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

[复制链接]
查看5798 | 回复20 | 2021-7-8 15: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一下我自己吧,家家境一般,成绩在小城市里算还行,从小对心理学,神经脑科学挺喜欢的,现各方面没取得什么显著成绩,非要说优势的话就还算年轻吧。(小初一)3 x+ j# `$ W) I; w
了解到MIT,斯坦福,这些学校条件比较好吧,想去。) o0 a  P1 A% ~) b
有没有大神分享下经历。(三思而问,谢谢)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MIT 闫学姐 提供; r% w6 k8 D, c$ J: s' x/ ]  @* d' X! R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我不知道题主周围的人为什么说不可能申请上MIT,的确,MIT作为世界名校,申请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要说一定不可能还是绝对了。
7 Y. d0 C% ?7 Z  I0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MIT的经历,希望能对各位想去MIT的小伙伴有帮助。
: ^: k) E/ x' [% h大学选择. _. C0 X, o6 q- K4 [$ o+ v
+ A/ w9 V3 J2 S# K3 y" |
我的高中是在澳洲的一个小学校读的,在那里老师同学对我都十分友好,虽然我当时的英语水平还有些蹩脚,但是我还是很好地融入了他们,也适应了国外的学习生活。因为之前在国内打下了很好的数理底子,所以高中的课程对于我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在高中毕业之后,我也轻松地考上了自己申请的大学。
7 Q# `& d& N2 l; Q不过或许是一切太过轻松,当时的我觉得大学生活并没有挑战性,而且这也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我和国内同学聊天得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申请美国的大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也可以让自己成长,于是我决定休学一年申请美国的大学。
7 A' ]3 m5 z" G& g2 `在这一年中,我每天都待在家里准备托福和sat考试,没有寻求他人的帮助,整个申请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文书也是自己完成的。不过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加上当时自己的能力还不足,所以最终我没有申请到任何一所我心仪的高校,一年的努力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R! S$ W( Z" |4 Q4 c* W% U' j
这个时候我的父母也劝我不要勉强,不如就留在澳洲安安心心上学,但是在申请的过程中,我对美国的大学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意识到到美国留学才更适合我,也坚定了自己申请美国高校的决心。加上我当时十分的不甘心,便拒绝了所有澳洲的大学要求,决定再尝试一年。& o0 |' D. Z1 A0 P8 C- J& ]# r
在这次申请中,我有了去年申请的失败经验,所以也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另外也寻求了他人的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也成功申请了多所心仪的大学。最终在这些大学中,我选择了一所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因为它为我提供了全额奖学金,最终也成为了我的选择。
) J& |2 @9 I3 Z  x大学经历  U) r% G# p/ L3 ?
4 r! }7 U9 M+ R% ?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Mount Holyoke College文理学院,其实也和我当时的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关系。从小我的父母就经常和我说和从医相关的事情,所以我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从医当成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所以我当时也打算未来申请医科专业。
8 ~, l- V. J  J+ @% N' _  R不过后来我发现美国的医科专业录取国际学生数量很少,因此想要学医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好在美国的大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会让学生确定专业,教授的也大多是一些通识课程,所以我也有机会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或许是从小对于学医的执念,我当时将自己的目标从医学院改成了牙医学院。7 s. h% g' r& ?& @. w
5 n3 A9 z+ y; Y7 W8 z. a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1.jpg 7 {; L* _5 Z% j% x* u; N$ @1 O( \$ c
我在实验室里测量材料表面的亲水性0 N0 k! s+ _' I& K$ u2 l
但是最终我却还是与医生这个行业无缘,因为大学期间的一次科研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并确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在校期间我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积累一些学术经验,我也会参加学校内的科研活动。
$ g4 H3 |$ @; M% A* f  D: M当时我参与了一个改善polydimethylsiloxane材料亲水性的项目,主持这个项目的是一位化学教授。在这次的科研项目中,教授给了学生们很高的自由度,加上我们学校中只有本科生,所以我也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V& m# }7 k9 Z% }. d, f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也参加了从设计实验、搭建实验设备开始的几乎所有环节,这次的经历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意识到相比于每天记录背诵医学预科的笔记,自己参与设计与创造更加有趣,而且也能带来更大的成就感。2 w" R4 K# P8 r( ]* ]9 s
这次的科研经历让我开始迷恋设计,当时除了实验之外,我开始迷恋上了产品设计,当时我脑海中也总是会浮现出很多设计的点子和创意,所以我随身携带了一个小本子,为的就是可以随时在上面写写画画,记录自己脑海中的那些设计想法。而在那个时候,国内最热的话题就是空气污染了,当时也出现了很多有关pm2.5的产品。+ J/ o% X' l- C& ?% I2 R' {! z
不过我经过了解后发现,那时国内虽然推出了很多宣称可以防pm2.5的口罩,但事实上根本就起不到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也开始设计过滤性能足以阻挡pm2.5的口罩,最后我选择一次性水瓶作为材料,制作出了一款过滤性能大大提升的口罩,不过价格也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其他口罩。
9 |. c1 O0 e6 w+ H+ v0 f7 y" ]
4 e6 B) I  ]. F' V1 w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2.jpg
; w. m7 J9 y6 Y1 _" D( v克林顿学生大会之后学校写的一则小新闻,照片里是我带着的我的自制口罩
; M' v9 l  ?3 Z( t" ^- r& I恰好当时克林顿组织了一个全美的学生大会,我也带着自己的这个作品去参加了,不过最后并没有获得任何的奖项。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产品还有很多缺陷,也根本不足以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次参加学生大会我也是为了可以和更多的学生交流。
& l  T$ l8 v4 J0 q0 Q/ y. c2 y. N: m: d而在这次的经历之后,我也彻底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做一些可以让我有设计与创造空间的工作。
  \9 |1 w1 \6 t之后我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职业规划,开始认真考虑究竟什么专业才最适合自己,在深思熟虑之后,我发觉工程类的专业最适合自己,不过这个时候我已经大三了,才刚刚找准自己的方向。而且我的学校内是没有工程学院的,最终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自己的专业从生化改成了化学,从而更接近工程类的专业。( m, ^4 |! Z! j2 E4 g1 b7 G
我知道申请美国的硕士项目时,专业背景是十分重要的,文理学院出身的我在这一环节上无疑是处于劣势的,所以我接下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法设法地弥补自己的专业背景。好在我们学校旁的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中有很多工程类的课程可以选修,这也成为了我的救命稻草。
& @- m! c3 i$ [+ ^" i2 Y4 S; F不过作为一个大三才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当时的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再按部就班地积累自己的工程专业经验了,所以当时我选择加速自己的进度,从而学习更多的东西。因此我选修的第一节课就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大四的专业总结课,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学生运用自己在四年间学习的知识,来为一个公司设计一个产品。6 L2 D  n" }! o5 r5 L. d# i- e. R; Y
