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

[复制链接]
查看4693 | 回复0 | 2025-5-25 0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健康养生
4 H1 w. A0 M. M8 v& b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 p. g+ H: P3 g' }& u# a, h夏秋之交,潮湿与闷热共生,人体易为“湿”所困。7 |6 ~5 D) l' l! [: U* x) r7 ?
俗话说得好:“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1 w" J8 R. k6 u湿气重的人,身体常有沉重、肿胀感,人也易困乏、食欲不振,大便、舌苔等也会黏腻不爽。
. P& B. a# |9 }7 z6 e2 [6 M$ H2 m: s6 I) s  |$ z4 t' |
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1.jpg
8 I' h$ F: Y0 X0 e
图源:壹图网
  ~! d' V6 c0 o. E  o+ G
对于这种情况,饮食上可考虑用健脾益气、祛湿的方法来应对。
  p  i- y* G5 o1 F( P* _
晨起喝1“除湿水”,体内湿气哗哗排!

1 c8 q- F. w* h9 U- ^/ S* g5 `; \3 E一说到祛湿的中药,很多人都能想到薏米、赤小豆、冬瓜等,但它们大多性寒凉,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
! [+ R4 x' k* G7 g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医师最爱用的茯苓。+ M$ U. d. J& v( I  f, c; p
茯苓,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其味甘、淡,可利水渗湿、健脾补中。3 {! |. x! R1 I+ m% t* o
《用药心法》中说道:“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 d7 J/ A3 Y" \8 b也就是说,茯苓既能利水,还不会伤身体正气,是名副其实的利水消肿要药。- X8 r  U& @: j1 _! x. ?+ x$ j! _
$ ]6 J1 b3 [! X
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2.jpg

! w' p8 E0 \& \' y" E0 e
图源:壹图网
7 U2 o# G% p& ?! H8 b- Z2 E( \
同时,茯苓还兼具健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下降、身体乏力、大便溏稀等情况。
4 ~6 P# }" n- [2 C再加上,茯苓足够百搭,医生用它也没有配伍禁忌。无论是寒、热、虚、实诸证,茯苓配合其他中药服用,均可发挥其独特功效。. D0 N, q, Q1 q) C6 z& V2 P, i
正因为此,茯苓成为医家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有“十药九茯苓”之说。" Y; e. t( h+ R& d5 |+ g& M  i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款时令汤水——茯苓双豆祛湿汤,回南天尤其适合食用。
$ X5 C3 {- f6 k1 E! Z* u% r; s/ K养生推荐:茯苓双豆祛湿汤
& f* [' E! G- M7 n, w7 h材料: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陈皮5克、生姜2片、瘦肉300克(2~3人分量)。
# E2 h6 w* l4 O+ q' q! a5 T做法:将茯苓、陈皮洗净,生姜切片备用,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净,浸泡数小时;瘦肉洗净切大块。将所有原料放入大炖盅内,加适量清水,加盖后隔水炖2小时,即可调味食用。
; d& e* h; @7 j0 m) L功效:茯苓、赤小豆,祛湿、利尿消肿;炒扁豆,健脾祛湿的功效更明显;少量陈皮,又能运气疏中、燥湿化痰。四者联合,补脾而不腻,祛湿而不躁,健脾又化湿,平时食欲不振、湿气重的人更该喝。5 k. C8 e; R' S- A( Z0 P% m& P

- ~4 @$ a) `) W9 C# [
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3.jpg

* m# L& r" F" a8 O& u" Q; P  [
图源:壹图网
9 T( A3 a, `# |9 }! M
Tips:煲汤最好选白茯苓2 |- @$ P  z  c7 k9 q& s8 v
茯苓,可分为白茯苓与赤茯苓(红茯苓)。两者都是茯苓的一部分,白茯苓是白色部分,赤茯苓是皮里面淡红色部分。2 o  H: ?9 j5 D+ c2 K' m
一般认为,白茯苓,擅长利湿健脾、安神;赤茯苓,擅长利尿、泻心火。$ t: @0 L  g& u
作为药用时,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选取白茯苓或赤茯苓。. R$ b/ u9 `; t! R
如果平时煲汤,选白茯苓更好些,更适合大部分人用来利湿健脾。但尿频、遗尿者,或者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服用。
  e5 a9 X! F+ E5 c
: L8 j6 k4 d) u3 F4 q. C
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4.jpg

