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 p9 F8 j( F; L. [) A2 N2 Z- Z
6 A) G# w5 P1 D/ Q) F6 E% p这是把导盲犬当成生产队的驴用了! b! C* t7 V; D5 o+ A! J9 C0 C+ ^0 M6 b
7 _- y7 |6 G) S) \* l+ G5 s) O+ S" {一对盲人夫妇带着导盲犬雨夜挑战攀爬泰山,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励志的一件事情。
; s( x$ U5 v8 i4 @9 q/ S& [: K8 _9 U' _
- q8 P7 ?3 R2 Y/ f0 x1 Y. M但是自己装备齐全,却连个雨衣都没给导盲犬准备,甚至还用登山杖打狗!
" i9 R% {% p* e# z* ]! K' j1 H7 r( f& z- K# F9 G+ ]$ Z
事情发酵之后,导盲犬基地回应大快人心……
- l8 {. M" a& r8 O% ^# Y3 K) U% ]8 T A, \) u4 w! I2 P" p
: W! |' Z9 ?, y/ k9月16日,网友拍下了一对盲人夫妻艰难攀登泰山的画面。
5 |* V7 |4 {3 q$ v: R. v0 T画面中,女子一手拿着登山杖,一手牵着导盲犬,气喘吁吁的一路往山顶上爬去。
" |3 u6 j8 X# _6 C- g4 M2 }3 r( W2 e8 S
/ [ T) S# m/ h6 I T: ~% r: r
视频中的主人背着登山包,手拿登山杖,防护得相对周全,而导盲犬“芬迪”却毫无遮挡,在冰凉的雨水里不断踩着滑腻的石阶。2 E. J5 D. ?: s! K o, y: S9 L2 Q
尤其当它凭借本能把陡峭的石阶识别为潜在危险,用身体挡住主人的脚步时,却被主人用盲杖敲打驱赶。
( P( Z- M+ Y. k" a( _
) n1 Y t9 F: A# t1 v
$ J! z/ x, @( K/ r/ ]这一幕让很多人心疼,甚至有人愤怒直言,“主人该心疼的不只是自己登山的难度,更该想想狗狗的承受能力。”
7 H+ {% c5 ]" s% M2 ?7 w6 Z* P M7 X2 V+ M; n' U
现在的天气已经有些凉了,尤其是在山上,还淋着雨,是个成年人都很有可能因此生病,更何况是一只导盲犬呢?
4 s# I- Z$ J M& O L" @) a" p& `' c- C. X3 m* ^
. A9 R$ g, v* S3 R
! a1 \- m- T/ x* C而且在休息的时候,夫妻俩忙着给自己补充水分,却没有考虑到“芬迪”会不会也渴了呢?5 n6 D4 t1 r3 \: H1 q( f n# ]
( d7 }# _1 P- i2 B. L
类似的片段叠加起来,才使得本该是一段“励志视频”的场景瞬间反转,引发外界对于导盲犬福祉的广泛质疑。" ?% N' r' i7 Q2 I
: k( S& r( H7 f8 N) I
5 |- {# X/ q$ O4 g2 b# I1 p# L2 U& @
大家一致认为,这对夫妻对狗并不好,很多的网友跑到当初培养“芬迪”的训练基地账号下留言,希望能收回“芬迪”。
' F$ N; ]6 J0 W7 d* Z( \+ D& p& x: Q* ], _
要理解大家为什么对“芬迪”如此揪心,必须提到导盲犬在中国的稀缺性和特殊价值。) |( B/ B9 L6 g# w m
# Q) v8 L- q9 L+ ]. E0 S7 g( J$ x' K1 D" w I& p% I
据公开信息,全国有超过1700万名视力障碍者,但真正经过系统训练、能够投入使用的导盲犬数量还不足500只。5 |4 x$ X/ ~: M7 M
4 e: [: k7 g, B
换句话说,比例还不到0.03%。这背后其实是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培育一只合格导盲犬的成本超过20万元,而且淘汰率极高,有些狗即使训练了两三年也最终不能胜任。! H+ K0 @5 l5 E
0 i5 @0 {2 w# E
4 v3 N3 U0 k# X3 v
可以说,每一只成功的导盲犬,都是“千里挑一”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社会把导盲犬看作珍贵的“公共资源”。; M2 W- h9 p2 t
: D% V+ t1 B! m+ @" \1 r这不是简单的宠物,而是承载着视障人士日常出行权利的重要工具,一旦因为过度消耗或过度透支而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损失不仅是个体主人的,也是全社会共同的损失。* m' U1 Y) m- U9 e. U
+ t' K" ~9 T# |
4 \- v, V4 |1 ]4 G9 M+ G
泰山十八盘的石阶本就以险著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只是一只狗呢?
u! q! q- p+ H2 e& O
7 M a7 T& e' Q- x0 F& d9 {常年上台阶极易造成狗的腰椎和髋关节损伤,尤其是在雨夜湿滑的环境中,风险更大,一旦关节出现伤害,“芬迪”的职业生涯可能提前终止,还会面临长期健康隐患。: @9 \$ D" a3 k
2 T/ B1 c3 K$ I6 J, b- O# n- D' F, O, p$ G0 r, H \
在事件曝光后,强大的网友们还扒出了之前“芬迪”还被主人带着爬过长城,一口气爬到了北12楼,并且还在视频下面称自己想要带着导盲犬登顶泰山!
