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

[复制链接]
查看5334 | 回复0 | 2024-11-25 04: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jpg
% O6 J5 K7 ^  x0 k; b. H# u+ ^
文丨卿心君悦2 T4 J4 V5 `/ p, O" r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 u# \1 o% {! }
一直在争大将军王的老十四允禵,最后为何要拒绝雍正与老十三允祥的邀请?- p* d. X, w# c, d
% I# v- E0 C7 s3 j9 U' [6 j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jpg

: L" [% ~: k6 i& u$ v6 a( B2 G要知道,虽说老十三去劝老十四时,并未言明雍正会给老十四大将军王的位置,可就当时的朝局以及老十三跟雍正的对话来看,西北的隐患依旧很深,一旦西北形势有变,雍正未必不会启用老十四。
1 T* X, o- ^3 N5 W毕竟,年羹尧已死,老十三身体不好无法领兵,现任大将军岳钟琪忠心有余而能力不足。$ h) W9 M/ S1 N" j' T4 V
只要这一次老十四接受雍正抛来的橄榄枝,是有很大概率被委以重用,甚至有可能重掌西北的兵权。" A: q" S; t! {; I2 h  b! [+ q6 b
这一点,老十四不可能想不到。
: W" l7 A  ]4 H8 `8 `3 w2 T9 q
& L4 I, H% O: t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3.jpg
* k1 N- X) t1 M, X7 s" U
可诡异的是,一直在争大将军王的老十四,却拒绝了这个最可能重掌兵权的机会。2 a& d9 t+ n0 M3 I; \3 v8 U
老十四如此,难道是因为八爷党那封劝说他不要为雍正卖命的信吗?) i  h4 I  U7 ?: b2 V- |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T3 X& p/ [) D" ^$ a1 U
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隐藏在这一谜团背后的真相。" ^$ }2 q8 D( x8 e+ Y
& c, R; X! h; @9 S0 G/ Y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4.jpg

2 j, Q$ C/ Z( M6 b4 ]唾手可得的机会
6 T' q/ y. Q/ e! O9 D! ~: S# r! H
在清流与八爷党的攻势下,雍正迫于压力,终于下达了赐死年羹尧的旨意。" b( r4 X7 A$ s5 S9 M  u2 e& t+ K" [
可年羹尧的死,虽然平息了那场声势浩大的“倒年”风波,却让雍正陷入了另一个难题之中——西北的隐患依旧很深,他却找不到一个能稳定西北局势的将才。5 X$ n" g, s/ x
原本,雍正对于接替年羹尧位置的岳钟琪是满意的,可随着一封西北战报的到来,却让雍正对岳钟琪作为主帅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s- ], o9 _/ U$ M% r

! t! h* e* h; @& H, l
' j" L% w( S5 t4 H" H
当时,军机处收到了一封西北的战报。
+ w5 d$ ?8 S. R* a6 h  K事关西北,雍正第一时间赶到军机处处理。1 ]5 Y# t; D, f' i9 `7 V; v7 f7 E
过程中,得知所谓的“胜仗”,竟是被叛军劫了一座粮库,外加死了七十多人,雍正当即大怒,表示要严惩讳败冒功的阿尔泰。  U! U: @: C& K* N6 X  Y
可碍于无人可替,雍正最终放弃了严惩阿尔泰的想法,采纳了老八允祀的建议,表面上装糊涂,承认阿尔泰小胜,然后在密折里敲打一番,使其畏威怀德,戴罪立功。5 v! }# E* z, d5 v% D5 B( H% ^: L

/ z1 ]6 e9 N# Y, ~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6.jpg
4 k! K& d& p$ X. Z" \0 ~5 |0 R
也是这件事,让雍正对岳钟琪产生了质疑,进而对西北的局势有了些许担忧。2 G9 l" j1 i6 E. w& C) D" d0 O) g
在雍正看来,岳钟琪作为统领西北大军的主帅,不仅没有对下属阿尔泰这种“讳败冒功”的行为加以惩戒,反而将其请功的奏折转呈上来。2 z4 R4 Z* M8 s; s
这就说明,要么是岳钟琪在军中的威望不高,所以不想轻易得罪其他将军;要么是岳钟琪也赞同这种“讳败冒功”的行为。
1 L2 e) L3 V. ~* S而无论是哪一种,都间接表明了,一旦西北再起战事,岳钟琪很难像杀伐果断的年羹尧那样,挑起西北的大梁。
4 l) d; Q* V! f  ~  L- q. q% R, x6 F" ~( R

