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t- ]/ i$ F0 I4 F7 U0 \! v俗话说:“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E8 |4 ~5 v' _. {把利益看淡,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这是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全部做到的。 K( C* x0 J/ r' ?/ T4 e
人在职场,如果不为了赚钱,不为了荣誉和地位,那么其目的又是什么呢?大部分的人,上班的首要任务是为了养家糊口,然后才是热爱社会大家庭。
( O4 h l E8 h$ ~4 n
. Q: L C9 Z" F9 `# O看过这样一句谚语:“春天的子鸡要到秋后去数。”
8 v# A$ H; h I- O: G3 A- r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败,不要一开始就吹捧,要等自己离开职场之后,才有定数。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总有一些人,喜欢“秋后算账”,你不胆小甚微,都不行。6 K$ Y. `, K6 p
昨天的下属,可能是今天的上司,要是你得罪他了,一准要穿小鞋;今天的上司,可能是明天的普通员工,混到最后,颜面扫地。7 @$ O$ A/ p9 j9 E* t0 h7 {. K
作为打工人,要想混出点名堂,就要顺势而为,少一些逆境。以下三种忌讳,不得不知。
' i1 k" g, j' P: s! L
, q* G" A/ z' z7 K7 k
- s1 U% h6 U* ^02
9 Y5 G" o' A; ~; F第一,忌讳“居高临下”,对下属傲慢无礼,需要降低姿态。% E& A7 z3 w5 X/ K
8 X4 o" f; o& Z% q: ?# j0 s1 D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g/ X$ u9 p8 I1 @8 r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3 T% y, [0 f4 Z! e9 ~& B
两句截然相反的话,其中包含了做上司的道理。一个人要有官架子,才能让工作顺利推动;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要保持低调,主动关照下属,才能保全自己。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态度,做不同的事情。3 C8 }) q1 j; z
战国时期,齐国被燕国、秦国、赵国、韩国、魏国的联军攻破,齐闵王逃到卫国。卫国的国君让他住在宫殿里,还能保证他的日常开支。但是他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是一把手。
: Z8 |, w7 p& l( X7 _卫国的子民对齐闵王的作风,非常反感,都站起来反对他。因此,齐闵王流落到鲁国、邹国。可悲的是,他仍旧不知悔改,被前来救援他的楚军加害了。
' |( ~- k9 x- r* P+ |( y楚军的将领淖齿说:“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何得无诛。”
. I) @3 ^2 G/ x8 F3 h作为上司,能够做出成绩,不是一人之功,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几个因素一起发力的结果。如果你把功劳归于自己一人,觉得下属是可有可无的,那么你注定会一败涂地。6 W4 U* j: ^/ q6 \& \6 u O% c
毕竟,众人拾柴,才能让火焰高涨。一己之力,也就是一股蛮力而已。
# q( h% ?& f1 U5 [春秋时,孔子外出,遇到几岁的孩子项橐,还能走上前,主动作揖,主动请教,就值得我们学习。2 W0 \2 G* ]9 a; Q& [
礼贤下士,是一个上司应该有的姿态。你的姿态越低,大家对你的印象越好,从你身上分享到的利益越大,积极性就越高。
9 b. |% J- T6 P# [" [# J0 G- i. _4 P# F! z7 L0 I' U: ~
: O; P7 X: d1 O/ c+ r$ u# |
. F4 ]$ Q, E6 w035 l( N' i2 Y8 c) S
第二,忌讳“触怒上司”,强行提出批评建议,需要见机行事。8 b$ e! ]3 g, {
古人说:“龙有逆鳞。”作为下属,要积极建言,但是要把握时机,要看上司是否能够虚心接受,事情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对于一意孤行的上司,你要提出建议,然后远离他。# Z) v9 m( b" `
“鸟择良木而栖,人择明君而处”,跟错了上司,那就要学会忍耐,暗中去寻访新的上司,或者等待上司自动垮台。) u6 U; U' z$ [+ e1 b( }7 u
