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与贝莱德财团正式交割的时间还有6天,外媒称李嘉诚打算继续交易。而内地也传出了新消息,中方终于开始反制了,外媒报道一些国企已经接到任务要采取行动。7 S, K: C/ ~ m1 R n7 {
一、世纪交易引爆地缘火药桶: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失守风险
9 i% x- n6 j6 w- @; L g1 u7 M5 h
/ G1 K, ]* i$ M. x/ w2025年3月4日,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宣布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90%股权。( |/ @4 a' R r7 {
这一交易直接触及中美战略博弈的敏感神经——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中国21%的远洋货轮依赖这一航道,其战略价值堪比“海上生命线”$ H# h2 G0 f! M7 }
特朗普上台以来多次放话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还派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当面进行威胁,要求巴拿马改变与中国亲近的现状,否则美国将采取一切措施。此后又传出美国已经制定在巴拿马运河驻军的方案,若巴拿马当局不配合可能会面临军事打击。
3 {/ A$ q- X" L8 R* Z5 e也正因此,巴拿马当局启动了对李嘉诚两个港口的经营权审查,准备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经营权。而李嘉诚赶在巴拿马完成审查之前,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了交易。' `: B* A- Y h8 E- \6 M
/ R- C0 s, @/ e4 a- K9 h- K
' @ ~# Y1 x2 P: q" ], b7 H
! ?% N0 k2 d, p) [8 m% [
后者与美国政界关系密切,其CEO被曝在交易期间多次密会白宫官员。外界普遍认为,美方收购巴拿马港口,目的可能通过抬高中国船只通行费、限制敏感物资运输,甚至截取货轮数据等手段,对中国实施“软性封锁” 。
# N/ ~0 {7 b4 i( h最近,美国传出消息,准备对停靠美国港口的由中国建造或者悬挂中国国旗的船舶收取150万美元的停靠费,正印证了以上推断。一旦美国完成收购,可能会对中国产生严重负面影响。1 a* i/ ^6 O7 x/ l6 |" x
其一、贝莱德要求移交港口智能调度系统,可能获取中国货轮轨迹、货物清单等敏感信息,为对华制裁提供精准靶点
: c8 @( d( m9 R( e5 a) b其二、全球航运规则重塑:美方拟对中国船只征收单次最高150万美元“停泊费”,若在贝莱德控制的全球43个港口推广,中国外贸成本或年增300亿美元 。1 l' H+ \9 s7 e! d+ l" z
其三、军事威慑升级:美国目前已经有少部分兵力部署在巴拿马,并且制定了方案要增派兵力,还提到要美军工程兵控制巴拿马运河船闸。此举无疑是结合港口控制权形成“物流+军事”双重威慑 。3 p% R/ j7 j, d1 u
' T) h: ^9 _* K: a" s8 X* s7 V6 c% \' v/ [% V
- ~5 j" }1 @$ \& k" Q二、中方反制组合拳:从好言相劝到实质性施压
( d) A+ H$ x6 {/ r9 c! C& [* g T
面对交易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进行反击。
9 e$ {5 T( o, O# A! s; Y& B其一、舆论宣传:《大公报》连续发布多篇社论,苦劝李嘉诚要有爱国情怀,从大局出发。并直言不讳地批评交易“危害国家主权与发展利益”,直指其涉嫌违反《反垄断法》《香港国安法》等条款 。香港特首李家超也明确表态“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释放审查信号 。9 s% Z9 d( ?5 }! j- O* {
其一、经济反制措施:但李嘉诚似乎执意要与贝莱德完成交易,西方媒体称双方决定暗示交割财产。敬酒不吃吃罚酒,中方也出台了更严厉的措施。据彭博社披露,中国已指示国企暂停与李嘉诚关联企业的新合作项目,现有合作暂不受影响。这一举措既表明立场,又避免过度冲击市场 。
0 O% z, B. x8 n$ x: C4 N其三、外交布局:中方代表团紧急访问巴拿马,推动其承诺“深化中巴友好”。正如前文所言,巴拿马是受到美国压力才不得已采取行动,并非不愿与中国合作。实际上双方合作巴拿马能得到巨大利益,绝不会轻易答应美国条件。
$ W% S7 u+ N8 B$ i2 q# Y" S% B1 j其四、替代方案:作为巴拿马的备选方案,中方还计划加速建设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秘鲁钱凯港等替代枢纽,构建“去巴拿马化”航运网络 。另外,中国还在推动北极航道开发提速,中欧班列运费再降23%,陆海联运网络削弱运河依赖性。
5 M" r' l+ T; ^' |叫停国企合作,只是一个警告信号,中方肯定还有更严厉的措施。从法律角度来看,依据《反垄断法》第26条,以“境外垄断行为损害境内市场竞争”为由否决交易。" @ S1 R6 I( s8 k% ]. U
% A7 b% L4 w- J4 N y; Q% ^+ O. O3 ]/ i u' {. Q
尽管李嘉诚强调交易“纯属商业决策”,但其面临的局面非常尴尬。8 y/ x5 n. n$ h& K# O2 g8 I
在《大公报》的评论发布后,长和系股价应声大跌,11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323亿港元,反映投资者认为与贝莱德集团交易存在相当大的风险。7 o6 e( R, b6 v) Q7 Z- t0 `
如果后续教育因为违法相关法律而中止,长和可能要支付巨额违约金。而且这次交易展现了李嘉诚“见利忘义”的一面,其在国内长期积累的正面形象将受到很大冲击,这也会影响企业的商誉。+ Z8 Q: S, w" Z3 h
李嘉诚的“商业理性”在民族大义前苍白无力,其“低买高卖”策略虽获利颇丰,却可能永久背负“卖国”骂名,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 ^9 Q) P% A, z1 m+ V e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言,中方已经派代表团赴巴拿马联络。李嘉诚如果能硬一些,顶住压力坚决不卖,跟巴拿马当局走司法程序。这时候国家一定会成为其背后强大的后盾,巴拿马当局未必敢强行收回。
6 I/ u: s: x9 ]5 A% x; y/ c当然,在此过程中长和会损失一些利益,不过从长远来看,国家绝对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中国的市场潜力远比西方国家要大。这实际上是李家的战略选择问题,是选择东方还是选择西方。
! G! f6 O- g) ? V2 j$ _4 c. M: V1 b3 H: F8 e5 J( }5 x2 W% X
4 Z/ j9 Y# l3 P$ B& y
% ?# s3 F% b9 e6 }; u" w" z
结语:
. I0 X+ ?, b+ |* s" |$ x) f- I' A( ^5 _; f5 Q' s
228亿美元的港口交易,既是资本与政治的激烈碰撞,也是新旧世界秩序更迭的缩影。中国必须在这场博弈中展现的战略定力与反击智慧,为全球反霸权斗争树立标杆。在国家利益的天平上,任何商业算计都轻如鸿毛,而李嘉诚家族的抉择,最终将决定其历史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