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排名第一的楷书!63岁写成,被誉为“古劲绝伦”
, `8 ], {& B9 [ J* s5 R
4 y, X, A9 V; a' O* a e皓月生活. K. Q. m1 |2 [3 [
1 P/ ?9 F% e( N; R
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都是百世流芳的千古风流人物,欧阳询的欧楷为学楷书的第一由路,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t1 e9 B2 g/ H/ G( z
2 I1 S2 x* f7 ?7 }% X2 w4 h1 O而赵子昂的字传承“二王”,华丽洒脱,俊美非凡,且是五体皆通,五体皆精,犹如谪仙临凡。
A% q. b: C6 b
: O$ u" u7 M( E. ]$ F据《元史·赵子昂传》记载:“赵子昂,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M4 b3 Q. B) d4 l) G7 l; q) M; N% N
! K- l3 Q/ N9 O$ y
500
8 ~8 B- |& v/ i8 Q/ W: O
- _/ Z- s) n# r. q6 \. y% F3 I
他作为唐朝之后的扛鼎书法家,高举复古的大旗,提倡回归晋唐,更是提出了“用笔千古不易”的精确理论。& E( s/ x/ r2 B( ?4 q
" l" V: w' O2 T( a) d- N$ m
当时,他的身边聚集了如鲜于枢等这些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书法家,一举扭转了南宋以来书坛的颓败之势,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风流人物。
! \& B' E" c+ M5 }# c' o, U2 V
2 a+ F' J+ Q! k, N! T他笔下楷书名作非常之多,如《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赤壁赋》、《道德经》等等,而这其中最为出彩,堪称第一的,还得数《帝师胆巴碑》。: Q& E2 w& ]6 }" W2 Y% c
$ t; m+ I) X# c
500
# m3 e. v$ C3 Q" B
# Q5 j) q& U3 G5 a《帝师胆巴碑》是赵子昂63岁时奉元仁宗皇帝敕命,为龙兴寺撰写的碑文,叙述了元朝帝师胆巴的事迹和弘扬佛法的功德。5 t3 F: V* T% P" H* c
$ B7 P5 M6 p: n& w
早些年的赵子昂书法学习赵构的思陵体,后的好友鲜于枢指导,师法古人,他得到《淳化阁帖》全帖之后,受到“二王”书风影响,字里行间里带有魏晋风骨,书法功力也开始飞快进步。
; ^5 o. D& L" E5 e$ F" z! H [9 t' V2 q% Q9 S4 N$ w8 w* W
500
# S9 i. h+ H0 g. G
! E. j! V: u6 Z63岁的他,早已将“二王”精髓,融入到了他自己的书法风格里,呈现出了华丽优美的赵体,而《帝师胆巴碑》就是赵体风格非常成熟的一幅作品,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
! c, ?! \( q1 p; D, P% D1 G. M$ A2 y% x; {8 C' \# r
纵观此作,字体秀美,法度谨严,神采焕发,用笔温驯典雅,铁画银钩,充分展示了“赵体”风格。1 n2 Q" {* _: d5 a
4 c) @4 t/ y. T) Q4 K
这幅楷书作品,也被认为是赵子昂笔下最为出彩的楷书,堪称第一!(出自百度百科)
* b. G% }: F$ ~, p& C
8 i) l, E/ [, y+ J2 C, {
500
# C5 V% E) j/ L' l' ]6 J5 n# l( o0 m8 u
只不过,赵子昂虽然行、楷书精妙无双,可是他这个人在历史上的风评却并不好,即使是“荣际五朝名满天下”,但仍然改不了他“贰臣”的事实。5 s5 u! z' s; W `
: `( [, ?8 D0 _9 P. c% d5 z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写道:“若夫赵子昂之书,温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明末清初书画家傅山亦说过:“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痛恶其书浅俗如无骨。”: P6 Z+ m, ?! p( C6 R$ _" B
. |; p: @2 ]3 Z, M! K9 p
500
) J3 i4 s& J$ l: @, s: _* `& V- `' ~) ]3 w
综合来说,就一点,说赵子昂此人没有大节做了贰臣,顺带着连他的书法,也被打上了“软媚无骨”的名义。0 O- B1 y. j0 o& P y E0 S) J
2 w; Q8 b- e1 J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7 ^8 ~# S9 n- L4 k0 T
- k8 u8 h$ D. A6 d6 [; _: Q. w当初南宋灭亡,赵子昂身为赵宋皇族后裔,从皇亲贵胄彻底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之人,但是南宋灭亡之事,却并非是赵子昂之过,他仅仅是一个不能左右命运的文人罢了。
U2 M% Q4 q1 X& o/ J# A
/ z! Y9 J; R+ G) R, g+ o
500
$ t2 x0 Q+ T2 X2 h: u$ _
2 l4 F% H8 H$ K! ~1 i
再者说,他去元朝做官之后,曾经多次请辞,但每次都被重新征召,这也是赵子昂的无奈之处。+ x) g3 M6 I$ p! W
7 ~# O8 F2 P% J- v
所以说,贰臣这个称谓,不应该放在赵子昂身上,他仅仅是个无法自顾的才子文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