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戴建业,很多人都会咧嘴而笑,太逗了!他有点滑稽的长相、幽默的讲课风格、独特的“麻普”,以及那两句招牌性的口头禅“我的个天”“你听懂了没有”,给广大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 ]* w0 R' h- y他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上课时一座难求,没人逃课,没人打瞌睡,是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被赞为“有趣的要死,有才的要命”,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老师”。
6 l9 |. T( Z2 G% y他是网红教授,短视频一经开通,10天吸粉百万,每条短视频日播放量都超过百万,以至于获得人民日报的点赞,称其“发扬古风文学,传承中华文化”。. v3 h$ {$ S: f1 A
这样一位才气冲天的大学者,想必从小就是佼佼者吧!然而,根据戴建业在散文集《我的个天》中所写,事实并非如此。
- i8 {% d; H: E
( S6 z" x. D3 Z/ R. ]/ G4 M R/ c# Z0 T# U! d% r; L% ]4 s
01 严厉的管教,导致厌学情绪
' |( _& h- V4 v/ r8 R( O1 \" e& Y& a1 O- N8 a* ~
戴建业1956年出生于湖北麻城的一个小山村,祖籍安徽,祖父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父亲受过良好教育,魁梧英俊,多才多艺,是当地的名人。
& R$ j$ W6 _6 S3 ^戴建业的父亲兄弟三人,戴建业六七岁时,才有了个弟弟。六七年间集三房宠爱及厚望于一身的他,不可避免地成为望子成龙的父亲的特别关照对象。, i- f l- f8 Y" U1 e
父亲常说,一个人的字就是他的脸面,所以要求戴建业认字的同时,也要求戴建业练字,先练欧体,后改练颜体。+ t2 ~9 [3 t/ \* H9 t( U! s. g
可怜正处于爱玩年纪的建业,一动不动坐下来写字就够难受了,每天晚饭后,还要接受父亲的检查。急躁而又急于求成的父亲,一见建业的字就发火,建业一见父亲就哆嗦。结果,打挨了不少,字却没长进,还造成了厌学情绪。4 @5 O3 {1 n% A% j
比练字更难的,是背诵乘法口诀表。心里反感,加上乘法口诀表本身的枯燥,戴建业背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换来的仍然是父亲的毒打。2 Y8 ]7 W5 n0 ]* g
每每此时,他都特别羡慕家里养的那条狗,不用读书写字,更不用背乘法口诀表。对此,他甚至在书中写道:“当时要是在练字与吃屎之间选择,我肯定立马选择吃屎。”
" [; ?+ e& W: o0 i/ k, O不可否认的是,戴建业的父亲是爱他的,但是他的表达方式不对。望子成龙本没错,寄予厚望也正常,然而一味地高压政策,造成了建业的厌学情绪,以及逆反心理。: d/ Z" z. U* Q: J* `- C
这种心理,不单导致他的书法没练成,更导致他的学习成绩只是勉强过得去。
8 ~ E, `% f2 `. G直到初三,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9 {" `$ J7 g' Q3 b7 e0 T
! Q( x6 I9 X% R0 V# K
6 E1 e. Q8 M! v9 b! ~' }
02 自由的环境,爱上学习的戴建业开挂了
! V8 b! n. d( m; U$ q' i* U, t r2 I8 G: i% }! m
爱上阅读' o2 ]5 _! V: s1 U4 P( A- ~6 g
戴建业读初中那年,新中国正处于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戴建业家庭情况还不错,他的父亲不可避免被拉去批斗。初三那年,戴父被批斗得越来越严厉,没精力管戴建业。8 o! B9 g/ t6 z. P7 f- T: e3 D
感受到自由气息的戴建业,就像鱼儿重新回到了大海,自由自在地遨游。! o. g0 s& k$ k3 ]2 Q2 J( N* r
以前父亲逼着他读书,他不想读;现在没人逼迫他了,反而主动找书读,而且学习更主动,更自律。& s3 V. P1 G" D( \
初三至高中阶段,他主动阅读了很多书籍。当时很多书被禁,但越是被禁,同学们越是想看,就越会想办法看。所有在班上出现的书,都会在班上流传一遍。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看,紧迫感让戴建业读书速度越来越快。7 G9 T4 M) c1 P0 w0 s
没有高考的压力,没有家长老师的督促,戴建业读书只是因为喜欢,只是为了和同学比赛。读书变成了单纯的兴趣。按戴建业所说,这一阶段,他除了《金瓶梅》没读过,其他中外名著读了很多,像《水浒传》等经典小说,不少名句现在还记忆犹新。
