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 ?2 s1 ]8 n拨了一通“价值38万”的电话,
! ?% F' t( ^2 Y2 W. ~( M确定要给陪伴了自己19年的小狗妮妮进行克隆。 ( m$ o6 g2 e$ k% j( |
在她之前, Y; j: }+ u V! S4 B; V4 {
国内的克隆犬大多为警犬、明星犬或是医用犬,
) }' z* M3 R( N/ T a她则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 l1 g" G* S1 Q' N! ]7 Z- E0 e+ \1 P
克隆被她视为“家人”的妮妮。 . a E& ]9 {$ l* v! L
2019年, 6 m5 ?( [1 V' t: w& f0 E
这则“独居女孩花38万克隆爱宠”的新闻爆火网络, # l/ W- u, F/ d
随之而来的是络绎不绝的好奇、支持、质疑、批评。
$ i6 v5 L3 v" T# r1 C, B# ?今年上半年,一条拜访了玥玥,
* j( O+ W- d/ `7 @与克隆犬妮妮一起生活了一天。 6 u' q. ^* G8 Y
玥玥说,3年以来她不后悔这个选择,
0 u" p* w# q2 K. |但也经历了比想象中更多的争议 " K- C: b" e5 ^3 a
——来自家人、陌生人以及网络。
$ M4 P G& W6 \7 h7 r7 G, T5 v
4 L- [9 {; q2 E. `4 H* W/ o
+ P2 r4 h; U, _* g( `
9 b) D" N+ ]# h) w$ S" }2 p! m1 i8 s5 f
▲
% ~! g& ~4 u7 s: N2 b第一代克隆犬妮妮和主人玥玥 * B# k+ |/ f. [) K5 A g
我们以邮件的形式采访了国内外相关专家, % E% \0 ~+ p+ R
试图去了解持续发展克隆这项技术的意义。 . p) h8 B2 B- |) A. r0 S! D
广义上,人类是否已经成为自然选择的一部分? ) U ?4 d* ~& B' K$ N# A
狭义上,选择克隆爱宠,究竟是一种合理的爱还是一种执念?…… ' a3 F4 j8 H4 C- ?( [. }
撰文 陈薇沁 9 \8 E z0 L! B* e4 d: |1 V- A
责编 陈子文
* \0 g& O1 K/ z: q( _
6 w/ |. b1 e+ r0 E! f' S( V
3 _4 D, N. X: y: w我们敲门的一瞬间,就听到两只小爪子在挠门,这种迫切的欢迎显得格外可爱。开门后,妮妮迅速地跑来,细致地蹭了蹭每一个人,见到陌生人也不叫唤,反而在脚边打圈圈。
* q5 Z/ v# L2 K- l* j. r) |1 s我下意识的想法是“会不会因为它是克隆狗,所以格外乖?”而后,这种观点又被主人玥玥给否认,“小妮妮的性格完全继承了老妮妮,温顺粘人。”
) O2 S6 S# d! m7 S- B, V6 `' c: z$ e8 l3 z. r/ D
* ?" H4 u/ g4 p5 h& N▲
# h; F2 d8 V0 f! p2 m5 o如今的小妮妮
! q& `0 c8 @* d- f2 x0 K三年前,居住在上海的玥玥选择将已经19岁的宠物犬妮妮进行克隆,它成了中国第一批克隆犬。在老妮妮的后腿上提取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皮肤,它寿终正寝后,一只带着同样基因的小妮妮又重新回到了玥玥身边。国际上,迄今为止共有三个国家支持商业宠物克隆——韩国、美国和中国。在中国,每年有大概20多只类似妮妮的克隆犬出生。) m' b: P& i' Z3 o \/ B8 v
目前,宠物克隆机构除了提供克隆,还有液氮保存宠物细胞、宠物基因检测等业务,还计划克隆名品马甚至濒危动物,未来考虑使用人工智能,将原宠物的记忆移植到克隆体上。. o. E& _# j4 _
- J& }2 j) ~8 F/ c
4 v0 \1 b* S3 s6 w▲
7 Z" P6 x% b' d家里冰箱最显眼的地方,贴着老妮妮的照片和两个根据它形象制作的冰箱贴
) _4 U2 I$ d* V% v9 z0 ~% D在老妮妮将近18岁的时候,玥玥收到了它的体检报告,各类器官都有一些衰竭的症状,预示着或许在几个月内,它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