当时的我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是了解一些和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也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但是不幸的是,在这次的项目中,我碰到的两个队友并不是很有责任感,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为我提供什么帮助,几乎一切的事情都要我一个人来解决。" U; Y# S7 Q9 m  P- ~3 J2 K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对于我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正因为如此当时我几乎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工程系的了解也深了几分,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在日后申请工程专业的时候多了一分的底气。
+ x# A! C& s7 Y% B. L" m( @) f大三暑假
& R5 Y" n7 ~8 \% b4 v$ ]0 a% e1 P- G1 ~! u* ]- W
虽然通过选修课程弥补了专业背景上的不足,但是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而美国的高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实践经历或是实习经历十分看重,所以我也打算利用大三的暑假参加工程类的项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自己的申请增加筹码。* h( J. K. p4 Y1 }
正因为在这个时候我已经选修过工程类的专业,也有了接近一年的材料研究经验,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我也有了很多的选择。2 M/ |( k& P8 e# i2 E; c5 e( m, g
最后我很幸运地获得了去MIT实习的机会,当时我加入了一个研究项目,参与研究一种高性能2D材料的合成。
- U7 D* }' G8 E6 Y
0 `7 S2 l/ Y! g# c% ?! ^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3.jpg
% N8 \- s, T! Y3 G- M' U我合成的2D MoS2原子力显微镜图4 U, N0 k& S) O4 @/ D( @) Q0 i5 Y
起初我对于MIT还是很向往的,毕竟这对于当时渴望学习工程类专业的我来说是一个圣地一般的存在,但是真的进入了MIT之后,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有些失望,MIT的实验室根本不像想象中那么光鲜。当时我做实验的大楼是MIT中最为古老的大楼之一,里面的走廊也十分的狭窄,很多地方更是堆放着液氮瓶,走在走廊中都要小心翼翼。最要命的是这些液氮瓶不仅挤占了空间,还似乎带走了楼中的热气,实验室里温度很低,就算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是会有丝丝凉意。
% o" F" x& f; k9 `2 N. J. Y" k不过实验室中的寒冷却丝毫没有冷却学生门的科研热情,在刚刚加入项目之后,博士和博士后们的工作状态实实在在地震惊了我。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每天都在埋头工作,加班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像我这样来自文理学院的学生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所以我也一度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选择工程类的专业。当我投入到项目的工作之中后,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后来我也会一动不动地坐在显微镜前为了寻找一片结构完整的2D的材料花上几个小时,这对于之前的我是完全难以想象的。
1 W" f+ l! z! j& a, j: Q. G5 ^8 O0 ^! @( L" ~1 |0 t+ s' r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4.jpg
/ t- b) s* {9 N% r和mit实验室里的同事和导师们的合照,捧着向日葵的是Jing Kong教授,她旁边站的是被尊称为碳学之母的Mildred Dresselhaus教授
3 L8 N$ N, [; b! o: _9 D( s4 S$ {5 M在这一个暑假之中,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之中,但是最终我并没有做出什么让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但是这个暑假的经历对于我来说却是无比宝贵的。因为在这个假期之中,我真正认识到了科研生活的样子,我发现虽然科研虽然十分的辛苦,而且往往让人感觉看不到尽头,但是只要你对它足够热爱,那么就可以坚持一步步地走下去,所以这次经历也彻底坚定了我申请工程类项目的决心。0 W! t& d$ @: f, m5 O- B) P
申请阶段1 P* ~/ e, c7 v  S; w" [+ s$ M5 e
8 K2 O  f. F1 U( \. a8 J" ~
在大三暑假的末尾,我开始了正式的申请,首先我开始准备GRE考试,一开始我并没有太重视这个考试,所以最终的成绩也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我开始认认真真背诵单词,并做了GRE的真题,之后在第二次考试中,虽然成绩还没有达到我的目标,但是Verbal 164+ Quantitative 167+Writing 4.0的成绩也基本满足申请我目标项目的要求了,同时我清楚在申请中GRE起到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即便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升带给我的帮助也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我也开始将精力放在其他方面的准备之上。
- J) ~7 z" O$ _2 T接下来我就开始进行选校了,这次在选择目标高校的时候,我变得很有针对性,在我看来我申请的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有没有我感兴趣的课题,如果没有这所学校就算有再多的优势我都不会考虑。而像高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科研设备状况、国际生比例这些因素我则不会做太多的考虑。
! {5 t" B& I2 a. s. |+ S. e" l* m像当时其实我身边的很多老师都建议我申请西北大学的研究生项目,因为西北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有着很高的专业排名。但是我在对西北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其中并没有我感兴趣的项目,最终我还是没有申请,反而选择了Umass、BU这样稍微冷门一点的高校,只因为这些高校中有我感兴趣的项目。
# {  N, ?3 W) _& n/ X* s另外因为之前的实习经历,让我对科研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在申请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项目本身的实用性,像我当时就希望自己申请的项目可以致力于环境的改善,所以我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并没有局限于某一个专业。而是浏览了与此相关的各种工程专业,像材料、环境、机械等等,之后结合项目的方向、师资力量等进行筛选与申请,这也大大拓宽了我的选择面,帮助我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0 I, V/ }4 A2 ^0 Y, a& K7 @9 l8 T% x3 z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5.jpg
1 ~5 |- x. D9 R我和其他MIT tata fellow到印度去实地考察怎样减少生物质燃烧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
4 _: v$ C" l; |- A* R1 `在当时经过筛选之后,我选择了六所目标高校,其中三所是保底的申请选择,另外三所则是冲击名校的项目。在当时申请硕士的同学中,像我申请6所高校其实数量算是很低的了,这其实是因为我想要节约时间来优化自己的申请材料,不过我其实也是想要更加省时省力。所以我并不建议大家在申请的时候也只选择这么少的目标项目,因为每多申请一所学校就意味着多一个机会,所以精力允许的话还是要多多准备,尽量多申请几所学校。不过申请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如果过多申请也可能牵扯自己太多的精力,导致你申请到的学校质量下降,所以最好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申请。
" [( q+ g* L; x( @3 V1 C7 b* j接下来我开始进行申请文书的准备,在我看来这也是申请的最重要一环,因为只有在这个环节中,你才能和项目的老师进行交流。对方也只有通过文书,才能了解到申请的同学是不是一个对于学术有热情的人,以及其能力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员,另外在日后的实验中是否可以和身边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所以说文书决定了你在老师心中的印象,一定要重视。
& J9 M  s2 j- K0 P$ A* {& ?在最初的时候,我觉得文书就是要在里面写上自己的学习、科研以及实习的经历,让对方了解你的专业能力,所以我在文书中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自己的经历,为的就是让高校的老师知道我的能力是足以成为一名合格实验员的。
