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

[复制链接]
查看7842 | 回复0 | 2023-12-28 0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1.jpg

3 c# {7 i* Q3 [7 u4 p文字 | 阿龙, h1 K7 T" s7 M2 h
排版 | 阿龙' b: h, F9 E: l% y8 P/ T  @5 ^
电影中,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可谓晚清第一战神。3 N1 S# e3 e4 i( [; Y9 r
他仅用1600人,便成功攻下舒城,之后又连续攻下苏州、南京两座大城。
: O- y! C+ j7 F. C
# ~! L* Y; S/ Z) _) Z2 J) W/ Z5 }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2.jpg
- g+ Z- K4 n( w# x( ^
回到北京后,他被慈禧封为两江总督,赐黄马褂,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9 y: X. P) Q0 t但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却还没来得及走马上任,便死在了兄弟姜午阳手中。
9 |: Q3 j- L9 ?' i$ u8 Y+ r9 C$ q看似手足相残,其实无非是三位阁老的设的局而已。
5 t0 H7 `  X  T* Z4 s问题来了,庞青云明明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什么还非死不可?
- T* D* u  O  @" A今天,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7 q/ \* q$ x& E  v/ E. ^9 j
1、过于理想化的庞青云9 i! y6 L" v/ V3 f

8 c* @9 U; L- M; c- H; H) G电影中的庞青云,是个非常理想化的人。
5 ~' E& H$ u, m他在流落荒村之前,就已经是一名军人。
7 E) g5 M( Z4 Z
( N& ~2 ?- u. ^; E5 r, y  e+ m/ D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3.jpg

) x" i$ b3 Y' f7 ]' k8 f" O跟着军队南征北战,他见惯了底层百姓的苦难,希望建立一个百姓不再挨饿的世界。
2 x( }, U8 M" ]) }, s. {为此,他找到有同样理想的赵二虎、姜午阳,三人结拜,一起踏上了从军之旅。
  {3 k7 ^: }4 d6 y0 V7 y$ W说起赵二虎这个人,他的想法和庞青云如出一辙,只是为人耿直,更不懂弯弯绕。
; x) y+ ^7 K4 Z( g. ?9 i& e$ N他认为,想救穷人,就应该开仓放粮,能救一个是一个,无论敌人还是兄弟。  V3 ~: d" [$ M' D
庞青云却认为,人多粮少,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就应该权衡利弊,优先救自己的兄弟。
9 ~3 X7 |) U6 G1 R0 k, v4 W' h
$ q  S. A. ?$ ]- P1 ?1 a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4.jpg
% M" I1 r3 m1 q8 ^2 {* \; ?9 o
其实庞青云的想法没错,在能力有限的时候,就应该先让自己人吃饱。3 t+ U( b5 n1 u2 C, e9 b. P8 V
这样,才有继续往上爬的力气,等到自己地位越来越高,自然就能救更多的人。  y3 ~* E/ W' f# _/ }$ s4 |
庞青云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他在被加封两江总督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当地百姓免除赋税。但赵二虎却不这样想,他认为,救人就是救人,不应该掺杂其它目的,庞青云所谓的权衡利弊,无非是打着救人的幌子,往上爬罢了。2 I: n+ e' d% W/ _6 R7 @
由于理念不同,这也为之后的兄弟反目,埋下了伏笔,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G: ]8 I4 c* r  i: G; m, q

. d, J- x" a; P7 `4 T9 Z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5.jpg
$ J& @2 h9 x/ {4 d
确定了理想,庞青云是怎么做呢?
* I0 ?0 X. ?1 s' s他先踩着三位阁老的肩膀,成功坐上两江总督的位子。
4 h! N  V+ V5 F$ u2 m% ?) u' ?3 g( l: U  O6 K  k- T! ?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6.jpg

# w& W5 K4 j- o4 v& X1 q2 H然后甩开他们,正式开始对南京的经营。& Q) z7 A: L) |' V
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已经惹恼了三位阁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双方理念不同。
: z% K& n8 i, k4 ~) ]2、三位阁老的暗中布局
& O) u% S0 g9 K( k0 h
5 j/ {" S! ?9 Y: V2 P7 P( b电影开始,庞青云立下投名状,表示愿意带1600人攻打舒城。$ a' Z$ T1 R5 J6 T, E" d
姜公见庞青云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主动伸出橄榄枝,将何魁的魁字营交给他调遣。; l( N3 G) ?1 Q, m; R2 P
说是听他的命令,其实何魁,就是姜公安插在庞青云身边的间谍。  V1 T: v" u. I1 F6 ?3 @2 ~, ]
9 y! k% }6 V2 g4 r' D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7.jpg
' }9 w& }9 q( H1 A
如果庞青云听话,为自己所用,自然最好,如果不听话,随手铲除就好了。
1 w7 [6 c7 v$ X5 x& f) _可见,这时的三位阁老,并不认为庞青云能做大,只将他当成一枚棋子,许以些许好处。. @& C( v; U# j" L* q8 P
却没想到,庞青云胆大心细,竟然踩着他们的肩膀,直接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置。
9 Y+ T3 z3 K  `1 g0 j. g此时的庞青云,如果肯乖乖和三位阁老合作还好,但很显然,他有自己的打算。) ?3 P5 t4 D3 K# |- K2 q/ K
三位阁老一直在借战争之名,替自己敛财,在朝中发展势力,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Z4 a8 ?  a9 Y  R