' A9 R. G8 E9 ?$ j“但它陪我经历了从青春期走向成熟,我还没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备。”
% }0 g4 K; g) P8 f2018年,玥玥忽然想起一则国际新闻,美国歌手芭芭拉·史翠珊克隆了陪伴自己15年的爱犬Sammie。重新翻找这篇报道后,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故事:Sammie生前有一个小习惯,开心的时候会匍匐走路,前两爪贴地,后脚还是站得高高的。而当史翠珊去接克隆小狗时,它们(总共有3只)正以同样的姿态向她跑来。% ?* S* {$ {: W @6 o) c
H7 K* t- s% c4 e& Q8 `
- C$ Z' E) i0 Q3 B$ V! g
▲ 5 ~, O6 p4 h: ~) v/ l( l
玥玥的手机里,有一个“老妮妮”的专属相册
& P- A1 J- y2 E+ k9 u# j当时,她就立刻打电话给做这场手术的韩国机构,问到的价格是10万美金,“我就觉得有点贵,百度一查发现宠物克隆2017年开始就在中国合法了,打电话过去,报价是38万,我觉得太棒了,这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t" V P- k- ]6 p/ F! G, D3 W6 p+ u$ E
收到来自宠物医院的病危通知后,玥玥联系了宠物克隆机构的兽医,她仍然记得当时医生只是轻轻提取了很小片的皮肤,放在了保存液里,伤口连血都没有出。一个星期后,机构反馈提取得很成功,活细胞很多,随时都可以进行克隆。' a0 A P7 F( {* l5 u$ B
9 V1 F7 C- q- `7 f0 _ U5 W' x
# v) W6 S5 F/ f- |! E' n. j
▲ 3 M& w. }3 U) N% X' o9 U* v
老妮妮弥留之际,玥玥将它安置在家中阳光最好的地方 " q4 W R( d! d& p
8月,妮妮走的那天是一个早上,十几秒大口大口呼吸,玥玥忍着眼泪将它放在阳光底下,轻轻抚摸着它,“姐姐真的很爱你,谢谢你陪我这么久,希望你能再回来。”几秒后,她感觉到妮妮安心地走了。
# J* ^8 G0 `+ ^当天,她就给机构打了电话,“可以了,你们做吧”,然后联系了火化的人送老妮妮走,“车上我还跟火化的人说,它要去做克隆了。”5 r4 j# V8 `( Z9 L$ p( P
带着悲伤的情绪,她前往云南支教。当时她使用克隆的事第一次被曝光,不断有记者给她打电话,她每天下课后就坐在操场上,重复讲述着妮妮是如何死亡、取活细胞,也包括38万花光了自己全部的积蓄。那段时间她情绪起伏很大,也曾有在互联网上被人肉的经历。9 v3 Z. p/ d' o0 K2 s9 v
6 A4 S f! p9 k4 G( n# V
0 c0 I; k+ w3 H- D$ X! ^ d
3年以来,玥玥越发觉得克隆真的就是一场完整的复制:小妮妮的眼睛上有一个大的血管,和老妮妮的胎记在同一处;叫声的音调都是轻柔活泼的,频次都一样(狗的叫声和人的声音一样都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在每个深夜,它都会用背拱到一个和玥玥身体曲线无缝贴合的状态才睡下,这是老妮妮才有的习惯呀。- ]9 B4 D' E) x1 x; P% b
“它每天躺在我身边呼吸、打呼、叫喊、雀跃,我知道它不是原来那一只,但是百分之百肯定的是分离焦虑和离世焦虑是真的被取代了。”; ]. e7 T N1 k. x
. t" @8 q/ s. @6 h% m, i' r
* B" _/ E- U3 d9 M
4 V- {: ^- f: B# g3 b& \% e' p9 C# ?2 C' G* Q4 W
▲
: o) e/ p4 q$ p P% H4 P0 A/ ^科学家进行克隆实验 来源:纽约时报纪录片
( n2 g$ q3 M/ n" D# T+ [) Y7 A残酷的是,我们无法忽视克隆中存在的“代孕”现象。
$ U9 G) ]2 \7 H& W F克隆是一种无性繁殖,工作人员从成熟的母犬体内冲出成熟的卵子,在体外去核,再将胚胎移植回代孕犬的子宫内。" O" O) M; Y8 x8 F" A$ o* ~# M9 h1 [
