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瑾 记者 郑阳)“彭祖故国”是徐州重要的历史名片。从文献可知,帝尧封彭祖于大彭,创建了大彭氏国。, K2 N, t# p: p7 g7 z1 u* t ]4 u7 W& I
# B; n% b' \/ q+ a7 C9 g
$ y) r& @1 S/ Z% t1 Q" m' G* |2 A. Z, f* @: d3 c3 ?) B+ c
“1955年,文物工作者在云龙山东北麓调查时,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下圆墩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徐州市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至4000年,其时间与帝尧封大彭的年代相近,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大彭国的前身。”徐州博物馆副馆长原丰表示。. @- L, r( V3 N$ R. O8 q
/ z$ v5 R4 H" A( b5 O# W, E彭城七里是贯穿徐州老城区南北的历史文化轴,南起云龙山,北至故黄河,全长3.5公里,是古彭城历史遗迹和文化街区的集聚地。赓续千年文脉,彰显彭城风采,2023年,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分为“彭城之源”“土城汉风”“户部繁华”“回龙巷陌”“大同风情”“鼓楼时尚”“黄楼胜迹”七个单元。
( |7 V3 i2 @& {0 u
( x' ~+ a9 r# j( _6 g6 a下圆墩遗址位于现在的徐州市高级中学和江苏师范大学老校区之间。当年,南京博物院华东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了具有典型龙山文化特征的泥质灰陶豆、纺轮、黑陶罐等。用“彭城之源”来命名下圆墩遗址所在的云龙山片区,其背后大有深意。
* K' ]8 w! L3 p+ t6 i' I( [' Y
( b% D# A% w8 j5 W! j# E# l“经过考古证实的5000年中华文明中,龙山文化是其重要节点。徐州受黄泛影响比较严重,在下圆墩遗址发现龙山文化的人类生活遗存,对徐州来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原丰介绍,在彭城七里建设中,下圆墩遗址将作为徐州城市文化的地标进行打造,让市民游客从中感受距今4000年前徐州城区的古人的生活场景。
" D/ J& s+ L0 i; i% I; w$ s
# c% [! C) R# Q- E. U; C0 {$ ~# ^6 Z* z) |$ u
. h. p. N t8 I3 f( {: s( y云龙山与徐州博物馆一路相隔。当下的云龙山脚,云东一道街人行步道及文脉南段景观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云龙山东门前禅修广场的西南角,有一处新建的景观,由四块长条石柱组成,斑驳的石柱上雕刻着龙山文化的文物陶豆、纺轮等。景观前的草坪上,卧着“下圆墩遗址”的大理石碑,碑文简介了遗址的来龙去脉,文中点明“下圆墩遗址对于溯源城市之根、讲述地域文明、传承历史文脉有重要的意义。”- v% [ w F6 d F7 @
7 R9 R8 F4 x9 ~
此处景观的马路对面,被绿色围挡遮住的,正是筹备建设的下圆墩遗址公园工地,北连云东文化街区和莲花广场,南接名人馆和彭祖园。据彭城历史文脉城市更新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是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依托下圆墩遗址文化。工程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设置主题广场、桥、主题雕塑、特色景墙、廊架座椅、特色铺装,并配置景观绿化,打造舒朗开放的景观空间。. |4 n/ p8 l8 U) M5 W: z) h) b
- l. j9 V4 G H9 X5 b“我们希望通过下圆墩遗址公园的建设,让徐州的历史文脉更加清晰,让彭城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该负责人表示,工程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完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徐州南北历史文脉主轴线,营造丰富多样的城市开放空间,改善文化旅游环境。
2 h! V- z& T$ b' X" ~5 ^! x5 P# x# ]8 _* M' r* ^) t
(通讯员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