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斯
; C$ c% i0 Z) Q, m8 I
- Y8 P$ d" z% y5 }在短视频流行的今天,文字依然是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在小红书平台“生活记录”话题下,写作者每天发布的文字数量接近1亿,相当于2.5套《大英百科全书》。
, p: a# b) ^( T/ h$ o
$ `+ ^0 h! ^. {- O和传统写作不同,这些生活记录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客厅的沙发、卧室的梳妆台、公园的长椅、通勤的公交地铁上……在社交平台上,写作记录生活,也成为生活本身。
, e( b8 u0 g) h1 Z& x9 [" J
8 p, Y: O H Y社交平台写作“记录生活”
f+ [" \1 z3 E0 u
2 Q% }7 H; o, L) R R7 Z2 n. N社交平台上有大量普通人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为了让更多普通人的书写“被看见”,今年9月,小红书发起“身边写作大赛”,面向全站用户征集非虚构故事,共收到2.3万多篇稿件,总字数接近1200万。这些作品折射出生活的不同面貌,有记录亚马孙丛林的探险,有职场中的摸爬滚打,有在他乡的酸甜苦辣,也有对百年前故人的回望。! f% J' e+ u; I6 j" D* e
5 Y! [" j: Z( e9 G3 B" s* R近日,该项比赛的颁奖礼在北京举行。获奖作者中有退休老人、八零后妈妈,也有30岁出头的“打工人”。获奖作品里,《老伴儿的生平》用近1.5万字的篇幅,连载了已故老伴平凡的一生。“你来时没有天显异象,你走时也没有星斗坠落,你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人平庸人。”70岁的作者“我恋禾谷”拿纸笔连写了三天,再用语音转成文字,传到网上:“但在我的记忆里,老伴儿活得像一道光,赤橙黄绿,欢蹦乱跳,热气腾腾。”
( I& h; H) V- L Z! {3 c y8 Y2 ?6 {9 I' D6 x. J# Y' C
博主“奔跑吧蜗牛”拖家带口来到广州做电话销售。面对工作压力,他不愿和家人倾诉,选择在社交平台上记录。幽默的文风、不向生活低头的态度让他收获了不少读者。“这是我留下来的证据,也是我的励志故事。”“奔跑吧蜗牛”写道。) F8 e2 z- ]' f( _" j
" C9 f/ ^# U: o! e) j3 L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认为这些写作者是“生活记录者”:“他们写下的每个字都不油腻,没有被形容词规训过,也不受现代派文体诱惑,他们的动词、名词都充满力量。”2 Q+ l3 r) H4 I; ]# G5 J
7 V2 u, P# P9 j! r
在历史学家、《茶馆》作者王笛眼里,这些记录具备重要的历史价值,将成为“现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档案馆”。他还将社交平台视作“新时代的茶馆”:茶馆里的漫谈、聊天虽然“私人”,但同样具备公共属性。" t7 ]: [! [2 w$ H/ i7 i
9 O4 U% V0 u* S
文字创作专注内心表达) W0 q# E5 M' Z* Q, j
y Y4 P2 [) j! R" [
当短视频与直播在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的时候,文字依然有着自己不可被替代的优势。文字创作不需要担心自己的镜头形象,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拍摄环境,可以更关注内心的表达,去描绘内心复杂的情感和细腻的感受。8 \6 f4 E) _( D" j% E b/ n
- }0 \% R5 q- K( d$ ~文字更加纯粹,更少被“异化”。当更多人创作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表达自我而非赢得关注时,文字创作也就再次展示了自己的魅力,很多人珍视文字的价值,他们或许不是表达者,但会仔细地阅读、思考、评论,这些反馈给了创作者更多动力,让他们知道自己写的内容触达了真实的人,而不是在一个空壳子里自说自话。) [* T, m Y1 Y3 I
7 R q) Q; E3 }% h& H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这些作者都不是以文学为业的人,但他们有力地证明了日复一日的生活、劳作和奋斗,只要被写出来就有光芒,也证明了在这样一个视频和图像的时代,文字依然是通向心灵和世界必不可少的途径。3 K1 {8 D; a1 }/ R% b2 }0 k7 k3 [5 ]
: W7 y Y3 A+ r O+ t7 ]! q$ H2 W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经慨叹忧虑道,讲故事的人在现代正在消失。”李敬泽表示,“但我现在可以非常有信心地说:讲故事的人没有消失,听故事的人也没有消失。通过互联网,每一个讲故事的人都可以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同时也是一个会场,在这里,人们不仅确认了自我,也在广泛的共鸣中迎来自己的世界。”3 U: @" |1 u# O- b) f
( T" l( k+ @) g' p3 ^# I0 t写作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 I2 q8 ^6 t7 j; N4 V" }" j! G
, R7 C; D5 u$ \% Q1 l+ ^现代人在用什么“很新的方式”写作?“写作并非要在准备万全的时刻才会发生,很多想法转瞬即逝,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属于我自己的房间。”博主“旺仔秋秋糖”表示。1 q0 e& L8 f$ D
