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车卖得虽好,车企却高兴不起来!为啥?

[复制链接]
查看8463 | 回复0 | 2022-5-7 0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喽大家好!我是陈杰
0 l. K8 R  A% s% I4 n  L8 g
/ g, l4 P- J7 o1 @车卖得好,车企反而不高兴,真有这样的事吗?还真有,原因不外乎两条:第一,卖车是为了挣钱,但有些车利润微薄,甚至是赔钱在卖。第二,车企不惜重金换代了新车型,但老款却依然畅销,甚至把新款的风头都抢了。) i" |) _2 j7 j5 s) e4 k

; I" S1 K5 q* v& V4 j) j5 N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款这样的车型,看看这些卖得好反而让车企头疼的车型,对消费者来说,到底是不是一个好选择。, ^: k; z# K# T* a
% P1 ]; B' u% m% |+ O( p' O9 X
宏光MINI EV们
( }( ^% p5 _/ n( r; R

1 V2 U: j$ r( Q" ?/ Z* u" }, D利润不够、积分来凑
$ G& I4 k+ H$ l  h/ w
3 B* b$ r0 h( X. ~. E* V4 D过去两年,宏光MINI EV可谓是风光无限,不但多次霸榜国内电动车销冠,还在多个月份拿下了全球电动车销冠。并且,在宏光MINI EV的带动下,一大批微型电动车纷纷上市,其中很多销量都还不错。比如奇瑞QQ冰淇淋、零跑T03、长安奔奔E-Star等等。
2 x% L* e3 M2 `4 ]4 ~
: V, b+ V, E/ F* L1 g; ?* F* Z5 [- ]
4 U# j2 G9 v  c; p* h- L3 [( i
- N% E) g( O: H0 V, z9 `
不过虽然销量火爆,话题度爆棚,但造车归根到底是为了挣钱,而在这件事上,宏光MINI EV的利润却十分微薄,微薄到啥程度呢?此前有机构分析过,宏光MINI EV的单车利润只有89元。
% K$ {* j9 h6 v( ?5 M% |5 B7 s) m& M% k
三四万的车,只挣89块钱,这已经不能用白菜价形容了。毕竟,宏光MINI EV也有600多公斤,卖600多公斤白菜的话,利润肯定远远不只89块钱。
: r! r, Q" p  A' U6 k8 O& q6 P* Z$ d2 l9 v0 Y7 {& [4 A4 n
$ {5 }  y! ?4 _5 g' Z3 Z+ V
+ a: L# R" ^4 i) s  Q; d! r
那宏光MINI EV一直在赔本赚吆喝吗?倒也不是,虽然卖车不挣钱,但宏光MINI EV卖积分却也能活的不错。2 T" b. E, j7 G, v! o
2 Z% C! Q6 d/ y( Y/ Z
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获得了44万新能源积分,几乎全靠宏光MINI EV。以当时3000元/分的价格计算,宏光MINI EV的积分收入就高达13亿左右。. Q+ Z) C- ?  ^+ h3 ~& f+ p6 X& }, ~$ N
+ x& G) T* }7 F0 Y

) ^$ o6 T: F+ q8 Y" H- d0 R2 d" L/ T+ M! K; i
也就是说,卖车不挣钱,但靠积分MINI EV也可以活的不错。
8 m  P1 E$ `- `% y9 V9 I' b# j; p6 H
积分暴跌、成本上涨
5 Y; u# ?4 |$ F8 U" _% f% G( Q9 t" U1 G- A/ E
按理说,如果积分价格一直能维持,宏光MINI EV的挣钱模式也算是另辟蹊径。但2022年积分价格从3000元/分暴跌到了500-800元,还有预测,未来甚至可能会跌到200元。
9 r7 j& |# h& B& T+ t* N9 m. p7 V; a" `" N9 T/ e& G
理由也很简单,以前新能源车销量少的时候,积分是稀缺资源,但2021年我们的新能车销量已经达到330多万辆,积分不但不再稀缺,甚至很快就要过剩了。
5 @7 `- R' }! _7 N' }
4 t5 B3 B% N) N9 W, S6 F, L1 S

5 L6 _  S! h1 T5 j$ J: u! v2 N% X: W' ]0 P
所以靠积分挣钱这条路基本是走不通了。0 o6 g% J6 P5 j/ u! G

& Y6 f: x. r* E* R. w: x4 ^这还不算,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以来以为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导致电池成本大幅上涨,宏光MINI EV和所有的微型电动车,都挣扎在亏损的边缘。, k- s( p" O7 J1 a

