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认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您怎么看?

[复制链接]
查看629 | 回复0 | 2021-10-15 22: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语是一种工具,而非是一种知识,但我们的教育,把英语知识化了,导致学这玩意特别消耗时间。1 s" G: j$ l# k9 H1 ], E
英语最重要的功能,不就是跟人交流吗?- F' \: r4 ]; x6 V* J
但口语在英语教学里几乎是最差的。" Y5 K7 }9 h# d; o9 m3 |5 Y
英语更高一步要求,不是应该阅读和写作吗?
! ^% H$ J  z) G/ |2 V但我们钻研语法的时间,超过读写的训练几十倍……
. E- v- }5 o2 \4 _6 q; l目前的英语教育的确应该踢出去教育体系,替换成实用英语,以听说,以交流,以读写,以能无障碍获得英语背后代表的文化和科技成果为目的。
阿邱in | 2021-10-16 04: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是一种工具,而非是一种知识,但我们的教育,把英语知识化了,导致学这玩意特别消耗时间。) @2 q+ e; g5 h
英语最重要的功能,不就是跟人交流吗?
7 z2 S2 S$ _. I7 e& x, a+ G* e但口语在英语教学里几乎是最差的。
5 l! t& z& R2 D$ R. w' C英语更高一步要求,不是应该阅读和写作吗?3 c2 {# ~2 k7 q! f$ G
但我们钻研语法的时间,超过读写的训练几十倍……
3 a" [* Z8 I( i9 g目前的英语教育的确应该踢出去教育体系,替换成实用英语,以听说,以交流,以读写,以能无障碍获得英语背后代表的文化和科技成果为目的。
火柴与水行 | 2021-10-16 15: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猜测:这与郑校长的个人经历有关,郑校是当年的日本留学生。; T8 p2 s5 _7 T5 S7 @
日本可算是东亚最轻视英语教育的,但同时日本科研又非常强悍。细细分析:2 [! ~+ E& e# ^
<hr/>中日的语言体系本质上基本一致:非拉丁语。
& k( ~) k+ b7 H! Y4 N6 d而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语言: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都是拉丁语系的演化:拼音文字。
7 K: a9 h* n7 [1 v; H+ q+ l! z7 a1 o如果母语是拉丁语系,那学起英语来简直就是开挂大部分词根类似就不说了,他们母语就适合英语单词记忆。
5 _) H: H& f4 G0 @) m. E9 c( h4 [举个我当年蹭美国大学esl课的例子(我雅思分 够了,不用读语言课,但还是为了妹子还是去蹭了∪・ω・∪)
% G% E- M  C* C, J4 e5 g% Q( g这类语言课里,你就见不到德国、法国乃至北欧的同学。德国雅思平均分7.0上挑。. ~, k+ }' c# l$ s  D- [3 m
7 H) E2 w0 n. Y3 X7 A% F
所以我们语言体系不同,确实是对于英语天生不适。
! Y9 F/ @( R7 Q6 ~
( X- l5 E! T9 n% R3 | 郑强认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您怎么看?-1.jpg
! G$ m8 _! {' B/ K; _6 p
( d3 V* U  z+ Z9 l: W$ \' x3 F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有这个恐惧症6 s& K# b* X1 X  W9 H2 _/ v
& N/ q" w  c8 Z' f2 g! d
<hr/>" Y/ A3 P# a3 N
所以就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人确实没有那个必要花如此多的青春在英语上,特别现在初高中英语教育堪忧,我们又天生不适合拉丁文字。
2 U. G- s# G1 v& M1 {! k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英语确实是国际通用语言。2 k% s5 ]) t# c: D$ E5 f
面对这一矛盾,日本对此解决办法是:建立了一支高质量的文献翻译队伍。( ?+ ?) [% S( W5 N0 I
这支队伍的建设已经开始了几十年
( k' f( O- @% {! m9 t3 a0 p% }' s3 N) X6 V( O7 l
郑强认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您怎么看?-2.jpg
1 K; j% O, u/ i- d$ N$ v5 I# C0 x9 ^7 V9 H/ N8 A$ X: `. S  Q% N
我看来,对于日本的此类现象,还是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经技济话阳 | 2021-10-16 1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和考试的作用是什么?经典的理论认为他对劳动力市场有两种作用。
3 E/ V8 t% ]1 w* g  K! b3 w第一种是人力资本作用,来自舒尔茨和Gary Becker。学生的学习,就是在为自己积累人力资本,比如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中。这些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为自己未来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回报。. ]& H3 F9 J# j% Z