; d) z& c; n1 I+ O6 m但是在写的时候我过分注重描写自己的经历,很多的细节都不曾遗漏,这样让文书显得很啰嗦,同时也干巴巴的像是一篇个人简介,里面没有任何个性化的元素存在。这个时候我的导师看到了我的文书,他告诉我在写文书的时候不要过分重视对于经历的描述,最好可以在文书中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内容让对方了解是什么让你选择了这个项目以及你将来继续研究的方向以及目的。
# G+ V8 K" K2 K  P6 q, d# G- @导师的话也提醒了我,所以我对文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在文书中我也借着我之前的经历,表达了我想要通过研究改善空气污染问题的想法,最终也得到了一份内容更加充实的文书。因为之前导师的建议对我的帮助很大,所以在写完文书之后,我也拿着文书请很多人给自己建议。其中很多的建议乍一听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仔细想过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建议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在众人的帮助下我也将文书修改完成。
0 h' T+ C; x) O+ X& ]' {! y$ ]  B, Y/ ~. t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6.jpg
. B, ^2 \; e% G我和其他MIT tata fellow到印度去实地考察怎样减少生物质燃烧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
! x1 A, P7 b; Y1 t8 Z% v我很幸运地被MIT录取,后来我在和我的导师闲聊的时候,他告诉我当时申请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申请者都比我优秀很多,毕竟我本身不是理工科专业,化学专业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差的,另外我的工程项目经历也不够丰富。但是只有我在文书中提到了改善空气污染这件事,而这正好和他的研究方向相同,所以他才选择了我,所以我可以进入MIT学习,也是比较幸运的。; ^4 h& k+ C+ ~" q6 a4 l
申请建议% G9 g2 ]/ G/ Z% `3 |3 q
9 {1 b2 m/ s: T4 v
作为一个文理学院的学生,最后成功申请到了MIT的工程项目,这件事看起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很多的学弟学妹也都纷纷希望我传授一些申请的经验。不少人觉得在申请的过程中我很幸运,这点我不否认,但是我认为我申请成功和自己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U6 D6 F4 Q6 J" S
首先在申请的过程中,我本身的成绩是我可以申请名校的基础和前提,在本科期间我的GPA为3.97,而Verbal 164+ Quantitative 167+Writing 4.0的GRE成绩虽然不算很高,但是也满足顶级名校的要求,而托福成绩我也考到了111分,这些硬性条件也是我敢于跨专业申请的基础,所以想要申请名校,这些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 t" X" ~: P; f3 k+ Q2 ^而回顾我的申请经历,虽然我硬性条件还不错,但是我的本科专业背景劣势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我弥补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坚定地为它付出努力。其实和我一样,很多的同学在申请之前也会不清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究竟是什么,那么不妨像我一样多参加一些校内的科研活动,接触其他专业的内容,这样也能帮助你找到你真正有兴趣的方向。
( Z  O+ H! D: M' Z/ Q! t2 p% c而在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之后,就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专业背景,不要觉得自己起步晚而放弃,而是一点一点地进行积累,让自己在申请中获得优势。像选修专业相关课程,申请参加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或是进行相关的实习,都是可以帮助你弥补专业背景劣势的。# B; o* o8 l: W1 F% S1 _
这个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只要你对这个专业是真的热爱,那么你的热忱也会支持你坚持下来,这个时候你也会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你的dream school距离你也不再那样遥不可及。
6 \4 c$ ]' ^$ N& b4 B: O而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最后的选校和文书准备也将直接决定你的申请结果,而在选校之前也一定要真正去了解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项目。而在写文书的时候,除了要通过经历来凸显你的专业能力之外,体现出你对于专业的热爱也是很关键的,因为一封有感情的文书往往更容易打动高校的老师。
. w# t; |! s' m. b% \' J! \不过现在很多同学在申请的时候没有精力去了解不同高校的项目的专业方向、师资力量等信息,所以在选校的时候会有些盲目,还有一些同学的英文能力则不足以写出优秀的文书,也难以通过文书传达出你对专业的热情,让对方感同身受,所以我也建议大家可以请留学机构帮忙,提升申请的成功率。
: S0 _( w8 B2 a0 A- madmitwrite中有超过500位来自不同名校的导师,他们也都拿到过美国top30名校的offer,所以对于留学申请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各个学校的状况十分熟悉。同时这些导师来自不同的专业,无论你想要申请什么专业都会有同背景的导师来为你提供服务,他们也可以基于对不同项目的了解,结合你的发展规划,选择最适合你申请的项目,也会为你省去大量的精力。$ V* W# u' S& L; m& Y( y3 b8 U; t4 Q
另外admitwrite特色的4v1服务模式也可以帮你解决申请中的其他问题,每位申请的同学都会有四位导师为他服务,其中有一位导师会整体负责申请的事宜,也会协调其他三位导师的工作,确保申请顺利进行。另一位有着同专业背景的导师,则会在申请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建议和帮助。( X$ C1 R0 C6 {1 N- v
四位导师中还有一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负责文书的创作,他对于项目十分了解,也清楚项目需要同学有什么能力,并清楚导师录取时的偏好。所以他们在文书的创作中也会结合申请同学的经历,体现出这些点,从而让申请同学在老师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最后还有一位外籍导师来对文书进行润色,而文书完成后30天内也是可以进行不限次数修改的,这也会让文书真正成为你申请时的助力。
  K; h) u$ X2 u* o最后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模式在价格上也是有优势的,全部服务只要2万元,是传统留学机构价格的一半,所以很适合想要申请留学尤其是想要冲击名校的同学选择。/ j& N# V- f3 Z/ n0 E- Q
像我作为一名文理学院的学生,最后可以申请到MIT的工程项目,所以其实申请进入名校并没有那么困难。最主要的还是你要热爱你申请的专业,并为此付出努力,就很有机会进入你心仪的高校学习,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错过遇到的每一个机遇。+ h- c2 ]" x3 P4 {
最后我也祝愿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并申请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学习。
- r" E. }/ g& N3 C6 ~5 A2 f: v) ]
导师背景# ]6 Y+ G! e7 }2 v4 X3 D* D  j  l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工程硕士,本科就读于美国文理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化学系。9 r9 q& U7 U& Y" W# H8 x
通过DIY申请,收到了MIT全奖硕士,UMass Amherst Polymer Engineering 和UWashingt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全奖PhD录取。
! Y8 r; H- N' s, Q! r本科期间在Mount Holyoke College 和MIT进行新材料合成和表征研究,硕士M期间在MIT研究设计和优化新能源科技。8 i% Y; C) I6 ~5 S" Z0 s; R
如果你对能源,化工或是材料专业感兴趣,我可以给你很详细申请流程,选校和文书写作意见。
<hr/>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 V) d# L, Q$ M; o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 g5 E7 [" b( u' M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6 W1 w3 c2 z; h$ A/ v, M5 {' Q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0 K5 ]! k2 |8 A# m& o  h0 [( i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今天你为实验骄傲,明天实验为你自豪。
, [  b; H  ], m: r加油吧少年,中考只要超过560(满分580)就可以进面试,托福110应该就稳进了.