+ g* ?% D" z4 `$ f$ t: i
: H1 q: N( X5 e( u; I, N: Z
4 l4 Z, r6 B/ z: Y( z* N6 x$ z
碰撞测试也找上门. D, u4 s. q6 S% b% n5 _) t9 ^7 ]
8 H- E* Y: o( Z8 n
积分价格暴跌、电池涨价,这还不算完,宏光MINI EV这种小车的安全性一直饱受诟病。而最近,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发布了《微型电动汽车专项评价规程》,这意味着不久之后这类小车很可能也要进行碰撞测试了。7 B1 F$ @- \. C0 N* C& F
# E- w8 \& W* c5 E# v
, u" A" ?& J4 Z6 [

' r2 {5 k- R, o' {! N虽然这类车的碰撞标准可能不会像其它车型那么严苛,但为了避免在碰撞测试中翻车,增加一些安全性能,也必然导致成本的上涨。这对这类车型的处境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3 W6 x. ]- r  p! F1 [' t
8 v) |8 b$ G! S/ |2 q

5 I  m" K2 ^3 N  s& D" y8 J8 H* l* L3 |: `
事实上,欧拉曾经公开承认过,以黑猫为例,因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单车亏损超万元。因为越卖越赔,还曾一度停止接单。
/ A: p+ n  \, u9 e+ G7 A9 {% O
: |" S3 k6 R7 J9 ]

1 a( g5 D: ?' g$ {7 |3 @5 O# b( u5 d2 y
长安的奔奔E-Star也是一样,也因为不堪成本上涨,暂时停止接单。+ |. h: [0 [; u# i
! G! _, Q" C: F, {1 D

+ f. w; H, {; x) s3 Q5 \7 Q- I) S/ P8 e( s6 ?- p& {
宏光MINI EV虽然没有停止接单,但也推出了GAMEBOY版,这个版本的高配售价已经快7万了。
2 M. W# n" X& L( D; F- L( C
9 P$ }0 U8 U6 U$ `/ u所以,总的来看,以MINI EV为代表的微型纯电小车虽然风光一时,但目前看来其红火的销量却很难维持下去了。这类小车如果不涨价,结果就是赔本赚吆喝,但如果涨价,大家又不认了。
6 {" s. p2 W6 S( N& V
& D% k7 e# j! H- X" o2 g
) S0 ^) m' @  k4 G9 t5 x
! M, i+ z3 m! E; D5 ~
比如宏光MINI EV的GAMEBOY版,消费者普遍反应定价太高了。毕竟这种车最大的卖点就是便宜。如果涨价几万,吸引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1 `+ c# a/ Y0 _/ c
7 a0 H1 a$ L9 |; e所以,这种车即便现在卖得还不错,但我想厂家也很难高兴地起来。
/ c( G/ ~: U  `6 y( E
  q7 o, {5 V) b- K& q# a. N
经典轩逸
+ S; y& o( e2 Y  a
' F# B! C. R, @9 v, q3 u! a$ ]; X
经典款销量占比
, K0 t6 r- R. G! |; f/ p7 q5 H1 B2 m7 }7 Z$ l; j) A
十之七八7 Z+ P, i( q+ J; Q' B
( Z5 R2 |3 u3 s+ k4 d
有一种尴尬叫新款上市了,老款却比新款更受欢迎。更尴尬的是,新款都快大改款了,依然没有老款卖得好。没错,我们说的就是轩逸。现在新款的第十四代轩逸是2019年上市的,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但在终端市场上,依然没有轩逸经典卖得好。
! b' a% j8 W0 t* A" l& d% m( [- B6 o+ Y+ k
/ ^' u4 p3 B- m' m! o

5 J+ |& J5 p7 _/ C5 `9 `, R虽然两款车的销量是合并统计的,无法准确查到各自的具体销量,但经过咨询北京某日产4S店,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店里卖出10辆轩逸里,大概有7、8辆是经典款。
2 _; O: K4 y2 X4 J% t$ p2 G( S. t
7 J+ W7 i- a, \0 E, W* `至于原因也比较简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款相比经典款提升并不大,无论是动力还是空间。第二是轩逸经典虽然是老车,但设计上并不过时,外观内饰都还是比较耐看的。三是经典款价格优势明显。
4 r. b9 G4 W, \& X/ t
. g5 [' y0 h/ r$ J' P' y

* I3 G' F: L6 ?) q- d1 A
4 W, g+ C# r, Q) ^* |在北京轩逸经典最走量的次低配裸车价大概9万出头,而十四代轩逸次低配的价格要接近12万,两者价格差距有2万多。对一辆10来万的车来说,这个价格差距还是不小的。9 _5 O3 R& c( a1 w