3 u& S. C2 o! j: L* F9 S+ K有了这种想法与担忧,军机处的会议结束之后,雍正立马赶往老十三允祥的府邸,一为看望请病假缺席会议的老十三;一为商讨西北的局势与用人问题。# o" R6 b, q3 {8 |, T
正是在接下来的君臣对话中,老十三提出了重用老十四的建议。
9 ~0 e; [6 i$ b! J十三爷府,老十三强撑着病体,一边喝药,一边处理手头的政务。见此,心疼老十三的阿兰,忍不住劝道:! |! [  Z8 d! b
“爷,不能再拖了,得赶紧告诉皇上,请太医来诊脉。”
  [/ U' C: P/ U

$ l: r9 x+ f/ Q" h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8.jpg
3 \: {- f; s8 C9 q& o* B: b
- Y% \7 N9 B1 L! O$ N1 H& y4 n
对于阿兰的劝说,被老十三直接回绝了,给出的理由是:
; r8 H# a* s( k9 ]6 v朝局如此复杂,雍正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唯一能帮雍正分忧分劳的就只有他了,如果他再请假养病,雍正更难掌控局势。8 z( X' s% W& @' l9 l% a
而老十三与阿兰的这段对话,恰好被前来的雍正听到。
  h- F+ P: N; O, {0 r2 a8 W得知老十三为了帮他分劳,隐瞒病情,雍正又急又气的说道:: n* m- m" N: R- S$ ]2 W9 @
“老十三,你不该瞒朕,你知道现在这个局面,朕不能没有你啊。”, K2 f, R1 M( }
  l) [) @( R/ X/ Q1 [6 M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9.jpg

$ N. T! L3 p* @( K) ^( i
# K9 i! {. P9 Y3 `见病情瞒不住了,老十三顺势举荐了被雍正罚去守陵的老十四:
- O- N/ |* ~5 k3 y
“新政正在推行之中,西北的战事隐患,仍然很深。皇上,我这个病,您也知道了,我真想有人能出来,为您分劳啊。老十四这个人,心眼是窄了点,可毕竟咱们是同胞兄弟呀。再说,他在军事上确实是一把好手啊,如果能让他来帮帮您,既能让我卸下一点担子,在家里养养病,也可以化戾气为祥和。四哥,这样更能安慰圣祖爷和太后的在天之灵啊。”
9 ]4 w7 i3 K6 k7 B

7 _0 j' |+ ?% ~* J% T  q! C" g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0.jpg

, R9 D( [( [* H8 O1 w6 d4 ^
" V. k, h8 l; _4 G$ T9 e5 W$ S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老十三举荐老十四有三方面原因:
2 h2 o, ~* y* j$ ?1 t- b其一,以他的身体状况,很难抗住现在的工作强度,如果能说服老十四回心转意,不仅雍正能多个帮手,他也能减减负。3 z, x3 v- W4 S" ?7 a. y( L8 ~
其二,缓和老十四与雍正的关系。7 Q- z3 H9 O1 T3 R9 \: Z
对于重情重义的老十三来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手足相残。如果老十四与雍正能握手言和,既能消除外界关于雍正继位的流言,还能全了这份兄弟情。
: x. K/ S/ u7 R, o- [6 W$ A其三,老十四在军事上颇有建树,有了老十四这个助力,西北的局势就能多一层保障。
/ L3 r7 Z' A4 J1 |
6 L( N" q2 c9 `5 `/ D3 C; ?& j

3 ?$ M! v3 J; k0 \" I& ?考虑到老十三的身体状况,以及他确实需要一个军事好手来稳定西北,雍正略一沉吟,便说道:; {  [* n' }, G' t$ Y
“如果朕的这些兄弟,要是都像你就好了。他那个脾气,又有谁能劝得了呢。”2 O! x3 \4 p; T5 W& Q
见雍正的态度有所松动,老十三赶忙主动请缨:6 Z* }0 I# E6 h& E) e! H& f
“我去!人待人是无价之宝,只要我们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我相信他能回心转意的。”3 T) u: b: C! e( o$ ?. m7 b
8 @- h0 h( P( A, c1 g* _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2.jpg