且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克隆过程是不完美的。克隆技术的初期需要分别从代孕犬身上提取30-45个卵母细胞,每次实验都至少需要2-3条代孕犬同时代孕,保证成功率。
% _+ r1 @& P+ p# T0 O比格犬因为抗病能力强,亲和度高,从而成为了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的实验犬。根据规定,每一只实验犬一生只能做一次代孕妈妈,但即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只代孕妈妈仍然要继续她的“药物实验”使命,这也一直为国际动物保护机构所垢弊。
5 ^+ U5 `4 V, y# G) W! D
" g7 y- l" L/ T& H! w
) U6 J/ L& v+ n" X( Q▲ & H C% r5 u, b( I7 J) T
2018年,从老妮妮的身上提取体细胞
4 F. [6 Q |$ K8 C4 F$ q# z& R2 x+ r1 s% m; _; J
$ y% D& M& U/ Q6 Y" W7 y
▲ 6 d# z; L; L8 o! z8 L/ z, k/ Q( ?
妮妮的代孕妈妈 ) F+ ?# A6 z6 F- I- I0 h! G9 v; [
玥玥曾因出差的机会,见过一次妮妮的代孕犬,那时候小妮妮还在代孕犬肚子里。7 e0 N; S4 ~. R& F; f
干净的实验室里,养着一只只乖顺的比格犬,玥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看到代孕妮妮的比格犬。它安静地窝在笼子里,更像是实验品,玥玥戴好消毒手套,把手伸进笼子里,它就伸过头,窝在她手上。那一刻,她感受到了自己的自私。
- s0 h" j7 ?4 x& {! u$ A: F工作人员还补充说,对于喜欢养纯种狗的人,他们或许不知道所有的纯种狗都经历了“冲卵”这一步,和克隆的过程是类似的。& G3 n" y/ [3 ~- S
( _4 z. P! q- X3 o- E( J% w8 m
* R3 l1 z( ?4 J0 u▲ 6 t: Y& U/ D% J* C2 r5 A3 ~' E
宠物克隆的手术台 摄影:Thomas Prior
% a: I* ] L9 c9 S2 w6 {) r同时,因为狗是多胎动物,一只代孕犬生出几胎并不稀奇。绝大多数情况,实验室为了控制成本,保证成功率,会刻意多克隆几只。6 t" t8 f! z- i, \
这场讲求成功率的实验里甚至还涵盖着价格游戏,不同的机构会给予不同的套餐,比如说“第二只半价”或者“一开始就签好合约,将所有生下来的小狗都带走”,克隆犬主人面对的是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复杂的生命选择。: Z) [5 @! x$ k
+ w, `9 l& y% l4 L
1 Q& M" ~, u" G# m* P▲ ' G0 E3 B* }( ^3 H* t1 ^
克隆犬 摄影:Thomas Prior
+ Q$ k# E3 r4 U& b拿玥玥的克隆来举例,工作人员在确认细胞活性后,劝解她由于妮妮是老年犬,所以会有两只比格犬同时进行代孕,未来她有可能会迎来两只“妮妮”(但工作人员也跟她强调,细胞活性和年龄没有直接关系)。( L' s9 m+ u* x
遗憾的是,玥玥离开后不久,就收到了工作人员的信息:其中一只比格犬体内吸收掉了胚胎,也就是流产了。最终,只有一只克隆犬来到了她身边。
7 I8 ^+ l8 P* a& L- g- X7 ]另一个克隆犬主人文雅的小狗米米因意外去世,她选择了一家韩国的克隆机构,最终代孕犬生下了两只小狗,机构也给了她一个选择:是否都带回家?虽然一开始文雅只想得到一只克隆犬,但她无法想象另一只会在未来经历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两只一起抱走。( s( a/ R. h4 K" h) H, r
' m) l$ ]* d, {8 u1 ~5 `9 ^/ w
4 {9 H3 n9 u0 u▲
S, V8 x6 I0 P$ Y轰动一时的克隆羊多莉,仅活了6年 来源:纽约时报纪录片
$ L3 ?' L6 T. j而在科学界,宠物商业克隆也遭受到质疑,主要是因为克隆体的“早衰”。是不是经过克隆的动物,都活得更短?