5 x% X; o, \- }& n% J, U降低利润、拖累品牌形象
- R' F2 s2 e  b% o& t8 u
4 w. s% p: r1 A, _/ e有人也许会说,不管新款老款,只要能卖出去总是好的。话虽如此,但如果新款上市后,老款长期占据销量大头,就会造成两个严重问题。/ _) M* h8 |9 X, x2 x$ a: [& T
" Y( C" t7 G+ Q, N- L' ^& I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降低了利润,已经卖了多年的老款车型,肯定没有新款车型利润高,这是行业惯例。
: I3 j- N0 q/ F; _8 |& C& [. Y% p  J- p" `4 u- q6 H% @

. i: M  y, }! l" r* Y% b, f3 V
3 \+ h& n& b* ]: n新款轩逸
( k, X# y! p- O( }; j3 A  E! A  n1 T7 v& j8 x  w5 x
就说同为次低配车型吧,新轩逸比经典款贵出的这2万多,有一部分确实是贵在了新设计和多出的配置上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新款的溢价。这溢价来自大量的前期研发的费用、广告宣传的费用,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多出的利润。
: X5 ^6 k) U+ Q
$ ~; g- U& G: k4 j9 i而只卖9万多的经典轩逸,利润肯定要比新款低得多。
4 {  @9 Z. E* ^
/ v8 h1 f# Y" `% |4 M" ]6 ~& L
6 W7 M2 u7 v- S. K8 n4 S( |
& r" n' N# T8 w$ z- Y  b
另外,新款都上市快3年了,老款依然是销量主力,这对日产的品牌形象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再加上,新款奇骏因为三缸机销量惨淡,SUV里销量担当也变成了多年未换代的逍客。. ~" r2 o* e4 g! G

# j+ m- p, F( W& m; U! U: h0 B主力的轿车和SUV,都是老态龙钟的车型,这和所有车企都努力打造的年轻形象完全背道而驰。而且这种形象一旦深入人心,就很难再扭转过来了。7 s9 I" J  H8 |5 @- W: @

+ l; W6 a7 B8 {* O' O, z

9 I! I8 e. s5 C0 y% `" [& C6 }. X+ P! e! ^5 X  F7 y# c
其实,有类似情况的还不只经典轩逸,大众的老款朗逸现在叫做朗逸启航版,也是仍然在售,而且销量并不差。主要卖点也是便宜,目前北京地区朗逸启航版自动挡最低配价格只要8万左右。
# A+ ?$ P9 W1 R& y! t( `5 C9 p; _8 ~9 S* z; \. I& x/ W3 V
8万买一台朗逸,虽然老一点,但满足基本家用也是够了,还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4 H+ ~. `4 c: j& i
" Y' R, R9 n# c/ D
4 k: `  ~9 D% ?! f' v# ?" b
# b0 `$ @2 X, o& _1 _
朗逸启航版
* D+ a# J; S+ ~8 R1 G. [
, B# ]! H* v1 R) h. D5 R同样操作的还有宝来,老款的宝来现在更名为宝来·传奇,自动挡车型起售价甚至不足8万。
( y8 I/ _# u& w" P; U. }  s* t5 m  s
! V: u+ s3 z( m
/ t. Z  M+ u& D  T( Q$ ~+ ]
宝来·传奇) d! I  T5 [& l5 ?9 W$ A% H
1 w# _2 S2 S8 R7 d7 }" A$ q6 D
不过,话说回来,老款的朗逸和宝来,也许还不至于让大众太头疼,但经典轩逸一直比新款卖得好,我想这一定是日产的一块心头病。
" \1 a, |* _( k: Y. Y

  h1 b, z$ c7 w7 L/ K* d大众桑塔纳
6 _3 G# ^. i0 b2 j
/ _% c1 l* [# n8 }4 O
利润太低
1 W; y. ~+ q- a5 D$ A' v7 P9 R  d& e
& @% l* d# L# c1 @- }. g$ U早有停产传闻5 N* b# O2 y; L- c. m# m# W

4 d+ h; r, T. c& U# ^早在去年桑塔纳就传出过停产的传闻,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不愁销量,没有换代计划,为啥要说停产就停产呢?
+ q+ u# w2 }* v+ Q
4 `, F& L# W" C- I9 O6 u
$ B, \0 z' q; \$ \& n& s8 X

0 m( L5 S; M" t2 I. Z$ e;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不挣钱。根据当时我们的计算,2020上半年,上汽大众批发销量为53.24万辆,净利润28.85亿,平均单车利润只有大约5400元。- ]0 m& i7 Z& L4 O& B& D8 O

" X: i3 h+ V- a9 O而价格越贵的车利润才越高,途观L、帕萨特等才是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而桑塔纳的利润一定是远低于5400元的。
  h5 l) l1 s  E, j
$ d% O! `9 z6 c
. S/ @  P8 F3 ?- L