第二种是信号作用,来自斯宾塞。学生好好学习,好好考试,获得好的分数,PK掉其他同学,考上好的大学,得到优质的文凭,这本身是向雇主发送了一个「我有较强的能力」的信号。雇主根据这个信号来选择选择聘用怎样的员工。所以我们会看到雇主有时会宁愿选择专业不对口的来自更好的大学的学生,因为相信他们这些学生具备更强的工作能力,可以覆盖专业不对口的劣势。( @- J: U( p9 S5 x
这两种理论都有其应用的范围。
, b3 y; b2 k6 ?- t9 B1 Y对于信号作用来说,并不是所有学习和考试都能向雇主发送「能力强」的信号。
* j( d" `# X. L( h' x' ^小朋友进小学要考跳绳,但我们不能考十几年跳绳,雇主也不会通过跳绳多快或者「一分钟跳绳200次」的证书来选择是不是聘用这名员工。也就是说,一个候选者为了发出信号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一定是和雇主的需求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学习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计算能力,这些都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比较重要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学习和考试过程必然也要在这几项能力上产生区分度,才能真正达成「发送信号」的作用。
* M* t( {$ D( V* g5 }对于人力资本理论来说,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本积累都能得到回报。
/ Y# z/ z) }6 F1 {当前的疫情下,许多清华北大的课程都开放了网课,任何人都可以远程上课。那么一个人要是认真上了所有清华北大的远程课程,完成了作业,甚至参加了远程考试并且考得很好,他会不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和清华北大的学生拿一样高的工资呢?当然不是。因为短期来说,雇主没有能力区分这名上了所有清华北大网课的同学和他的普通同学们有什么区别,在准确识别了每个人的能力前,只能给他们一样的工资。
7 D5 W  B" E: d: g2 j( f所以我们看到,教育或者考试,对学术研究者来说,当然是有用的积累,他们需要将之前的知识足够了解,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但对于绝大部分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一名社畜的同学来说,教育的作用无非就是发出信号、学习技能这两大作用,为自己挣得更多工资。
' A4 r6 ~/ B% v9 B, |所以,英语,作为这样一门和语文、数学一样从小学到大的学科,到底在「发送信号」和「积累人力资本」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 H! s; v+ J3 b3 }$ ^) u我们使用CCSS数据来进行这样的简单计算。
( h# `/ r  k2 E# L/ j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项目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9年发起的全国性大学生学情调查。该项目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主持,在来自教育研究院、经管学院、社会学院等多个院系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的科学有效的研究工具。调查覆盖从生源输入,学习过程到就业出口的全口径数据,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院校本科教育的质量和动态。截止2016年,累计已有147所高等院校参与了本项目调研。
CCSS数据询问了每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包括各科成绩,以及毕业时的意向工作的收入。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做一个回归,观察每一个学科的成绩对毕业后收入的影响:
; u+ i3 ~0 J- U) D% [9 m5 ]  O9 x  o( ~ / M2 R& b. a/ I5 v
当然,每一年、每一省的总分和成绩不可比,收入也并非跨年可比,我们对每一个变量做标准化处理,以语文为例:
3 b! D8 R+ Z* |4 T) V, ~5 _' ~- G & ?  s6 C' Q. h+ E5 u5 e- T6 Q
那么,三门学科对毕业后工资的影响系数分别是多少呢?
2 l4 T2 c1 _& b% }* k  m
4 Y9 V% X8 \4 J& W  \  F9 P2 q3 x+ _$ m) H5 [4 l' m4 l
可以看到,英语的系数是最大的,约为0.12,意思是英语成绩每提高一个标准差,收入就会提高0.12个标准差。数学比英语略低,为0.11。; M0 N) H% I# R, `
语文成绩的影响接近不显著。这说明在控制了英语和数学分数之后,语文是高是低,对收入几乎没有影响。
1 }; @$ b* a8 r) f# A接下来,我们可以分年份画出分学科系数的变化。CCSS数据的前几年质量比较高,之后的年份数据质量和样本数都下降,我们保留了2011到2013年三年的数据,分别做回归。同时在之前的回归式基础上加上高考总分(同样标准化)加以控制,结果如下:
/ |& z+ w4 C+ j0 ]1 d! o
' V. ?8 W0 c/ [/ C3 r4 I2 Q1 f# d, J* O9 A% ]+ f
可以看到,从2011年到2013年,英语成绩对收入的影响系数都是最大的,高于数学。但数学成绩的回报越来越高,在2013年时与英语接近。7 ^. g, z  Y2 y8 d
语文成绩没有一年是显著的——在控制了高考总分以及英语、数学成绩之后,语文成绩是高是低,对工资还是没有影响。
& z. y" w9 B2 b8 c8 i9 I7 S. W1 i那么,比起高考成绩,专业课的成绩和在校绩点是否有影响呢?我们将工资在学校内部标准化,同时加入平均成绩和专业课平均成绩这两个变量。由于专业课成绩跨专业不可比,我们使用了的是「对专业课程及满意度」这一变量,同时也在校内标准化。