# [* @: B8 J, `3 H* a( x现在的中学生压力太大,没有这种凭兴趣阅读的氛围,手机电脑也占据了大量时间,所以虽然现在书籍很多,但广泛读书的中学生却不一定多了。* e! {8 _* v+ ]5 R* Q5 m
; s; i i, f: u' Z1 g: O% O0 d+ n, n8 z
爱上数学( g. @0 X* |; U
语文成绩可以通过阅读提高,数学光靠自学不行,还必须有老师引导。戴建业很幸运,遇到了一位恩师阮超珍。* L7 b) f: B/ e) V
这位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数学老师,见戴建业课下喜欢问问题,就送了他一本《初等代数》,戴建业如获至宝。经过自己的摸索,加上老师的帮助,他很快学完了这本书。阮老师又送他一本《初等几何》,他更加着迷,其中的难题甚至要用几页纸才能证明出来,但相伴而来的成就感让他特别享受。8 y9 w% L0 g: B X) g3 F& l6 k% {
因为兴趣,戴建业乐此不疲地自学数学,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自然独占鳌头。甚至,在随后举办的数学竞赛中,他还在一两千名参赛者中取得了第三名。戴建业对数学的兴趣更浓厚。
3 B+ V) F/ { W2 @5 x) b! u. p0 l
! D1 z, U3 f4 D& Y! B" H, j% k爱上写诗
% q, q, W0 h5 ]如果说戴建业喜欢数学是有心栽花,那么他喜欢写诗,则属于无心插柳。
9 H8 t3 O' S% @3 b( m高三下学期的一天,戴建业和同学一起办板报,内容主要是批判性文章。班主任看到后,建议增加诗歌,并把任务交给了戴建业,让他写几首。
. C" H$ ?( A: O1 S' {“临危受命”的戴建业诚惶诚恐,到学校阅览室找灵感。最后,无计可施的他破釜沉舟,从几份权威报纸上抄了三首,稍加改动后交了差。没想到受到了老师、校长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5 h4 s+ P6 v, Z4 q$ b; O {此时的戴建业,一方面有点哭笑不得,由最初的不想承认抄袭,渐渐变为不敢承认抄袭;另一方面,他也有点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有当诗人的天赋,于是开始读诗、写诗。4 \1 h* y$ R, B7 g
只要能找到的诗,他都读,不管是古诗还是新诗,不管是中文诗还是翻译诗,他都读得津津有味。/ h& x) t, i3 P' _" ~! ~$ a
读得多了,他开始手痒痒,于是动手写诗,没想到还出了不少成绩。1977年高考前,他在当地报纸发表了不少诗歌,另外还发表了十几篇散文和一个独幕剧。
. n, {' G: O0 f9 Q) {此时的戴建业,一心想要当诗人。1 P* H$ a# _8 m6 m. T# [" L
* C$ ?- e6 Z, j
7 o, J" }6 ~8 J5 h+ |: b2 }03 再遇困难,寻找方法努力克服) T3 N+ M3 D2 B2 j B
/ x5 N ~- u) y) o) {) r4 }( y" O因为尝到了写诗的甜头,戴建业抛弃了一直喜欢的数学,高考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2 i! Y" p& f0 o/ I情绪不佳,仍强迫自己学习
9 z; D F3 g8 S& y' ]2 O0 h上了大学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写诗的天分,也成不了诗人。后悔莫及的他开始寄希望于转到数学系,学校不允许,母亲更是以死相逼,他只好放弃了转系的念头。* u5 C! ?6 p3 {# Y) r- ^
巨大的失落感甚至让他患上了抑郁症,可他没被现实打倒,仍然找各种方法自救。他早上和晚上出去跑步,不管是否失眠都按时起床,不管是否读得进书都坚持去读。
) z7 s& R j1 O9 A8 l2 I付出总有回报,他的期末成绩名列前茅,信心逐渐找回。
+ l* J5 S4 h2 |+ {唯一有退步的是英语,他从普通班落到了慢班。
: ?4 h* [2 C. H% N: b' k" K7 n/ p
4 B/ g+ O" ~$ I1 F q+ H1 V! v8 |1 C: D& E2 d6 T+ }
努力加方法,英语水平直线上升
2 y2 b! Y9 h% Z0 U戴建业22岁才开始学习英语,连普通话的拼音都发不清楚,更别说英语了。为了回到有漂亮的、笑容甜美的英语老师教学的普通英语班,戴建业拼了。+ S/ B3 z% m. }; c4 w! g
他请同学教他发音,请同学帮忙买英语字典,自己每天背诵英语课文,背诵英语单词,睡前再默背一遍,第二天早上背新课前先复习旧课。这样背了一年,他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超越普通班进入快班。