5 d* p8 {9 T0 _$ l
% n) H: Q+ q1 |- l) i' O# p, l就这样,在老十三的极力劝说下,雍正决定给被罚去守陵的老十四,一个重回庙堂的机会。
. _. h1 ^- a, g* w- o# r. \可没成想,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老十三的预期。
; J1 ~/ r; g& q# {, c老十四诡异的拒绝& K; Q% p7 X( o, t
  P* h  O3 d) [% n; S. ]5 M
得到雍正的默许后,老十三立马赶往老十四守陵的地方。
5 v0 Z% _! L- \" l% x老十三之所以认为他能劝动老十四,是因为在他看来,当初老十四在太后灵堂当众顶撞雍正,只是冲动之下的口无遮拦,并不像老八等人那样,包藏祸心。; a# M* U/ E4 J# x- z% v
$ r: y" \8 p+ `$ {7 Q* T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3.jpg
. y% j8 n2 ^5 d. t0 Y  B
他相信,经历了守陵的这段时间,老十四已经冷静了下来,只是碍于面子,拉不下脸跟雍正服软。既如此,他愿意做这个和事佬,亲自来给老十四送台阶,事情也就可以翻篇了。
* x% [, T$ P$ _( \2 T( D孰料,老十三刚把话题引到正题上,还没等他说完,老十四就直接拒绝了,扬言绝不会回去为雍正王朝卖命。" f7 H$ y% |' }2 [5 |5 G
到此问题来了:老十四为何宁愿守陵,也要拒绝这个重返庙堂的机会呢?, h% `, Y4 G' ^" A3 @! W
! E5 E7 W% h" J. Z  B; o8 J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4.jpg
& l( w% w  f, X
难道仅是因为八爷党的那封信?
( ?( u6 A6 j/ V& h: Y" l0 O, l在此之前,得到风声的老九允禟,在老八允祀的授意下,给老十四写了一封信,而这封信比老十三先一步送到了老十四的手里。5 L8 A7 X+ C$ \1 ?
看完信,老十四当即对着前来送信的人说道:* r$ k6 v$ w+ r) I6 q
“回去告诉你们家九爷,让他们放心,就说十四爷死也死在这儿。”
5 [: [% k$ `  q9 [( d) k
3 C5 F) D9 b9 M6 Q3 S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5.jpg

- F0 \0 Q7 k, d( l& _  C
# E  u: ^6 s  O+ t从老十四的回话来看,似乎他的拒绝,是八爷党的这封信起了效果。; p/ r" o8 x; a4 U* c) x$ Q- j
可问题是,老十四根本没有理由听从八爷党的指挥。
$ _) k' l1 S' a2 F/ q: ]' }! F* G要知道,在九子夺嫡期间,老十四虽然以八爷党自居,但那却是他为了夺嫡的权宜之计。
6 i! T% T3 k9 L5 d: Q当时,老十四与老四一样势单力薄,单凭他自己,是很难杀出重围的。
2 o0 m4 m/ t+ R9 S- s# f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单打独斗早早成为炮灰,不如暂时韬光养晦,依附于其他势力,然后伺机而动。& Q4 L+ V, o% O, v* s$ y& }
而老十四选择依附的,便是唯一能与太子党抗衡的八爷党。8 R, Z0 ~4 }* w1 f* r% w
+ Y4 @- F( R, n" d0 o( q! Z# o7 h& M

5 x3 z  L$ C3 L5 i老十四之所以选择八爷党,是因为在他看来,以太子的德行与段位,顺利继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太子倒台之日,就是太子党覆灭之时。
  G+ M* t3 P' u3 x# t与其跟着太子党覆灭,倒不如加入占据朝堂半壁江山的八爷党。
6 C5 J9 _- R6 q* u这样一来,既能掩藏他夺嫡的野心,还能借八爷党的身份,结交一些朝廷大员积累声望。
# a6 i4 V: J, n$ k# v. }! l3 r同时最重要的是,他还可以利用“自己人”这个伪装,降低老八的戒心,进而在恰当的时候,扳倒老八取而代之,成为八爷党的新领袖,为夺嫡之路打下夯实的基础。: F$ ^/ _; {8 D6 f' O5 I1 v" v
可以说,从始至终,老十四就没有真心辅佐过老八。* P0 O" I& J- B

/ P% w2 g1 G* `8 ^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7.jpg

) [2 y; d- Z/ |1 D7 G也是因此,在老十四被康熙钦点为大将军王之后,自觉胜券在握的老十四,立马就卸下了八爷党的伪装。
: s: R! k) m4 N6 ^* u7 ~不仅无视了老八让他消极怠战的指示,还在取得战功之后,借给康熙送寿礼一事,给老八下套,引诱老八掉包他的寿礼,进而促成了震惊朝野的“死鹰事件”。3 ~/ z. r% J& S+ d' A! J$ r0 n, k9 ~
而死鹰事件发生之后,老十四与老八虽未当面撕破脸,但彼此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提防,又相互利用的状态。/ j* x4 \) {" b! d
4 W3 ]$ W4 e& n3 V4 Q9 `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8.jpg

