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任何人来探望我,如果我走了,一定记得要用黄布包住我的头,尽快将我火化,不要让任何人看到我的遗体!”
: l' ~, w9 m2 W2 ]2 U: C1 ]- `* b! P U9 A+ D6 U
3 r2 D j% W, d4 E7 B& l. P
这是林正英在临终前特意交代给好兄弟洪金宝的遗言。6 m) U& x2 }* P+ t9 S
* p7 q/ k: T! F, C- e
! A3 ]3 |( \% M! R# A+ X1997年11月8日,年仅45岁的林正英,在香港九龙圣德肋撒医院与世长辞。
/ k! y4 z$ g% g* b- {' |5 |
; o: Y6 n. e6 q: Y! {8 a& @& I _
! V% y! z" o% |! N- K. F据说,林正英在临死前一个月,就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不仅不准家人向外界透露病情,更是跟女友苑琼丹提出分手,临终前还拒绝女儿与师兄弟的探望。
: R9 m) ]0 H! |. f# O- B, ^: X4 j" [* A! J9 {5 i3 e
0 L7 P; G! S: W& _' q
更诡异的是,林正英在出殡当天,突然飞来无数只黑色蝴蝶,一直绕着林正英的棺木飞,直到棺木落穴,蝴蝶才结伴飞走。
1 |. j- W" I, T; \- |9 H' z I* e4 f" x$ u3 L/ e* g
; `" {3 s/ r7 k z$ B: R; h
当时众说纷纭,有人猜测是林正英因泄露天机遭到反噬,有人说是被不干净的东西缠身,也有人说是巧合。后来一位高僧揭示了惊人的因果,怪不得林正英到死都不敢葬在香港。
5 \, `! S& y& c# e+ P) Q1 f) Q6 E
( y6 p3 E- b+ s% H一、
% x! Z7 Z: i1 L2 M' l% I林正英原名林根宝,籍贯上海生于香港。
& ~3 g$ }+ H# K+ ] R+ I
& S' a# p0 D4 ?, g/ Y& ~2 D6 [4 X" U
1963年,林正英跟从粉菊花老师学习京剧。1969年,17岁的林正英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跟陈会毅一同成为李小龙的左膀右臂。% W. N( E; [& @: N6 M
; R, w0 p4 K$ y' a5 G' t: D' b
4 D8 g% F& Q8 l- `6 C
1973年,李小龙辞世后,林正英进入洪金宝组建的洪家班。
" r! W7 [: _7 e/ v0 t1 d: l
( h7 b( _) H2 Z( A$ ?3 Q2 q, r! ?. L) W, V4 g& y' v& V
作为武术指导,林正英先后指导了《败家仔》、《奇谋妙计五福星》等作品,并连续获得两届影金像奖的最佳动作指导奖。
0 d+ b/ R# j, {! S$ o/ T" ^6 S" M! {" |/ U" c" t9 s8 V
( J3 y' D2 r- u! t$ [) A* z4 e3 P
虽然林正英进入电影圈多年,但一直都是在幕后作武术指导,并没有多少名气。$ p! J2 T4 b0 v6 ]; q- Z; E- H
5 c3 j$ ?3 Z; D' I& ]9 U' D- J6 O3 a
! J1 X/ Y$ o c& B2 ^* T为了扶持林正英,1985年,洪金宝为他量身打造了一部《僵尸先生》。
7 t% e1 s, x2 X* J* P5 e7 b2 S6 c8 w$ ~1 s) X; m2 h( C- q" F V
4 L& [( l3 v" X4 K在电影中,林正英饰演茅山道长九叔,正是片中手持桃木剑、身穿道袍的道士角色,奠定了林正英在之后的影途中形象。
( x! U' d' |" i, r9 D) M' Z5 j Z! D6 S) r6 q$ g
3 g1 B7 c0 t$ b% q
凭借此片,林正英一炮而红,也掀起了一片拍摄灵幻僵尸题材片的热潮。但林正英饰演的道士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模仿。