5 A0 e+ n& z, B上了实验以后,最差也是跟我来UTSG混+ e% m7 ~) S/ A
(一个考不上实验国际部的初中实验人)
' B: L/ n7 M& G; e( p5 E  V这个排名只统计了全美前30,其他的太多了
9 F' Y1 ]5 S% Y# H1 r2 h* i
7 x2 ^3 P0 I! B2 q) _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1.jpg 3 @* J! h2 Q$ ?1 b: ?! N! ]$ L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2Uqj2xYTeLUNjbkdz_qnw
jia6550062 | 2021-7-9 1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身份,拿F1签证出去,读本科的话,不可能。* r' B2 S, q. V' e
这几个学校的本科在华招生录取已经类似F1赛车围场了。
$ p/ \5 B/ J: e8 {3 B& P选手需要有天赋+你爹不是一般人=TOP10美国本科申请比赛入场券。# I( G% n$ g& K3 A4 f3 l" t
注意是比赛入场券,不是成为赢家。
' R- _( ?4 V  b# B如果硕博士出去,硕士大面积这几个学校是自费的,相当昂贵,全球硕士项目里的奢侈品。
5 T5 c# o+ U8 ?( I8 s6 D一个1-1.5年的硕士项目,拿到学位,烧个七八十万人民币是门槛。
1 z/ I8 o1 h$ y6 [' p4 A但这已经是普通国人进这几个学校最容易的路径了。
, o( k/ _  T: i5 b4 A基本上花得起那个钱,英语足够好,本科是国内985/211的,四年本科毕业排名能在前3%,0 b2 N4 V+ d: ^* m
就有机会。
, {8 S8 M1 V1 d- p当然,就是有机会,并不是一定能进去。
, V0 T7 O3 e- O8 v9 u2 N3 t博士的话,实际上比本科还难。) i+ L9 ~" |# T9 J; x! Z5 b1 X0 m
因为博士这几个学校99%都是全奖,不用你花钱,美国人花钱让你去读。
. P! o2 Q5 L2 Y& x% C/ e& T$ _那你可想好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钱不是白给的,人家只要最好的,最拔尖的。: d5 p5 @/ `  X4 I1 s
和本科玩儿家境、硕士玩儿机会不同,博士是需要真实力的。
0 S/ F8 S. G- c# K/ E9 Z+ f这其中的一大关,就是你得从国内顶尖院校,比如国内的TOP20本科里,卷出来。
% L3 C' _9 f2 ^$ q4 l+ A还不能卷差了,最好是排名前1%,最好在国内读了硕士,虽然本科直接怼人家博士也可以。
* b( N. y. o3 G: K; ?# M$ }8 c  O并不是泼冷水,题主毕竟还小,时间还有,机会还多。* p7 c( J; Q% W
但现实情况是,假如你这就是要买车,你这要买的就是车里的布加迪威龙。
$ ]+ \% Y9 o$ t2 `5 U: y十来岁的孩子说我长大了要买布加迪威龙,一定是要鼓励的。
$ p  n; I" c- e! ?" N但最后能买到的有几位呢?
% b" `$ X% \' Z" C+ A1 A肯定有,但有几位呢?
$ O0 J3 i5 p  X9 c1 U0 N: q' G# p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需要明白你要面对怎样的竞争,% B! \8 o: }& P/ H  G( K
以及你身上得死掉多少原来的自己,才能成为那个目标中的你。) o, B+ k8 k# N. z) q
长路漫漫。) g- V: [9 \% Q' R4 i" Y1 c( Y
想要勇攀高峰,想要看到大多数人这辈子都看不到的风景,
4 w' |+ Q0 V: M2 s+ z' H+ d你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d" L7 D- p0 I; I& V+ `
而且不允许你的内心里,有哪怕一点点的犹豫。
+ J8 U! {( @' u4 Q1 I8 X$ G) u如果问我,路在脚下,从哪儿开始?, X0 n, V5 a" y* @% u$ S7 F2 e5 M+ M3 V- `
先在18岁之前把托福搞到110+吧,算是开了个“小头”。
3 S8 P. u8 U6 f6 k# E加油吧,预祝成功。
望滴笑望tv | 2021-7-9 17: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蟹邀~~这是我同事写过的关于我们今年早申请被普林斯顿录取的学生情况。
/ ~( V/ s4 C, p3 `# x+ o7 X) d7 [* L正文如下: $ v  i5 C% G/ ]0 d& K& c! g1 {
“首先恭喜伯晟学员,人大附中的D同学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感谢伯晟导师们的辛苦付出,也感谢D同学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感谢所有人的鼓励,伯晟会继续努力,辅导更多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顶级名校。”& q5 h4 I/ o0 H+ {
名校申请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也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公式可以往所有学生身上套,我觉得每个优秀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给学生A制定的申请方案很可能学生B就不适用。但是,名校的申请是可以分析的,D同学为什么能够获得女神校的青睐?究竟要多优秀才能获得名校的录取?7 Q% I! L( u( X, X$ U6 |
我们把美国本科招生材料分为定量与非定量。定量材料为高中成绩单、各类进阶课程的成绩、SAT、SAT
9 v7 N+ l0 I$ B$ T9 k( i2 gII、托福这些分数。非定量材料为文书、简历、推荐信、面试及作品集(如果学校要求的话)。 分数是基础。你的分数不能离的太不靠谱。比如90分托福冲击哈佛,或者1430的SAT申请普林斯顿,这就是不靠谱。但是,分数并不能决定你的录取,也并不是越高就越有保证。比如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的D同学,她的SAT分数就没有特别高,同学中比她分数高得多但是被拒的大有人在。这几个分数中,我的重要性排名是高中成绩>SAT> SAT II。哪怕你的SAT分数并不是1500+,你也要有一个非常棒的高中GPA,这是被名校录取的第一要素。高中成绩也分名校成绩和非名校成绩。今年的申请结果再一次表明了名校的重要性。2 ^6 z6 W' n' p# @
关于非定量因素,我特别要强调的一个概念是申请的主题。这里不是指文书的主题,而是你整个申请的主题。说白了就是,你要把你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展现给招生官?也就是我们招生官们经常说的Hook。
* q; G8 w5 Z+ x5 H+ eHook字面意思是勾子,在这里就是指勾住招生官的点。所有被名校录取的学生都有hook,也就是与众不同的,能够勾住招生官的地方。要么是艺术出众,要么物理比赛拿金奖,要么书法写的特别好开过个人展览,或者你有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或者你的性格以及思考方式。今年被哈佛录取的X同学的申请主题就是她的书法,被普林斯顿录取的D同学的申请主题是物理女学霸。总之,你要有一些东西让招生官看到后觉得你是那么与众不同,想更多地了解你是谁。这就是申请主题——你要知道你是谁,你要展现给招生官的是什么样的你。
0 Q) n1 Q6 ^3 A( ^7 ~: j确定了申请主题之后,我们才会开始构思个人陈述、补充文书、推荐信、面试、简历这些材料。所有申请材料都是为申请主题服务的。就好像拼拼图,首先有了一个画面,然后再把一个一个的碎片拼接起来。申请主题是申请的中心思想,那么文书、推荐信、面试等等材料就是表达方式。就是要把“你是谁”这个概念具体落在纸面上。招生官最后看的毕竟都是白纸黑字,因此申请者一定要有非常好的英文表达能力,能够把你的申请主题体现出来。很多人的误解是找一个英语好的,或者在美国上过名校的学生改一改。这个就错了。在我们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英语并不是主要问题。这些学生的托福都能考110分以上。主要问题是思维方式和英文逻辑。在我们辅导学生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其实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和我们聊的过程中表达了非常深刻的想法,但是一让他们写到纸面上就有问题:虽然写了非常棒的英语句子,但是意思就是表达不清楚。比如,有的同学想表达的内容太多,恨不得把自己做过的所有事都列出来。有的同学过于看重“与众不同”,结果用力过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很不接地气的形象。有的同学不知道什么经历要写,什么经历不用写出来,等等。这些都不是英语的问题,而是对申请的理解有偏差。因为我们的导师大部分都是前招生官或者几十年经验的升学顾问,他们非常清楚学校要的是什么,就能很快地纠正过来。1 w8 m9 l. D7 y( t
总之,名校青睐的学生是full package。不是列张清单一项一项地做就能保证录取。不是单纯地参加夏校、兴趣小组、志愿者。名校青睐的是心理成熟,不盲目,不从众,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并脚踏实地坚持实施自己计划的学生。你当然可以去参加夏校、志愿者、兴趣小组,但你要清楚,这些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别告诉我是为了申请名校或者世界和平…)想通了这些,你就找到了你的申请主题。
逗鲤驴 | 2021-7-10 04: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I: U+ }( a+ a& ]) l
思想真超前孩子,等你大了就慢慢了解这些了
# H' S5 |7 y& k' [1 x; u0 W: ~( ?! @2 r- Y3 t
其实说难也不难,方法有很多,再好的学校都有很水的专业,比较正常热门的专业,在这些学校你如果GPA不是4满分,经历不够丰富,托福不是110,基本是没什么希望,但冷门专业就不一样了,比如斯坦福的教育专业,还有那些所谓的Asian Study,Global Study等专业,先申请这些专业,进入之后多花些时间,可以再转专业,但也不是任何专业都能转的!