" h' r* G9 r' G( C. a* P: _* @% _3 `既如此,老十四又岂会因八爷党的一封信,就唯命是从呢?1 X' \; n  g2 L+ c
况且,八爷党写信的目的,老十四也心知肚明。6 j5 n/ P. q0 B( D
虽说阿哥逐鹿,随着雍正登基已宣告结束,可以老八为首的八爷党,并没有就此死心,一直暗中筹谋着如何掀翻雍正这艘大船。3 _8 P' B6 J% O5 S2 {9 n7 i" h
所以八爷党自然不希望雍正得到他这个助力。% S+ b# N9 _! r" `
而对老十四来说,就算他听从了八爷党的指挥,侥幸助老八掀翻了雍正的大船,他也不会得到任何好处。毕竟,有“擅自决战”与“死鹰事件”在前,老八是绝对不会对他委以重用把兵权交给他。$ w2 F- R7 G; ]6 J+ k

3 g( P6 z; T& s( y0 E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19.jpg

/ K1 W" H3 [3 D3 Q: J* z; q既然没有好处,老十四就更没有听命于八爷党的理由了。
$ E( b8 @7 p9 T$ b由此就说明,老十四拒绝老十三的邀请,与八爷党的那封信,毫无关系。
# J! s5 \9 N/ Y9 }5 Z7 J那么老十四的拒绝,难道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就是不想给雍正王朝卖命吗?
: @# v/ j8 M- K2 s! @4 j这个说法看似成立,却更经不起推敲。% K  `1 m: `7 a; A, d
/ {- Q( z8 t$ [! ~( A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0.jpg

  \) P4 y, T' p. e' T! @# Z( Q要知道,在老十四被雍正罚来守陵之前,可是一直在争大将军王的位置。$ }  Y& h$ U1 |
为此,老十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找太后出面说话;暗中给富宁安写信,挑唆其与年羹尧作对;时常在太后面前背刺年羹尧。$ P  M4 V- d8 d4 ]5 {
而当时一旦老十四的计谋得逞,成了大将军王,从本质上讲,同样是为雍正与雍正王朝卖命。
: `: w" N* G) }0 d3 q- H因此,老十四拒绝的背后,还存有其他的隐情。
0 [+ A, w  z6 Y' O. {" n! {其实,他怕了6 w" i0 ?% T0 W6 \

$ E  ^: s" E. g既然老十四拒绝雍正和老十三的邀请,与八爷党的那封信无关,也不是因为他口中所谓的“不给雍正王朝卖命”,那么,老十四为何还要放弃这次重返庙堂,甚至有可能重掌兵权的机会呢?2 y4 _$ G' ~! l) f
在此期间,雍正朝只发生了一件与老十四有关的大事——就是太后殡天。) ~3 u- V3 V- B

7 `. {* N) e# {: n4 D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1.jpg

9 B* |4 C3 J7 s/ |/ l6 N难道说,老十四的拒绝与这件事有关?$ I8 I3 H4 Q1 ^9 ?
想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需要先将视线拉回到老十三与老十四的那场对话。5 j! Z: p8 b- q1 r/ _6 S% c8 B
当时,对于老十三的好言相劝,老十四不是冷嘲就是热讽,甚至让老十三传话给雍正,他不吃打一巴掌给颗红枣的这套。
; q) g; c- B5 r& U: K# l! @1 ~- \见此,老十三使出一招激将法:
7 k# J: `0 d5 k$ L# f
“老十四,你是做过大将军王的人,应该打起点精神来,为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干点事去。”
- I4 _( H( A0 X, ~$ J
8 b! f/ X2 ^$ A! `$ Z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2.jpg