4 q. O+ Z$ P+ M# V. P这还不算,平均生产一辆桑塔纳,大众还要产生大约0.42个燃油负积分,而当时正是积分价格高企的时候。微薄的利润再加上买积分的钱,这车即便不是赔本赚吆喝,最多也就是个保本赚吆喝。
, Q% g- N% r% s5 T" F$ @
8 _9 X+ S0 s5 j+ G更重视利润而不是数量
$ I7 d9 P  W) Q" t7 i. e, a
6 D# ]& d4 i8 h: p桑塔纳这种车,对大众来说,利润薄的可怜,而且现在基本是最便宜的大众,卖得越多反而让大众品牌越显廉价。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提升市场占有率。+ ?6 {& w( U8 e* L
+ j, J6 g6 g. z% `7 V3 X
不过最近大众汽车的CF0(首席财务官)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大众将砍掉许多内燃机车型,减少总体销量进而来集中精力生产利润更高的高端汽车。并直言,大众将更注重质量和利润,而不是数量和市场份额。( r' r; c# g$ r/ T. V
9 r) a( N, g4 g' [7 L1 |; o

" }+ D6 ~  l8 e: W3 O, w, {" O( M0 ?/ y! ~  Q" J; |8 S: h
这套说法把桑塔纳这种车唯一的作用也给否定了,好像就是对着这车在说的。
* n  }( n  n- _) V# O1 m
. I% I6 t9 U# ]那大众为啥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市场份额不重要吗?我觉得,市场份额重要,但要是什么车的市场份额。; d) E& Q0 w; l3 o; O+ X
8 e+ o) T8 {* {
对大众来说,现在重点在电动化转型上,追求的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对他们来说,燃油车已经是即将过去的时代,现在燃油车最大的意义就是挣得更多的利润,来支持电动车的研发和开疆拓土。继续在燃油车上用不挣钱的产品去占领市场份额已经没有意义了。
3 ?+ H# z9 B$ S: G4 b: C8 J$ k0 L/ A5 \8 ~$ w: F, t

1 ?; s$ t& W' p& a1 Q+ i* R+ G5 @$ J/ D- ~/ s. q; U: c& j
大众电动化的ID.系列
+ g: x; _& O0 H2 o& ]' O( k: P; S/ \; R6 s
所以,桑塔纳这种车型,对大众来说其实非常鸡肋,食之无利润,扔了也不怎么可惜。: V' d& k% G- U3 P$ P  N8 v% c
. M* @2 W+ @/ A3 G2 A
但为啥去年就网传要停产,但现在也还没停产呢?我想第一电动车积分价格暴跌,桑塔纳产生的负积分成本低了不少。第二,芯片短缺有所缓解,桑塔纳不至于和更挣钱的车去抢芯片了。: x- H3 Y1 i0 s* B6 m- B8 m
3 F+ q6 a& s9 `& `& Y
/ c4 \4 z$ V7 U, _8 r- h4 \: d  G
/ ~- x" U" X5 K8 ?) r0 Z
所以就先卖着吧,但是这车肯定不会换代了,而停产也是早晚的事。: ?- X$ B: g$ O8 D; L  M5 |. @2 V
5 ^' ]8 Y( x8 t- Z
事实上,不只是桑塔纳,合资品牌的低端车型其实也都面临这样的尴尬。0 q/ x2 |6 N' {: _" u0 A& ^/ x

: Z1 ~; _2 c+ z) H/ ?写在最后/ e# Q6 l% W- ]" Z( h9 w4 v( l

. Q& j* P: m' M. Y+ W! K通过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说车企都希望自己的车卖得越多越好,但实际情况却很复杂。% I9 p7 e0 \; n+ l5 |7 U* \

' G5 U2 |- H+ p1 x- B对车企来说,有低门槛、低利润的引流产品,就像桑塔纳、飞度等;有主流的爆款产品,像卡罗拉、思域;也有真正的利润产品,一般至少是B级车或者中型SUV;也还有潜力型产品,也就是车企积极布局的电动车。) W/ y2 e( \$ y6 w% U% j
/ C7 d5 |9 u; @1 `0 e9 Q" ?
车企在不同阶段,肯定会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不同的侧重,所以有些车卖得好,对车企来说未必一定是好事。但对消费者来说,其实也不必太过关心您看上的车到底是啥类型的产品,只要符合你的需求,就是您的最优选择。5 `6 I& j6 o# q$ N0 R0 \# j8 a# K

4 {; G' ]2 W/ N! Z6 H/ X; k! a6 V最后,大家对这几款车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