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欧洲,岗位制博士。我是真的想继续念博士,但我真的不想在国内念博士,所以我来了欧洲。概括一下原因。
: }% ~' F: k4 p6 L8 h7 t$ j1 W; S. P* |# \; m" P
- 国内博士干的杂活多,诸如帮导师做ppt,订购仪器,报账等等。我觉得念博士应该把工作时间花在做实验(指我的领域)和思考总结上,而不是浪费在这些事情上。我在欧洲一周工作39小时(合同是39小时),上下班时间完全自由安排,不需要参与任何科研以外的事情。尽管还是有科研压力,但还是能够在工作日把自己应该赶的进度完成。$ V6 p p9 k: ^) E0 s
- 国内博士招生名额太多,一个教授导师每年有好几个硕士博士招生名额,大部分情况都是先招人再想课题,重数量而不重质量。欧洲绝大多数都是有了项目和资金后再招人,然后博士开始就做对应的课题,减少了不必要的迷茫,也少走弯路。
7 v2 A8 C2 ]- q# } - 国内很多课题组大老板小老板变味了,组内人太多指导不过来,内卷严重。欧洲这边更多是精细管理,1个导师带1-2个学生,是真的能够扮演到supervisor 角色的,这对博士生涯无比重要。
7 U. \# j2 w2 |' {0 [" B, d1 x - 国内非常多课题组有流水线产出现象(大老板等级越高越严重),导致博士生不独立,博士毕业了连文章都不会写的都有。欧洲这边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立的,博士生独立工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加受益。9 }; j, G! M8 ~' m* N, p: Q8 j% E
- 国内博士生待遇太差了,在生活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思考,专心投入研究,而欧洲可以做到这一点。
6 g: P7 w, r) W' C6 C( s - 很讨厌国内课题组里同门师兄师姐这种风气,国外都直接叫名字,无论先来后到,大家都是平等的。
& o% R S6 p) H( S! q u - 国外的科研氛围更加collaborative, 而不是competitive。
3 }) I" \& q* S' [/ f3 C9 m - 国内导师太忙了,天天忙着上课开会搞钱,导致画饼现象严重,实际指导不到位。我现在的导师是个非常有成就的科学家,可是他给我讲解一个激光原理可以花一小时拓展题外话,每周愿意跟我讨论2-3次,也非常尊重我的想法和关心我的状态。9 c s/ X( h; ]' s
- 国内博士双休基本不可能实现,一周工作40小时也基本不可能。其实只要你效率足够,不干杂活,一周工作40小时完全足够完成该做的任务。念博士也是需要生活的,可是国内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R1 N. l! j9 v+ I# e7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