% \/ V& A- Y+ g6 j: b+ ^$ S而老十三话音刚落,老十四抛出一个令老十三无比震惊的问题:# d, H. h- W/ R# g
“你现在当着皇阿玛的陵寝,回答我,皇阿玛当初究竟把大位传给谁的?”# X1 L8 N3 }" w( h! j1 D( t
1 P) z; E8 {+ L( a) t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3.jpg
9 b4 ?6 h& d, I6 H, g
2 M; e0 O  Z: `+ Z, P
注意!
6 N- c3 l* \+ J3 N8 F/ W* Q4 ~  X这个问题,剧中的老十四其实不止问过一次。8 a4 `+ J) `$ @8 p! E6 z/ z; |* s7 m  f' p
在雍正刚刚继位,老十四回京奔丧的途中,老十四就曾问过奉旨前来护他回京的图里琛:# z9 m$ G( i/ F/ Q3 w- X
“先帝爷的遗诏,究竟是把大位传给谁的?”
% t4 Y. u; c3 T$ `: W
& W7 r2 _5 s/ G( A9 T6 I+ o; w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4.jpg

$ z: ?# Y  t7 ~
: Y, l" N9 R$ Y+ {# D; G& r时隔多年,两次发问!这就足以说明,在老十四的心中,他始终认为,是雍正抢了他的皇位,而他才是康熙默定的继承人。
- c) I& Q& B% i  N这就会让老十四感到一种特殊的危机——他总担心雍正会找机会除掉他。
9 }) b( X9 k3 n) E毕竟在老十四看来,雍正抢的是他的皇位,而他这个“真正继位人”的存在,对雍正而言,不仅是一个心病,更是一种威胁。* y4 O! T9 `. _" z! ^% C( |9 |
也就是说,从雍正继位以来,老十四最担心的事,就是被雍正灭口。
+ w& H( `" b- `8 a  P* T- a9 _+ Z+ _) m8 x# O+ x6 Z
1 F! F/ i, |2 I% Z
正是因为有这种担忧,在此之前,为了自保,老十四先是大闹了康熙的灵堂,当众对乌雅氏的身份提出质疑,以此来加速乌雅氏被立为太后的进度;随后又一度深居简出,避免被雍正抓住错处,为此还拒绝了想借“科考舞弊案”做文章的老八的拉拢。5 ~. e, `; y- b% [5 F/ q
而之后老十四争夺大将军王,则是为了更好的自保。
" w3 Q0 b, B/ j: T  c( C" T( X当时已有太后在背后庇护,如果再有兵权在手,那雍正想要动他的难度就更大了。
. y5 L8 ?( z- ]8 i/ O" d  X5 G; u/ Y
+ ]# k, y% O1 t; V2 o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6.jpg

  ?! O: r( |# b8 T9 u3 N; u至于这一次老十四会诡异的放弃重掌兵权的机会,其实同样是为了自保。4 D$ M5 ?, o$ P& J( f
太后在世的时候,他争兵权是锦上添花;如今太后已死,他失去了最重要的倚仗,雍正也就没有什么可忌惮的了。
( C6 g) G/ m( ~: b7 s5 H$ \此时,就算他成了大将军王,仍旧无法保证他的安全,甚至会让他的处境更加危险。
) T8 N, c* J9 {毕竟,年羹尧的前车之鉴让老十四意识到一个现实——3 x4 z" Y3 [/ x1 V1 v1 |( l( N
从岳钟琪到整个西北大军,全都在老十三与雍正的掌控之中,他要是真去了西北,雍正反而更容易动手。7 B4 d- Y6 x3 Q8 v
5 j# Q! s+ p2 Q
5 |1 |/ ?5 C+ v
一个意外,或是一场败仗,就足以让他消失于世间,而且雍正还不用为此背负“兄弟相残”的骂名。
8 E) [* F  D/ g1 Y. Y因此,以老十四的视角,雍正派老十三发出的这次邀请,很可能是一个为绝后患而请君入瓮的圈套。4 e8 Y' A5 `3 x, V2 y4 N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冒着被雍正除掉的风险重回庙堂,自然是留下来守陵更安全一些。7 v' _: W  f$ O/ J0 ]3 Y
以上便是一直在争大将军王的老十四,却拒绝雍正和老十三邀请的背后真相。% }" O* J! j7 K2 B
正是因为老十四始终对雍正抱有提防,这才会在见老十三的时候,说的第一句就是:: G' V" H& T6 m
/ ?* h$ O9 n. [
“杀年羹尧派的是李卫,蒙他(雍正)看得起,现在给我派来了一个亲王……”
- }" z$ p6 l" v7 E- I
3 I  d/ [2 X+ x
为何老十四宁愿守陵,也不去给雍正当大将军王?其实,他这是怕了-28.jpg

, {7 ?  T$ Q7 j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W+ p+ ?3 w7 d!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