! _ G+ T/ R8 x! ]
8 N6 Q$ ~' N$ B) {( |' _) q
4 o c; C7 x' t( x
0 r% [3 ?8 |! K) N% B, U网友一致呼吁,“盲人要被尊重没错,但请别让导盲犬成为牺牲品。”+ ^% s) q X; I5 V3 n5 \
% x, ~# a; Q# d8 i+ b+ T0 Z+ [
这一声音在社交平台上层层扩散,媒体和公益机构也相继表态,强调导盲犬福利保障和使用规范必须被重新重视和建立。
0 f. N2 a9 S& W$ N% x. `* r$ o3 |: }/ [" C ~7 I
6 h( U$ U, C5 u
) d" T. q! t& }; {% ?( t# i- V随着舆论升温,导盲犬大连基地很快做出了回应。
. u0 _0 p5 W4 p, e- ]: m, ?6 Q0 K) \! O6 C5 {1 m
9月18日上午10点左右,官方账号公开表示:已决定暂停导盲犬“芬迪”的使用,并将派专人专车接回基地安置。
6 b. F* q+ p! f; a8 b5 \: k& g: g0 Y* p: {
) p$ j* Y' _3 u这一回应等于给公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释放出明确信号:导盲犬不是主人随意支配的工具,它们的权益需要社会共同守护。. {( n# ] Q' d1 b" Q
# [. T5 n( g: S2 V% Q与此同时,郑州导盲犬服务中心也发表声明,明确指出:不主张导盲犬在高温、暴雨深夜等危险环境下工作,若发现存在虐待情况,将直接收回犬只并终止使用者的资格。3 S6 [# j8 F: ^, P: X
+ B- D0 W1 n5 |: [# |; `
+ A7 o- [) B5 A% e. v9 v n
! n2 U/ x* L8 ?9 k$ O q3 r9 Q' L值得注意的是,当天的带队导游贾女士也接受了采访,她表示自己当时确实被盲人坚持登顶的行为所打动,但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所谓“打狗”的画面。7 y; ~& j" y$ ]4 \/ Y, \8 J
$ }; I6 [# I$ T0 Z0 t9 ?4 |5 I她认为,公众在评价时要尽量客观,盲人追求风景的勇气值得鼓励,但导盲犬的辛苦和付出需要更多理解和保护。4 `+ L# I5 \# m% h
- Z6 H% }; l8 _, p, w7 e6 C8 W
2 K6 y) Y1 l& z/ h7 ^5 V0 j; B! v/ {/ V, a1 t& j
其实在现实中,视障人士也想像常人一样去感受自然和美景,这完全合理,但如何平衡“盲人的出行梦想”和“导盲犬的福利底线”,是全社会下一步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u1 r/ K0 o/ ]9 k2 |$ e
结语
' R8 X* E9 X6 O v( r3 n B. a) F$ ?# r) o
盲人群体渴望和健全人一样自由地亲近自然、挑战自我,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需求,理应被尊重.
9 K/ N9 b1 T6 n
. X! H L* O, v0 q. m; @但是导盲犬的福利却不能成为被忽视的角落,它们不是无条件的劳动力,而是肩负使命的生命体。# Y! c+ R6 x6 m' k& a! f2 `
) e) } @0 S0 e2 S* q5 h
8 u/ w3 i& A) d8 X7 \+ O6 h泰山不拒众流,但也一定要量力而行。3 |5 U, H& v0 m
信源来自# z0 o6 W7 b( v4 c
) ~8 l- K( V# w! v, ?; p环球网:《盲人带导盲犬雨夜爬泰山引争议,导盲犬大连基地回应:暂停导盲犬使用,将派专人专车接回》发布时间:2025-09-18
) R, T' l$ }; F九派新闻:《盲人带导盲犬雨夜爬泰山引争议,导盲犬大连基地:暂停导盲犬使用,将派专人专车接回》发布时间:2025-09-18
0 e- e6 _; H8 V$ d潇湘晨报·晨视频:《盲人带导盲犬雨夜爬泰山,导盲犬大连基地回应:暂停导盲犬使用,将派专人专车接回》发布时间:2025-09-189 b+ b3 ?, O X1 R3 T4 e
5 a" H: h$ K7 G0 _* O# P4 l& Y
5 a: E7 x6 T& P
" l4 |9 v! w; P2 i3 f4 H+ d& g2 V0 q: g5 x3 H. y/ |& X
: o/ i9 S* H$ d$ |4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