' h8 u Z- K+ e" y5 M: W, [5 Q其中最有名的事例就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它仅活了6年就去世了,是一只正常绵羊寿命的一半。它的存活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延续,而不是生命的开始。
) L" a9 T3 P& o( ?% Y据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李天立所说,用于克隆的细胞越年轻越好(给多莉提供基因的母羊为6岁),用有一定年龄的本体细胞进行克隆,新的生命更易短寿、并存在缺陷。对此,为玥玥提供克隆服务的工作人员解释,细胞有“重编辑”能力,可以恢复如初。且多莉只是一个个案,多莉有4只克隆后代,根据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这4只克隆羊和其他同龄的绵羊一样健康。$ G# Q8 | V9 }$ l- J& F
迄今,没有科学家可以就“克隆是否会导致早衰”给出明确可靠的结论。' H" F5 a6 i6 Z. B* i
% n9 n5 H* A9 k( z- W. E# y8 E! t
1 Y9 S7 _/ a1 b
4 o! K: x0 O7 Z. x5 k
4 I: v4 ^( v9 F$ h- j相比3年前,如今网络上对于选择宠物克隆者的声讨愈发激烈。2 n! o+ b* a. U; t
“克隆宠物又没法复制它的记忆,自作多情”# x' H4 r; B9 T1 P) K; S( k
“人代孕是非法的,动物代孕却能用来盈利,真残忍”
3 p! C' V6 F6 P$ o* S) G“有38万干什么不好,为什么不省下来用在未来孩子的教育上,或者是父母的养老上?”
) P& z2 c: T: F; `. P- s& f. ]: R* l, W最多的评论就是“没有什么必要”。1 [1 {, r$ j& Z2 i$ {
$ F, e) f( p8 S$ E: M q4 L' U9 i9 w# Q8 b5 G; y8 \
玥玥也思考过,宠物的记忆是无法复制的,代孕犬很可怜,而且费用很贵,也可以去领养一只。但做决定的当下,她最迫切的考虑是“无法失去”,没有比克隆更好的方法可以留住它了,并且这件事是合法的,她花的也是自己赚的钱。% p3 R$ r5 l' M! B
其实玥玥父母家的两只狗都是领养的流浪狗,老妮妮也是领养的。在聊到工作状态时,我们意外得知她每年都会去云南进行支教,今年已经是第8年了。玥玥很少主动跟别人提这些事,觉得这像是故意去显得像个好人,“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 T6 ?9 m q z I3 ?: i2 t# _$ J% m, o- ^& O
, E, w ]3 U/ F9 F; R
在采访的过程中,她反问了一个有些荒诞的问题:你说大众关心的到底是伦理,还是钱?% N1 b1 m9 e+ {" [5 O5 k; i; B3 V
38万,她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包括在低点抛售的几只股票。刚开始,她甚至还骗父亲说“只要2万”,后来她的故事上了新闻,父亲才知道了真相。% G( g D. d) n* O! o! R) f
“父母认为我是乱花钱,上一辈的人是绝不会将钱用在这事上,他们可能更愿意用38万买辆车。”3 N" h. d# Q- V' A, c
一些陌生人也会来“教育”她。一次一位不熟悉的阿姨说,她也养狗但绝对不会做克隆。“我就问她,那如果做一次100块钱呢?她回答,那我当然做呀。后来我就发现,身边95%的人在意的不是伦理的事,是钱。”
, b6 D; R) ]8 u3 R. r r! s但在她看来,车、房或是别的投资都没有妮妮重要。“38万克隆了一只狗,如果是拯救了你的精神,是不是非常值?”