# d1 W9 ?' U, H3 T( h4 a$ ]/ V5 e% ?1 Y7 E" `
! c+ y+ ]' h) |2 G' }+ f此后,林正英又出演了多部僵尸影片,这些作品也广受观众好评。8 ~/ f8 k8 l; [) F* \1 c5 `
# ^* D# ?4 A) F
2 U5 J# f7 k) X d香港拍戏历来敬鬼神,开机要切烧猪敬天地神佛保佑,拍摄期间切忌谈鬼论神,特别是拍摄与神怪有关的片子,更是忌讳多多。尽管如此,还是经常有“怪事”发生。
' c: k' d; Y2 A/ C7 r+ Y3 B2 j( |/ v, Z% q9 }$ _$ M! c; Z. Q( h
1 J4 P U( ]+ D& K6 ?' e4 I当年拍《僵尸先生》时,一班主创在荒郊野外拍了一个多月,期间虽没有怪事发生,但是在上映后二十余年里,却有三人英年早逝!
6 w% C% ~ g9 E- K' e) f, M) n
W2 O S0 R& K: _0 s2 s# I" G9 H* _0 o q2 G f; N
《僵尸先生》的编剧是黄鹰和黄炳耀,1991年,黄炳耀猝死异国他乡,一年之后,黄鹰也英年早逝。让人意外的是,两人死时均不足五十,且都是属于猝死。
! L2 I" U1 I" [' o
1 I; l6 Z" W% h- s
4 f* ?6 f$ i: s而《僵尸先生》的另一个主演许冠英,在2011年离奇去世,巧合的是,他和林正英去世的日期都是“11月8日”,而且两人的姓名也巧合地以“英”字作尾。4 ~! I5 A4 o- K- z* _& c
9 ?" B+ _$ ^' L) F, @3 B
0 k& J! J1 A( c% B' n4 \
二、
; V: H% p( e6 U' v7 C一九九七年,林正英因病去世,葬礼上的布置也很诡异。/ c$ q0 G6 H3 j
: w* s; }! n0 n4 A+ E- E
* \; I$ Y$ H7 ^按照他的遗愿,本应是道教仪式,而现场却是佛教葬礼。% C) f$ C9 r1 C. r
0 F, u- _, ]$ j+ f0 m, s
- M$ a; U0 x( T( C) G2 V. r传言林正英出殡当天,在前去墓地的道路上,以前墓园四周的流浪猫流浪狗,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2 g/ ?8 X( {/ F8 D/ K2 m: ]) v8 D4 x
6 `- p; ~& t0 ~; y
而且,在安葬时,天上忽然出现了许多的黑蝴蝶绕棺而飞。
0 H5 ]# D$ B6 @0 M3 }7 x1 t5 _" f3 Y4 t
$ i& r8 k) g3 b: Y- c关于林正英去世后灵堂出现的怪异事件,其实在民间也有说法,很多地方都有给死者守灵的习俗,就是会把死者放在灵堂一段时间。入夜之后,会有很多飞蛾到灵堂。
- ^9 F# y* V/ F- z& e1 h6 o) z$ u r3 t0 [' Q) [* {' u
' Z- P3 r( x9 X7 ?+ T. s
有这样一种说法:飞蛾是死者所化,因为舍不得离开人世,所以化为飞蛾,再回来看看。
: J; W* N* N1 \! S
9 _# z, n, x- Z% V8 p3 o/ f- h- d& o+ e& t! m
当然,这只是迷信的说法。因为飞蛾是趋光性的昆虫,看到灵堂的光自然而然的飞到灵堂而已。( L6 f: Q8 Q8 Q# a6 e: ~% j) |
" s) L0 m& y0 p, A, o4 o7 X" o( x8 K
关于蝴蝶也有很大的说法。
& _* h7 z/ q' A, j% `9 R! Q
) y$ M6 a3 Z8 g! s6 B% ?$ W# D7 R* p) R) T, `! z8 p
风水学上说,蝴蝶的颜色代表着不同寓意,黑蝴蝶或白蝴蝶这一类纯色蝴蝶代表着不好的说法,可能是霉运或者是煞气。
) z" R- F5 w, `- r/ F- V; D+ M* j) |- D% J) e
# p+ K k; [. T- V& G0 T5 l' z8 {
但是这些并非逝者带来的,也可能是逝者想要提醒子孙后辈,要注意警惕一些事情,也或许是逝者担心子孙后辈给家人们的一种警示。
! c4 j8 j% j. o$ A6 H2 J7 d
$ n/ s1 ]1 h8 m1 K) J8 }, t0 a; T4 {" v
当然比较科学的说法,是蝴蝶对腐败的气味很敏感,能够捕捉到空气中腐败的气味,并且他们很喜欢这个味道,于是葬礼上就常常会出现蝴蝶环绕飞行的现象。
1 r1 e" V! ?+ P
' r- n8 d3 @9 f
. L8 p# f: z* b0 w三、
4 G4 Y! c5 G( [" G; u佛教认为,生死相连,生死之间由业力所牵,死只是作为一种生命的幻化形态,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只要世人明了缘起法则,不昧因果,就能把握生命的主动权,并通过对生活的合理安排,解决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
X& m; j+ t6 [, w
% `4 [; I9 T+ j- B2 ^0 u4 E
) D _! O+ ?5 H7 A% i死亡所有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就个人来讲,死亡是个体时间的尽头,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死是不可逆的意识的消逝,但从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说,死只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起点。/ V; p) n# s6 O% W$ x
' k1 _& S# X% h4 c! H% E( \
A# x6 G" O/ R/ d( a
大多数人都是恐惧害怕死亡,毕竟都想在这个世上多活几日,好死不如赖活着。8 B& ~/ Q1 G: e- H9 u2 W9 K
6 M7 `, j1 S1 F/ b5 _" V' e
n& _9 A! W. f$ ^0 H自从至今,只有极少数人能意识到了死亡的内核,看透生死的本质。" s9 v" Q+ D/ {
% r O' @( A% `2 u# {5 s/ U6 H; w9 k* F4 f/ i7 S5 [
《庄子·知北游》中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8 {' Y8 M$ K0 V( W; b
9 T+ p( `' `5 @2 x$ d! F- s) @! c1 H) T+ G# K5 `% }6 j
在庄子看来,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聚而又散,散而又聚,循环往复。
, j7 w$ ~( m, [8 M