6 a4 e, r6 U6 F! ?: A: p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8.jpg

4 D; `8 ^1 [6 [6 q, x9 l庞青云却想早点结束战争,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 ^( F' N9 ?' t) f* n如此想法,毫无疑问是断了三位阁老的财路。
& z2 _' a  V4 [3 e$ @" L% k三位阁老是什么人,他们是朝廷重臣,为官多年,在朝中的积累,决不是庞青云能比的。
5 ^0 M. Z7 f# `: A# T正所谓,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三公自然不会任由庞青云做大,因此才要除掉他,一场针对他的布局,正式拉开帷幕。% k) J  |! K, L( k( {6 Z) N
3、设局
9 j  G  Z( J9 g' a5 _5 f8 P
( `9 D; l: l; a" ?, \% ^三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是狄公,他以赵二虎私分朝廷军饷做威胁,要求庞青云铲除他。
; }5 d  m  d9 [4 y3 r这一招,可谓用心相当险恶,如果庞青云杀掉赵二虎,就是不顾兄弟情,无情无义。但如果不杀,私分朝廷军饷的罪名就算坐实了,庞青云非但做不成两江总督,怕是还要坐牢。( I( `* f6 n9 d: V$ o$ [

- G- o/ B# ~; Q' ?/ N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9.jpg
( R* S1 }/ N+ V
无论怎么选,狄公都能达到铲除庞青云的目的。
1 t( w3 i' E& W2 k偏偏庞青云还不能不选,狄公的计策,可谓当世第一阳谋。
0 A. I! t/ n: N4 G( m  n: O正如庞青云对自己的评价,我这一生,如履薄冰,做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N* ~/ K( r. q" k: j( S7 L0 d
1 |+ _3 G" E+ N# }" D" W; r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10.jpg

7 J1 ~0 g; T1 T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回到南京后,庞青云还是杀死了兄弟赵二虎。
! P1 s: k1 I0 [4 j2 ]0 {这件事被三弟姜午阳得知,他在庞青云上任那天,带着刀去为二哥报仇。
2 m+ w5 |- X9 d% C' h最终,庞青云倒在了姜午阳的脚下,而姜午阳则因为杀害朝廷命官,被判凌迟处死。. B8 Q) N& D1 W! l
反观幕后黑手三公,刺杀庞青云时,他们就坐在阁楼上,云淡风轻的喝着茶,谈笑间决定了庞青云的生死。1 n; A' ~  u$ l
+ S  e* Z# k5 X9 {* s. P0 E9 d1 C2 V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11.jpg
1 @6 F$ Y1 g8 q( \, z8 k' q$ |
被封两江总督,给庞青云造成了一种错觉,自己已经能和三公抗衡,实则不然。
- _$ ]! k2 }5 C1 S  C1 n三公在朝廷经营了多少年,势力早已遍布各处,甚至连太后都要受他们掣肘,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庞青云能比的呢?
7 b1 `0 s2 F, W况且,在要求减税的时候,庞青云就已经得罪了太后。
9 J5 ]+ |9 U: a: x' Q" A0 i要知道,赋税是朝廷的根基,何况是最富裕的两江地区,庞青云此举,可以说是动了大清的根基,这种事,只能太后赏赐,做臣子的是万万不能提的。6 J8 \7 x8 x. u

6 J% E" b8 G, I& d* Z/ E+ H' H! B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12.jpg
3 X0 a! V- O0 N/ p
但太后却没有拒绝,而是答应了庞青云的请求。+ G! |/ f% o  W( S
因为她知道,庞青云的要求已经得罪了三公,即使她不出手,三公也会提她解决掉庞青云。
6 n8 E( ~3 ^# K. v得罪了太后,又挡了三公的财路,所以才说,庞青云非死不可。5 G5 N8 e7 D# K' j
可以说从他提出减免赋税的那一刻,他的下场就已经注定,唯有一死。
' [& \) }+ u9 M# l/ T% j庞青云如果真的聪明,就不应该过早暴露锋芒,而是应该藏拙,跟在三公手下,先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到做大,能够跟三公平起平坐的时候,在实现理想也不迟。1 b7 j# e* I' V7 Y8 |. T7 T
三公是何等的人物,他们又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在未来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存在呢?
7 u5 ?% s/ ^1 V  I7 h; w
% ?1 i( K& M8 P* i& f0 z- j# [
《投名状》中,庞青云加封两江总督,受太后垂青,为何非死不可?-13.jpg

+ i6 A$ K( i1 O! F$ |9 |因此,即使庞青云位高权重、受太后垂青,依旧非死不可。
+ ^5 z  }/ i( I7 ]$ L一部《投名状》,将晚清官场的尔虞我诈体现的淋漓尽致,朝廷大员们只顾着为自己牟利,丝毫不及百姓的死活,慈禧也对此装聋作哑,只顾自己享受。
: R& V1 D' f; `& a! o3 n这样的朝廷,能不灭亡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