; R' o% y1 \1 Z8 |) A3 O
$ x0 G6 _( b- I
2 |# N! S7 R/ z; j
* j1 W! @2 T7 M, s6 k1 z y3 V9 Y4 e
▲ ) Z: m" Q; v- Q' {/ H u
出生在实验室里的克隆犬 摄影:Thomas Prior
4 D# `+ C% x/ x抛开以人类情感为出发点的宠物克隆,这项技术本身,更大的前景在于动物实验。
3 s9 I1 w4 }+ w. Y0 L7 F X比如为了研究人类的阿尔兹海默症,便需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动物进行实验,以前患这种特定病症的实验动物数量少、实验时间十分紧张,有了宠物克隆技术,便可解决这一问题。 R a5 M6 a" h
长得一模一样的克隆犬正在代替人经历痛苦,作为解决人类重大疾病的一环。. T) d" C6 ^# O5 r( u! ]' p
一位匿名者告诉一条,他曾参观过一间国内颇具规模的宠物克隆实验室。一个透明的大房间里,有一群特殊的自闭症比格犬,数量近百只。把它们放在跑步机上,它们会一直奔跑,直到筋疲力尽,它们成为了研究自闭症的最佳“控制变量”实验体。! P0 i7 y( A: m1 T2 V
5 c1 f& A1 U' z: P- m0 j7 J
% @0 e" g1 t1 D. }1 b▲ ! }1 F; o9 p( ?2 j+ C% U2 l
世界上第一只和第二只克隆猴 来源:人民日报 B# m H; }8 O0 v8 g! T3 X
2018年初,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终于攻克难关,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这是与人类最相近的灵长类动物,成为非常有用的动物模型,进一步用于研究人类疾病。
/ s: w+ _1 q, T3 `) K# L1 ?这条新闻下,热情高涨的网友积极点赞。
; E0 z+ P! f. k, v7 b: T
5 z. C( ~- x3 i+ K* ?; i* Q: R/ ^
- e1 q: D, E$ v% Z▲ 3 Y8 T! n( U$ M) y
整洁的克隆医院 摄影:Thomas Prior : C. y/ b( g5 P+ o: p9 o' y( x8 L
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德·瓦尔(F.deWaal)曾提出,我们不应该将人性作为一切的评判标准,真正的同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0 V- N2 B$ a* _* Z( J: l( {
而如今,动物克隆、基因编辑科技的发展,似乎在与之背道而驰。
! ^+ c- J8 }. z' `* n2 a8 @4 K2 y2018年,一位英国宠物克隆公司创始人Tullis Matson率先开始了反思——宠物克隆是否能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的利益,更是为了全世界所有物种的利益呢?
$ z; F% B$ ?& }. ^2 f
6 }9 r! O% l- `8 d- V* N4 K6 F9 r, b6 u$ H0 W; `6 I
▲
6 e7 {4 ~! j. o" |' }6 J1 ^8 h来源: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9 u5 e# V& t, r2 `( C: ?& o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未来的几十年内将有100万种动物从世界上消失,包括我们还能见到的黑犀牛、非洲象、苏门答腊虎……因此,他打算利用现有的技术将珍惜动物的DNA保存下来,在未来它们面临灭绝危机的时候,用更先进的克隆方式将它们带回来。7 i6 E- n1 z" h/ ^
为此,他将公司的研究团队重新调整,在全世界各地收集珍稀物种的样本(每月搜集约30种,目标收集100万种濒危动物DNA)。为了保证物种多样性,每种动物都有50份样本,被存储在名为Nature’s Safe的超低温液氮箱里。 j- |$ O4 O7 D3 \% Q# R) Z
这些物种样本,正登上这艘驶向未来的诺亚方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