n, e/ N) r0 }& h+ d大三后,戴建业发现,他能够读懂改写的英语读物,他对英语的兴趣更浓。他不再读翻译后的英语小说,直接读改写后的英文小说。几年后,他发现自己能读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原著,不惜为此花了十倍的价钱,将这本盗版书籍从图书馆“骗”了出来,“占为己有”。! {2 e- {' p5 a( ]& p( g
后来,戴建业的英语水平一直不错,能较快阅读英文文献,还翻译了不少英文随笔,这都得益于他大学期间刻苦背诵英语名篇、大量死记英语单词。* k7 t4 A0 H# m0 H0 B+ `8 m
只要花时间学习,没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M# l- l7 r3 q2 M
至此,继阅读、数学以后,戴建业凭借兴趣,攻克了“英语”这一超级难题。2 U1 i; P) |5 G9 e# k+ D
5 p; a, n0 U7 w V* @, ~. i v% M
绝地反击,练就“麻普”绝技
# r& X+ _5 }7 J在他的打怪之路上,还有一只大怪在等着他——普通话。
D. a% M% _- j4 T; |6 Y. H1 i2 ?读中学时,他在自己的家乡读,大家都讲方言,他没有意识到问题。进入武汉华中师范读大学后,偶然间他发现同学听不懂自己的话。更有甚至,同学恶作剧般地模仿他说话,引来一阵又一阵哄笑。9 {4 |' d4 x/ w# u6 y4 `' h! q7 w1 B) [
虽然不好意思,但这没有与成绩发生联系,所以戴建业一直没把学普通话提上日程。直到本科毕业前去实习。0 S% A' u' Q5 S+ q! o- x$ B0 x
实习时,他和另外一位同学被分配到武汉十四中,才上了三天课,家长就冲到学校,以女儿退学为“要挟”,阻止戴建业继续给学生上课。
; Y$ Q% P1 Z6 L5 m2 e6 l. E实习结束,别人得了“优秀”,只有他得了个“合格”。成绩是一方面,关键是自此以后,戴建业留下了心理阴影,研究生毕业上讲台后,还是很紧张。
1 R8 P* |( \( K0 J那时候,他回到母校教书,再次因为普通话被学生要求换人,理由仍是听不懂。学校领导一度考虑让他转去做行政。
& w. v7 [$ ~6 D2 b& h被逼上梁上的戴建业,再次爆发了自己的小宇宙。. W9 L n" }2 j/ H7 \
他买了一台便携收音机,每天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叫“阅读和欣赏”的节目,他尤其重视。他先给原文标上拼音,自己反复诵读,再跟着电台纠正发音。' @& F! J- z: \9 Z8 I R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两年下来,他的普通话虽然没变标准,但再也没有学生抱怨“听不懂”了。让他意外的是,他的课堂还常能收获掌声和笑声,甚至一度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 J' a7 `/ i, y7 [- t
如今,“麻普”成为戴建业的标配,麻城人民感谢他推广了“麻普”,网友更是举办了戴建业麻普模仿秀。他的普通话学习以“另外一种成功”告终。
7 G! P" Z0 t. n8 l) V虽说,戴建业学习普通话,最初并非出于兴趣,甚至有点被逼迫的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将外界的逼迫转变为自己的自发行为,最终攻克了“普通话”难关。
0 d4 L9 W* L: @; _ c4 f1 `( t2 L& o8 J8 [2 ^
, @, c% P4 q3 E" `" `
04 写在最后
! F s; P. l! Y! ]7 Z0 |& G
0 ~! z" @, }6 Q$ z9 N, M3 d自从走上讲台,戴建业又将工作也变成了兴趣,30多年如一日,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同时,他持续保持写作兴趣,2012年被网易评为“十大博客名家”,近年来更是出版了九卷本的“戴建业作品集”。
# F/ N7 s* b. U% ?+ g0 b戴建业曾说,自己的人生就像过山车。过山车有峰更有谷。
* T' n# r& p# P- h5 Z( X: k然而,他在每一个低谷都做到了“绝地反击”,我想,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4 z0 X0 ]; L. @) c* L9 I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6 t/ F! E2 `' Y& g0 ?' I
强迫只有逆反,热爱才可抵岁月漫长。/ d4 H# f* J S* k$ h, Y
多方尝试,找到自己的热爱与兴趣,然后找到方法,精耕细作。终有一天,这块土地会开出漂亮的花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