$ D6 [0 d8 B8 @: N: P3 I2 G, t( T; H9 [2 @) d
既然视野没有局限在国内,那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多参加课外活动,丰富你的人生阅历,参加这些活动或是实习时一定要走心,一定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以后你在撰写PS时,不是把经历一罗列就完事了,而是要写得越细越好,这些带给你了什么。& }/ ^6 [! ]9 q- K- p" d
; a& x- Q# x+ ?" G7 x( ?$ I
另外不要去思考家庭普通与否的事情,这些好大学是会给那些捐过钱给学校的家庭的孩子留名额,也会优先录取名门子弟。但是这都不代表你没有机会,客观因素如果改变不了,那就不停的让自己变的更强吧
明明2017 | 2021-7-10 16: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普不普通不重要,下面给你分享一个学长真实的故事,他还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看看他是怎么从北大到普林斯顿,从MIT到哈佛 :他为何总被世界顶尖名校青睐?% c. O+ r1 i4 n9 u4 a
<hr/>见到傅丹是在华大培训新教授讲师的会上,他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眼里透着聪明的光芒。和他多聊了几句以后发现他是学化学的,从中国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美国创出了一条学术的道路。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e$ o" h0 M* M; ]+ f  D6 `

6 }9 k* v/ M5 H( A; R后来约着深聊,我发现原来他当年从湖北黄冈中学凭借化学竞赛一等奖成绩保送北大,被普林斯顿的化学系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相中读了五年博士,之后在MIT和哈佛当了六年的博士后,然后最近来华大担任副教授(Tenured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我想知道,那么多的世界顶尖名校都给他橄榄枝的原因是什么呢?他在中美教育的不同体制下又有什么不同的收获和心得呢?
$ O( l. x' ]! \  a7 H, d% u- f: o* q9 p# Z6 ]
坐下来跟他静静地聊天,我能感到他身上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淡定。他说“you are only as good as your next paper”,过去的都已经过去,关键是把握好自己,做好当下,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 U* K9 S' G+ o- m' `# N' Z" L# s' y2 i/ I2 T
拼搏的精神:从农村里走出去/ U6 ~) Z" j, L: O- Y' N% g0 T
5 P9 U; K" E6 U: R
我们的聊天从他小时候的教育开始。傅丹说他其实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不但不反感,反而是喜欢的——因为成绩很好,非常受老师同学喜欢;而自己也对所学的数学、化学竞赛充满了兴趣,便觉得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我能够感受到他说的话,因为在中国当好学生,真的是有很多特权和受到喜欢的;而成绩好便更有兴趣,兴趣大了成绩也会变得更好,这种良性的循环让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更加爱学习。
' T- y  m+ j- ]" ~# @+ j+ Y! Q5 B5 l4 m: s& k! O. _
傅丹说自己其实很早熟,他的家在农村,父亲是一名体育教师,母亲是一名普通农民,他充满感激地说“其实父母亲的付出很大,毕竟家里的条件摆在那里。”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读书是农村孩子走出去、将来有出息的唯一出路”。他5岁便开始读书,虽然个头小,年纪小,但他一鼓作气从当地的湖北磙子河乡读到了当时当地最有名、做竞赛很厉害的黄冈中学,过上了早上6点半起床跑步做操、早自习、吃早饭、上一天课、晚自习到8、9点的三年如一日的生活。" C8 q. [: g1 d+ S% o' @0 }

: N3 t' |! }5 ?/ Y3 k9 J他也没有觉得有多苦,一来可能是习惯成了自然,二来可能是学习很有乐趣,做题很有感觉。哪怕家里离学校也就是一小时公共汽车的距离,他平时周末从来不回家,只有寒暑假才回去。傅丹还记得高中第一天他的爸爸送完他去学校以后当天就离开了,他一个人拿着包跑上跑下、搞来搞去,很快就把房间布置、注册签到都弄好了,而其他同学有爸爸妈妈帮着,事情还没有办完——别的家长开玩笑,这个小个子怎么这么能干?这种独立的精神可能小的时候生根发芽,让他哪怕取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也能够一个人闯出一番天地。
5 Q% R1 H2 L* \! q& v
: \. L( t  j8 C1 g5 n' j, u高三下他参加全国化学竞赛得到了一等奖,便知道了自己获得了北大化学系的保送通知单——他说虽然没有经历真正的高考,但是为了化学竞赛付出的努力也不会比高考要少。傅丹没有要爸爸妈妈送自己去北京——因为他觉得能够自己搞定的事情,不需要麻烦爸妈,而且他的父母亲也没有在外面闯过,可能对大城市感觉更加陌生,“没有必要要他们折腾。”) M% ]  ]/ Z4 [, A' E" T: S
- f7 D+ }  T' [% U, s* Q
傅丹说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就像他从家乡磙子河到了黄冈市,又从黄冈到了北京,每一次的天地都大一点,锻炼都多一点——而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他那种“读书改变命运,读书走出农村”的朴实想法,他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成熟懂事,帮助他叩开了北大的校门。
' i; p1 k* I4 U- f0 H2 ]* A& n6 Y/ v
4 h% w% d& F% m# }8 ^5 s: e: F  A努力地进取:北大生活& Q& }# Z! E7 i0 H7 [

5 a$ n; `/ i7 ^2 U5 s% `% ?刚到北大,傅丹其实是有落差感和自卑感的——一个寝室的六个人,两个北京人,一个天津人,一个成都人,一个长沙人——除了他,大家都是大城市来的。交谈中他发现了别人去过的地方他没有去过,别人看过的书他没有读过,别人经历过的东西他不知道。室友很好,关系融洽,但有时候也开玩笑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他于是加油把错过的东西补起来。7 ]7 {* j8 {% _1 l/ O

6 X& E/ i' l0 ~9 S8 o# t/ v北大理科班有繁重的课程,他骑着一辆自行车,从一个教学楼奔跑到另一个教学楼。而繁重严谨的学习之余,傅丹喜欢周末在安静的未名湖畔读书,如同一个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一般饥渴地读着各种理工科、世界名著、大学必读书目,把别人读过的书补起来;他有空的时候就跑到北京郊外玩,去找高中同学玩,增长见识;他们宿舍合买了一条电脑,开始了有网络可以看美国大片电影的时光——他个人非常能够喜欢Friends,觉得片中的生活方式很好玩。: F1 X, ?( I4 G! ~; E% i
4 P+ J. R. g% T( Q