; J$ E7 o. H' S `
" ?% z, U* \0 c, Q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甚至根本不承认死亡,他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
* ]* c# X6 P2 `" F) _
* p+ O [' Z6 Y- }7 n9 t" E" R3 q7 r! R1 Q+ J" t9 I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只要先更好的了解了生命和生活,在面对死亡时,才会做到无怨无悔,安详闭目。" f0 l% Z0 ]4 z9 b' j; P0 d5 }' ~% d
I2 s% Y9 _' F i7 U! d) M% O3 K
+ e+ u8 v) B g
当人死后,医生还会叮嘱家属,尽量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死者的身体。
" [) @' v( U* O8 Z5 Q; f% `- z
, Y3 p3 ]2 i$ j# g! p4 n7 }$ e6 m5 |. |* P. E0 y6 ]% [% `9 Q
那么关于人死后,为什么不能触碰身体呢?当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 G- | T$ A3 x# F
( U( P2 d; @2 i- \1 e8 F+ ?: x- b! h# l
一种是认为人死后的身体可能过于恐怖,甚至有些尸体随着死亡时间变长,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比如因为某种原因,尸体动了一下,等会给亲属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 [/ x; E9 b& e8 Y$ ^# |6 |
+ B* y! n8 p: C( e0 O# [" a. f \0 y, g4 U0 e& f
第二种是就直接接触尸体也会加重生者的痛苦,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直接接触尸体,会影响一个人的运势。! m; v2 A4 E# j
; I& u& ^" x4 P" u ^1 B5 h0 B; G$ r
# u3 ]0 g' P: f& a6 P) d8 u
第三种是,人死后是会经历一个过程的,并不是说人断气了,就是死了,人停止呼吸后,免疫系统彻底罢工,但这个时候细胞并没有死亡,体内各种细菌和病毒会快速滋生。一般来说,当人死后,如果有人接触,却没有进行全面的消毒和除菌,就会有可能携带上细菌。不让大家碰触死者,也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和封建迷信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E5 {& T: P, g2 T
, s. D, |) O. z1 C: }
6 M0 O# B1 @* [# x5 X
人死后会去哪里?死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 X) S; r7 \: ]* n% u; U: \& m- n7 c1 D3 x6 g; e+ i ~
: V0 O9 x; C9 a( Y+ j3 c8 b佛教徒认为,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虽然可以继续生活,但是会有分别,今生造恶的,来世要受罪。今生行善者,来世享清福。
+ k% y9 G. O' B/ I
$ U) E1 K/ k+ q. r- ]8 a6 `9 x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从科学的角度又讲不通。至于死后人会不会去另一个世界,这个问题根本没法解答,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在死后仍有意识。
0 w& Z- ]! ?5 G) f. I- a5 p# g1 j4 ]7 F. h: [ s7 E) S# P
' {9 e% }9 Y! z9 y9 H, Z#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内华达大学教授雷蒙德穆迪博士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
% G' Q9 a- d) O
8 e) V$ U9 B) N) m/ f4 S8 S4 o! Q% |! b/ W Z( C
所有参与研究的人都曾说,那个时候,灵魂状态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一幕,接着一幕,按时间顺序移动,并且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都得以清晰的重新体验。
+ i) {! F+ D/ T& e
. U! |1 C1 C0 j: u
* @" v5 ]2 b5 T& Q/ ]人死后有时候会伴有灵异事件,往往都极富神秘色彩,而究人员前赴后继不断研究,希望早日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但依然迷云密布没有定论。0 f5 f H9 [: @) M1 ^% N
% v$ `) K% R; w! N
, O# w' R& `8 ?. C$ o其实,佛早已洞悉一切。+ E' Z3 w7 i1 Q" Z
/ C# P ?" `/ b& D$ D7 f' R7 V2 ~2 D. w5 ]% Y( a: m+ g
在佛教中,死苦是众生八苦之一,是众生必须承受的苦,要想出离生死苦海,应当修行无上智慧,看透生死。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e/ {% |. O' f0 |( I; \$ ]
& P7 k7 ]; J0 E& j! F8 ?) ]9 _
" u- O5 a! y: M' I, B7 H- P' N众生生死都是因缘,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聚时用心,散时安心。* B7 J1 X4 y7 y) j6 i
" ~, h) D7 Y0 C! Y
; ]3 u+ a4 d8 [0 b, O- E7 j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至少在完全失去意义之前,我们都应认真地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