春秋时,晋国的大臣赵盾,遇到了野蛮的晋灵公,坚持提出自己的主张,反复劝阻。结果,他被晋灵公放出的恶狗,赶出了晋国。
/ `. c6 o: i. L0 Z' p# F6 a: R秦朝末年,项羽带兵进入咸阳,滥杀无辜,放火烧了宫殿,掳走当地的钱财,决定回东面的老家。* d# ^6 j+ m8 ^1 ?) l1 s! C) x
他身边的大臣韩生说:“咸阳周围,大山是天然的屏障,土地肥沃,可以常住。”0 ]; w) S. d* ]( x. j/ f+ o( H: r6 e
项羽回复:“富贵不归故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 H! q6 A" X2 A3 e/ S8 i韩生不识趣地说:“楚人就像猴子戴帽子一样。”话音刚落,就惹来了生命之祸。
; _* f$ f c" B4 }: `以史为鉴。作为下属,在职场上,不得不低头。哪怕你有先见之明,也要忍一忍,看时机对不对,对方是谁,再决定说不说。+ T) O/ J/ |. D
“职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言语上,要稳住自己,不要信口开河,也不要做以卵击石的事情。! ]% F- W; h8 P9 _ F7 P3 _; w
主持人周立波说过:“职场三大定律: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2 b z8 O# y" r, _
下属和上司互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能一根筋。很多事情,忍一忍,还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j, b' K' t! k; e7 X
! f: E7 u& i7 X7 U, r5 B# [! M2 W
7 Q- x/ @: _8 v6 E% t
04% Q: {+ V- N/ V6 H$ p) ^
第三,忌讳“能不配位”,错把平台当本事,需要量力而行。
2 u# R# z8 E* H& a5 w
2 _& a8 k& o* j《周易·系辞下》里写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6 @4 S) u: E, B
一个人在某个位置上,就要发挥对应的作用,否则就会因为德、能、勤、绩不够明显,不得不让出位置。: k( P5 K1 R7 l( ~
春秋时,齐国的大臣鲍叔牙帮助公子小白,登上了君王的位置,然后他举荐管仲担任要职,自己甘居其后。
/ x, R/ U* }$ g若干年后,在我们为管仲点赞的时候,也会想起鲍叔牙。一个能举荐别人的人,道德素质,已经超过了很多人。
) I4 T) E4 o1 v2 v! o
+ g2 r2 M6 @, _" \; Q作家入江之鲸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常常拎不清,误把平台的资源当做自己的能耐,误把平台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本事。”
9 F z, q0 q- F2 q! ]$ K 如果你的位置很高,能力很小,那就努力学习,把身边的人的智慧集中起来;如果你的能力很高,位置很低,那就埋头苦干,静待机遇。
9 ^5 F2 j d$ a# p7 t成绩、能力、位置是相辅相成的,不要因为得到了某个位置,就洋洋得意,糊弄工作。- T" T+ y! p, Q. i s) _; g8 L
3 ]% [* {, Y. W+ x4 [3 p" F7 G, }; Q3 G2 i3 b5 i
05' @' t1 E/ g( i4 O1 w: K# z) p
《资治通鉴》里有这样几句对白:孟子拜子思为老师,问,如何治理地方?+ f: s* x0 P j3 T& h
子思说,第一要素,就是让地方群众得到利益。仁义道德,本身就是利益的化身。
# c2 p2 y4 z" h( {4 {; i I$ w. D因此,人想在职场站稳脚跟,就要综合各方面的利益,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判断,说出合理的话,不能过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2 o- H3 E2 P; g: f+ O作为上司,要和下属平起平坐,同唱一台戏。. {% G9 {# a' C/ m4 ~
作为下属,要不卑不亢,顾全大局,见机行事。
# \" ^; _2 c# T* W不管在任何位置,提升能力,量力而行。
- d$ {$ H' _! u7 O4 N" i9 y4 X% t) I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拔,不无道理。, N) j' n/ n+ b' P% ^ @/ ~7 ^; k
作者:布衣粗食。
! i. m) p8 J"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 W/ \8 h s/ d+ \: `. Q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