务。今年,郑州市在“午餐+延时”的“官方带娃”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动课后服务“双延伸、双结合、一提高”(双延伸,即时间上推行“5+2”模式,空间上继续向特殊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延伸。双结合,即课后服务与“双减”结合、与“五项管理”结合。一提高,即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 q' t- F8 u- k# ?! L
0 w% {2 L( E! K
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6.jpg

9 [( r4 w/ o9 A+ m(黄河路一小的课后延时服务)& v8 o9 t1 {" \( B& j! I
目前,郑州市1331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自愿参与学生105万人、占比84.6%;志愿参加教师7万人、占比94%;各区县(市)财政共拨付课后服务经费4.8亿元。
) d8 `+ g7 b8 h- c4 T如今,课后服务已成为郑州教育减负的第一张靓丽名片,郑州市金水区被评为全国课后服务优秀案例。
. E8 S0 V3 T0 l' d教育无小事,民生暖人心。吃饭、睡觉、接送,看似家长里短的“小环节”却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民生。仅两年时间,郑州市“官方带娃”模式已从“蹚水过河”到“构建体系”,接下来,郑州市将持续优化郑州市“官方带娃”模式,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1 L# g  J" J3 e& Y1 w% |6 {$ n
4 |2 m) h( Y$ \& J
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减”下的郑州破浪前行-7.jpg
# s/ m& N6 K+ i5 o4 u
(郑州市四十七初级中学信息化助力提质增效)3 G( v  N: J. b( W
大胆地“减” 学生校内学足学好背后的“郑州底气”
* b3 y, c1 f* L" r' i这个学期开学,张娟发现,家门口新建的小学纳入了一所老牌小学的集团化管理。这所新学校不仅可以共享老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办学经验,还在高标准建设的基础上,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 T/ n; R8 P2 W集团化办学是郑州市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的重要手段之一。郑州版“双减”提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9 Y. Q+ h! B9 r8 y- T* |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郑州勇于大刀阔斧地“减”,敢于保证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也源于优质资源的增加与共享。郑州从2018年起开始实施“新优质初中”项目,目前共培育创建新优质初中167所。与此同时,郑州市还创建了111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大大满足了社会对优质资源的需求。' Q6 |/ G7 ?( G
课堂“吃不饱”怎么办?“学在郑州”网络课堂学生学习平台目前共组织3000多位名师录制各学段、分学科教学视频6000余节,供学生自主点播、免费使用, 有力保障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 x7 N- l4 r. x& h$ h5 V+ u当然,“双减”,不只是校内提质增效,更是让教育回归初心。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教育的首要问题。9 D8 L2 L1 I& N" a
作为国家级质量评价改革实验区,郑州坚持“评价育人”的核心理念,把评价作为学校育人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性教育活动,2013年起创新实施义务教育“绿色评价”、普通高中“增值评价”,以评价促改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绿色发展,逐渐实现从“育分”走向“育人”,经过几年的监测引导,郑州市学生睡眠状况、科学素养等得到显著提升,今年获得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荣誉。, ]! |# {7 l" r, l" y+ [
“双减”作为督政“一号工程”背后的“郑州决心”
- G4 e' p/ ~; m- j# @, {5 D有人说,双减是深水区的教育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新起点。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郑州提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这是郑州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把“双减”工作作为督政“一号工程”彰显着郑州对“双减”的决心。
$ l0 W' G1 C% z4 C在校外,郑州将修订完善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调整专兼职教师比例、数量,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密切教育、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配合,持续保持对无证办学行为的动态监管,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建立“一机构一张表、一机构一清单、一机构一研判”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防控制度,消除隐患;联合教育、金融、公安、银行等部门,加强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建立学费专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对各区县(市)规模前十的培训机构逐一约谈,坚决杜绝“退费难”“关门跑路”发生。2 z- l% E( {5 Q% ?! @; E
学校教是教育的主阵地,郑州也在不停地给校内做着“加法”。下一步,郑州市将继续做优校内资源,“釜底抽薪”,压缩校外空间。同时,锚定全面发展,优化育人机制。继续开展“绿色评价”“增值评价”,克服唯分数、唯升学顽疾。并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 d5 Z6 V, u# Z# b如果说“双减”政策给“剧场效应”下的教育的捆绑剪开了口子,那么,下一步,如何守好学校这一主阵地,让学生在学校能“学饱”学好不仅是家长们对“双减”的期待,也是能否将“双减”落实到底的核心所在。
浮生未歇138 | 2021-10-27 01: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希望自家孩子考上不上高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