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柳兴印。“湿气是万病之源”,现在有很多人都存在湿气重的问题,如果你也有以下5个表现,记得及时祛湿,别让疾病越来越重。4 t3 z4 B7 d- i B( y7 Y# {
第一,身体困重。很多人总是感觉身体特别沉,头脑也昏沉不清醒,四肢乏力,怎么都提不起精神,这就是湿气重的表现。中医认为湿邪黏腻,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出现困重的感觉。( E) b0 s5 `+ W; _" s# D5 ^( t4 F$ a
5 a( H" ]2 E% j$ X* Y0 X B7 V& `% i1 g: S) A- t
第二,舌苔厚腻。健康的舌苔是薄白而润泽的,当体内湿气重了,舌苔会变得厚腻,舌苔颜色会发白或者发黄。如果舌苔白厚且滑腻,多为寒湿之象,表明体内阳气不足,水湿运化失常,常伴有便溏、腹泻、怕冷等症。如果舌苔黄厚腻,属于湿热之象,表明体内既有湿邪,又有热邪,常出现口臭、口苦、尿黄等症。
, S. g5 F) W6 w
# c( U) k9 D9 O; C9 l! a( s q8 G+ @. \- L
第三,大便异常。正常的大便是成形且软硬适中的,而湿气重的人的大便往往不成形,还容易黏马桶,冲不干净。中医认为这是湿气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水谷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水湿夹杂在大便中,就会变得溏稀黏腻,还常伴有大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排便量不多、有排不尽的感觉。6 U9 z. I3 T* N' R9 t% w1 n
4 F5 [1 a1 U& z4 j! J2 H% b2 X9 B' u
第四,皮肤疾病。湿气很容易侵犯肌表,引发湿疹,皮肤就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剧烈,且反复发作;还容易引发痤疮,长一些红肿疼痛的痘痘,这多是湿热蕴结所致。& M9 Z7 a- ^% H( f7 R* K( H0 c
# @/ v C5 n* l! J' V
" i' q5 H Z' Q4 ?8 C
第五,关节疼痛。中医认为,湿性趋下,易袭阴位,而关节就属于人体的“阴位”。当湿气侵入关节,会导致关节气血不畅,从而引发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如果长期不调理湿气重,就会发展为关节炎等慢性疾病。6 _4 I- }, s/ j6 m; F2 @
* c* q8 N+ y! U$ ^& E y8 z, T' a9 {0 y* N- J9 x- |
那怎样才能早点把湿气除掉呢?日常中要做好这2件事。第一,多吃祛湿食物。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所以很多食物都具有天然的祛湿功效,比如薏米性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芡实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作用;白扁豆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冬瓜有利水消肿、清热的作用,日常中多吃一些,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除此之外,在饮食上要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不然会加重脾胃负担,让湿气越来越多。
" j- w' N5 _; e2 P' W& U2 f, t" \! X. `' g3 z
Q0 I/ `2 I3 f \ C第二,运动锻炼。大家每天最少要坚持30分钟以上的慢跑,能刺激身体的阳气,增强脾胃功能,帮助运化水湿,通过汗液把湿气排出体外。9 } M. s( R+ X( k3 _) r
$ `9 H1 o+ V# }7 r8 Y2 W当然,对于湿气比较重,身体已经患病或者出现明显不适的患者,还是需要介入中药来除湿,常用的中药有白术、厚朴、薏苡仁、茯苓、苍术、藿香、佩兰等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辨证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