他总结说自己在北大的生活比在高中精彩,因为接触到的任何事情更多,玩得更多了,学的东西也更多。北大的四年为他的独立精神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开始学会更加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想要的东西要自己争取。大二开始他便决定出国,一方面随大流,一方面也想去外面看看,在911过后赴美国签证很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很顺利地通过了签证,踏上了赴美普林斯顿,攻读全额奖学金化学博士的征途。5 z4 x, x. ^- ~+ z' A

9 X+ v  \# h  L' C/ J! F北大四年,在逆境之中,也许短暂的自卑,但不会长久的消沉。傅丹调整心态、努力追赶、确立目标、脚踏实地,将自己的天地从北京拉到了美国。
, J; L8 p+ j+ D- g) G& _2 x
( o& w4 @2 P6 M( K4 _8 W' T克服孤独、学会和自己比:普林,MIT,哈佛" e  N0 w4 \" b# c6 Z

* O5 m6 c1 U1 V; ?" q到了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多多少少会有culturalshock。比如说英语仍有口音,听、写没有问题,而说的话虽然有待提高,但是他还是鼓足勇气敢大胆说,心里想着反正外国人有口音也正常,一次听不懂,说两遍就能被听懂了。系里那时候大概每年招两三个中国同学,他们同届的以及与以前的师兄师姐相处得非常融洽;而中国同学并不泛滥所以他的第一年室友是美国人、实验室、课上都有很多机会练习英语。他回想说当初自己并没有特别地去练习英语,但是也没有可以避免和别人的交流接触,或者只呆在中国同学的圈子里。
, \. S* G. W) ~6 h/ |: I8 X7 y0 h, m8 K8 j: |6 U* u3 G" Q! p+ F1 t1 j
他参加了一年普林斯顿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活动帮帮忙。他五年的时间顺利博士毕业,因为“自己比较幸运的一点,对于所学的专业不反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部分,而对于动手实验,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部分。”
. j" T+ R8 m. a" q( z9 ?; J  q4 u1 Y/ g, g! q2 `; T7 a
而从普林斯顿到了MIT做博士后这份工作,在傅丹看来也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是一种担任教授之前的几年的培训。而在MIT和哈佛,他感受到了世界最高学府聚集的“人”的区别,那里聚集的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神一样的人物”,学生和教授的平均水平都很高,“比如从哈佛化学系出来的每一个教授到了其他学校的化学系都可以当顶梁柱。”
6 N2 k8 K9 z- M1 O/ |8 z1 C, m, l+ \. u: Y/ O
这六年的博士后生活其实是孤立的、相对枯燥的过程。傅丹说学问的路是一条很苦的路,做研究本身就是一种辛苦,两点一线的生活,每星期至少工作60小时——不是导师的要求,而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给自己的要求。幸好自己对研究的课题很有兴趣,这是支撑自己走过枯燥的强大动力;而学术的惯性也让他继续前行,钻研问题。! [* C8 K. z, r2 g  s9 o  t. q& Q* P5 C
9 ?2 A% `! T! ]) A
MIT、哈佛博士后在实验室工作的六年,是傅丹自己感觉经历挫折较大的六年,因为实验室有时候做不出东西来,心里很着急,而同事们一个个都非常厉害,能够感觉到与别人的差距,这种心理的落差和着急非常需要时间来调整。周围有不少天才式的人物,做事情效率特别高、性格还特别好,让人感觉上天很不公平,人家已经是高富帅了,还那么努力。开始的时候,傅丹坦言会觉得压力很大,想要更加努力的竞争,毕竟中国人喜欢攀比。- o, c0 y9 z  e
% ?6 p, g2 t) n  ^7 T$ `, N
他在这两所学府里学会了做更有耐心的自己,哪怕看到成绩很好、远远超越的牛人时,也能够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将来,要和自己比!总关注别人没有多大意义——人不应该看到不如你的就嘲笑,看到比你强的就自卑。还不如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尽力。
9 W* m. _" L- m( P. o; \- t, S, m! K& ~$ I* n3 n
在聪明人扎堆的地方不抛弃不放弃、而是找准自我定位做更好的自己。他克服学术道路上的挫折和孤独,仍旧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前移。' |- r! g& c; c1 D5 l5 h: \* v

3 i5 y; ~' C& M2 T* b心态篇:保持积极,适应社会, x* V: C% U2 p* n# p
; ^4 @  Q2 o- o
在名校,见到的牛人自然很多,但是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很有名校情结的人,他更喜欢这句话——“英雄不问出处”。学校能赋予的光环是有限,而自己和自己比,超越自己以及设定的目标才能够带来更多成就感。1 L: L: Y2 Q6 `2 L5 O  O

$ O0 W0 @; H8 R% w* D能够感觉到,现在的傅丹心态很好。* b( q' C6 T8 j
# m6 G* g; W- A2 J/ D8 G5 a6 H
我问“你觉得美国有歧视么?” 他笑了笑,“多多少少有点吧,有时候也要看你的神经大不大。我是个神经比较大条的人,但我还是有自己的观察能力,比如排队的时候,服务员对前一个顾客的态度可能和对你的态度有差别,能感受得到。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异乡打拼,你会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同样的教职,如果你是外国人,那么你需要比别人优秀很多才能够获得。这不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但这是现实,而且你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有能力的话你可以改变社会,如果能力小点的话你可以适应,只是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社会的公平总是相对的,也许付出不一定就会有收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努力。7 f4 a8 L+ p+ s2 T
3 T  M/ ?1 f& c- H! g; p
而他一直认为:心态很重要,一定要有积极的态度,因为人消极的话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哪怕走了弯路其实也不一定是坏事,甚至说越早遇到挫折越好,能够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制范围在哪里。心态除了积极以外,也应该学会“放下”,比如慢慢放下自己的功利之心、攀比之心——“人生能不能就不这么赶呢?早两年晚两年又怎样呢?”: N# A5 f6 f0 e& E) K' Q  k" @9 b  D
6 d+ @. S, j5 u3 \
面对不公平的现实,不是埋怨愤慨,而是身体力行,努力去适合社会、然后再试图改变社会,这种心态让傅丹走得更稳更远。
+ y2 g4 l4 W5 {6 ]$ j, B; b" m/ A4 n! `8 X
建议篇:确立目标 尽力尝试8 E% y4 o1 C9 `  b
+ g5 g5 i; r& ^& u& I+ C
傅丹建议同学们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尤其是现在有那么多可用的网络资源、那么多可以打听询问的人际资源,不像以前他们的社会那么闭塞,大家完全有可能去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想要做什么都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尤其是不要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样会很痛苦。