7 X/ p$ H& `( N. q* e; o写作往往被看作是需要正襟危坐的事情,而社交平台上的作者则更加自然随性,没有太多的刻意规划与限制。客厅的沙发、卧室的梳妆台、公园的长椅、通勤的公交地铁……日常生活的每个场景,都可能成为触发写作的地点。在日常的生活角落里,他们用文字建造了“自己的房间”。5 Y/ O" U7 T$ X/ v
' N, N @1 K+ l/ P+ w! D
作品的发表也没有明确的时间。晚上发布的人最多,达到45.8%,也有27.9%的人会在上午发布,可能在通勤路上,构思、发布,一气呵成。灵感随时出现,写作也会随时发生,写作形式也更加自在,往往最初只是几则笔记,很少考虑结构和形式,只是注重表达内心真实想法,最终这些片段汇聚成有关生活的作品。& ~3 V% f+ J1 C, d- ^/ r. T {# X
) h" I, x2 s3 M2 S$ T1 Y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写作不再是一种脱离生活的专门活动,而是与生活紧密交织、相互影响的行为。人们在生活的同时,随时可以切换到写作状态,根据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进行创作,使写作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行为。
5 J* [1 D) Q8 P. J7 E2 p$ I, s" i$ ~7 V6 Z! R% M; L
私人写作“像野草一样生长”( |' R3 z2 ?; }9 q- h6 X( {
0 j$ N: m w |. |" a3 V! o
“私人写作就是恣意妄为,完全不打草稿,不排版,不校对,不想标题,很痛快。没有人教过我什么技巧或者模板,就是想写什么写什么,一切都像野草样自由生长。”博主“云溪”表示。
7 p6 e9 h1 u5 P3 }
% ^# ^8 u2 b8 K2 {: j3 o0 j在“身边写作”比赛的入围作者当中,有七个人不打草稿,占比46%。博主“旺仔秋秋糖”从开始创作到点击发布只需要十几分钟,她说有些细节不快速记下来可能会忘掉。
" s9 V8 l" }) y1 O& l1 `
# H/ v3 m- J0 m& ^+ N' g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可以主导自己的写作,自由选择主题,掌控写作节奏,选择写作素材。越来越多非职业写作者,也开始自己的写作,发出自己的声音。小红书《2024身边写作文学报告》认为,这些内容可能粗糙,可能缺少技巧,但却是真实的生活和体验,甚至有了拙朴真挚而独特的语感与语法表达。借着写作,人们在庞大的世界里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角落,构建起了独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意义,个体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的思考者和参与者。$ T# M" M2 H& z) ]! |7 w
$ k! }" u% w: H; ^( o: K第一人称写作更关注“身边”
1 t- R4 f" ]7 r6 M9 ?6 u( W: I7 R" e% u. z' ^# R8 V7 g" w
关注具体的事,写身边的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写作中,作者往往会使用第一人称,用“我”的眼睛去看,强调“我”的经历和感受,而不是以全知视角去讲述见不到个体的普遍意义。6 K1 D$ g* H$ e2 U7 E8 g |
1 r4 d6 Q W+ r; R# D" v8 Z身边的那些小事,人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并不当作具有文学意义的瞬间。其中的一些经验,往往因为社会飞速向前而从时代后视镜中消失,但在某些个体的视角下,这些水面之下的事情却保留下来,有了被表达被看见的机会。) i. l; z" \; e+ |% a
8 o, m- j6 D' k% e) ]9 V9 f2 U8 |. t
“时间是不能被创造的,我们只能在特定的有限的时间里找寻自己。我的文字都是写过去,描述那个远去的时代,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回看自己走过的清晰的脚印,写它会有重活一遍的感觉。”博主“我恋禾谷”说。, e! F7 a# P2 q. Z! x
) {' F5 _# `- X0 K: b" h
以第一视角写作,并不意味着“我”只是中立的旁观者。观察与写作的过程里,写作者不再仅仅关注宏观的社会现象或普遍的话题,而是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这反映了个体对自身生活的重视。他们记录生活,其实也是在建设生活,给自己寻找一片栖息地。
( }; q" D3 s8 }% S* U( A6 a
) C) i" u Y3 l- \' U' u! M$ K) D1200多个网友在博主“Toni的福”的故事《重生之我在英国当陪读》中看到了自己;5000位以上妈妈愿意像博主“云溪”一样给孩子自己的天地;2万个销售同行陪着博主“奔跑吧蜗牛”从头再来……社交平台的写作者希望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更真实、有深度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追求点赞和关注数量。当在网络上找到了第一个读者,有了最早的反馈,他们便有了写下去的动力。
& ~4 q4 ]) R2 K" T
9 {* }9 G" X* T$ d/ a- Y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