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V! B' p7 }0 I5 |
文、编辑|朝暮古今( [% j3 i( B z4 D* \5 F
2015年,国家全面开放二胎鼓励生育,这时候专家们就纷纷预测,未来人口将迎来罕见的飙升趋势。
# E7 a! |9 o2 k8 E; N! E; A. B" I# \7 y) p$ y# ?9 ^
2 r* L9 c5 b$ U/ L; Q. Y: q4 s
可如今十年过去了,专家的预测却错到离谱,毕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在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54万人,而死亡人口更是达到了1093万人。2 i9 J9 {. _# c [8 |
那么,专家为何会预测错?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4 u3 j% x. P; ~% {3 y, C8 m( h( W, E
7 C9 S8 `/ I- f9 N: q' I+ m* B5 l
2014年,人口学家翟振武教授在《人口研究》上发表论文预测,他认为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出生率会迅速反弹,官方测算也认为约 9000 万符合条件的家庭会释放巨大的生育潜力。; Y2 g _( m; i5 X
在翟振武看来,根据 2014 年的数据,测算符合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约 9101 万,其中 40 岁及以上妇女占近半数。5 J* N- [& A: k1 h1 K1 }
也就是说,大部分都符合生二胎的标准。
* _$ j# P0 O) H3 Z! `3 c& u' W" u% C, ?. z
- \# U/ W. @- @3 f' q
所以他认为,短期内出生人口会急剧增加,峰值可能达到 4995 万,平均每个女性一生能生四五个左右。' y, J" F3 T; \' E& ? A
长期来看,人口总量将在 2028 年达到 14.5 亿左右,比不放开政策多出近 4000 万人。* U" R6 a/ g! v
而且官方也认为,预计短期内出生人口显著增加,新增二孩主要集中在城镇。
9 ?6 i) _3 H! D& v然而现实情况却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1 d2 v i q' ?7 x" H
% ]/ \6 E! E* P/ O
4 g. U$ K2 B! O" y6 F016 年出生人口 1786 万,2017 年 1723 万,随后持续下降,2022 年降至 956 万,2023 年进一步降至 902 万。
) W E6 x) U' T: P8 p" {8 s可以看得出来,数据每年下降,完全低于翟振武预期的数据。
: N& F1 Y1 ~ I" q虽然40 岁以上妇女占目标人群近半数,但实际上她们很多人都不愿意生孩子。
. C) N: z5 F; D; F& T0 S8 B+ C* }( a/ m
4 P' A% Z# }8 S" g9 `$ x, Q
主要原因还是,虽然社会发展了,但是负担却越来越重,比如说根据数据了解,目前如果家里有个小孩,那家庭收入的40%都要用于育儿。: O# C6 s* R `, q
奶粉、尿布、看病、早教…… 随便算算,一个孩子从出生到 3 岁,每年至少得花 2-3 万元。: V/ w ]* f/ D8 |$ C* u. v
要是在大城市,光请个育儿嫂每月就得 8000 多块,比普通白领工资还高。3 x2 c- S. W( b4 l' }
b7 G' m5 J" B8 Q2 C7 } d! I
0 U( |1 r6 @- I
尤其是一线城市,上海 0-3 岁婴幼儿年均支出达 9.6 万元,虽然有国家补贴,但还是杯水车薪。2 h) ^3 t! J" `* \* p- j0 Z
而且教育方面十分内卷,北京、上海家庭年均教育支出占收入 30%-50%,几乎每个孩子都要上课外辅导班,还有学区房的存在,更是让人不堪重负。
0 w' p3 y0 u& T, q# S北京上海的家长一年花在教育上的钱能顶小城市一套房的首付。
1 d3 V* G6 N* I3 F* @1 O% S, _
! g" u( ]5 s) N/ j
1 m8 K6 @/ j! M8 O因为家里需要多一个孩子,所以只能选择购买大房子,不然根本住不开。
5 l/ b* N2 }% y, r4 V( l; ^+ r* B; {但是大多数家庭,根本就买不起...