. @) f& n- M, c! N! g, _4 _. B
; E) F! ~4 Z6 ^而同时,人不能太内向,要积极寻求帮助,找合适的人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年龄越小可能越会需要这些帮助。而尝试不同的事情也是有好处的: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多和室友接触,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甚至必要的时候强迫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 k( V- x0 r  k6 \3 d% W( e2 B$ _
4 @8 s; t3 t" ~+ l" _9 _# s
关于如何学英语,他笑言有个英语博士在旁边,自己还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学英语不能不敢说。如果你的读写不好可以看报纸新闻赶上,而中国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更多的口语会需要大胆创造机会和人交流才能做到——生活之中这些方式非常普遍,申请信用卡、交账单、买东西、退东西,都是可以练英语口语的机会。而如果说某个人真的非常紧张和人当面交流,还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跟那些专业的服务人员在电话里面练习,也是积极创造机会的一个方面。
8 }; U& v( V0 Q% ^7 C$ L0 [, @) J2 S! G: D- j
中美教育差异篇:竞争与合作
5 C7 @! h2 U- a/ W1 @: R7 X
8 i3 H8 m% o) H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傅丹感受比较深的是当年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个人的实践和锻炼比较少。而他自己非常得益于自学:自己超前学习,慢慢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美国的课堂会比较强调和学生的互动,比如我们的新教师培训上经常强调“engagestudens”、“interaction”这样的理念,哪怕在数百人的大课堂上依然讲究互动,知识的学习便成为了交汇而不是灌输的过程。当然这种“师生充分互动”的理念在国内刚开始实践起来会有困难,需要大家多做些努力。
) z* [5 H5 Q8 [& y# S* O: o2 |* ^& g" [' f6 n! ?* W3 s+ J
在中国的社会中难免竞争:考试排名、竞赛排名、争取奖学金、竞争好工作……很多时候我们都更看个人的竞争而非团队的合作,注意和别人攀比却忘记了和自己比较,成为更好的自己。在美国似乎更强调合作,老师不管结果怎样都会夸奖学生,家长也会表扬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盯着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种鼓励让孩子更加自信,也更加擅长合作。7 t+ N- T0 B; ~! Q& a3 |, i2 w/ K
6 _( r' U" @" ~) G( R( E( d
其实经历多了,人便会变得淡定下来。见过的牛人多了,“不仅是高富帅,而且还那么努力”人便慢慢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些人注定非凡,有些人注定平凡一点。我很庆幸有那么多牛人存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我也希望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我的存在能够有意义——这种意义包括对家人的意义,对朋友的意义,对事业的意义等等多元化的标准,而不是单一的标准。”
0 ^9 Z% u! R' C1 l; a( @7 t0 C2 e1 r/ e
后记
( `$ T9 g8 t9 g! Z' B) Y5 o
7 }5 @4 N/ T" \- a和傅丹聊天,如沐春风,阳光灿烂。我知道他也经历过挫折和困难,但他凭借独立拼搏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态度、对目标的专注、对自我的审视而非与他人的攀比,走出了一条从小乡镇到大城市,再到异国他乡的精彩之路。看他的经历,听他的故事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祝愿傅丹以后更加精彩,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前行的灵感和力量。
0 [9 ?5 y0 o$ i6 J# c0 {' B8 d文章来源:嗨学长公众号( S2 c2 z2 o) Y6 L, W
原文链接:从北大到普林斯顿,从MIT到哈佛 :他为何总被世界顶尖名校青睐?
潇湘孤雁范 | 2021-7-10 19: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藤校录取的基本盘3 t3 A6 u: Z0 q9 a& ]8 ^! Y
前20的申请竞争会越来越激烈。2021级申请的数据可以参考,杜克大学的申请增加了20%,康奈尔增加了36%,布朗增加了16%。申请数量增加的原因并不是一下子多了很多高三的学生,而是每个人申请的学校多了。主要原因一是因为test-optional的政策,让很多同学之前不敢申请的学校今年也尝试了一把,同时不用备考也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准备文书等其他材料,时间充分了,就可以选择更多学校。第二是越来越多的学校提供多种语言考试的选择,包括托福、雅思、多邻国、PTE都可以,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语言考试这一关拿高分。第三是截止日期延长,学生都更多时间准备申请。
' Y+ ~/ I2 z& C& p那么这些改变哪些会持续下去呢?我认为对于国际学生提供test-optional的学校会比2021年减少,但是标化考试的作用会下降,高分并不能保证录取,相反低分如果其他方面表现出色也会被录取。语言考试的多种选择也会持续下去,今后国际学生不会只有雅思和托福两种选择。那么前20申请会变得越来越激烈也是可以预见的。
( ]% v6 E  {0 L4 K9 K# H藤校到底要什么样的学生?: z" t1 |, h. t' e9 _
我从两方面阐述这个问题。第一是从学生的素质讲,第二是从申请的角度讲。
* d) T7 n% a) P2 t! t6 `' Y4 C2 t讲我们自己几位学员的情况吧。先说被普林斯顿录取的一位同学,她是一位物理学霸,参加过不少很重量级的竞赛拿了金银奖。首先她当然非常聪明,学习很好,爱读书,爱钻研,爱思考,这些学霸的典型标配,不需多说。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很多人觉得学霸厉害是源于他们的聪明,其实这些人更多是无与伦比的努力。比如这位同学,每次我们定视频辅导时间的时候她都选择北京时间凌晨2、3点结果每次视频辅导的时候她都还在实验室呆着。后来知道,她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过的。所以,如果你把你的24小时这样利用,你也可以变成学霸的。5 p7 t& I: a' m0 a/ D! j' N
