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位朋友的留言:房地产崛起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4 n$ ?- ~/ a% {这个话题有点大。
* k! l5 ~) |- |& j6 Y细说起来,城镇化进程、棚改货币化、金融加杠杆、与学区捆绑、地方土地财政、银行核心业务,这些因素都是关键。
4 X4 U D$ ^7 i: y7 W但今天看到一篇报告,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
* }9 H' s4 e& ]$ V1 p! Y) Q. n男女失衡引发“竞争性储蓄”,结果就是:民众攀比式买房,买更大的房,更贵的房。
/ w# \" f( z9 K% E5 s4 q# n+ ]复旦教授魏尚进最近发了一篇报告,其中提到:竞争性储蓄动机,是要增加自己或者孩子在婚恋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 b. X6 l+ j+ _4 B4 i
. a3 p, ?, o3 p- b
1 f% [/ L5 L9 d* ~8 x
& r" Z0 R3 C1 M. Y( p# w与标准的生命周期和预防性储蓄动机不同,竞争性储蓄动机完全是与他人竞争,这部分储蓄的直接目标是提高相对财富水平,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力。( C" q# C- O4 ?; m1 p$ l8 v
在中国,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最重要的储蓄形式或者资产积累的形式,就是购房。9 r! ~% Z) z8 F8 H; t
这段话说得太拗口,说白了就是:% v4 C" E1 g. u
男孩娶老婆越来越难,只能靠买房、买大房、买大城市的房、买更贵的房,才能提高未婚男性择偶的竞争力。" s3 i' n- q& G( w' E, s4 X
这,就是全国300万亿房产市值背后的秘密。
( G; m8 [9 ~- d4 A7 M来看两组数据。0 R, D# M4 T. x$ ^$ |
第一组:男女失衡的情况有多严重?
5 t. P) e: N( {: H$ H! v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里,全国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490万。2 ?2 R1 x6 ^3 w! R
一般来说,50岁以上女性寿命普遍比男性长,这是放之全球皆准的规律。
. @6 `8 ~8 i8 {但我们的问题是,即便是50岁以下人口群体,男性依然比女性多得多。7 h( s j/ O3 |3 M) [; W0 V
正常情况下,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是在1.02-1.07之间。但是,1997年之后,10多年时间里,性别比一直维持在1.2附近的高位,男多女少。0 F C$ k5 L3 ? d# k1 B
直到2016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新出生人口性别比才迅速回落至合理区间,最近几年,女孩才有增多的迹象。
& O" f$ I1 B: M V$ ^4 F3 P2 d+ }东兴证券有一份报告,把各年龄段分成3组进行比较,20—29岁年龄段失衡程度最高,早在2016年,男性数量就比女性多出563万,2021年差值会突破1000万,2030年会达到1264万人。/ [4 L$ F# F2 E3 n. A Z' j- C
30-39年龄段、40-49年龄段反倒挺乐观,到2020年,剩余男性数量加起来也不到700万。
8 m S, }! E( O0 u. U" N+ a6 ?根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中国20到49岁年龄段的男性,将比女性多2872.40万人,占到该年龄段总人口的11%。
7 |0 I+ S0 Z4 V/ A注意最后一句话。2 I6 I9 B1 V) ~: n/ R2 g
9年之后,每十个男人,其中就有一个找不到老婆。
O6 U9 L7 X0 w4 ^2 O我们再梳理一下时间线。
! `. n% Z; G" H1997年之后,性别别持续徘徊在1.2的高位。
# P$ \+ h& ^* k- h. n. n2016年,20-29岁的男性比女性多563万。 c6 X; [8 M! Y0 o" f" s
今年,差值突破1000万。
- r& \$ p f) W10年后,十分之一的男人没办法结婚。7 }8 ~$ I) q) Z& i B5 {% r
接下来,看第二组数据:房产市值暴增的年代是什么时候?3 K( @* r' k& h4 i
3 Y1 }" A2 J% U9 U, C# H$ v# m" P
% d0 X# m( W1 Z( D2 O% n! Z' K: o0 C, ~/ V5 ]4 @" M
任泽平在4月份发过一个报告,根据测算,在2019年,中国住房市值是339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倍以上。5 s+ d4 U0 @# ^' Z* r; c1 v+ y
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住房市值分别为85、107、14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5%、31%、44%,人均住房市值分别为113、37、14万元。, b: F0 ^- j! D3 F5 f
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加起来,住房市值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
" _5 `( E$ `% L4 g而全国房产市值暴增的时间,恰好是2009-2016这10年。
: d! I! M+ K, a1 Q3 ]+ v# a1 U# Z2009年,北京二手房均价每平米1.3万元,上海1.2万元平方米,广州均价才8000多块钱,深圳二手房均价也没有超过1.4万元的单价。
, ^, m% \- s0 F到2019年,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分别上涨到62405元/平方米、57084元/平方米、33036元/平方米、64298元/平方米,分别上涨4.5倍、4.7倍、4倍、4.6倍,优质学区房涨幅更甚。. E$ S9 [' |% a) h: M
2009-2019年这段时间,与男女性别比失衡年代出生小孩长大的时间,完美重合。
- T3 y; A5 D% D* D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1997年之后出生的孩子们正在慢慢长大,男孩比例还在持续增加,随着00后们不断成熟,纷纷进入婚配市场,“竞争性储蓄”式买房的现象,可能还会加剧。
$ N' c: X+ |; P$ }这种现象,可能是我国独有的“性别-婚姻-房产”循环内卷文化。
\. j8 S/ k9 W: d5 }/ E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种独特的“内卷文化”呢?
. k" e+ C; s9 N唯一能够降低人们竞争性买房欲望的途径,只有一个:房价加速上涨,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从而改善性别比。+ ?& w) d( G2 f/ q- k) \* I/ W
这并不是痴人说梦。
$ x6 ~7 X+ [# y' ]% V4 X根据七普数据,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比2000年的3.44人减少0.82人。% j# |1 ^. M3 M% G: I
2 R/ S* e K, X$ n3 _% _, c# F k8 X$ k7 F) q _( {: v i, e" q
0 C0 U8 J; A2 u; ~; M6 i
家庭“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 h5 s6 ~0 T( q8 l* u9 m3 F6 b' Y换句话说: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一起住,养儿不能防老了。
/ n, ^& f* E% }' g. q6 J9 n$ \2 ~当全社会对“生男孩”不再抱有执念时,生活习俗、生活方式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性别比的改善,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了。& q( q3 N: L/ ?! t6 [1 y
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前段时间表示,随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在逐步下降。. [- V5 I7 L' h% `- v+ N
他列出了两个数字。
* S3 v0 ^) E) H; p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 B/ _; ^' u9 r5 y' r: j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说明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4 d0 Q+ s0 U/ r! D% Z当然,111的性别比依然很高,但比起10年前,男女人口的失衡,已经改善很多了。
& }- N. ]3 G4 T7 Z* H4 @至于上文说的,到2030年有11%的男人都找不到老婆,这是在为1990-2010这段时间的“重男轻女”、“男女失衡”还债。7 ?- L$ x2 y- M2 L, V1 i/ U
希望我们下一代的性别比完全回归正常,让他们远离所谓的“竞争性储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