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没错,塑料覆盖件上车是一个趋势,其他答案有些扯安全的有些业余了。
% \. s( z( @1 G# U! b1 f<hr/>覆盖件不涉及安全,塑料件可以轻量化方便凹造型1 S$ _2 O _+ Z* `. @% C1 U: |
7 B7 U; a2 \) C, v/ u+ N& H; ]- N
覆盖件对于安全性贡献其实没有多大,实际上引擎盖要求做的非常软,毕竟关键时刻这个盖子需要接人头的。塑料件除了题主说的那些好处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凹造型(PSA设计师狂喜),C5 X这个尾门的造型,实际上用钢铁冲不出来。; d0 o: O7 K8 }# @
- F& U, e, n) ^0 `0 J) c
- X3 E( K/ ]* ?; P8 G: c
$ k- I7 x4 V5 _6 B, ]6 e题主特别强调了,覆盖件不涉及安全
1 @8 z! q# d* x$ M: b2 R/ x4 O6 x4 a/ a5 @' N+ ?5 _2 z+ N
而普通品牌用塑料覆盖件最厉害的就是STLA集团的车的标致雪铁龙了,很早就在旗下车型使用了塑料的尾门,成本很贵,但是为了造型和轻量化,贵也得上。STLA集团的下品牌的安全性,想去了解可以去懂车帝拆解节目。
% L/ d" J( l" b2 B) ~+ }" T) d2 o: u; G6 E' L
3 O" y8 N) N$ r( |
<hr/>身边已经有些常见的车型覆盖件就是全塑料
2 Q/ x$ B; u" K4 Z$ Q: b6 |1 [- c, L: T; U7 `
% M; e& h, Z, g w& `$ P
3 u6 Q! M0 s4 W) X9 W& N5 |
3 y) ^" Q$ c& J+ u, PES8我印象中是全车覆盖件是树脂
+ B; c ]8 g- n8 K; q1 g W* i( x7 C, j$ h' z1 `
全车塑料覆盖件,我印象中我拆解过ES8,这台车就是全塑料覆盖件,但是没人喷偷工减料呢,一来蔚来也没提这个事儿,二来ES8还是贵了产量也低,可以看我原文的猜测,评论区有一个很不错的角度,而我们实际买得起的车中,也有很多车采用的部分塑料件当作覆盖件。比如我的欧拉黑猫,前面全是塑料件,前两侧翼子板,保险杠,还有奇瑞的小蚂蚁,印象中也是全塑料件。& Q( _( H; C& h; U
, W8 K; J% J& d A0 P% N
( ?$ E& v, J/ M" x& L<hr/>塑料件的上限很高,下限也非常低,教育市场成本大,金属件更朴实
1 M C. o( K* O; F) l8 `6 P
# x, }& b% B$ ]2 q/ t0 K5 K/ e2 ]6 X# J1 Y6 i0 G) g
' V, u5 A& w. s/ d1 J5 W
“实际上一般客户对于塑料印象不好就是因为塑料上限下限差距过大,相比之下铁皮盒子技术成熟下限要高不少,所以只是不愿去赌厂商舍得下本用好塑料这样的朴素情感体现而已,没必要冷嘲热讽。”
A0 o+ f; e0 ?3 v3 a3 A4 U$ `. y0 o3 v( K- ?
<hr/>同时塑料件无法冲压,不利于大批量生产,成本也是一个挑战
! @% a N9 N) V- Z! _
8 M- \ `9 M) K3 P2 w日系车较少采用塑料覆盖件,其重要原因就是贵,就算是用钢铁,也可以看得到日系车可以看得出来很少在钣金上凹造型的,凹凸有致车身的造型比较费模具(Mazda很欧系了,连门都是一体冲压的,印象中日系没有第二个了),典型是某日系车在冲压工艺上是没啥追求的,可以看见旗下中级车的车身毫无凹凸造型可言,满满廉价工业品即视感,车身像是硬纸板拼起来的一样,但是旗下SUV却用在日系车中首次使用了塑料尾门,评论区提到新款汉兰达和赛那也是树脂尾门了,值得点赞。 |