" t5 y; Q' t# L1 L4 e! \9 n7 u再加上现在老龄化严重,这就导致一对夫妻,不仅要育儿,还要养老,有的还要还房贷、车贷,这样的日子,真是一眼望不到头。
' | A4 B0 ^/ G# w- _/ T
% A3 J8 D5 T4 H6 o* x$ |' o
; P- G, z/ ^& `还有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后,要么被调岗降薪,要么被迫辞职。
9 v& `- r4 F; l; y& T% {$ T数据显示,女性生育后平均收入下降 34.3%,42.9% 的人收入直接腰斩。7 }& U& x, h; ^3 w% z
职场上 “已婚已育优先” 的潜规则,让未婚未育的女性找工作都难。+ D8 H* R' I$ s! r
即便生了孩子,夫妻二人因为忙于工作,根本没办法照看,有父母帮衬着也不太放心,找一个合适的育儿嫂,比登天还难。0 @0 ?1 |1 t, w+ e+ w/ J! B
. n; c5 @. M! _ P' S/ p
# H& [6 V/ R7 m* d4 {) l, d很多家长凌晨 5 点就得排队抢托班名额,抢不到就只能辞职自己带。
: O, E5 X8 ?* G) y9 }5 m J$ U现在年轻人和父母分开住的多,就算老人愿意帮忙,身体也吃不消。: O$ x- I5 _5 c5 n( v, U
生了孩子后,妈妈们每天平均只睡 5 小时,还要应对孩子生病、早教、接送等各种问题。9 e: Y0 O% r% O, @6 h/ p; N
8 O& X# w9 y! o+ Y# F) @
- S6 m& _$ w( u0 t* G- n% N爸爸们参与度又低,“丧偶式育儿” 让妈妈们身心俱疲。
# F2 h/ ?% w) f+ H9 I, Z% x南通调查显示,45-49 岁高龄产妇中,38% 产后抑郁,主要就是因为没人搭把手。
. g2 w; ^7 D2 s6 o, b' s+ u( o好的育儿嫂月薪轻松过万,还供不应求。% y: q6 {+ ?- t4 f1 S" t# F- O
# ]* |0 G' `1 g/ P F
. Z$ o' }4 d' O# c% [很多家庭只能咬牙请,结果发现一个月工资一大半都给了保姆,自己过得比生孩子前还穷。1 Z" R7 C9 l2 F# M( p2 Z
而且现在 90 后、00 后平均初婚年龄都快 30 岁了,很多人觉得 “一个人过得挺好,干嘛要给自己找罪受”。
. _* x9 Q2 U0 {& | [丁克家庭比例从 2010 年的 1.3% 涨到 2025 年的 8.7%,越来越多人选择不生孩子。) f& D2 H- j, g
. \) q5 w" v0 E& g$ O: M5 X( D# ^$ |
以前讲究 “多子多福”,现在家长更愿意把钱花在一个孩子身上。
* Y# a& x: t# D/ K! y/ o+ j比如北京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年至少花 5 万,生二胎就意味着要双倍投入,很多人直接放弃。# I% w) d& b' X( t2 J0 R
现在女性学历高、工作好,生孩子可能会影响晋升。比如 IT 行业,女性一旦怀孕,很可能被边缘化,导致职业发展停滞。
" w% C+ A, U: [, e3 E
# c# B- |9 u: ~( K( H$ r* F/ a( O
" u2 u. Z9 e. b2 Y还有二孩家庭中,大宝和二宝年龄差超过 8 岁的占 35%,教育理念冲突特别大。
9 i9 T! ~; l6 j. C. d$ W0 R5 R比如 70 后妈妈主张 “打是亲骂是爱”,00 后大宝却要求 “平等沟通”,家里经常鸡飞狗跳。# l5 e! n) U% M* }3 \; _! p" x
面对这种现状,我国还是有着不少措施的。, S" s0 B8 c* s, `; s5 j: V. ^- Y+ ?
" a$ z7 t0 p% V2 [. @: k
2 _+ \! I0 P/ F( E) h; F1 c. ?
从 2025 年起,全国统一给每个 3 岁以下宝宝每年发 3600 元(每月 300 元),不管是一孩、二孩还是三孩都能领,一直发到孩子满 3 岁。
' L2 G2 b* C, @8 u, [7 J比如上海家庭,每月 300 元能买两罐奶粉;农村家庭可能够付半年的疫苗费用。! t" N7 p5 ^) B$ [$ Y2 V
在湖北天门,生二孩直接给 9.63 万元,生三孩给 16.51 万元!4 e- W+ h9 s' r: k' h( P
1 K& o4 W. R8 u
* `5 z* p: S; b浙江、江苏地区,则是在国家 3600 元基础上,二孩家庭每月再补 500 元,三孩补 800 元,相当于每月多拿 1000 多元 “奶粉钱”。) J U. ^3 f4 Z: h5 Y m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孩生下来直接给 1 万元,二孩 5 万元,三孩 10 万元,生得越多奖励越高。+ W' C3 Z3 v/ _3 t
3 H- u! X/ E% K8 l
1 z2 e9 V" f- c除了这些,有些地区则是在婚假产假上下手。7 Z+ q/ `9 U2 Y' j
山西、甘肃等地,婚假从 3 天直接延长到 30 天!相当于放了一个月假,足够回老家办婚礼、度蜜月。& O# z$ q! L" E" o
在西藏,生三孩的妈妈可以休一整年产假,在高原地区工作的甚至能休一年半,工资照发。+ A/ v1 y, t/ P4 D, P' Q
" A4 U: W' w8 s* @: \6 B$ c$ |0 N! h6 O/ }
湖北宜昌,鼓励企业让妈妈们休满一年产假,配偶也能有 30 天护理假,目前已有 20 多家国企和政府单位带头执行。
( s/ E- [1 i7 o! R; Q所以说,现在年轻人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被现实逼得 “不敢生”。
7 d" y6 I; @4 h G; R& N0 H e5 D2 T, s7 y$ C! w
; z# `- |* q$ E: h: G1 p* {要改变现状,光放开政策没用,还得让养孩子的成本降下来、托育服务多起来、职场对女性更友好些。
/ k( [" V" E7 h* G6 N" E G: e只有让生孩子不再意味着 “丢工作、变穷、累到崩溃”,生育率才可能真正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