8 N# I3 {! ^' @( A% }如此一来,上面的回归变成这样:
( u: j- d- i/ H$ I% i/ }* v, z7 r7 h % X6 I# n, \# @4 v9 ^/ F2 K
这个回归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P  C$ [% e+ _+ Y; u
* J; Y; q6 a$ ^6 v2 L
' [5 }& l) m5 \0 r
可以看到,高考外语成绩仍然显著,另一个显著的变量是大学平均成绩,但影响程度也没有高考英语成绩高。数学、语文和专业课成绩全部不显著。: l+ F3 K8 K% Z/ W1 m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有了一个新问题:如果高考英语都如此显著,那么另一项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考试——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是否会发出更强的信号呢?结果如下:" k  A) r' k4 r6 g3 X

& i0 Q0 ~/ W" T! L6 u
% W, E$ [- `0 t; @0 A* F1 z可以看到,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果然是显著的,他吸收了高考英语的系数,对毕业后收入的影响与大学平均成绩不相上下。6 ~) G. j. z0 n& E& F3 P9 @, j; x
因此,题干所述的「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这一判断,在教育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信号作用和人力资本积累作用的语境上,显然是错了。英语不仅没有被夸大,他的成绩,不管是高考成绩还是大学英语四级成绩,都在劳动力市场上发出了最强的信号,让雇主相信有更高英语成绩的人,是更强的候选者。4 o* ~/ ]$ u. M
肯定有人要问,语文成绩为什么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呢?是否阅读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并不重要?美国的研究发现,并非如此。Currie和Thomas的研究[1]发现,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上,16岁的考试成绩对于未来的工资是有影响的,而且不管是数学成绩,还是阅读成绩,都对未来工资有显著影响。见下图:4 e8 i1 a2 j* O2 ]5 c4 P/ K( C
: a1 k5 l" u) c
2 y3 b# N) i7 o  g# h
那么,为什么同样考察阅读,中国高考的语文成绩怎么就对工资没有影响呢?这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0 S# X4 a- w: m) i3 y# p有很多答案在这里吐槽,说英语学习不实用,学了那么多,要么用不上,要么不能与外国人顺畅交流。但仔细想想,数学和语文和其他学科,难道不都是这样吗?绝大部分人用不到四则运算之后的数学,但也不妨碍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数学题的解法,因为我们必须要通过考试,来呈现出我们是一个好学生。4 u+ ^  u% ^2 L, u2 P1 Q: I( q
又有人说,英语学习相比其他学科,更不需要智商,而是需要从家庭背景的支撑,比如要家庭富裕,负担得起和外教天天交流的费用等等——这个论点我在很早以前也驳斥过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943373/answer/657042441)20年前,中国人留学考GRE,一个外国人都没见过,两万个单词就背得滚瓜烂熟,到了美国发现开不了口——这根本不妨碍人家考GRE拿满分。现在的英语学习,就是为了考察你的应试能力,而且他的考察还非常有效。0 X+ l3 ^' G7 F# i6 w' r
另一方面,用父母的特征来解释高考各科成绩的系数可见下图,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控制了父亲的收入、母亲收入、父亲教育年限、母亲教育年限、父亲的职业是否为管理人员、母亲的职业是否为管理人员之后,对各科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只剩下母亲教育年限对语文成绩、母亲教育年限对英语成绩、父亲教育年限对英语成绩,且母亲的影响更大一些。其他家庭背景变量都不显著。这与我在这条想法中用CFPS数据发现的结论是一样的(昨天写这个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708301/answer/523127298 )…)
! o4 F6 S5 f3 w( e" u. n
( e: X- z1 p+ O; K. K) H
) X2 O* r: f/ B' a5 P这一方面说明高中英语比数学成绩的确更受到家庭背景影响,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影响并不是通过家里是否有钱(收入)有权(职位)带来的,起到影响的是正交于收入水平和职位层次的父母教育年限。
5 X4 Z( I9 b3 S结论:
$ o6 B" s5 |: ~" v3 a从信号理论角度,教育选拔要有区分度,要能让人区分出谁是好学生谁是一般的学生;从人力资本理论,学的东西要能让面向就业市场的学生用得上。
; m: X: c. Y, v$ _  @6 `而在从小到大都学的学科中,英语显然是最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学科。
/ D3 _* M; W! }# D) Y# b- P从这样的共识出发,在我们没有更好的考察方式来识别谁具备更强的能力或者为劳动者积累人力资本——比如改善语文的考察和学习方法——那么在这个基础上降低英语成绩占比,或者降低英语学习重要性,一定是南辕北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