第二个学员的例子,这位学员去了杜克。她身上有另一个我觉得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有的特点,就是有清晰的并不轻易改变的自我认识以及价值观以及成熟的心态。对自己深刻的了解并不是指你的志向是“我想学商业因为我想做企业家,或者我想学科学因为我以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这种了解。而是你真的认真、长期考虑过“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这类问题,并且有具体的规划。这位杜克的学员就是这样,她是提前2年就过来和我们签约了,在这两年中我们一步步规划她的背景,在这期间我们发现她有非常清晰的自我认知,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w9 g3 `7 w: b4 M. P! T! |
第三个特点是有非常强的自控能力和行动力还有计划性,这个首先还不单单是时间管理,英文中有一个词grit,中文的意思可以翻译为为了长远的目标愿意牺牲短期快乐的能力。这些学生都有远景规划,不管是成熟的还是幼稚的,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很清楚该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并且愿意为之牺牲短期快乐。以上是我们发现的所有申请到名校的学生的同性,也是所有顶尖学校青睐的品质。那么有心培养爬藤牛蛙的家长们可以从这些品质入手,因为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出结果的,而是常年刻意锻炼的结果。
+ P2 l  F9 p0 P0 h) k  [2 J那么从申请的角度看藤校青睐什么样的学生?首先是分数上要过关。也就是成绩单、SAT/ACT、托福或者雅思。分数决定了选校梯度。那么申请前20的学校GPA要在3.8以上,SAT1500/ACT 33以上,AP并不是必须要有的分数,如果你的学校是国际中学或者国际部,那么你必须要有,如果你是普高,没有国际课程,那么这个并不要求。有了分数并不能保证录取。在非分数材料上面,申请前20的关键是
2 T" v$ X: T% l/ n. f. [1)合情合理,符合逻辑的成长路径# d6 d$ b+ A$ ^1 _
2)通过文书表现的真挚的,接地气的申请故事
  `) Q" _) r9 \7 y3)具有突出特点的申请主题
3 c+ J7 ?& Y% r( y$ P, c合情合理,符合逻辑的成长路径是指你有很清晰的课外活动逻辑和学术兴趣发展路径,招生官很容易理解你为什么要做这些课外活动,以及你为什么申请这个专业。如果你一直做的艺术类活动突然去申请一个商科,或者你做了一堆数学的夏令营突然去搞了一个商赛。当然你可以全面发展,可以去做社团、慈善、志愿者,都可以,但是要有合理的理由,或者说要真诚,不是为了申请而去做这些事情。+ J8 ~, w8 V$ ~( }
第二点比较好理解。我们在上一节的直播也有讲,真诚有趣的学生达成的真诚有趣的成就。招生官在读他们的文书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他们做的事,取得的成就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喜欢他们做的事。有些学生做的课外活动也许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但是他们的文书都体现了这些学生有合情合理符合逻辑的理由去做这些事情,而且是发自内心。讲一个好故事比故事本身重要。4 c( ~( q# x* o$ ^: R
第三点,有突出的申请主题。一句话表达就是,你要把你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展现给招生官?也就是你的“人设”,“卖点”。所有被名校录取的学生都有主题,要么是艺术出众,要么比赛拿奖,或者你有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或者你的性格以及思考方式。总之,你要有一些东西让招生官看到后可以让你和其他申请者区分开来,想更多地了解你是谁。这就是申请主题——你要知道你是谁,你的主线是什么,你要展现给招生官的是什么样的你。关于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具体的内容可以看我们上一节的直播回放。
+ J* C' n1 Q% e/ ?( Y接下来是我们两个学生的案例,点击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你。有问题欢迎微信 :)
( F/ R( L5 X/ F7 }' G; i. q, w5 b, \: S4 s2 N/ A  B) p& ?
纽约伯晟教育BosonEd :伯晟藤校日:藤校及前20名校申请总结及案例详解
; R, M& d1 r. E4 i$ b% V; i. I) L 普通家庭学子怎样进入哈佛,MIT,斯坦福等高校?-1.jpg ; a% K; O- X( S% W; V
https://xg.zhihu.com/plugin/42db96c690f5fd251b7321cc843267ac?BIZ=ECOMMERCE
5 q8 |3 z0 ]$ }5 N/ L8 l' l$ vhttps://xg.zhihu.com/plugin/1d828aa613cdfcd4eb1de1a872d46d21?BIZ=ECOMMERCE
爱的遗言橙 | 2021-7-10 2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绩方面, M7 U# N0 n4 _% E1 K) B! ?
哈佛大学就是典型的“分控”,托福没110+,SAT没1550的水平就别想了。9 W5 d& h0 `# k2 H
成绩能直观的体现出学生的能力,因为背景可以包装,但成绩不能作假,有SAT1550的水平,这个学生也差不到哪儿去。
/ F1 F0 a. T, ~( K, ]高中背景+ }9 R& Y' t# R. P# C3 {7 p) A3 i7 w

1 T) \6 X3 l0 U% r# w; h, N哈佛大学不怎么在乎申请者是不是美高的,最顶尖的美高背景加分力度,并不如其它藤校来的大。但是并不是说一点也不看高中背景的,如果不是一线美高的学生,也不用考虑哈佛了,因为历年录取的学生中,非一线美高背景的学生很少。
4 X3 d8 z9 a/ G$ p国内高中的学生也有机会,哈佛喜欢在定点的国内高中录取,比如南外(连续三年有录取)。定点高中的好处就是,生源质量有保证。9 |' Q, Z$ ]' q) m5 e0 `; }; g
同时,哈佛为了政治正确,每年会录取一个普高学生,这个学校是随机的,特点就是哈佛之前很少甚至从未在该学校招生,且这位学生有很大可能是科研理工型的学生。4 P0 p& H8 C7 Z/ H( o, h
个人荣誉2 G" T( a1 o7 S; C( U! Z
哈佛大学喜欢录取有个人大奖的荣誉的学生,比如奥数金牌得主,丘奖金牌得主等,普通的水奖没用,甚至最好不要有。学生的个人奖项必须要是国家级及以上的核心奖项才可以。
- t7 k- C( |, x# P个人特点) n4 g7 D6 K4 D
哈佛大学喜欢录取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像之前有一个UWC的学生被录取,他曾带领几个同学合力做出了太阳能电板,并捐赠给了当地难民。既能体现出领导力,也能展现社会责任心,这样的学生被录取几率很大。尤其是该学生还是一名理工男,哈佛每年会录取2-3名理工男,数学方向为主。
0 v  t, G+ p' K( X托普仕总结
! S! Z$ A: G9 t哈佛的录取偏好就是——是不是顶尖美高无所谓,但不能太差。国内对口高中机会比较多。喜欢成绩优秀且有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心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男生,那最好是个理工男。
1 @+ i6 P0 q1 e: M* ^8 z3 G————————
! P/ B( T) G# y8 q9 O" T2 v3 v( q0 r托普仕留学,专注美国top30名校申请,咨询留学问题请私信
武珍美迅 | 2021-7-11 04: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炼葵花宝典,开始同性真爱可能是一条出路。0 ~( Y+ w2 _8 M. ]3 B7 ^* F
毕竟正途不可能了,只能从其它地方标新立异了。毕竟要让学校觉得招你进来有利可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