8 R1 A( v" L, R# s# ~; h
图源:壹图网

( r4 v2 ^, u; j, \, i* L除了饮食祛湿外,大家还可通过按揉穴位法来祛湿。& o% @5 D$ p; Q* R% R( S, b' c4 d, O
睡前常拍2“祛湿窝”,健脾祛湿顶呱呱!
: w9 I7 b, q+ v2 N. T% l
1、阴陵泉穴) @9 v( e0 w) d* V& v6 K
阴陵泉穴,是脾经上管理身体水液的穴位,同时也是人体重要的排湿大穴,在临床上有“健脾利湿第一穴”的说法。
' ]0 i, v2 M! n5 ^: L5 e0 D6 Z# k经常按揉阴陵泉穴,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
: a/ S5 `! w$ T0 }取穴: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 |6 S0 W4 k: o; f$ n4 L7 L: a8 ~
1 X, \/ j; y6 M/ i* f3 f: J
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5.jpg

! R# c& i# f5 n% I. v" v. L1 D0 V操作:以阴陵泉穴为中心,用拇指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各揉3~5分钟。若能同时配伍按揉足三里穴、承山穴、丰隆穴,健脾祛湿的效果更佳。0 _9 w, Z5 s$ k; A2 `! Q* l
Tips:按揉以上穴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9 `5 z0 z3 }+ m% G+ I$ G0 V
2、委中穴
' `; P$ Z7 E$ a; t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作为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污通道,委中穴是这个通道的排污口。# O# w# |  Y# B" f; P
如果此处不通畅,湿气便排不出去,就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9 L$ x5 l7 x6 {+ D) R, r* J6 M因此,在拍打委中穴时,大家可同时配伍拍打腋窝的极泉穴、肘窝的曲池穴,能增强祛湿效果。" F/ |: T  e9 [$ W$ j: z
取穴: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 d5 ]! _7 I6 C/ R" k0 c1 a( m+ W- ?2 D* B. `
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6.jpg
% Y3 r6 I- b  K/ [: M
图源:家庭医生自制
) g' N) i( n1 z  }" [" v
具体操作:每周或隔周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类似刮痧时候的出痧反应。: ?8 p' {: k$ ^' X9 \$ Y7 b9 Z6 _5 B
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化湿法!
% M6 ~, E% W+ C& b0 C# y
运动,也是一种不错的祛湿方法。湿气重的人,平时就该多运动,否则体内积聚的湿气会越来越多。
9 w5 h$ i$ Z6 Y3 o当你运动时,就会激发出人体阳气;阳气充足了,脾胃运化功能也会随之增强,进而减少体内水湿停滞。
* H' i, t0 H8 m! Y( _3 n) e0 v; a6 r% k) b" l* x1 F
湿气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湿水”、睡前按2个“祛湿窝”!陈年湿气哗哗排,脾胃也变好-7.jpg
/ s( s2 Q/ \+ F, Z) m% |
图源:壹图网
2 a! o, ~# ?) x& f7 l: k
同时,运动时会出汗,有助于湿气随汗液一起排出体外,从而达到祛湿的作用。
1 p2 L0 s0 B% A$ W& V运动化湿,大家可以选择慢跑、走路、练八段锦等中低等强度的运动。7 D" N9 t! a! w; d. h. z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不要太过激烈,也不宜锻炼到大汗淋漓,建议以微微出汗为宜。, K* q: e& ~' `" x
若出汗过多,又未能及时擦干或及时更换衣服,也会招致湿邪入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6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